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琛莉/武汉市审计局
轨道交通是反映城市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强化交通枢纽衔接、改善市民出行质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武汉市自2004年7月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开通以来,已先后开通了11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339公里,累计完成投资超过3000亿元。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和政府投资效益,近年来武汉市审计局围绕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与运营两条主线,紧盯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征收补偿、资金效益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了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绩效审计工作。在促进项目规范管理、揭示管理制度缺陷、揭露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审计建设性作用。武汉市审计局实施的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绩效审计项目荣获2020年度全国审计机关(省级)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一)围绕中心工作,精准谋划审计项目。近年来,武汉围绕“建设一流地铁城市”目标,轨道交通投资稳步增长,年均投资达400亿元,占全市建设总投资比例10%以上。武汉市审计局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对关系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工程的审计监督。在充分了解在建和已运营的轨道交通项目情况后,精准选定投资高达200多亿元的已运营线路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开展绩效审计。
(二)充分调查了解,精准确定审计重点。轨道交通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参建单位多的特点。武汉市审计局认真调查了解情况,充分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该轨道交通项目涉及多家施工单位,土地和房屋征收涉及全市7个区,资金量大,征收补偿对象众多,武汉市审计局充分结合绩效审计目标,精准选定审计重点,将工程质量、土地和房屋征收补偿、项目绩效作为审计重点内容。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确定审计内容和审计应对措施,将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招标投标、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施工单位财务收支、土地和房屋征收、信息系统、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纳入审计内容,做到应审必审、有的放矢。
(三)统筹人力资源,精心组织现场实施。为力求轨道交通审计有新特点,力促投资审计有新突破、新成效,武汉市审计局高度重视该项目,统筹调配全局审计资源,既安排轨道交通审计经验丰富的同志加入审计小组,又在全局抽调计算机骨干支援审计现场,并积极引入外聘专业工程师加入团队开展审计工作。审计现场分设财务收支、绩效管理、征收补偿、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等多个审计小组,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小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形成“1+1>2”的审计合力。审计进点前审计组统一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统一审计取证要求;审计过程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定期召开审计组讨论会,提高现场审计效率;局法规审理部门在审计实施全过程及时给予指导,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一)贯彻绩效审计理念,全面开展绩效审计。武汉市审计局对该轨道交通项目准备阶段、建设阶段、竣工决算和运营管理全过程开展绩效审计,围绕项目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征收补偿、质量管理、投资管理、进度管理、运营管理等各环节的绩效情况,采集相关数据并对比分析取证,进行项目管理绩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性绩效评价。既关注宏观影响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运营经济效益情况,又关注微观影响市民便捷出行的轨道交通市政接运系统配套情况、站点配套设施的利用情况;既关注建设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情况,又关注运营中的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确保绩效审计理念渗透项目各环节和审计全过程。
(二)紧盯风险点薄弱点,深挖疑点不放松。在重点土地和房屋征收审计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核实各区征收补偿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发现某区挪用项目征收补偿资金,延伸审计该区涉及轨道交通工程的征收补偿资金使用情况,发现多个工程项目资金被挪用的情况,督促该区及时归还至项目征收补偿资金专户。另一方面逐份核实被征收人土地和房屋征收补偿档案,发现补偿对象被授权给第三方公司的疑点后,追根溯源,延伸至该房屋的原权属单位、收购单位调查,多角度分析论证,走访多家单位进行取证,落实第三方公司骗取巨额征收补偿资金的问题并迅速将该线索移送给武汉市监察局。
(三)紧抓工程质量审计,保障项目安全运营。通过核查各参建单位质量内控制度的系统性、设计施工文件内容的合规性、现场施工记录的完整性,发现审计疑点。通过对比工程实体与施工图数量尺寸,对比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数据、质量自检报告、工程质量验收纪录与国家技术规范、设计图纸、施工日志、监理日志之间的差异,落实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关注项目运营情况,分析对比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期监测记录、维修记录,查看施工期间卫星图片,发现审计疑点后,现场实地勘查,并询问设计单位、监测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相关人员,核实建设单位相关技术会议纪要,发现周边其他项目违规弃土影响轨道交通工程运营安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形成该问题的原因。将该问题及时形成审计专报报送武汉市政府,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有效推进了问题解决。
(四)探索大数据审计运用,提高现场审计效率。在建设单位已完成工程结算的基础上,通过财务审计和工程审计相结合,对比工程图纸、涉及变更记录、施工日志、监理日志、施工单位财务资料,综合运用广联达等工程造价软件进行工料机大数据分析对比,发现施工单位多计工程款的问题。统筹运用武汉市审计局大数据平台的地理信息、百度地图等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卫星图片与拆迁红线图比对分析,核实项目征收补偿中存在的虚增补偿面积、土地闲置等问题。依托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四库一平台”和日常收集的相关职能部门数据,开展跨系统业务数据横向比对分析,核实相关项目参建单位违法转分包的问题。对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客流和客运收入情况,分析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效益等问题。
(一)抓整改强落实,有效保障整改效果。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武汉市审计局认真落实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整改的相关要求,以创新有力的举措持续深化整改工作,及时跟踪问题整改情况,实行问题清单限时销号,督促审计整改责任落实到位、整改措施落地见效,真正实现揭露问题与整改问效并重,追回项目建设资金3.61亿元。
(二)抓移送正风纪,积极促进严肃问责。注重在监督制约工程建设领域权力运行上精准发力,移送重大案件线索多起。主动加强与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极大地提高了案件线索的处理率、反馈率,目前已批捕4人、党纪政纪处分36人。
(三)抓成果提层次,积极服务领导决策。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分析深度和力度,总结提炼质量高、层次深的审计信息及时报送市政府,被市领导批示多次,强化了审计成果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功能。审计专报提出的健全完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安全保护区监管的长效机制建议,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整改。武汉市人大根据审计建议修订了《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从法规的层面有效地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四)抓规范助发展,积极推动完善管理。注重在推动主管部门建章建制上精准发力,以制度保障审计监督取得长效。武汉市相关主管部门针对审计查出的运营亏损、招标投标、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出台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运营管理等共计4项制度,有力促进轨道交通事业健康发展。针对审计提出的串通投标、违法分包等问题,督促被审计单位出台了10项建设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轨道交通建设行为,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