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燕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马克思主义学说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人、塑造人、解放人的重要使命。学界对于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孜孜探索。自2000年后,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逐渐引入了主体间性哲学理论,寻求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提出了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具体要求。[1]其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明确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在强调教师主导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主体性,这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所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存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中,面对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共同客体,同时扮演交往实践的主体。但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的简单演变。因为“主体间性所代表的理念既不偏重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施加的外在影响与引导,亦不过于强调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选择与建构,是在双方对话的‘之间’关系中使两者共同发挥作用,寻求外在影响与自主建构的统一。”[2]当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更加强调教育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与受教育者对话共鸣的基础上形成主导与被主导的主体间关系。可以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强调教育过程中双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交互对话,实现了由单主体到双主体的进阶,完成了从工具行为向交往行为的转变。然而,这种转变并非只是简单地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完全视为灌输对象,教育对象被贴上被动、改造、接受等消极标签,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甚至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服务人的工作,因此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身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皆具有主体性。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人们无法再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视而不见。部分学者承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认为教育者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这种将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割裂为不共时的教育过程与受教育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替出场成为各自场域的“主体”的观点,究其实质,不过是“单主体论”的变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在于凸显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亦不在于强调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而是对同处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使二者都能以主体的身份协力解决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双主体是共时性的双主体。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着重于强调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教育者视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领导者;而受教育者是被改造、被教育的客体。在坚持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体的基础之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承认受教育者具有批判的接受、反思式内省等主体能动性。但这并不能真正地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情感共融。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3]因此,教育活动不应该成为教育者的独白,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舞台上,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应该共同发力,以主体的视角相互尊重,共促共赢。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实现了从对立孤鸣到融情共鸣的转换。由于双方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面对着共同的难题,追求着一致的目标,二者关系从对立、紧张到亲密、和谐。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共同进行着意义世界、精神世界的塑造与重建,二者在积极互动中达到了“视域融合”和情感的共通。尽管不同主体由于成长环境与人生经历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潜隐理解存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但双方在真诚的交往中可以逐步形成视域融合,进而达成共识,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可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在于强调任何一方的主体地位,而是注重双方的对话共鸣和理解沟通,这正是教育的灵魂之所。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者视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则是有待改造的客体。教育对象作为教育者施加作用力的对象,是“单向度”的客体,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分别作为主体与客体相对应。由于片面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形成了主体-客体、我-它等工具关系,这大大挫伤了教育对象共同构建整个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无论是教育者或是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但主体毕竟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因此,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必然面临同一个客体,这就完成了从“单向度”客体到共同客体的构建。
所谓共同客体,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异质性主体共同改造的对象。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是重要施力点,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和品德要求转化成的教育内容是重要成分,对过程产生影响的环境与两者一同构成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面对的共同客体。”[4]共同客体是双方互动的基础和前提。正是基于共同客体的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都能在作用于客体的同时确证自身的主体地位,并相对于客体形成各自独立的视域。与此同时,主体双方会就各自已经形成的视域进行一系列交往,逐步达到视域融合。实质上,主体双方正是基于共同客体,围绕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和品德要求进行着对话。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关照人的,其根本旨归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工作对象,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人的自由解放。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只有真正获得人性解放,拥有自由个性的人才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新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不应该只是传授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也不应是培养‘驯服工具’,而应培养自我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5]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使主体双方可以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共同进行教学活动,解决共同面对的矛盾,这不仅充分尊重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笛卡尔强调,人一旦拥有理性,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世间万物的主人,反之,则像动物一样受命于自然界的机械运动。简言之,人的自由只能在理性中生成。因此,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首先促使人的精神觉醒,使人们自己探寻真理,走向真理。每个人都是自由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任何人都不愿意受到其他力量的控制与支配,教育对象决不是教育者的附属品。“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6]但只有在自由开放的教育氛围下,教育的本质力量才能彻底得到彰显。
