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作用*

2021-01-30 12:50:46李亚玲李玉婷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企业家制造业

● 李亚玲,李玉婷,柳 瑞

(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引言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对于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它是中国经济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金炳椽等,2014)[1]。在当前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驱使着我国需要将经济增长驱动的引擎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有效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要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于创新创业”。这凸显出我国对于企业家精神有着高度肯定和殷切期待。企业家是创新和风险的承担者,可看作是新常态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内在动力,并且创新驱动型内生经济增长模式的本质要求即在于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因此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是重中之重。除此以外,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市场制度的不完备性以及资源的稀缺性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金融风险管理等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而企业家精神则有助于企业由内而外应对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由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为了顺应环境造成的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企业家精神还需要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过渡进行演化。

在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中,企业是一个系统,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会呈现不同特征。由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问题和侧重点,因此为了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要“对症下药”,选择解决企业经营问题的途径。一般而言,企业家精神会作用于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但在不同的阶段,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会使企业家的表现有着不同特征,而不同的表现特征又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及企业绩效,即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会给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对于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来说,企业家精神的维度应是能与企业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如此才能让企业家精神发挥最高效的作用,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贡献如下:第一,长期以来,中国依赖制造业成就了经济腾飞的奇迹,但在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过渡至关重要,而新三板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企业不仅是新兴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还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研究其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虽然已有少数文献从动态视角研究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但其大多将创新精神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概括性指标,未考虑企业家精神涵盖多个维度。本文立足于经济转型亟需内生动力助推的视角,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研究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不仅能够丰富企业家精神动态演化的相关文献,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提供参考性建议,还能够从内生经济视角为中国经济转型献计献策。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接下来将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就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进行文献研究,以此建立起理论框架。

(一)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企业家精神,指的是企业家的才华、能力,以及企业家的个性特征。根据学术界对企业家精神维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流派:以熊彼特(1934)[2]为代表的德国学派的创新精神,主要强调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并认为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行者,这也决定了创新精神能够成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以奈特(1921)[3]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企业家的风险承担能力和冒险精神,其认为企业家是创新和风险的承担者,一个拥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才可能有向好的发展机会及创新机会;以米塞斯(1951)[4]为代表的奧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的竞争精神,即对市场机会的识别能力。竞争精神使企业家在感觉和捕捉市场时机和利润机会时会更加敏感,这造就了他们会拥有更大的可能性抓住机遇并创造市场,从而获取超额的利润和壮大企业的规模。

不同维度的企业家精神能够被抽象地用数据进行量化,继而进行其与企业成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会为企业争取更多创新所需的资源,这一过程会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张敏等,2017)[5]。除此之外,虽然冒险精神也会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但同时也会提高企业受融资约束的可能性(谢雪燕等,2018)[6]。竞争精神能够使企业在主动探索新技术和新产品市场、开发已有技术和产品市场时获得大量有用的组织知识,并且激发组织学习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经营发展的能力(唐建荣等,2018)[7]。

总之,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其不同的维度会予以企业成长不同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1: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是不同的。

(二)企业家精神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体现

企业成长指的不仅仅是企业规模扩大,还表现为企业经营能力的提高和各方面能力的加强。与企业成长紧密联系的是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反映出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演变过程,并且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在各个发展阶段都是有差异的(Miller等,1984)[8]。准确把握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较多学者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三至十个阶段,较为常见的是四阶段和五阶段。但四阶段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会比五阶段的更具有预测能力,其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Kazanjian,1988)[9]。划分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选取单个指标或多个综合指标判断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如:销售收入、企业年龄等(Anthony和Ramesh,1992;李云鹤等,2011)[10-11];第二种是通过现金流组合的方式来判断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Dickinson,2011;谢赤和杨俊,2016)[12-13]。现金流组合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判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曹裕等,2009)[14]。

企业家精神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带给企业不同的影响。沙彦飞(2012)[15]认为,初创期的企业急需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因此在这个阶段更为需要的是企业家的冒险精神;成长期的企业发展速度较快,规模经济开始产生作用,需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更为需要的是企业家的竞争精神;衰退期的中小企业会积极地开展自救和他救,因此在这个阶段更为需要的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谢雪燕等(2018)[6]指出,企业生命周期对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例如初创期的中小企业会由于人力、物资等生产要素的匮乏而依赖于企业家本身的能力,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则更看重公司的治理。李鑫和张庆功(2014)[16]则认为从理论上来说,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企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起着关键作用,加大创新投入即是企业家重视产品创新的一大体现;然而,在其实证研究中却发现,研发投入率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充分反映出目前企业的创新活动并没有转化为能够让企业盈利的生产能力,因而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之间的关联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是有差别的(Baron等,2018)[17]。适用于企业发展早期阶段的企业家人格特征并不适用于企业发展的后期阶段(Ciavarella等,2004)[18]。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并不存在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Davidsson,2006)[19]。当企业家精神维度与企业发展阶段适配时,可以有效帮助企业由内而外应对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成为企业顺势发展的内在动力。

