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晓蓓
融媒转型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拥有全方位提升空间的机会。推进媒体融合已成为主流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融媒发展大背景下,广播主持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抓住当中的机遇?
过去,在大众的心目中,广播主持人带有神秘感,无需展现自己真实可见的形象,而只呈现电波中的声音,是遥不可及的角色。在融媒体时代,随着各种新兴传播渠道和平台的出现,人人掌握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做主播,传统广播电视主持人的神秘感不复存在。如今,听众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听广播,而是希望在不同场景利用不同的媒介终端时,获得不同的信息服务。以主持人为核心的广播节目要留住听众,要求主持人实现自我转型,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对自身个性进行重新塑造,并且在更多的平台展示自己、宣传节目、表达观点,从而赢得粉丝的青睐,推动广播媒介的融合发展。广播主持人要学会调整心态,尝试卸下主持人的光环,多以普通人的身份亮相,多与广大受众亲切互动①,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媒介,并因应新媒介特点转换话语方式,减少与大众的距离感,提升亲和力,用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人格魅力征服大众。
广播主持人要紧跟潮流、开拓眼界,要敢于“走出去”。广播主持人在坚守内容真实性与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下,要多去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基层的人生百态,因为越真实的东西,越有感染力。节目的素材和内容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才能更打动人。主持人要善于换位思考和共情,了解或思考大众的需求和喜好,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社会素材、信息报料、节目反馈等,做大家都爱听、能听懂、接“地气”又富有正能量的节目。
广播主持人是可以用声音力量来承担起社会责任的群体,通过多媒介的传播,实现声音传播效果最大化。比如在全国防疫、抗疫阶段,广州新闻资讯广播的主持人就参与到“防疫大喇叭”的角色录制工作中,录制全社会都能听到的防疫宣传语,还通过手机移动客户端及各大直播平台的短视频和线上直播,宣传各类防疫措施,报道抗疫前线的最新消息。广播主持人参与录制、拍摄的几首抗疫歌曲MV也登上了媒体港的户外大屏,滚动播放,并在全网音乐平台热播。还有主持人开设了“抗疫助农”的带货直播,为大众办更多实事。以上种种,都展现了广播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的才华和能力,在多种媒介渠道所释放的能量。
从前,收听广播节目多是定时收听。进入融媒体时代,广播更多的是伴随性、碎片化收听。现今大众很少再用固定并且大量的时间来收听广播节目,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正不可逆转地向移动端迁移。广播主持人应该改变思路,不要认为广播播出后,与听众的链接就结束了,其实这个链接才刚刚开始。广播主持人应该尝试把完整的节目,切分成数个小栏目的短音频,放到新媒体平台上播出,以便于听众随时、反复收听,让广播节目时刻可以陪伴在大众身边,体现更大的价值。比如广州市广播电视台自主研发的手机移动客户端“花城FM”,广播主持人可以上传自己的节目,让听众不仅可以对节目有7日内重听功能,还能在其中挑选更多的精品小栏目收听,大大方便了听众。同时,这种收听方式也满足了大众对于新闻、资讯等各类信息“短、平、快”的需求,广播主持人也因此真正地做到“声声相息,时时相伴。”
在2021年广州的疫情防控期间,广州新闻资讯广播的主持人在“花城FM”手机移动客户端上为大家定时发布疫情相关信息,在各直播平台为大家直播疫情防控的新闻发布会,报道防疫工作的各种场面,深入各社区和医院等地拍摄、收集相关的防疫素材,还制作短视频记录疫情封控区的实际情况,这些都体现了融媒传播背景下广播主持人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古人云:“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广播主持人本来就具备采、编、播、后期剪辑一体化的能力,是掌控广播节目各技术环节的“核心”人物。在融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可以尝试的工作角色会更多,可发挥的空间更大,所以更应不断充实自己,与时俱进。除了电台节目直播,要考虑如何更广地传播节目,如何整体提升、推广个人,提高个人和节目的网络人气。
过去,大众对于广播主持人有种误解,认为广播主持人大多只在意声音形象,而忽略外在真实形象。但其实很多的广播主持人不仅声音和颜值双双在线,而且思维敏捷、学识丰富、多才多艺、控场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很强。即使是在无稿件、无准备的情况下,广播主持人依然可以逻辑清晰地表述,遣词造句恰如其分,综合能力经得住考验。那么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主持人就更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展现自己的全方位实力,进一步丰富和运用自己的多种技能。除了广播本身的工作以外,广播主持人要积极参与到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工作中,利用互联网的多种媒介让信息实现最有效的传播。
面对融媒体,广播主持人既要有所坚守,更要主动融入,懂得把自我展现的舞台扩大,充分利用融媒体的优势,把握住线下活动、短视频及线上直播等机会,多做尝试和创新。
