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雅琳
(湖南省委党校图书馆,湖南长沙 410006)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1]。阅读不仅是人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提高能力、孕育精神、获得教养的根本途径[2],更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民族文明进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阅读成为了全世界普遍关注的议题。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972年定为“国际图书年”,并发出“全民读书(Books for All)”的口号,其后的1982年世界图书大会上,提出“走向阅读社会(Towards a Reading Society)”的阅读推广项目,1991年提出“全民阅读(Reading for All)”活动[3],均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和重视,开展阅读推广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近年来,国内外阅读推广活动蓬勃发展,不断丰富着阅读推广的内涵,其实践方式亦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在我国,2003年中图学会将全民阅读纳入年度计划,开启了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篇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次提出要“深入开展全民阅读”,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提法,到十九大报告建设“学习型社会”总体部署,表明全民阅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且深度与广度得到了不断扩展。自2014年以来,“倡导/推动全民阅读”连续七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0月,中宣部发布《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并提出了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任务[4]。随着各项制度政策的日臻完善和图情工作者的主动作为,近年来,我国阅读推广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使国民真正从阅读中受益,提升社会整体文化涵养,这需要广泛学习和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
在阅读推广方面,荷兰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荷兰阅读推广活动的蓬勃开展根植于荷兰社会对阅读风尚和终身教育的推崇,根据荷兰统计局(CBS)发布的数据显示,荷兰共有公共图书馆146家[5],书店1100余家,文化和媒体对荷兰GDP的贡献达到3.7%,荷兰家庭文化开支总额高达141亿欧元,占家庭消费开支的五分之一[6],此外,荷兰人终身学习的参与率亦在欧盟中位居前列[7]。在荷兰众多阅读推广活动中,荷兰“图书周”以其悠久的活动传统和良好的社会反馈,成为荷兰阅读推广的成功典范。在此,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围绕荷兰“图书周”活动,梳理了荷兰阅读推广的成功举措,以期为我国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提供创新思路及经验指导。
荷兰“图书周”(Boekenweek)起源于1932年,是荷兰为推广文学阅读、促进图书销量而开展的每年一度的全民性文化活动,至今已举办了85届。该活动由“荷兰图书宣传推广协会”(CPNB)主办,一般在每年3月份举行,每年都会选定一个图书周的主题,并邀请知名人士为图书周撰写“主题文章(Boekenweekessay)”“读书周礼物书(Boekenweekgeschenk)”等。活动通常以众多作家和出版人参加的“图书舞会(Boekenbal)”作为图书周开始的标志。在为期十天左右的图书周期间,荷兰全国各地都围绕本年度的图书周主题,开展包括签书会、展览会、辩论赛、作者巡展等在内的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随着多年的发展,荷兰图书周活动日臻成熟,成为了荷兰阅读推广活动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荷兰图书宣传推广协会(Collectieve Propaganda van het Nederlandse Boek,简称CPNB)是荷兰“图书周”的主办单位。CPNB始创于1930年[8],是由书店、图书馆和出版商共同组成的基金组织[9],其使命是“使荷兰成为世界上阅读量最多的国家(Nederland het meest boekbelezen land ter wereld maken)”。语言文字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读者能开拓眼界和格局,提升品位与素养,继而提升整体国民素质。CPNB致力于促进阅读,培养国民阅读习惯,通过开展各类阅读推广和书籍促销活动,将其“一本书可以做很多事(Een boek kan zoveel doen)”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现实实践中,并在2019年实施了“以读者为中心(De lezer centraal)”的战略部署。通过CPNB,书商、出版商、图书馆、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便捷的桥梁,有力衔接了阅读活动的各参与方。目前,CPNB已打造出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一系列阅读品牌活动,除了本文里的图书周(Boekenweek)之外,儿童图书周(Kinderboekenweek)、青少年图书周(Boekenweek voor Jongeren)、全国读书日(De Nationale Voorleesdagen)等也是CPNB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内容。
