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万有文库》畅行于世成因分析

2021-01-31 03:19张书美张志刚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商务印书馆文库民众

张书美 张志刚

(1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西南昌 330022;2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南昌 330006)

《万有文库》是商务印书馆王云五策划编纂的一部大型丛书,影响深远。关于这套丛书畅行于世的原因,学界鲜有专文论及。《万有文库》声名远播,内中原因固有策划、广告等力量的推动,但根本原因应在于以王云五为代表的商务精英高瞻远瞩,把握住了近代中国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良机,在民众图书馆事业萌芽勃兴的关键时期,适时推出了内容精当、总价低廉、管理便捷,对中小图书馆建设极有帮助的《万有文库》。此举,不仅使得以“启民智 播新知”为宗旨的商务馆声名日隆,更使得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建设呈一日千里之势,普通图书馆之基得以根植。

1 时势造英雄:特定的时代语境催生了《万有文库》的面世

1.1 社会教育事业勃兴扩大了通俗读物的受众群体

清末民初,为挽救民族危亡,提高国民素质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故民质而优,则其国必昌,……民质而劣,则其国必亡,居今日而谋保国倡种之策,非注重新民,改良社会,涤荡其昏弊之习性,养成其完备之资格,恐无以苏已死之国魂,而争存于世界”[1]。可将教育普及于民的社会教育,也因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民国肇基,教育部即于1912年1月10日通电各省都督府筹办社会教育,称国体变更,“非亟谋社会教育之进行,不能应时势而收效速”[2]。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更在教育部专门设立社会教育司,分管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通俗教育等事项,因为他坚信,“必有极广之社会教育,而后无人不可以受教育,乃可谓教育普及”[3]。

社会教育之所以被时人寄予厚望,是基于它以广大民众为教育对象,有弥补学校教育不足之效。随着我国近代社会教育事业的纵深发展,识字读书的民众越来越多,这极大地扩大了通俗读物的受众群体,为《万有文库》的畅销奠定了坚实的读者基础。

1.2 民众图书馆数量激增孕育了强劲的图书市场需求

为了普及教育,民国教育部于1915年公布了《通俗图书馆规程》,第1条规定:“各省治、县治应设通俗图书馆,储集各种通俗图书,供公众之阅览。……私人或公共团体、公私学校及工场,得设立通俗图书馆”[4]。政府在为硕学士子提供传统阅览之时,也新开通俗图书馆为普通民众提供阅览机会,“通俗图书”是其主要读物。《通俗图书馆规程》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通俗图书馆的发展,我国的民众图书馆运动也自此勃发。1927年,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图书馆事业突飞猛进,民众图书馆取代通俗图书馆,一跃成为图书馆舞台的明星。1932年,教育部颁布《民众教育馆暂行规程》,第1条明确指出:“各省市及县市应分别设立民众教育馆,为实施社会教育之中心机关”[5],各民众教育馆按规定列有阅览部。这种民众教育馆阅览部,此后成为民众图书馆的主型。其时单纯民众图书馆、巡回文库、书报处、民众馆阅览部等各式民众图书馆,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据教育部1931年公布的《全国公私立图书馆一览表》显示,彼时民众图书馆总数高达906所,超过普通图书馆(903所)而跃居首位。[6]

民众图书馆在传播科学、增进知识、开化思想、开启民智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一时成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场所。其实施社会教育的利器,即为图书,“图书读物无不可利用以教民众,故方法至多,工具至便,施教至易,收效至宏”[7]。随着各式民众图书馆的设立,其对民众读物的采购必然会急剧增加,这就为《万有文库》等读物的面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1.3 王云五等商务精英将出版业与图书馆业融合发展

图书馆的价值,世人皆知。但民众图书馆运动兴起后,初期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一些较小的民教馆藏书甚少,县立图书馆藏书虽多,内容却多为线装古籍,不合民用。对于民众需求较多的各学科基本图书或新书,反多付之阙如,“故无论藏书之多寡,实际上都不能厌一般社会之需求,可是各馆之购书,往往以选购之漫无标准,常使有限之金钱,耗之于不能有补实用之地”[8]。这种徒有图书馆之名,而不能供给民众最急需的新书,怎么能尽其教育使命呢?

