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2021-01-29 08:00李兴华谢映清曾绍兵王志发
黑龙江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开腹根治术炎性

李兴华,谢映清,李 俊,曾绍兵,王志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广东 梅州 514700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发病位置在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1]。随着医疗理念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被逐渐应用于临床中,相较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恢复快、创口小等优势[2]。基于此,本院对结直肠癌患者使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并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展开对比研究,以明确腹腔镜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给予患者更佳手术治疗方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进行。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12例,女28例;Dukes分期:A期10例,B期21例,C期9例;肿瘤类型:结肠癌10例,直肠癌30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8.65±4.92)岁。对照组男11例,女29例;Dukes分期:A期8例,B期23例,C期9例;肿瘤类型:结肠癌11例,直肠癌29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40±4.88)岁。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性别、肿瘤类型、年龄、Dukes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3]中相关诊断标准,并经肠镜、指检、CT等检查后确诊;②患者均具备良好手术耐受性;③患者术前均未行任何治疗;④患者与家属在悉知研究详情状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发生肿瘤转移患者;②具有腹部手术史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4 h禁饮、12 h禁食,并使用磷酸钠盐灌肠,对照组使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全麻后行气管插管,下腹部行切口,逐层分离肌肉腹膜等组织,探查后常规清扫淋巴结,切除病灶,完成后吻合肠管,冲洗术腔后逐层缝合关腹,留置引流管。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全身麻醉后行气管插管,使用CO2建立气腹,腹压约为15 mmHg(1 mmHg=0.133 kPa),置入腔镜进行腹内探查,确认完毕后置入操作器械,远端结扎肠管,打开肠管后清扫病灶,过程中注意保护血管等组织,完成后进行肠吻合,检查血运正常后冲洗术腔,逐层缝合关腹,留置引流管。所有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行肠造瘘,术后均行补液、抗生素等治疗。

1.4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炎性因子:于术前及术后1周取患者静脉血5 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沈阳万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16号,规格:OTA-400)测定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P住院时间(d)10.34±2.25 7.08±2.06 6.759 0.000手术时间(min)130.62±18.71 115.70±13.24 4.117 0.000术中出血量(ml)172.64±20.12 123.40±15.51 12.259 0.000胃肠功能恢复时间(d)5.56±1.39 2.20±0.97 12.537 0.000

2.2 炎性因子

术前,两组CRP、TNF-α、IL-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因直肠癌位置较低,易被乙状结肠镜或指诊发现,但由于生理解剖结构复杂,导致手术难度较高,且肿瘤位置常接近肛管括约肌,术后难以保留肛门正常功能,因此结直肠癌手术方法具有较多争论。常规开腹手术适用于肿瘤严重扩散患者,可利用良好手术视野优势完成难度较大游离,但开腹手术后患者恢复较慢,长时间卧床易引发创口感染、肺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4]。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对比(±s)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 P<0.05

时间术前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P术后1周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P CRP(mg/L)6.41±1.36 6.43±1.28 0.068 0.946 20.66±5.54a 13.97±5.08a 5.629 0.000 TNF-α(ng/L)90.30±11.26 91.12±10.70 0.334 0.739 30.13±10.10a 23.77±8.28a 3.080 0.003 IL-6(ng/L)13.72±3.04 13.78±3.01 0.089 0.930 7.79±1.02a 6.51±0.99a 5.695 0.000

因此本院使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并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1周,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6为一种多肽细胞因子,可由纤维母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多种瘤细胞产生,可有效抑制细胞凋亡,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并参与参与免疫反应。肿瘤组织中,IL-6水平上升则提示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加强,可加重病情,因此可通过IL-6水平对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准确评估[5]。分析研究结果可说明,使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对患者免疫系统影响较少,其炎性因子水平波动较低,利于术后免疫系统稳定,对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其原因在于,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得到临床认可,但其优势不仅仅局限于围术期指标。腹腔镜手术只需行单一或多个操作孔及观察孔,创伤显著低于开腹手术,且开腹手术过程中难以避免损伤临近组织、器官,对其功能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开腹切口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较大刺激,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6]。

综上所述,使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可显著降低IL-6水平,降低CRP升高幅度,利于术后机体免疫系统稳定,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开腹根治术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