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双方都肩负着解决矛盾的责任。因此,双方的关系不是工具关系,而是围绕共同客体所形成的交互关系。在这种关系维度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同时被视为地位平等的主体,二者通过对话、互动达到精神相遇、视域融合。著名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之间精神相契合以使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与你)的对话与坦诚……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7]在强调对话意识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均获得了精神觉醒,在重新审视和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一切外部力量的影响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内在力量的作用才能加以实现。因此,教育的价值在于激扬生命,而非控制生命。“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8]由此可见,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人本质力量的解放。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其自我实现的潜能和欲望。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从来不是缘于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强调,而在于对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关系的正确审视。罗杰斯认为,“每个有机体都有一种保持自己,如有可能的话增强自己,最终要再生自己的倾向。”[9]这种再生的倾向在他看来就是一种“自我实现倾向”。要全面激发人的自我实现倾向,需要赋予主体更强的信心和责任心,使其获得自主和独立,完全克服依附性。主体间性理论的运用,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受教育者视为被改造对象的状况,赋予了教育对象摆脱任何依附和隶属的独立主体地位,使其能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参与和共建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主体间的交流互动,主体双方都能尽己所能地将自身潜在的机能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巩固自己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但从不否认人的个性及其发展。当前,各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使得任何人都无法忽视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自身独特的气质印记。“如果人不是个性,哪怕是没有被显现出来或是被压迫的个性,哪怕是染上疾病的个性,哪怕只是存在于潜在和可能性之中的个性,那么人就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了,在他身上就不会有任何非凡的东西了。”[10]因此,鼓励人的个性发展理应成为教育的灵魂。真正的教育,不仅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言行举止的规范,还包括主体间灵魂的交流,并通过这种交流促使教育对象自由地生成,启迪智慧,摆脱僵死的、千篇一律的框子,获得个性的自由发展。
所谓个性,首先体现在自主选择的行动上,但人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个性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滋养。只有在和谐开放的环境中,人们追求个性发展的意愿才能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障,人的个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激发和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达到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接受教育后能够开启反思,并通过这种反思,自发地调整、适应、符合社会运行标准,从而更好地释放天性,获得个性解放。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包容开放,强调主体双方的平等地位和交互关系,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自由。正是在双方的精神互动中,受教育者追求个性发展的能力被不断确证和巩固,逐步走向自由之境。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主体双方的交往实践,尊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能够更好地促使人的精神觉醒,激发人的自我实现,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出发,可以找到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之一体现在对共时性双主体的承认。因此,要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共时性双主体的观念意识,提升双方素质,平衡主体地位。一方面,教育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主体地位,强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教育者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唯一主体,大部分教育者具有根深蒂固的主人翁意识。然而,部分教育者对于教育对象主体地位的认可度和尊重度不够,这大大挫伤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因此,必须提高教育者素质,使其对自身主体地位有客观清醒的认识,改变“唯我独尊”的做法,认同并努力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要充分体悟自身的主体地位,具有“我是主体”的精神自信。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时作为共时性主体拥有平等地位,但这种平等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受教育者积极争取并自觉运用。因此,要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使其充分明确自身处境,体悟到自己作为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之一的重要性。要启发受教育者强化自主意识,积极争取外部环境支持,努力推动自我发展,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要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与教育者平等对话,在共鸣中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音,不被对方占据和支配,在交往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实现双方的共促共进。
对话意识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本质。可以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有赖于双方良好对话模式的形成。因此,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构建新型话语体系,加强师生对话交往,打破学生“失语”现状。话语传递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话语主体间关系、话语内容性质、话语目的追求。因此,构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其一,平衡话语主体间力量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主体间实现、发生的,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话语双方地位平等是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型话语体系,需要主体双方尤其是教育者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身份,保证话语双方地位平等,使其可以在平等互促的基础上积极对话,融情共鸣。
其二,保证话语内容积极开放。“语言是思想的表达,离开了思想本身,话语就没有了灵魂。”[11]可以说,积极开放、健康有益的话语内容是话语本身的灵魂,话语不过是包裹着思想的外壳。因此,积极开放的话语内容是完善话语体系、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主体双方在对话交流过程中,要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推动话语内容朝着积极、健康、开放的方向发展,保证话语双方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下激荡生命,涤洗灵魂。
其三,坚持对话目的的非功利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主体双方的平等关系,进一步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交互目的是为了实现彼此内在精神的共愉而非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因此,坚持对话目的的非功利性是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构建新型话语体系,要进一步注入人文情怀和共情意识,拉近主体双方的心灵距离,实现精神共愉,情感互融。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不是对“双主体论”的复制重演在于,它并不是将教育过程分割为两个独立的过程,认为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受教育者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而是认为双方面对同一个客体时所具有的平等的主体地位。因此,双方主体地位的获得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客体的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基于共同客体去确证自身的主体身份的。因而,聚焦共同客体是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由于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注意力常常会有所分散,双方主观上的努力难以确保同时聚焦于共同客体。”[12]这不仅不利于双方主体身份的确证,也有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矛盾的解决。
因此,需要借助技术支持,聚焦共同客体,深化主体间合作。一方面,可以依托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信息的分析更好地精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客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虚拟技术,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打造全息式的虚拟世界,使双方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专注于教育过程中的共同客体,共同发力,深化合作。此外,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聚焦共同客体的自觉性和能力,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矛盾。通过对共同客体的聚焦,有利于双方更好地围绕其进行互动交流,在知识融合的过程中达到情感共通,从而有益于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并形成长期有效的交互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