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宇欣
经济学中,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据统计,2019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是57.8%,已经连续六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引擎”;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由此可见,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消费扶贫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新型业态,显著成效已经得到充分证明,不仅突破传统扶贫模式的不足,重新构筑贫困人群利益保护与增长机制,实现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举措。
过去的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广西同全国其他省份同步消除绝对贫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接下来要如何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致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依然是亟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消费扶贫无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的手段,是巩固脱贫成效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首先主体上,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消费者、媒体全员的共同参与,参与主体从数量、质量再到力量都有了质的飞跃。其次对象上,消费扶贫针对的产品形式不仅仅包含了农产品还涵盖了旅游产品。这就由单一的物品演变成涵盖农业、旅游、文化等多重要素构成的区域空间,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精品景区、特色小镇等都属于消费扶贫的范畴。再次,消费扶贫的关键在于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就业。农产品的上行、旅游服务的供给为农村地区优质农特产品和服务资源带来了新的希望,成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就业新的引擎,消费扶贫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活力。
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产业一方面在农产品价格上遭遇“天花板”瓶颈,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即“地板”又被不断抬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全面爆发。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解决农业发展难题的首要选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供需两端出现的结构性失衡,供需不匹配,过度追求农产品产量的几连增和实现目标的成就感使得忽视了对食品安全、品质、口味等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导致大量低端的农产品生产出来却不符合市场需求,“买难”和“卖难”并存的尴尬局面依然存在。消费扶贫正是在“买”与“卖”之间架起了桥梁,形成密切的产销衔接,同时还搭建起信息有效、服务准确、通道顺畅、链条完整的“信息流、交易流、物流”,实现生产与消费价值的重新精准匹配与双向正面提升。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倒逼贫困地区在硬件和软件上协同发力,有利于广西贫困地区产业培养,降低产业风险和成本,对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地区发展潜力,以及贫困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扶贫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赋能,只有赋予了贫困户发家致富的动力和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脱贫。因此,对于贫困群众当务之急就是要激发其发展的内生动力,扬其斗志,增其志气,同时培育和提升内在能力才是帮助其稳定增收的长久之计。广西一些贫困地区丰厚的资源优势与落后的流通体系形成巨大反差,不便的交通使得产品不能高效流转,销售不畅随之影响生产的积极性,并陷入恶性循环。消费扶贫正是通过“以购助农”“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贫困户产品和服务,改变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局面,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得到极大激发,同时在参与市场交易中也掌握了相关技能,提升自身能力。消费扶贫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新型帮扶模式下催生的“买卖”关系,让更多的生态农产品走出深山、走进城市,让更多贫困群众踏上致富直通车,共享扶贫果实。
消费扶贫,为农特产品建立了长期、稳定、可持续的销售渠道,有效扩大了扶贫产品的销售半径,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同时,也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对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汇聚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一方面,消费扶贫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拓展产业扶贫的形式,通过众筹、领养、认购、预售等方式,加快消费扶贫活动的开展,使城乡供需对接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有效推动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城乡互联、互通、互信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也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合适的发展土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农村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产品和资源优势可以吸引大批有志青年回乡创业。依靠互联网+平台,积极促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回流,为破解“农村空心化”困局,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人才基础。