每年3月,荷兰“图书周”如期举行。在此,笔者梳理了图书周的相关信息,内容涵盖了历年图书周举办时间、主题出版物、其他主题活动等,限于篇幅,下表着重介绍近五年的情况,详见表1。
表1 荷兰图书周阅读推广活动一览表(2016-2020)
归纳起来,荷兰图书周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图书舞会(Boekenbal)在荷兰文学界享有传奇的地位,该活动首次举办于1947年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人气颇高、群星闪耀的高规格活动,充分展现出了荷兰社会对阅读文化的推崇。舞会一般在图书周的前夕举办,由此拉开图书周活动的序幕。在图书舞会上,知名作家、图书出版界相关人士、艺术家、演艺明星等应邀出席。舞会结合当年图书周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演出,尔后举行盛大的音乐舞会。
纵观近年来的图书舞会活动,笔者发现,无论是空间装潢,抑或是节目编排,都紧扣图书周主题。舞会一般在阿姆斯特丹国际剧院(旧称阿姆斯特丹市政剧院)举行,活动致力于打造契合主题的情景,将主题元素充分融入舞会的各个环节中,带来沉浸式的演出,进一步突出了图书周的主题,有力提升整个图书舞会的参与感和趣味性。例如,2019年主题为“母亲·女性”,图书舞会的举办场馆围绕主题进行装扮,舞会红毯处就可以看到塞尔温·塞纳托里(Selwyn Senatori)等多名艺术家为图书周主题专门打造了展览作品,营造出了温情有爱的氛围。舞会由CPNB女性负责人伊芙琳·艾登克(Eveline Aendekerk)致开幕词,其后开启的文学和音乐节目都紧紧围绕“母亲·女性”主题展开,包括主题诗音乐独奏,主题诗歌朗诵,主题情景剧表演等等。又如2017年的主题是“禁果”,舞会一改在阿姆斯特丹国际剧院举办的传统,将舞会选在天堂公园举行。整个活动的开展从形式设计、人物出场到节目表演,都颇有复刻圣经里伊甸园的实感。精心设计的主题图书舞会,加上高人气的演艺明星、畅销书作家的加持,使得图书舞会吸睛无数,有力提升了图书周系列活动的宣传效果,也为参与主题舞会的图情界人士、出版商、供应商、作者之间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渠道。
每年的图书周都聚焦于一个特定的主题,针对该主题,主办方邀请知名的作者撰写主题文章、图书周礼物书、主题杂志等图书周主题出版物。
3.2.1 主题文章(Boekenweek essay)
图书周的主题文章是紧扣当年图书周主题、由知名人气作家撰写的文学作品。在图书周期间,主题文章限量发售,价格平均在3欧元左右。主题文章集中反映了图书周主题所要传达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理念,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社会教育的角色。例如,2016年图书周“我们的邻国德国”(Duitsland-Was ich noch zu sagen hätte...)的主题文章《锌矿(Zink)》,由戴维·范·雷布劳克(David Van Reybrouck)撰写,该书通过讲述荷兰与邻国德国、比利时接壤的狭小疆土上有关锌矿的故事,引发读者对本国德语社区的关注,其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的行文视角,亦反映出深刻的时代内涵,该书后荣获2017年欧洲图书奖[10]。又如,2020年的主题文章是奥兹坎·阿克约尔(Özcan Akyol)撰写的《将军无军(generaal zonder leger)》,同样紧扣该年“反叛者与思想家(Rebellen & dwarsdenkers)”的主题,作者通过对文学话语权的审视、文学秩序的重塑,以及对阅读内容及意义的思考,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提升了图书周活动的社会价值。
3.2.2 图书周礼物书(Boekenweekgeschenk)
图书周礼物书是专为图书周而作的限量发行的文学作品。相较于主题文章,图书周礼物与主题的关联性相对弱化,作品通常为中短篇小说、随笔等文学体裁,篇幅一般为29000字或96页[11]。在图书周期间,读者在实体书店或网络平台购书达到一定的金额(通常为12欧元,2020年提升至15欧元)时,就可以随订单赠送当年的礼物书。作为一本发行量颇高的主题出版物,图书周期间的礼物书收获了大量的阅读人群,形成了全民共读同一本书的良好阅读氛围。其中,很多图书周礼物书都出版了英文版并远销海内外,如汤米·维林加(Tommy Wieringa)《美丽的年轻女子(Een mooie jonge vrouw)》(2014)、赫尔曼·科赫(Herman Koch)《轻松生活(Makkelijk levenl)》(2017)、格里特·奥德·贝克(Griet Op de Beeck)《鉴于事实(gezien de feiten)》(2018)等[12],这也成为了荷兰文化输出的有力渠道,提升了荷兰文学作品在欧美国家的影响力。
3.2.3 图书周杂志(Boekenweekmagazine)
图书周杂志是记载图书周主题及其周边活动相关资料的集锦小册子,还包括访谈和背景文章等内容。在图书周期间,书店和图书馆均有售。这本小册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图书周的主题和相关内容,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图书周活动之中。为进一步提升图书周的宣传效果,2018年以来,图书周杂志与媒体出版公司De Persgroep展开合作,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借助媒介的力量宣传推广了图书周杂志,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合作以来,图书周杂志的覆盖读者数已达230万[13]。