以王云五为代表的商务精英,洞察出民初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种种障碍,“究其故,一由于经费支绌,二由于人材缺乏,再是图书难致”[9]。针对图书馆发展问题,王云五决心以出版界之力化解,准备编纂一部普及知识而又管理便捷的大型丛书,以“协助各地方、各学校、各机关,甚至许多家庭,以极低的代价,创办具体而微的图书馆,并使这些图书馆之分类索引及其他管理工作极度简单化,因而以微小的开办费成立一个小规模的图书馆后,其管理费用可以降至于零”[10]。

王云五审时度势,广延专家,择新汰旧,存精去芜,数载以还,编成煌煌巨著《万有文库》。《万有文库》是为解决图书馆资金缺乏和管理人才而生,其面世后也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繁荣。不仅使得旧有图书馆馆藏得以丰富,上千所中小图书馆也藉此建立起来。据教育部统计,1930年全国公私图书馆共2935所,而“图书馆之大量增加,藉万有文库之力者多至千余所”[11]。图书馆管理之困难也不复存在,“故由本文库而成立之小图书馆,只须以认识号码之一人管理之,已觉措置裕如,其节省管理之费不下十之七八”[12]。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借《万有文库》之力而欣欣向荣,商务印书馆也凭借《万有文库》畅销而声名日隆,二者可谓是出版业与图书馆业融合发展的成功典范。

2 市场密匙:《万有文库》将整个的普通图书馆用书贡献于社会

2.1 立意高远——为解决一般读书界择书难题

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识字民众日增,求知趣味日浓,但获得合适的读物却非常困难。对普通民众来说,即便有几个闲钱也因不知如何挑选图书而怯读。“就国学方面说,古今书籍,汗牛充栋。精刻本既难罗致,缩印本也多错讹。就新书方面说,科学文学,种类驳杂,漫无系统。国内图书馆不甚发达,很少有完备的蓄藏周密的组织,来供给社会上人们的阅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使读书界感受极大痛苦。况且如果你没有治学的门径,和读书的标准,胡乱选读,结果也徒然牺牲了可贵的光阴了罢”[13]。

针对民众读书难等问题,时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的王云五敏锐捕捉到图书市场信息,及时组织编撰了《万有文库》这部声势浩大之作。王云五这一文化壮举对于饱受饥荒的中国读书界,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第一,为读书界介绍万有智识,以前所感受的一切困难,多可藉此解除。第二,为图书馆减轻经济的担负,无论地方经费怎样支绌,都可成立一个规模粗备的图书馆”[14]。时人对王云五的丰功伟业也极力称道,“王君思想甚新,眼光颇远,是书之作,盖欲为各省各机关,树立一图书馆之基础。俾一般民众得有增进学问之机会,其用心亦深且长矣”[15]。美国《纽约时报》对王云五这一壮举,也是赞誉有加,“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非子弹”。虽然,盈利是商人的立身之本。但以王云五为首的商务精英在编纂《万有文库》之时,并不是把盈利放在首要地位,而是把“人生必要的学识灌输于一般读书界”作为编纂首义,可谓立意高远。《万有文库》在万众瞩目的文化价值之外,其社会价值及历史价值亦不可等闲视之。

2.2 内容宏富精当——解决中小图书馆藏书难题

《万有文库》为王云五主持编撰的大型丛书,共有三集,内容宏富,编排精当。根据商务印书馆的计划,第一集2000册,1010种,配以参考书10册。第二集2000册,第三集2000册,加上编印《丛书集成》4000册,合计10000册,所以名之曰《万有文库》。第一集编印工作从1928年开始,一年半乃成,约1.15亿字;第二集2000册的编印工作从1934年启动,1.9亿字。第三集编辑工作因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受到严重冲击。《万有文库》是王云五将商务馆之前出版的数百种各类丛书重新整合,加上汉译世界名著,加入国学基本丛书等种种重要图籍。一时四库旧藏,百科新著,咸备于是,内容极其宏富。《万有文库》的作者也大多学有所长,“编译的人,多是国内的著名学者及科学家,这几百名人的思想及脑血会聚在一处,这种工作有功于我国的学术及文化,多么令人惊叹和佩服”[16]。

《万有文库》堪称中国近代系列出版物集大成者,编纂工作之艰辛却不为外人所知。古今中外图书如此浩瀚,如何取舍抉择实是至难之事。王云五表示:“吾今所计划者,非以一地方一图书馆为对象,乃以全国全体之图书馆为对象,非以一学科为范围,乃以全知识为范围。其困难尤异夫寻常……总期读书界得就此狭小范围,对于世界之万有学术,各尝其一脔”[17]。尽管刘国钧等从图书馆学专业角度,对《万有文库》的内容选择及分类方法提出质疑,但瑕不掩瑜,《万有文库》对当时及后世的巨大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曾有论者作如斯评价,“这些书是立得住的,尽管不是‘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却也是近代传播的主要物质载体”[18]。

2.3 检索简便——解决图书馆管理人才匮乏问题

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各式图书馆涌立潮头,对图书馆管理人才需求极大。而国内以文华图专为首的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屈指可数,培养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大多流往国立、省立及高校图书馆,中小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业界常态。王云五编纂《万有文库》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帮助图书馆节省开支,尽可能地降低管理费。围绕这一宗旨,《万有文库》在编纂时,不仅采用最经济适用的排印方法,“本馆出版之《万有文库》第一、二集,均附有卡片全份,极便小图书馆之应用,可免编目制卡之烦”[19]。还于书脊上依照王云五氏中外图书分类法载明类号,以节省图书馆分类手续。“管理简便”“检查迅速”成了《万有文库》两大卖点。