一是广西贫困地区农产品供给水平低,品质参差不齐。目前农产品大多是分散的小农户生产,生产的组织化、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使得大部分农产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同家厂商的各类批次品质都有差异,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感。同时,产业现状基本停留在自给自足稍有盈余的状态,没有形成规模,产量无法满足大批量的采购需求。二是农产品来源及品质标准难以把控。由于贫困地区农产品的规范化发展程度不够,难以建立起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消费者在线下购买农产品时,会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方式对农产品质量、品质等指标进行考核。即便是电商平台上,也可以借助图文、视频等形式获取农产品的相关信息。但从不少扶贫产品的购买体验中发现,广西一些贫困地区的初级农产品无标识或简易标识、无正规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三是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日益严重。不少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特色少,农民大多采取跟风行动,导致大路货居多,缺乏区分度,价格也不亲民,农产品丧失市场竞争能力,很难打开销路。
农产品具有鲜活性,不易保存,由此带来产品分级、储藏保鲜、快递物流、包装文创等供应链环节的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对供应链的质量、时限提出了要求,更重要的是成本的控制。2020年5月,笔者在百色田东县调研时发现,部分农产品由于前期滞销导致成熟度较高,又遭遇快递时效偏慢的情况,因此在电商销售的时候出现损坏的比例较高,经销商为此付出较大成本用于处理客户投诉及售后赔付。据悉,该公司在2020年2月份售出各类农产品总量约40万斤,但后期每天需要10个人员专门处理客户的投诉及赔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暂且不说,对店铺的评分、信誉等负面影响则是无法估量。冷链物流不健全也是广西供应链水平落后的主要表现形式,靖西市物流中心虽然配备了300m3的冷库,但冷链配套设施极不完善,使得大量生鲜类农产品的储藏和运输品控得不到保障。此外,广西农村交通条件普遍落后,运输便利性差,且分布过于分散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县域的长途物流都可以交给四通一达承担,最难的就是末端物流,即所谓的“最后一公里”或者“最初一公里”问题仍然很严峻。笔者赴靖西市实地调研了解,一个快递员一天送三五个村子,派件或收件所赚取的费用,连油钱都难以维持。虽然各大电商都做出电商下乡的决策,但事实上,距离真正解决物流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广西不少贫困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品牌产品匮乏,影响力较弱。纵使一时搭上消费扶贫的顺风车,依靠“互联网+”的平台打破时空界限,让农产品卖出去,也是短期的成效。长此以往,想让消费者产生持续购买的行为,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引领,可能性微乎其微。品牌虽然不等于名牌,但却是最好的识别标识,意味着更高的辨识度和优良的品质保证,能够形成固有的消费群体。品牌缺失是长期以来广西农产品上行面临的桎梏。一些地域的农产品虽然已经初具规模,如南丹红心猕猴桃、巴平米、天峨珍珠李等但由于生产线落后,在包装、品控、品牌打造等方面仍与市场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
由于广西县域经济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产业基础的限制,政府高层次引进、留住人才难度较大,科技创新、深层次加工、包装策划推广、品牌打造、宣传营销等相关人才严重缺乏。一方面,县域本身的交通、教育、文化等基础条件落后,加上招聘渠道相对单一,成本高,导致企业招不到理想的人才;另一方面,因政策瓶颈涉及农产品上行的相关领域人才尚没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定标准,原有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不适用,因此享受不到政府给予的住房、薪资补贴、子女教育等人才政策,致使人才引进困难。尽管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人才回乡创业的现象,但懂农村又懂电商、技能型、运营管理型、战略规划型等方面的人才缺乏问题仍然是制约农产品上行进一步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
为解决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问题,一些地方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强制要求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消费,甚至演变成为一种“消费负担”。一方面,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福利采购很多用来完成对口帮扶任务,但一些扶贫产品不以市场为着眼点和发力点,价高质次甚至是“三无产品”,帮扶单位只能“愿打愿挨”,干部群众遇上质量问题也没法退货,很无助且无奈;另一方面,部分贫困群众如同吃了“定心丸”,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心存无论“农产品质量如何”,都不愁“销路”的观念,无形中也助长了“等靠要”的思想,进而只关注产量,而忽略了产品质量,“包销”渐渐陷入了约定俗成的习惯性“怪圈”。
1.推动消费扶贫由特惠型政策向普惠型政策转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地增加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政策投入,为其创造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由于帮扶力量的不匹配,投入力度的不均衡,扶贫资金和项目大多流向贫困县和贫困村,致使部分非贫困村和非贫困户被忽视。因缺少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撑,一些地处偏僻的非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都比较滞后,而刚达到脱贫线以上的非贫困户因为持续稳定脱贫的机制尚不完善,转化为贫困户的可能性也在逐步增大。