上述主题出版物均在图书周活动期间限量发行,因此图书周每年的主题出版物也成为荷兰二手书市中为数不多的二手书价高于原价的书籍,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图书周受欢迎的程度。需要指出的是,受新冠肺炎影响,2020年图书周诸多活动被迫取消,为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活动参与感,2020年图书周延长为图书月(Boekenmaand),在此期间,图书周主题文章继续发售,购书达15欧元的读者依然可以获赠图书周礼物书[14]。
自从2002年NS铁路公司(Nederlandse Spoorwegen)成为荷兰图书周的主要赞助商之后,荷兰图书周又增加了一项新的传统,即:在每年图书周的最后一个周日,所有拥有当年度图书周礼物书的读者,均可凭借该书在周日全天免费乘坐荷兰的列车(限二等舱)。为方便读者凭书乘车,从2015年起,图书周礼物书特制了方形条形码,拥有礼物书的读者通过扫描该条形码可实现便捷的免费乘车。
NS铁路公司(Nederlandse Spoorwegen)是荷兰国有独资公司,是荷兰最主要的客运铁路运营商,在阅读推广方面,该公司与CPNB建立了长期、深度的合作。这与荷兰人喜欢在火车旅行时阅读的习惯有着紧密关联,根据NS统计的数据,荷兰70%的民众会在搭乘火车出行时携带读物。而持礼物书免费出行等活动,又进一步激发了大众阅读的热情,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除了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该活动未能如期开展之外,往年的火车免费出行活动都按时举办,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根据CPNB网站的年度报告显示,近几年凭借图书周礼物免费乘车的旅行者均达到25万人次。
除了上述活动,图书周期间还举行了形式多样、契合主题的活动。
其一,主题书作者巡展与签书会。每年的图书周期间,主题文章和礼物书的作者都会来到荷兰各地的书店和图书馆,开展演讲、访谈和书籍签名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与读者朋友的深度沟通交流。例如,2017年图书周期间,主题出版物作家赫尔曼·科赫(Herman Koch)和康妮·帕尔姆(Connie Palmen)就来到荷兰各地的书店和图书馆开展巡展,数量分别是24场、15场。除此之外,在免费乘车日当天,礼物书作者还会来到各辆列车上问候乘客,与读者朋友进行近距离交流。这一惊喜环节,也增添了民众对图书周活动的参与热情。
其二,NPO图书周主题写作比赛。该比赛是CPNB与NPO电台、图书写作平台联合举办的写作比赛,参赛者围绕图书周主题提交参赛作品,作品篇幅需在规定字数以内,通常为500字以内。参赛作品经作家、出版商等组成的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定后,选出五项入围作品,最终在入围作品中选出图书周主题写作比赛的最佳作品,获奖作品及作者会在图书周期间通过NPO电台予以报道、宣传。该活动在图书周预热期间开始,在图书周期间宣布最终获奖结果,时间跨度大,民众参与热情高,在鼓励创作的同时,也有力宣传和推广了图书周。
其三,网络社交平台的直播及其他活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网络成为了重要信息获取渠道,图书周也顺应时代潮流,开拓了网络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的新阵地。根据图书周主办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图书周活动62%的媒体价值都来源于社交媒体。每年图书周期间,读者都可以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观看图书周直播(Boekenweek Live),该节目通常会邀请当年图书周礼物书作者,就主题及礼物书进行深度对话和交流。此外,Instagram、Twitter、Facebook、Flickr等网络社交平台都有图书周官方账号的入驻,图书周话题也在各大社交媒体引发了热烈讨论。
此外,荷兰各地也有形式多样的主题庆祝活动,内容丰富多元,包括艺术展览、演讲活动、音乐会、辩论赛、文化巡礼等,差异化的活动拓展了主题阅读推广活动的价值输出渠道,进一步丰富了阅读推广的内涵与意义。与此同时,图书周官网可查阅图书周期间每天各地举办的活动,对活动的时间、地点、嘉宾、内容、收费情况都有详细的说明,网站还提供添加日程的功能,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定制个性化的图书周行程。
图书周活动由CPNB主办,至今已举办85届,多年的活动为荷兰阅读推广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组织过程资产,形成了一套贯穿活动筹划、组织、预热、开展、总结的全流程运营体系,见图1。随着机构成员构成的不断优化,目前出版商、书商、图书馆共同组成的CPNB,有力串联起阅读推广活动的主体参与者和建设者,形成了三方共建的稳定的组织架构;与此同时,荷兰铁路公司的常年赞助不仅给图书周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基于其机构特性所开展的以书抵票的免费乘车活动,更巧妙地将阅读推广活动融入了广大受众的日常生活行为之中,大大提升了社会大众对图书周活动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图1 荷兰图书周组织架构及运作模式
