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卫
(江苏省清江中学 223001)
“混合式学习”是当前教学体系中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它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资源,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了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旨在推动化学教学的有效发展.
新课标指出:“要顺利实施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功能,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发非教材资源,能够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有效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获得,形成协同效应,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在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他们通过线上学习与教材学习多种途径,探索问题的答案,并找到自己存在的疑惑.例如:1.常见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什么发生反应呢?2.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一样吗,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呢?反应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呢?3.书写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什么规律呢?4.什么叫做置换反应……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自学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挑选、提供一些好的微课资源,引导他们通过观看视频探索重点知识.例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的视频,意识到不同金属与酸反应时表现出的剧烈程度是不同的,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金属活泼性越强则反应越剧烈.当然学生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的疑惑,教师可在课堂上对这些疑惑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消化,提高其学习效果.
优化课堂教学实效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整合一切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借助网络平台,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为提升自身的化学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本课教学中,学生课堂上难免会有一些认知上的缺陷,而如果我们不进行有意的克服,则必然导致学生产生认知上的模糊,日积月累,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而如果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线上资源的补充,则可以轻松理解新知,既丰富了教学,又延伸了课堂.
为了实现高效化的化学学习,教师还应当注重建构一个组织稳定的有效学习平台,通过学习平台的开发,使学生们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到课程相关学习资源,满足他们混合式学习的网络资源需要,同时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学生能够对一些不易在实验室开展的化学实验进行学习,拓展课堂的教学容量.
比如对于“燃烧和灭火”这一节的内容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将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性地梳理,上传相关视频资源,供学生学习.教师通过借助学习平台,可以以生动有效地形式让学生们获取相关信息,然后使得知识.例如,在网络平台上传一些反应物燃烧的视频,视频一:取一小块白磷,放到热水中,然后通入氧气,白磷燃烧;视频二:硫在氧气中燃烧;视频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视频四: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学生们可以发现燃烧具有三个特征,发光、放热并且剧烈.除了学习燃烧外,学习灭火也非常重要,为了向学生们普及相关的灭火常识,教师也需要在网络平台上上传一些相关的灭火视频,例如“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覆盖灭火”“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该灭”“如何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由此通过建构学习平台,提高化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们体会到化学世界的魅力所在.
初中学生,他们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在此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培养和提升.为此,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为他们搭建新知构建的平台,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框架下积极思维,高效学习,不仅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化学教学中,教师巧妙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挖掘和发现一些趣味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混合式学习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生生混合和师生混合的学习,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进行伙伴互助学习,促进他们在交往互动过程中,深化自身的化学思维,强化表达自己对知识理解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比如对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动手实验,探究如何证明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首先引导学生们根据“利用指示剂颜色变化证明化学反应”的设计原理,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方案一:NaOH溶液+酚酞,然后滴入HCl溶液;方案二:NaOH溶液+石蕊,滴入HCl溶液;方案三:HCl溶液+酚酞,滴入NaOH溶液;方案四:HCl溶液++石蕊,滴入NaOH溶液.随后学生们通过互动学习与探究发现,方案一的实验现象明显,方案二无明显实验现象,方案三和四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验现象不明显,紫色不易被观察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方案一为最佳方案.就这样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做出判断,有效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提高自身对化学原理的掌握,学会在互助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深化自身的化学思维与综合能力.
高效的学习绝非是个体的单打独斗,孤军奋战,这不仅于学生的个体不利,也对班级整体的学习效果无益.为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思维在与伙伴思维的碰撞中产生质的飞跃,从而既升华自身的学习能力,更让班级整体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几种方案的分析对比,相互优劣的比较,学生不仅深度融入问题情境,深刻理解新知,更在比较中对问题有了全新系统的认知,更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采用上述“融合线上”“建构平台”“伙伴互助”几点策略实施课堂教学,建构“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变传统的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为丰富多彩的课堂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总之,广大教师要善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学习”理念,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调动其化学思维,提高其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