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高度重视理顺新形势、新矛盾,消费扶贫除了要继续追踪关注已经脱贫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户,还要重点针对政策、资金、项目相对缺乏,发展滞后的非贫困地区,统筹均衡配给,保证他们也得到“扶上马”“送一程”的政策红利,确保效率和公平。
2.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政府、市场、社会是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主线,要运用好这三种机制、三种资源为消费扶贫凝聚巨大合力,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首先,政府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着力补齐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营造利于市场发育的制度环境,吸引龙头企业、人才、技术、资金落户,让市场有效运转起来。其次,遵循市场规律,深入了解市场消费需求,使贫困地区提供的产品和相关服务与市场建立无缝衔接,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再次,统筹协调各方主体,强化各行业部门、社会力量的有序参与,达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消费扶贫的共识。此外,还要明确自治区、地市、县域各级政府的责任。自治区级结合区情,抓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地市一级做好上下衔接协调、督促检查;县级应承担主体责任,结合县域实际,做好扶贫产品提质、平台搭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市场监管等具体工作。只有通过明晰分工的治理格局,消费扶贫才能在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持续推动下成为一种常态,实现从短期帮扶到长期共赢的转变。
消费扶贫不仅要关注销售流通领域,还应以消费端作为切入点,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在上、中、下全产业链各环节中的短板,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应,推动脱贫摘帽县等欠发达地区的产品和服务提档升级,真正打通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
1.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农产品是开展消费扶贫的载体,对于贫困地区农产品而言必须突破现有的几个瓶颈:标准化、同质化、品牌化。首先,要围绕初级农产品生产提质增效下大力气,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从源头上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质量追溯体系、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化生产方式,将分散的农户聚合起来实现集约化生产,严格统一管理,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供应量。接下来,再根据产品品相的不同进行分级分类,统一质检,对接到不同层次的细分市场。其次,选择相对品质较好,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农产品,通过专业的运营团队,进行区域特色文化元素与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整合和创新,形成差异化的标识、文字、包装,提升产品的品质。再次,抓好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建立地域文化与特色农产品之间的链接,为区域内的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品牌背书。企业或者个体经营者,可以针对农产品品质的差异和自身的服务差异,叠加自有特色和附加价值,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稳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
2.促进贫困地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旅游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在提升消费扶贫范围、规模和效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明显提升,通过旅游实现消遣休闲、探索高层次精神追求的人数也在与日俱增,这对于广西贫困地区旅游服务来说无疑是个好机遇。首先,应尽快改善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难题,确立本地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对旅游配套产品、设施等进行统筹规划。集中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强调参与体验,突出文化特色,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其次,通过营造特色消费场景,打造特色旅游纪念品、搭建便利消费渠道等激发消费者综合性消费需求;再者,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为消费者应该提供的不仅仅是农耕生活、购物体验等理想的生活状态,更应该展现的是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让消费者实地见证增强认同感。
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通贫困地区产品流通“瓶颈”。首先,要推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统筹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布局,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其次,疏通末梢——立足物流本地化,对县域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实现集约化经营、数据化管理、网络化运营。让不同的快递企业在县域物流平台上进行物流信息的交汇,将县以下物流聚合在一起,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的效应,推动县域物流资源在贫困乡村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再次,积极与农产品流通服务企业合作,打造从农村到城市的现代化、信息化物流配送系统,实现农产品仓储、冷藏、加工、配送诸环节的一体化、高效化,从而提高产品包装质量和保鲜程度。
随着贫困地区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消费扶贫的帮扶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颠覆了以往的传统线下单一订购模式,朝向多元化的趋势迈进。