综上,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中,企业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的具体维度是有差别的。企业家精神随着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变化进行动态演化,才能促成企业成长和生命周期的延长。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2: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被企业生命周期调节。

(三)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发现并利用自身的机会和优势勇于承担风险,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同时也能够通过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与创新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绩效(Encarnacion等,2018)[20]。谢雪燕等(2018)[6]在研究企业家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关系时指出,行业对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同时还指出,相比于其他行业,创新精神在成长期内对制造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力更大,在成熟期内对非制造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力更大。

中小高科技企业是国家创新战略得以推进的关键所在,但与传统行业相比,中小高科技企业常常在技术更迭、成果转化率、经营模式等问题上面临更大的挑战,导致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形势相较于其它行业的中小企业会更加严峻,由此也凸显出企业家精神在充满多重挑战的发展背景下的重要性(谢雪燕等,2018)[6]。对于中小高科技企业来说,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往往会随着企业的成长由弱变强,不利于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张玉明和刘德胜,2009)[21]。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精神的不足也会使企业更重视发明专利的数量,而非质量,从而使高新技术企业陷入由专利偏好所带来的“专利陷阱”(杨以文等,2017)[22]。

总体而言,在不同的行业中,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在进行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时,还需要对行业予以区分,以避免因行业异质性导致实证结果以偏概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3: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被行业异质性影响。

三、模型与样本数据

本文将选取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冒险精神三个维度衡量企业家精神的功能,并以现金流组合法区分出的四个企业生命周期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中,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不同行业企业的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假设,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不同行业企业的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将企业生命周期作为调节变量。由于企业生命周期属于类别变量,因此在验证调节效应时将采取分组回归,即依据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标准将总样本分为四组样本,并将控制变量和自变量同时引入回归模型,再分别对四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具体模型如下:

R=α0+β1R&D+β2S.P+β3LEVEL+β4SF+β5ZZ+β6TAT+ε

(1)

其中,R为营业收入增长率,是企业绩效的代理变量;α0为截距项;R&D为研发投入比率,是创新精神的代理变量;S.P为超额净利润率,是竞争精神的代理变量;LEVEL为资产负债率偏差,是冒险精神的代理变量;SF为股权集中度,是企业稳定性的代理变量;ZZ为总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成长性的代理变量;TAT为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营运能力的代理变量;β1是创新精神的回归系数,β2是竞争精神的回归系数,β3是冒险精神的回归系数,β4是企业稳定性的回归系数,β5是企业成长性的回归系数,β6是企业营运能力的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各变量的选择依据和测量方法如下:

(1)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R)。借鉴了谢雪燕等(2018)[6]的做法,在衡量企业绩效时,使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这一代理指标。

(2)解释变量——企业家精神。借鉴了前文中不同流派的企业家精神维度区分,将企业家精神划分为创新精神(R&D)、冒险精神(LEVEL)、竞争精神(S.P),并结合谢雪燕等(2018)[6]的做法,把企业家精神的各个维度用财务指标进行量化。定义与测量方法详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3)调节变量——企业生命周期。当前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方法主要有现金流组合法、单变量分析法和综合指标分析法三种。其中,现金流组合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变量分析法的主动性和片面性,以及综合指标分析法对于权重划分的随意性。因此选用现金流组合法对样本企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并参考Lu和Wang(2018)[23]的做法,将样本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具体划分标准详见表2。

表2 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标准

(4)控制变量。为保证模型估计的有效性,借鉴刘文华等(2012)[24]的做法,在所构建的模型中将股权集中度、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作为企业稳定性(SF)、企业成长性(ZZ)和企业营运能力(TAT)的代理指标,且作为研究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模型中的控制变量。

(二)样本与数据

1.样本选取

新三板又被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其作为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正一步一步走向规范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此挂牌公开转让以筹集资金。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截至2018年挂牌于新三板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样本的选取原因如下:(1)新三板市场服务于全国范围内的中小企业,其发展态势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新兴市场总体的发展状况;(2)截至2018年末,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2018年市场统计快报》中的挂牌公司行业分布情况可知,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已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50%以上,因此这两个行业能够看作是新三板市场的代表性行业;(3)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过渡的背景下,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将这两个行业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可以更具针对性地为企业家精神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性意见。