荷兰图书周每年都是基于特定主题而开展,因此主题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推广活动的举办成效和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主题融入民众的社会日常生活,在无形中形塑了社会核心价值理念,构建了广大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通过梳理近年来荷兰图书周的主题,笔者发现,其主题设置契合社会热点,兼具话题性与价值度,能引发广泛的关注度和共鸣感,因而得到了不错的社会反馈。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聚焦时代热点和社会思潮,倾注人文关怀。近年来,随着平权运动的开展,西方国家掀起了对女性权益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母亲·女性”(2019)、“禁果”(2017)成为了图书周的主题,上述主题均聚焦于女性群体权益保障,讴歌了女性在面对不公待遇时敢于革命、争取解放的魄力与胆识,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大众对于女性权益、女性地位的关注与思考,对大众树立正确的两性平权意识具有启发意义。此外,2008年的主题为“来自老年人”,该主题充分体现了现代文明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照。第二,传递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图书周不少主题都有着和谐发展的价值内核。主题“自然”(2018)关注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绿色生态的生活理念,践行可持续发展模式,使人与自然在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融洽共处。“我们的邻国德国”(2016)、“在北站与法国相遇”(2004)年的主题分别关注到了与荷兰领土邻近、交往甚密的邻国德国与法国,展现了睦邻友好的价值理念,也引发了社会对于历史主义、民族主义的思考。同为欧盟成员国,荷兰与其他邻国之间的不仅在经贸上往来密切,文化上的交融也日益密切,2016年图书周期间六位德国作家在荷兰进行巡展就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活动。第三,开展文学思辨讨论,促进文化创新与社会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观念的推陈出新,新兴的思想可能一开始很难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可通过在文学世界为之开一扇窗,就可能会打破藩篱,迸发出无限生机。“反叛者与思想家”(2020)、“疯狂”(2015)、“啾啾──文学动物园”(2009)等主题都聚焦于对文学秩序和文学价值的探讨,文字的力量是不容小觑且不可被驯服的,阅读能够帮助读者拓宽认识世界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图书周还不乏友情(2012)、爱情(2002)、旅行(2014)等日常生活情感类的主题,引发广大民众的共鸣。总的来说,图书周活动主题具有综合性、话题性、关注度、思辨性等特征,自由平等、包容和谐的价值内核贯穿其中,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科学稳定的运作与引人入胜的主题都大大提升了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在此基础上,荷兰图书周的推广活动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以主题为中心、线上线下活动并发”的阅读推广模式。一方面,通过大量赠送、售卖以主题为依托的主题出版物,形成了全民共读一本书的良好文化氛围,实现了基于主题的深度阅读。与此同时,线上线下多渠道并举的活动安排,实现了对主题的深度挖掘,也充分满足了读者的多样化的需求。经统计,每年图书周的线上线下活动上百种。线上活动方面,YouTube的图书馆直播等在线直播节目迎合了新媒体时代广大民众的信息获取习惯,社交媒体的双向互动功能进一步丰富了图书周活动的传播方式和宣传模式;在线下,NS免费乘车、作者巡展等传统项目彰显了图书馆活动的文化传承,书店、图书馆等基于主题为读者推荐书单、开展访谈是主题文化推广的重要举措,各地围绕主题而举办的主题展览、辩论赛、音乐会、书友会、写作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图书周阅读推广的内涵。线上线下活动的有机结合,给广大民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避免了同质化活动带来的疲乏感,有力提升了图书周阅读推广活动的社会认可度和传播宣传力。
荷兰图书周活动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然打造出国民认可度高的主题式阅读推广文化品牌,形成了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多元的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了对主题的深度挖掘,也开展了全民性的文化交流与探讨。基于我国国情,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全民阅读推广的主力军,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大浪潮下,我国各地都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其中也不乏有创新形式的成功阅读推广活动案例出现,但总体来说,我国阅读推广活动呈现各自为政、彼此割裂的状态,鲜有系统性、连续性、覆盖面广的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因而也难以出现具有良好大众认可度的阅读推广活动品牌。聚焦主题、全民参与的荷兰“图书周”给我们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要促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强化主题阅读推广意识并付诸实践是关键,可以尝试定期开展全国性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所有活动都围绕该主题进行,通过多元的阅读推广活动,实现全民对特定主题书籍的深度阅读,打造阅读推广文化品牌。活动设置要紧扣我国现实国情,选取老百姓喜闻乐见且具有社会价值的主题,使之成为提升国民素质和激发民众阅读热情的重要渠道。为保障活动,应从顶层设计上予以保障,完善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建立健全资金人力保障体系,并利用我国图书馆机构设置和运作机制的特性,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层级分明、职责明确、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纵向贯彻落实机制,保证活动层层推进,提升活动覆盖面,同时,加强图书馆之间的横向交流合作,积极推广切实可行的创新做法。在开展具体的阅读推广活动时,各图书馆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切实领会活动要义,分析自身馆藏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契合主题的多元化阅读推广活动。