1.订单生产模式。利用互联网去中介化、促使供需双方直接匹配,通过大数据指导农业种植、发展订单农业。换言之,将原有的农业生产流程倒置,先进行预售,让生产者根据预售情况来了解市场行情,判断当季销量,再进行生产。
2.公益性质占主导的定向采购模式。通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继续加大定向采购力度,广泛开展“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活动,定向直接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继续深化粤桂协作机制,围绕农产品需求和产业特色,加大力度与周边省市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集中推介、展示、销售贫困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产品定向供销关系。
3.网络直播带货模式。如今网络直播在各大平台的热度不减,网红达人、明星、名人甚至是地方政府官员、基层干部也纷纷加入直播大军,化身“带货主播”,为地方特色农产品代言促销。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既把贫困地区滞销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还结合地方特色,推广本地文旅、非遗及区域产业,从不同角度展现本土风貌,对当地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直播带货的宣传效应远远大于带货本身的意义。
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上行依托互联网电商新业态无疑为消费扶贫的发展带来新引擎。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的“社交电商+消费扶贫”、借助自媒体平台“自媒体直播+消费扶贫”、借助移动通信平台“积分+消费扶贫”等方式应运而生,然而在看到电商破解农产品积压难题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究竟什么样的农产品才适合电商,梳理本地农产品的产业特色,打造适合在线销售的农产品,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客观冷静看待市场。
建设线上与线下、生产与流通、供给与需求相互融合的智慧农业数据平台。实现与消费者高效、便捷沟通,通过良性交互机制及时获取用户反馈信息,为优化经营策略、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方向指引。
1.建立农业相关基础数据库。涵盖各市县(区)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农林牧渔产业、农业细分行业、农业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多维度数据,以全面系统的宏观数据摸底当地农业发展全貌,克服农业细分领域之间数据不互通等现象难题。
2.创建农产品上行基础数据库。全面深入了解当地农产品品类、生产计划、产量、销量、库存、市场行情基本情况,挖掘地域优势,洞悉市场变化,针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程度和替代品相关情况发展做深入分析,为统筹规划、科学确定发展品类、发展方向、提升效益打下基础。此外,重点加强对农产品滞销舆情的数据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情况,尽早采取措施助力农产品销售,减少农户损失。
3.建设农产品标准化、质量检测及溯源数据监测统计体系。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追溯数据,综合分析从源头到终端零售的全链条追溯情况,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供给优化。
4.建设农产品消费扶贫数据库。及时跟踪相关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以及贫困人口就业发展状况,关注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农户是消费扶贫最大的受益者。
消费扶贫过分依赖政府“照顾式”的帮扶终将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对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参与热情的内生驱动,培养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使其走上长期稳定增收的道路。
1.树立正确的市场导向观念。市场需求是贫困户生产的“指南针”,不能依靠道德绑架进行强买强卖,种养什么、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上市等,把握不准就会造成滞销。因此,科技部门、农业农村部门、驻村工作队等都要不遗余力地做好预判、评估,让生产与贫困户自身能力相匹配,与消费需求相吻合。
2.通过市场倒逼,围绕理念引导、技术指导、电商运营等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开展辅导和培训工作,全方位提升参与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的生产能力、市场化意识、诚信理念等,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内在发展能力。对于从事农业种养殖的农户,对他们进行种养加技术、市场信息方面的培训;对于有从事电商意愿的农户,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电商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网上营销等培训,加强物流管理、店铺运营等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此外,指导农户自己开展网络销售,推进有特色、品质好的农产品上行。对村级电商服务站坚持采用虚拟货架与实体货架结合的形式,推动现有门店电商化,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帮助小店扩充商品品类和服务内容的同时,让贫困户学会网络销售,既实现人才的本土化,也增强服务站点的功能性。
3.帮助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开拓市场。一方面,广大帮扶干部须转变思想观念,遇到滞销难题就“大包大揽”,不是向后援单位寻求帮助就是动用自身人脉销售,却疏忽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前者只救一时之急,后者则可解一生之需。只有这样,才能将外来“输血”转化为内在“造血”,实现可持续。另一方面,引导扶贫企业负责人、种养大户、农户知晓市场经济,教会其如何顺应市场规则,主动走出去、多渠道寻找市场,推销产品。要用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大局的眼光,培育特色,打出品牌,让“需求”主动找“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