在剔除数据缺失的企业后,最终得到3 994家制造业企业和2 079家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样本数据。

2.样本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分布情况

依据现金流组合法将样本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其具体分布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制造业样本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分布表

表4 信息技术行业样本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分布表

如表3和表4所示,制造业企业处于成熟期的样本数量远远大于其它三个阶段的样本数量;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处于成熟期的样本数量是最多的,但衰退期的企业数量占比却远远大于制造业衰退期的企业数量占比。样本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分布表表明,目前我国新三板制造业企业大都已步入成熟期,而成熟期内的战略选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进入衰退期;相较于制造业,信息技术行业处于一个变化更迭较快的环境中,并且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较多。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市场制度的不完备性以及资源的稀缺性都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其更容易面临技术创新、市场开拓、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从以上也可以看出,本文对样本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情况较为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四、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为了清晰地反映并比较截至2018年新三板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企业绩效(R)、创新精神(R&D)、竞争精神(S.P)、冒险精神(LEVEL)、企业稳定性(SF)、企业成长性(ZZ)、企业营运能力(TAT)的差别,首先需对各变量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表5 制造业样本企业的描述性统计

表6 信息技术行业样本企业的描述性统计

由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根据均值,制造业行业企业稳定性的平均水平略大于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稳定性,但是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企业绩效、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冒险精神、成长性、营运能力的平均水平均略大于制造业的同类指标;根据标准差,制造业样本企业中的竞争精神波动幅度最大,创新精神的波动幅度最小,信息技术行业样本企业中的企业绩效波动幅度最大,创新精神的波动幅度最小;根据最大值,制造业样本企业的企业绩效、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均以较大的幅度领先于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同类指标,信息技术行业样本企业的冒险精神、企业稳定性、企业成长性、企业营运能力均大于制造业企业的同类指标;根据最小值,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样本企业的竞争精神均是最小的。

(二)假设检验

接下来将分别对新三板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样本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的各四组样本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且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分组回归的方法。回归结果如表7和表8所示。

表7 制造业样本企业的回归结果

(续表7)

表8 信息技术行业样本企业的回归结果

如表7和表8所示:(1)两个行业样本企业的方程拟合优度均较低,制造业企业调整后的R2为0.094~0.362,信息技术行业企业调整后的R2为0.070~0.642,这是因为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除了企业家精神的三个维度以及企业稳定性、成长性、营运能力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是模型无法完全涵盖的,因此这样的拟合优度是可以被接受的(李鑫和张庆功,2014)[16];(2)无论是制造业还是信息技术行业样本企业,方程的拟合优度都会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过渡逐渐升高,说明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绩效的解释度会随着生命周期的向上过渡而逐渐增大;(3)模型中部分变量的T值显著,同时也有部分变量的T值不显著,但各模型中的F值都显著,这说明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内,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的解释力是不同的,且回归方程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4)各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说明变量之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5)各模型的DW值较接近2,说明模型残差之间不存在自相关问题。假设检验的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假设检验的回归结果

根据表9可知:(1)在制造业中,当企业处于初创期时,创新精神和竞争精神会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冒险精神虽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虽能够负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竞争精神虽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时,冒险精神会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创新精神虽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竞争精神虽能够负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时,创新精神会显著负向影响企业绩效,竞争精神虽能够负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冒险精神虽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2)在信息技术行业中,当企业处于初创期时,创新精神虽能够负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竞争精神和冒险精神虽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冒险精神会显著负向影响企业绩效,创新精神和竞争精神虽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时,创新精神会显著负向影响企业绩效,竞争精神和冒险精神虽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时,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会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竞争精神虽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但不显著。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参考谢雪燕等(2018)[6]的做法,将竞争精神的代理指标由超额利润率(S.P)替换为企业规模(SCALE),再次进行回归,进而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10和表11所示。

表10 制造业样本企业稳健性检验的回归结果

表11 信息技术行业样本企业稳健性检验的回归结果

(续表11)

如表10和表11所示:(1)制造业样本企业调整后的R2为0.099~0.363,信息技术行业样本企业调整后的R2为0.071~0.645,这说明了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绩效的解释度逐渐升高,并且企业家精神对制造业企业发展初期的企业绩效的解释力度要强于信息技术行业,但对制造业企业发展后期的企业绩效解释的力度要弱于信息技术行业;(2)各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3)各模型的DW值较接近2,说明模型残差之间不存在自相关问题。通过以上实证结果可知,表10和表11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与表7和表8假设检验的结果一致,因此本文的假设检验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综上,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且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仅受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还会受行业异质性的影响,因此假设H1、H2、H3均成立。

