于 波
每次培训回来到校长那里签字汇报时, 他总会问: “这次外出学习的收获是什么? 你可以只讲让你最受益的那一点。” “联系你目前的工作实际, 你觉得自己会怎样落实培训内容?”
“收获是什么? 如何落实?” 两个问题既概括又精准地点明了培训的主旨以及现实意义。 一个专家型教师的养成, 不仅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 还需要有跳出舒适圈的勇气, 积极提升专业素养, 将自己的工作实践与专家的理论相对接, 在思考、 审视的过程中, 形成有理论、 有特色、 可操作的个人教育经验。 近几年来, 从深圳到杭州, 从线上到线下, 大大小小的培训参加了无数, 从培训中收获的, 是个人在综合素养上的成长和进步, 在培训中思考的, 却远不止于这些。 要让培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并不仅仅是靠在会场上的热血沸腾, 或者是收集的那些占满了手机和电脑内存的照片和课件。
要达成培训的最佳效果, 最好是提前做点功课。
在参加为期一周的 “班主任综合素养力提升” 的培训活动时,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任俊教授的 《从习得性无助到提高乐商》 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并且前勾后连, 让我受益很大。 其中的原因, 除了任教授的讲座内容精彩、 个人魅力突出之外,与我之前无意中做的功课也有很大的关系。
大约在培训之前一个月, 由于某次专题写稿活动的要求, 我曾通过听书、 百度搜索等对 “习得性无助” 有过一定的了解, 针对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形成、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等写过专题的方法分享。 在得知培训中有安排这方面的内容时, 自己提前就已经充满了期待。 讲座中任俊教授进一步讲解了斯金纳的斯金纳箱动物实验,扩充了我先前了解到的塞格利曼“狗的动物实验” 的知识储备, 对人与动物的习得性无助在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性, 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 这无疑比我通过网络了解到的碎片化的知识更系统、 更全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无法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保持高水平的注意力,投入更多的热情。 反过来说, 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我们投入的多、从中汲取到的也会更多。 任俊教授的讲座就正好是落在了我感兴趣的点上, 收到更大的成长体验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提前了解一点, 包括对培训内容的了解、 对讲座专家的了解、 对个人工作实践中相关问题的梳理等, 带着热情与好奇参加的培训,才是有自主性的培训, 才是更有助于促进成长、 收获进步的培训。
没有反思的培训基本等同于无效培训。
2018 年我去外省支教, 在清明节小长假返乡探亲时, 正好赶上本市的一个专题培训活动, 在征询了教研员老师的意见之后, 本就不富裕的探亲假, 我硬是挤出了半天的时间走进了培训会场。 当天的培训很有实用价值, 培训结束之后,我趁热打铁, 梳理了培训所得, 主动写了培训总结并发送给教研员老师。 收到我的反思总结, 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 闲聊中她突然感叹:“培训反思很有必要, 可是很多老师已经失去了这份反思的动力。”
历数培训中老师们的状态, 有走过场的、 有干私活的, 培训结束后能达到效果的寥寥无几, 上级安排的工作多、 保证不了充足的培训时间是一个原因, 培训内容没有建立在参训者的最近发展区内也是一个原因。 在此, 我们不作具体讨论, 单说近几年来每次培训的通知上都会有 “培训结束之后, 参训学员要积极撰写培训反思, 并于×月×日前发送到×邮箱” 这么一条要求。 对这样的硬性要求, 参训老师是一定会完成的, 但是认真写还是应付了事呢? 不同的态度, 其产生的后绪影响力就有了很大的差距。
遗忘规律表明: 八小时之后,遗忘的百分比就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多, 在每一次的培训之后, 如果老师们能及时地翻看培训笔记, 反思梳理培训内容, 积极地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 将培训内容与自己的工作经验相勾连, 去反思以往未解决或把握不准的问题, 将培训所得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这样的培训才是一次有效的培训, 这样的做法, 才是对一次有效培训应有的礼遇。 雪梅读写工作室的主持人杨雪梅老师曾说: 如果你写的东西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 不写也罢! 对培训以及培训后的反思,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 如果你参加的培训只是走走过场, 不参加也罢, 如果你的反思只是为凑数应付了事,还是省下这块时间去班级里走一走, 看一看学生吧。
有人说: 读过的书, 就如同你吃过的饭, 看不见却早已融化到你的骨肉里。 遇到好的培训, 就如同读到了一本好书, 它深入、 彻底、有力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解, 甚至是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即使它真的“看不见”, 在潜移默化中也丰盈了自身以及学生的生命。 只是, 达成更好的培训效果, 仅仅走到 “潜移默化” 这一层次是不够的。
时间来到刚刚结束的全市教学能手答辩活动现场, 在第一轮的材料审查之后, 排在第一名的我, 与第二名、 第三名之间的分值相差非常小, 领先优势并不明显。 一起参加第二轮现场答辩的四位老师, 都是很有教学经验的名师, 赛前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突围, 从赛前的没底气, 到赛后在两轮比赛中都排在第一的结果, 答辩现场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当评委老师提出 “你对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看法以及具体做法” 这个问题时, 我说: “鲁子问教授曾在讲座中多次提出, 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升入更高的年级之后, 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不成功的教育……”现场的答辩立论鲜明, 论据充分,评委老师们点头称赞, 笔下也给出了较高的分数。
成绩的取得是答辩现场的灵机一动吗? 很明显不是。 历次克服工作压力、 生活困难参加过的培训,培训之后对笔记、 对课件的翻阅和反思, 在工作中积极地思考和运用等, 都是此时精彩的背后 “曾经添过的薪、 加过的柴”。 主动说一次培训金言、 主动承担一次二级培训、主动运用一次培训所得, 都令我们的培训变得更有意思、 更有意义。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培训经验,在培训会场上点头称赞、 拍手称快, 甚至于走出会场还要议论一番: 这个专家讲得真好, 然而当第二场培训开始时, 我们很快就忘记了刚才的收获和感受, 其原因就在于, 从专家的理论到个人的一线实践, 缺失了一些必要的对接点。 而上文讲到的“提前了解、 过后反思、主动运用”, 就是将理论嫁接到实践的好方法: 提前了解一点, 将专家的培训内容尽力拉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 过后反思、 主动运用, 不必贪大求全, 坚持用心实践专家的一个小技巧, 长此以往, 培训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指导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