王云五之所以能通过一部《万有文库》,精准击破困扰中小图书馆发展的经费、藏书、人才三大难题,这一方面与商务印书馆一以贯之的“扶助教育 开发民智”出版方针有关;另一方面则与王云五利用图书馆自学成才经历有关。他推己及人,通过为图书馆量身定制《万有文库》来实现其服务图书馆的职业理想,“裨前此一、二千元所不能致之图书,今可以三、四百元致之。……前述三种之障碍,或可由是解除乎?”[20]只此一部《万有文库》,便足已令后人对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 巧借东风——各级政府购置训令助推《万有文库》销售

3.1 商务印书馆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应对滞销难题

《万有文库》取材广博,集各科菁华;总价低廉,有裨文化传播。在其面世前,商务印书馆根据重要销售节点在各大报纸上刊登广告,极尽宣传之能事。但面对如此巨作,大多数机关团体初始都持观望态度,导致《万有文库》在销售初期成绩并不理想,“销数初步欠佳,……时《万有文库》之预约者不及数百部”[21],且商务印书馆为了赶印此书,他书印行,均受影响,公司营业亦有牵连。为此,王云五引咎辞卸编译所所长之职,改任东方图书馆馆长。为了扭转《万有文库》滞销而产生的亏损局面,商务印书馆当局煞费苦心,主动出击调整销售策略应对滞销难题:

一是采取以一当十策略,向图书馆上级主管部门推销。在官本位很浓的民国,这一策略颇为有效。如南昌商务印书馆经理呈文江西省教育厅,希望酌量购买。内称:“图书馆,为文化之渊源,在社会教育上,则为普及学术之利器;在学校教育上,则为自动研究之基础。……唯国内图书馆之设置,对于经费选书管理三项,均恒感困难,欲求图书馆之发达,非先解决此三种困难不可。……(商务馆)针对图书馆之三大困难,谋澈底之解决而为整个之贡献,经营数载,始成万有文库。……敝馆对于兹举,不畏艰难,不惜牺牲,一以辅助教育为职志,深望教育界人士,一致提倡,使我国图书馆得以孟晋,文化前途,庶有豸乎?”[22]江西省教育厅被恳切之辞打动,随即训令各县教育局等“酌量情形,采购为要”。再如北平商务印书馆也曾致电热河教育厅,请其转令所属采用《万有文库》,得到热情函复:“本牍以贵馆现印万有文库请予转令所属采用等由,查此书内容丰富,搜罗无遗,裨益教育,良非浅鲜。敝厅业在沪馆预购表示欢迎,出品文意。兹准前因事关发扬文化,自应竭力介绍除通令各县局校级图书馆一体酌量采用,以供陈览外,相应函复查照”[23]。

二是采取弹性销售机制。如在原价基础上打折促销,“改为九折出售。第一辑一千种,实售270元,而表面上仍售300元,则以减去之一折,赠诸经销或介绍者,作为酬劳”[24]。以及根据预约时间前后弹性定价,即客户越早预约,享受的折扣越多,以吸引客户尽早订购。如同一种书,10月份预约价为360元,11月份则涨至380元,到12月份则升至400元。此外,对于购买形式也实行弹性方式,合购分购均可。客户可根据自身藏书需要整部合购,或分集采购。最后,就是付款方式也是弹性计算,可一次性付清,也可分期付款。对于一些经济情况特别紧张的中小学,商务印书馆也是尽量予以通融,如某校为减轻购买负担,“与商务当局洽定优待办法如下:1.在本年十一月内定购万有文库第二集及大本参考书十巨册,只需280元(原定预约价360元)。2.同时预定第一集及大本参考书十巨册,只需360元(原定预约价450元)”[25]。

3.2 地方政府为促进本省文化主动购备引发榜样效应

最早为各县民众图书馆配发《万有文库》丛书的省份为浙江省。1929年,担任浙江省财政厅厅长的钱新之,正在思考如何处理一笔积余公款。他看到商务印书馆发售《万有文库》预约的广告,认为极有意义,待看到《万有文库》的目录和样张,更深明其积极性质,便计划以此款购得《万有文库》赠与每县一部,使已有图书馆者充实其藏书;没有图书馆者则据以奠立图书馆的初基。即与商务印书馆接洽成议,以化私为公,化无用为大用。[26]媒体也报道了钱新之的善举:“商务印书馆出版之《万有文库》,包罗万象,举凡新知旧学,应有尽有,丛书中之最丰富完备者。浙省委钱新之君颇加赞许,当以浙省各县能如备一部即可有一良好图书馆。拟以省款向商务印书馆为各县购预约一部”[27]。

