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大数据的作用,开发、利用大数据,实施大数据战略。我国正加快数字化产业的发展,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2021年6月,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印发了《“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了“坚持科技强审”。大数据产业至此已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涉及方方面面。
高职院校随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快速发展融入到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高职院校数据资源就是高职院校数据开放的基础上,通过云计算平台采集、管理及应用工作等生产有用信息,汇集的数据资源。数据资源包括文字、数值、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保护和利用大数据,特别是与审计相关的大数据,越来越重要。
云计算作为生产大数据重要平台,两者之间相互依存,深度结合、交叉融合。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信息处理过程中,一是需在特定的时间内采集、整理、应用,同时数据级别需要进行转换,数据采集方式也要改变,完成数据高质量处理目的。二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网络日志、位置信息、视频等形式,提高信息价值,强化数据利用。三是突破抽样技术的限制,实现数据全覆盖利用,数据精确度明显。
随着高职院校大数据深入挖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往的数据计算方法和理论基础随之发生改变。从大数据、云计算的基本特征出发,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适应大数据、云计算带来的变化。一是重视大数据审计的研究,形成大数据新的理论体系,需在经费、人员、物资方面给与倾斜和扶持。二是内部审计部门纳入大数据审计中,从实践中发现大数据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问题,突破原有的理论障碍,形成大数据审计学科。
高职院校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数据的快速采集、管理及应用。但是,因数据资源共享,会导致因数据保护不利,造成数据泄漏与隐私被盗,甚至修改、破坏数据资源等安全隐患。如何做好安全防范,确保数据安全,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完善大数据审计政策体系,促进大数据审计健康有序发展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实际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数据平台数据安全和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措施加强,认证授权和资源隔离严密,实现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可靠性。因此,高职院校数据安全要从初始做起,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高职院校数据管理界定清晰,数据纳入核心资产管理,财务报表直接反映数据资产管理状况。为加强资产管理,各高校横向建立资产管理专家资源库。在确定的专家遴选条件的基础上,聘用遴选专业人士,纳入高校联盟资产管理专家数据库。入库专家通过大数据、云平台收集、汇总、处理与联盟高校的招标采购、参数论证、资产验收、资产处置等资产评定工作,大数据参与资产管理成效显著。
大数据审计替代传统审计成为现代审计已经非常清晰。一是审计面全覆盖,大数据审计工作不再抽样审计,而是整体推进,审计质量更高,审计面更广。二是审计技术更先进,由数据挖掘、云计算技术的参与、应用,审计信息真实、完整。三是审计结论更有保证,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结合云计算技术,经过全覆盖、采取新技术,审计报告质量更高。
通过建立大数据审计平台,实行线上与线下,非实地与实地相结合的大数据审计模式,审计监督职能更加全面,预警功能更加完善。
高职院校构建大数据平台,开展信息化业务数据采集、管理及应用工作,促进学院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大数据审计目的不仅是查错纠错,还要预测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资产信息、招生就业、后勤保障以及学院的未来。完善高职院校的机制建设,并建立大数据数据反馈机制。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归纳、挖掘,并预测和分析潜在的风险和危机,提出合理化建议。例如:某高职院校2012年开工建设项目因资金不足停滞,仅主体部分完工,目前处于烂尾状态。对类似闲置的项目,已形成浪费事实。该学院通过学院大数据平台,提出引入培训业务、学术活动、社会服务及素质拓展基地,盘活了资产,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益。
为提高审计报告质量,需使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提供足够量的真实性的数据证据。同时,在数据整理、分析时,需熟练掌握云计算技术理念和操作程序。一是采用统一开发审计软件系统,不断完善业务模块,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辅助审计软件系统,既节省审计时间,又保证质量。二是充分发挥数据库作用,利用数据分析开展审计业务,改变过去手工审计习惯,持续推动大数据审计向纵深发展。三是不断开发大数据审计软件,对各部门业务活动实施实时监控、预警,针对性的解决突发事件,提高大数据、云计算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价值。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以财务审计为中心,以资金收支使用情况为重点,侧重资金绩效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等内容。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平台为内部大数据审计提供了基础和技术条件。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和使用打破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应用,数据得到全方位评判和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规避了资金风险,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数据是大数据审计的基础,注重原始数据基础的搜集工作。运用好大数据审计平台,用大数据审计思维,结合财务、教学领域的基础数据分析结果,延伸审计链,提高审计效率。大数据审计需要建立特定的数据思维模式,一是建立部门基础数据站,将各部门的原始数据上传到中央数据库存储。二是建立中央数据库,中央数据库筛选和储存各部门原始数据,实现部门原始数据衔接。三是要建立数据网络,对中央数据库数据平台进行分析、核实、汇总,实现中央数据库与审计数据库衔接。四是建立审计数据库,实现即时提取、使用相关数据。
审计工作基础是原始数据的提取和利用。原始数据坚持“能采尽采”的原则,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原始性。准确的数据来源,是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基础。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一是访问和查询数据库,可通过编写结构性查询语句等语言来完成,或者采用开发软件来检索,实现查询分析目的。二是分析和比对数据,找出内在的规律,利用工具验证真伪。三是从大数据中总结数据模式,分析预测发展方向。挖掘数据潜在的信息,是大数据审计的核心。四是联机分析处理工具从多角度对从原始数据转化出来的信息进行存取,获得对数据的深入了解。
因高职院校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审计方面起步较晚,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达不到大数据审计综合业务人才的要求,在工作中应引起重视:一是将大数据审计纳入学校重大事项来抓,健全大数据审计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大数据工作岗位责任制,引入人才向大数据审计应用专业倾斜。三是建立内部大数据审计专业培训体系。
本课题立足于高职院校实际,在适应新形势及新政策的大数据审计背景下,分析大数据审计发展规律,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方式方法。考虑兼顾学术性和实践意义,提出推进大数据审计全覆盖的具体措施办法,助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