五、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以截至2018年挂牌于新三板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仅受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还会受行业异质性的影响,具体影响如下:

第一,创新精神对初创期的制造业企业和衰退期的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成熟期的信息技术行业和衰退期的制造业企业的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创新精神对成长期的信息技术行业和成熟期的制造业企业的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对初创期的信息技术行业和成长期的制造业企业的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在高速发展时所进行的创新活动未能有效地转化为成果,由此导致创新精神虽然对成长期的信息技术行业和成熟期的制造业企业的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从而降低了企业获得丰厚利润的可能性。制造业企业在发展早期能够凭借创新活动获得更多的企业绩效,但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则是在发展后期才能够凭借创新活动获得更多的企业绩效,由此可看出制造业企业早期的创新活动成果转化率要优于信息技术行业企业,而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发展后期的创新活动成果转化率要优于制造业企业,这也充分反映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过渡的必然。

第二,竞争精神对初创期的制造业企业的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初创期和成熟期以及衰退期的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成长期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对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制造业企业的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

从总体上看,竞争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正向,这充分说明企业家捕捉市场时机和利润机会的能力对企业获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是更为关键的,但不显著的正向影响也说明了目前企业家在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过程中还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新的盈利途径。竞争精神对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企业绩效的影响均为正向但不显著,由此说明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家在抓住机遇谋求发展时的能力还劣于制造业,而这也正是长期以来阻碍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冒险精神对成熟期的制造业、衰退期的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成长期的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冒险精神对初创期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成熟期的信息技术行业企业、衰退期的制造业企业的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对成长期的制造业企业的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

从总体上看,冒险精神正向影响企业绩效的情况更多,这充分反映出拥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会有更大的可能性使企业得到向好的发展机会及创新机会。然而,冒险精神虽然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但也会给企业的融资和持续经营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才造成冒险精神对企业发展初期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二)启示

在不同的行业中,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家所表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大小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使企业家精神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成长,帮助企业由内而外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应该关注到企业家精神的行业异质性,并结合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针对性与选择性地进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使不同行业的企业能够依靠企业家精神增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1.创新精神:量力而行进行创新活动,并注重成果转化率的提升

创新活动的成果转化是一项繁杂的工程,其不仅要追求发明专利和高水平成果,还要兼顾新工艺和新市场,因此将创新活动成果变成市场流通产品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较为困难,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仅能够使制造业企业在发展初期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而发展后期的创新活动支出可能无法与成果转化的产出成正比,由此容易引发制造业企业被迫陷入衰退期。信息技术行业早期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大,并且需要持续投入,这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此建议企业要量力而行进行创新活动,并注重成果转化率的提升。企业在对员工、团队考核时要强化结果导向,增加成果转化率在考核业绩中所占的权重。企业应积极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提升使创新活动成果成为市场流通商品的效率。同时,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为了保障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性,企业还可通过多渠道借力金融工具支持创新活动的成果转化。

2.竞争精神:积极找寻多元化的利润增长点,并注重竞争优势的提升

相对而言,竞争精神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是更为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的扩张方面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还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来说,竞争精神是其打开市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关键,而竞争精神的不足则会让企业丧失生存所需的根本要素,因此建议企业要积极找寻多元化的利润增长点,并注重竞争优势的提升。但是,企业也不能因找寻多元化经营路径就忽略自身主导产品的的竞争力,需要以自有资金较为充足、产品较为成熟、管理较为规范为前提,在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开发关联产品,由生产关联产品到生产非关联产品逐步过渡到多元化经营。同时,为了能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还需要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因此应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和激发组织学习能力,以增强企业经营发展的能力。

3.冒险精神:理性把握机遇与挑战,正确认识企业的生命周期

冒险精神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后期阶段是更为重要的,这是因为敢于扩大企业规模和谋取更大的超额利润率是企业扭转发展困境的关键。然而,企业家不仅要关注冒险精神对企业绩效所产生的正向影响,同时还要顾虑到负向影响。建议企业要理性把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正确认识企业的生命周期,对激进经营战略的不良后果要有所警惕,要在企业实在活不下去时适时放手。若要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积极贡献发挥到最大化,企业家除了需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资源、经营战略,还需要顺势而为。一定要避免因冒险精神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错配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企业家制造业
动物的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46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5:10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