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智慧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中学 223001)
初三化学是学生走进化学世界的起始,是学生感受化学奥秘的开端.然而,由于学生在此之前缺乏对化学问题的基本 ,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在化学学习之处很容易遭遇学习的障碍,陷入对化学新知探究的沼泽地,而教师在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的变质问题为切入点,既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突破新知学习的瓶颈,更能在问题解决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应多加重视这类问题.在对课本内容归纳分析,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基于核心素养理论,对于物质变质问题提出了以下三个解决步骤.
学生要判断物质变质的原因,就必须要掌握课本中各种物质变化的原理.物质的改变不是凭空出现的,所有的变质问题不过是物质本身与空气中一些物质反应的结果.因此,探究物质变化的原因,只有在对物质相关反应原理的认真分析上,进行化学逻辑分析,才可以进行科学推测.
例1 某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过程中,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当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在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后,该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什么?
在初中化学中,物质变质主要考的是氢氧化钠(NaOH)、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这三种物质的变质.因此要牢记这三种物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以及产物的特点、性质,再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就很容易推测出变质的物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与探究素养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化学实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既具有鲜活的色彩,更具有无尽的吸引力.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的观察可以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物质变质的过程中通常要考虑变质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要检验一种物质是否存在,我们必须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例2 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检验其是否变质,如果变质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试剂有酚酞溶液、稀盐酸、氯化钙,请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初中化学常考题型,也是比较难的一类题.实验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在上述问题探究的进程中,学生在遇到这一类题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实际上这些题目通常是教材实验的一些翻版.因此一定要在掌握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多熟悉以下教材中的实验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特别的一些字眼如“少量”、“过量”,并且思考原因,平时做到这些就可以轻松应对.
在推测判断物质变质原因,实验检验变质程度后,最后一步就是添加试剂去除变质的物质.除杂这一步要做到三个原则既不引入新杂质,也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还要使杂质便于分离.要使杂质便于分离,最好是将杂质以气体或者沉淀的方式分离,因此分为了气化法与沉淀法.
例3 要求设计实验,分别除去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碳酸钠.
除杂的三原则深刻体现了化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在化学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原理的基础之上,以化学思维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严格遵循化学原则为要求,严谨完成实验的设计.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解决问题的乐趣,更发展了自我能力.
初中时期是学生步入化学殿堂的起始,是滋养学生浓厚化学兴趣的关键时期.而由于这一时段初中学生身心的特殊性,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化学新知的同时,更需要通过科学高效的措施,不断优化学生的化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物质变质问题的解决过程需要符合化学逻辑,是优化学生化学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和能力,以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创新.相信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一定能更快、更牢地掌握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