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波,张 帆,陈丽娟
(新疆医科大学1中医学院,乌鲁木齐830011,2第二附属医院,乌鲁木齐830028;3公共卫生学院,乌鲁木齐830011)
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在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能力不断增强,医疗科技水平也迅速提高,各类公立医院呈现欣欣向荣的状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卫生服务的要求更高[1]。为进一步优化公立医院资源配置和提升其运行效率,给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医疗卫生的决策依据,本文以3所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对新医改后2014-2017 年该3 所医院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及效果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1.1 研究对象选择3所综合医院,简称A医院、B医院和C 医院,收集数据年限为2014-2017 年。数据来源于3所综合医院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
1.2 研究方法采用TOPSIS法对所选数据进行分析评价。TOPSIS 法是一种常用的组内综合评价方法,能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信息,其结果能精确地反映各评价方案之间的差距。基本思想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再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2]。根据所需指标将卫生技术人员数设为X1、固定资产总值为X2、总收入为X3、药品收入为X4、医疗收入为X5、总支出为X6、医疗支出为X7、药品支出为X8、医用建筑面积为X9、实开床数为X10、大型设备为X11、治愈人数为X12、满意度为X13;将A 医院4 年的变化设为A1、A2、A3、A4,将B 医院4 年的变化设为B1、B2、B3、B4,将C 医院4 年的变化设为C1、C2、C3、C4[2]。分析和评价医疗运行效率。
用TOPSIS 法评价3 所医院的医疗运行效率方法如下:
(1)采用归一化处理后计算各指标值与Z+、Z-之间的欧氏距离;将3 所医院所有所用数据进行编码,将13个评价指标分别用X1-X13 代替,形成一个13 行14列的矩阵表,根据公式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2)根据归一化处理结果,计算各指标值与Z+、Z-之间的欧氏距离[3]。
2.1 3 所综合医院人力资源变化情况2014-2017 年3 所综合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博士学历人员及高级职称占比与改革初年相比都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从3 所医院的学历分析,A 医院人力资源有较强的优势,B 医院较弱。从职称分布分析,C 医院2017年高级职称占比最高(16.34%),A医院较低(表1)。
2.2 3 所综合医院2014-2017 年医疗资源变化情况2014-2017年3所综合医院的固定资产和大型设备和改革初年相比都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A 医院和B 医院的医用建筑面积和实际开放床位数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C 医院则无变化。3 所医院进行对比,A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明显,其次是C医院(表2)。
表1 3所综合医院2014-2017年人力资源变化情况
2.3 3 所综合医院2014-2017 年收入收入与支出情况分析3 所综合医院总收入呈逐年升高趋势;3 所医院4年来总收入和总支出相差不大,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均大于支出。从医疗收入的占比分析,A 医院占比较高(90%以上),B 医院占比次之(85%左右)。C医院最低(50%左右)。3 所医院的药占比均呈现逐年下降,以2017年为例,C 医院最高(37.21%),B 医院次之(35.60%),C医院较低(28.77%),见表3。
表2 3所综合医院2014-2017年医疗资源变化情况
表3 3所综合医院2014-2017年收入与支出情况/亿元
2.4 3 所综合医院2014-2017 年每卫技人员医疗资源情况以各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为基数计算人均医疗资源情况。4 年来人均医疗资源均呈现上升趋势,3 所医院进行对比,人均固定资产A 医院较高,但C医院在2017年突然增加至最高;人均实际开放床位数在2017 年3 所医院相差不大(0.71-0.75);人均收入和人均大型设备台数均A医院为最高(表4)。
表4 3所综合医院2014-2017年每卫技人员医疗资源情况
2.5 3 所综合医院2014-2017 年每卫技人员医疗服务情况以各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为基数计算人均医疗资源情况。4 年来人均医疗服务提供均呈现上升趋势,3所医院进行对比,人均门诊人次数是C医院为最高,A 医院次之;人均住院人次数为A 医院最高,C医院次之(表5)。
表5 3所综合医院2014-2017年每卫技人员医疗服务情况
2.6 3 所综合医院2014-2017 年各项医疗工作TOPSIS 法综合评价结果根据Ci 得出3 所综合医院2014-2017 年TOPSIS 法排序,从整体上看,3 所医院改革后整体均呈上升趋势;说明和改革初年相比,3 所医院的总体运行效率都在稳步提高,其中A 医院的Ci最高,其次是C医院,B医院较低(表6)。
表6 3所综合医院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新医改后2014-2017 年3 所综合医院改革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资源逐年增加,3 所综合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和高层次人才(博士及高级职称人员)占比逐年呈上升趋势,开放床位数、固定资产以及大型设备数量均呈现逐年增加;二是经济效率逐年提高,与2014年相比,3所综合医院的总收支、医疗收入、药品收入都在逐年增加,药品占总收入的比例均呈现逐年下降态势;三是卫生服务数量逐年显著提高,与2014 年相比,3 所医院门诊人次数和住院人次数都在逐年稳步增加。根据TOPSIS法结果可以看出,3所综合医院改革均获得了较大成功,整体运行效率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3所医院的发展不平衡,A医院在卫生资源的数量和整体的运行效率上高于其他2所医院。B和C两所综合医院的高级职称占比高于A医院,C 医院的人均收入、每名卫技人员固定资产数、设备数、门诊人次数及住院人次数均高于B医院。
本研究结果显示,A 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博士占比较高,但高职称人员占比较低,仅为4.58%,低于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2018 年征求意见稿)规定的不低于10%的标准。另外,A 医院和B 医院的医疗收入占比过高,尤其是A 医院,历年来均达到93%以上;B医院和C 医院的药占比还是偏高,均超过35%以上。其次,3 所综合医院的每名卫技人员住院人次数偏低,均低于唐月红等[4]的研究报道。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3 所医院进一步挖掘现有卫生资源的潜力,提高每名卫技人员住院人次数等卫生服务的数量;(2)政府应增加对公立医院医疗的投入水平,尤其是A 医院和B 医院,降低两所医院的医疗收入占比,B 医院和C 医院进一步降低药品收入占比,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5];(3)C 医院、尤其是B 医院应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化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6]。(4)B医院和C 医院建立相应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7]和薪酬等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