浙江省为开启民智主动购置《万有文库》的善举引发了榜样效应,其他省份也被带动起来纷纷购备。1929年8月30日,湖南省教育厅在省府会议上提出“查吾湘各县图书馆所在阙如,民众无书可读,因而文化滞进。拟从十八年度民众教育预算项下筹拨此项图书费,每县一部,约计洋二万四千八百余元。……通令各该县限期一律成立民众图书馆,即以该万有文库为基本图书,并可为无数的巡回文库。似此以民众教育经费一部分,即能成立全省各县民众图书馆,诚千载一时之良机”[28]。议决“照案通过”。湖南省教育厅为近百县配发了《万有文库》,极大地促进了湖南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山东省也积极购置《万有文库》,以充实各县市图书馆:“省府十八日会议拨两万元,补助各县市购置图书一案,已令教育厅向本市商务印书馆预约购置《万有文库》一百四十部,每部价洋二百八十元,共合洋四万余元,除由省府议定之二万元先行支出外,其余二万余元,由财政厅暂垫,将来向各县克摊还云”[29]。

3.3 民国中央政府训令各县市均须购置一部

以上浙江、湖南、山东等省政府机关购置《万有文库》增进民智的善举,毕竟还属于地方政府的自发行为。教育部及内政部于1932年10月会衔发出8322号训令,要求全国各县市均须购置一部以充实地方图书设备,此举则将购置《万有文库》上升到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要求。“查图书设备为增长民智之唯一方法,吾国各地经济状况多属困难,……本部等有鉴于此,特会令各省民政教育两厅转饬所属每一县市政府,务须购备万有文库一部存置各该县市教育局中以充实地方图书设备”[30]。这则由中央政府帮助民营出版社销售的训令,在教育部1932年10月份工作报告社会教育事项中也有记录。新闻界对此消息也是极为关注,1932年11月12日的《新闻报》[31]和1932年11月25日的《大公报》[32],均对8322号训令内容予以全文转载。

中央8322号训令一出,地方政府无不积极响应,《万有文库》赖此销路顿开,销量大增。如江西省教育厅收到训令后,立刻饬令各县政府,“尅限呈覆订购或否,以便汇转。至购价若干,一俟书送到厅,再令照缴”[33]。安徽省教育厅令60县县长:“迅将购备万有文库款项,呈解到厅,以便汇集订购。如该县教育局业已备有是项书籍,应查明声复,以凭核夺”[34]。云南省教育厅令各县市政府:“遵照购备一部,存置各该县市民众教育馆,尽量开放,供众阅读。如尚未筹设民教馆各县,着暂存置各该县教育局中,以充实地方图书设备”[35]。此外,广西、辽宁、四川、江苏、江西等省也都陆续发文要求所属县市购备《万有文库》。《万有文库》在第二集发售时,教育部应商务印书馆请求一如既往地予以支持,发函各省市要求购备。综观历史,除了官修图书外,民间图书能获得官方如此支持的实属罕见,难怪时人发出“万有文库畅销全仗官力辅助”的感叹。

综上所述,《万有文库》在经历了第一集发售初期滞销风波后,经过商务印书馆自身销售战略调整,及民国各级政府官方助推后,销售形势一路高歌猛进,羡煞同行。一时间定户极为踊跃,印数颇有供不应求之势,“预计三月内出版之第一期书,将不敷支配,如预约较后,遇初版书发罄时,须延长两个月,始能取书”[36]。

4 结语

1934年,在民国29个省份中,除西藏、西康、热河三省外,其余26省都购备了《万有文库》,合计3979部。其中江苏564部、广东462部、四川407部,位列前三甲[37]。《万有文库》畅销之盛,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其实,任何一个历史现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历史上,内容宏富,质量上乘,营销高超的书肯定不止一部,为何独有《万有文库》一骑绝尘?这实与其所处的特定历史语境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当时没有以“开启民智”为愿景的社会教育事业兴起,便不会有民众教育总机关——图书馆的遍地开花。如果没有社会教育机关施教,便没有日渐增多的识字民众。没有数量激增的图书馆购书,没有庞大的识字民众读书,再多再好的出版物便没有市场需求。当今出版界是否也可从《万有文库》的成功之道中有所启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唯有积极把握历史大势,顺应社会潮流,在呼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时刻不忘以“扶助教育为职志”,才能最终赢得市场,赢得人心。

猜你喜欢
商务印书馆文库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最有思想的句子
专家文库
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文库
关于推荐《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入选诗家的启事
政府帮民众排解孤独感
专家文库
商务印书馆120年
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