荷兰“图书周”活动是多方合作的成功典型,不论是图书馆、书商、出版商共同组成荷兰图书宣传推广协会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还是荷兰铁路局等机构的鼎力赞助,都是多方合作共赢的结果。我国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也应不断创新阅读推广机制,加强图书馆与社会各界力量的合作。事实上,随着社会转型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与其他市场化的文化参与主体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以书店为例,目前很多书店已经一定程度地承担了图书馆文献传递、知识普及等方面的社会责任,而图书馆也不断改造升级,致力于打造出能满足读者集学习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二者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在服务内容、服务受众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重合度和较强的共通性。建立健全以图书馆为主导、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阅读推广机制,将有助于激发更大合力,开创阅读推广新局面。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图书馆与社会力量跨界合作推广阅读的尝试,如广州市图书馆采用创投项目合作的方式联合民间阅读组织、出版发行集团推广全民阅读[15]、天津市和平区图书馆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并打造了文旅共融的阅读推广模式等[16],上述活动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也充分说明图书馆与民间阅读组织、非盈利机构、社会团体、书店等的跨界合作是切实可行、潜力巨大的。除了与文化相关产业及组织的合作之外,也可以学习荷兰“图书周”免费乘车的经验,在相关政策及资金支持下,开展与公共交通的合作,将主题图书推广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惠民举措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公众的参与热情。总之,应在把握阅读推广主旨的前提下,进一步创新阅读推广方法,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实现主题式阅读推广向纵深发展。
如前所述,荷兰“图书周”基于“以主题为中心、线上线下活动并发”的阅读推广模式,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紧扣图书周主题开展的各类活动不仅增加了活动的媒体价值,更拓展了广大民众的参与渠道,多种方式的演绎与探讨也能进一步提升参与者对主题的理解与思考,提升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延展性与价值度。我国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也应在聚焦阅读推广主题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方式和活动开展模式,实现对主题的深度挖掘,提升民众参与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重构了公众信息获取与传递的模式,微博、豆瓣、知乎等网络社交分享平台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已然成为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应把握这一时代潮流,积极入驻各类社交平台,积极开展活动宣传,引导广大网民对关注和讨论阅读推广主题及活动;此外,也应建立基于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的官方网站,全方位追踪阅读推广活动的举办情况,便于读者厘清活动开展的脉络。同时,可借助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渠道,通过播放宣传片、登载活动预告等方式,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的覆盖面。另一方面,线下的宣传与活动亦是阅读推广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利用人流量大的公交站广告牌、广场大屏等开展宣传推广,同时做好主题展览、主题音乐会、主题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推广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宣传途径和活动开展方式,提升民众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参与度与认可度,焕发阅读推广活动的强大生机与活力,为形成社会良好阅读风尚、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