在融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熟练掌握每个媒体的弊端及优势,对相关信息进行学习和掌握是必需的。如果说从前的广播主持人也是广播节目的策划者和制作人,那么现在还可以具备视频导演、制片人、摄影师等更多的身份,在各媒介平台的工作中历练。比如可以为短视频或者公众号、手机移动客户端上的虚拟角色配音,也可化身“AI主播”,在线上直播。又如在多种媒介大力推广的全民诵读栏目和广播剧节目,既可充分展示广播主持人的声音条件和特色,体现声音优势,还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主持人的这些尝试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职责,也对其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个似乎人人都可以做媒体,都可以当主播的时代,大多数人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缺乏对自己言论负责任的觉悟,更不会去深究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因此导致了信谣、传谣的现象。而传统媒体之所以要向融媒体发展,就是希望能通过各种媒介,正本清源,向大众传播权威、正确的声音。广播主持人作为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经过专业的训练,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懂得舆论导向的重要性,知晓自己所说的每句话都代表着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对语言表述和行为准则有良好的把控能力。在融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作为信息的发布者,要坚持真实客观原则,对热点话题或敏感事件进行评论时要做到实事求是,知分寸、懂进退,而不能只为了追求信息报道的“快”,忽略了真实性,更不要为了博取关注和推高收听率,夸大其词、盲目跟风。
在当下,某些“网红”主播为了博眼球,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不管不顾,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广播主持人要引以为戒,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自身文化素养上多下功夫,夯实主持基本功。比如广播主持人拍摄短视频,不要因为短视频的短,而忽略了语音和吐字的清晰,忘却了言之有物的重要性。广播主持人要有强大的政策观念、理论水平、过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即使传播模式再多变,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有效传播。作为传统媒体人,要相信大众并不是美丑不分,真正美好的东西始终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融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使广播主持人的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广播主持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②。这份要求,也成为广播主持人进步的动力,推动其跳出舒适圈,把握好当下的新机遇。
融媒传播背景下的广播主持人要能适应更多的平台岗位要求,开展工作时要重视“融合”这个特点,尽量做到“一物(素材)多用”,这就要求作为主题策划者和稿件撰写人的广播主持人要有全局意识、融合意识,要考虑到播出的素材在多个媒体平台和不同的播出端口都可用。
同时,在融媒转型过程中,面对各种直播设备的更新换代,广播主持人要尽早适应,熟练操作。广播主持人既要确保内容的可听性,更要考虑到多端口播出的适应性,能掌握一整套的操作方法,便于各种端口的发布。
另外,在这个受众多元化的客观条件下,移动端成为了一块越来越重要的阵地。面对不同的受众,如何成为一个“多面手”,把节目做得充实又具有吸引力,是对广播主持人策划能力的考验。
在融媒传播环境下,大屏与小屏同步播出、实时互动已逐渐成为常态,这对广播主持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一档移动端的现场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凭借一部手机,身兼“多重身份”,既是记者,又是编辑,既是主播,又是摄像,还是网络管理员和评论员③,这对主持人的节奏把握、氛围控制、语言魅力、临场应变等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的整体素质亟需进一步提高。可见,判断广播主持人能否在融媒体的环境中顺利转型,要看其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方式和准确的发力点。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应该对各类资源进行了解,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掌握到的资源进行分类、整合,使各类资源为自己所用。广播主持人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自我完善,提升综合能力,加快转型的步伐,利用融媒体平台展现自我优势,全方位地打造自己,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带给大众更多的惊喜。
注释:
①郭海萱.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的身份认知[N].阳泉日报,2018-10-24(003).
②袁威.播音员主持人怎样更好适应融媒体时代[J].声屏世界,2018(07):29-30.
③吴敏.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创新发展[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4):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