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
(河南省郑州颐和医院血液内科 郑州410105)
骨髓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其中恶性浆细胞克隆是其发病原因。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瘤的主要类型,具有贫血、肾功能不全、溶骨性病变等临床表现。多发性骨髓瘤一般通过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等药物治疗,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具有一定反复性,或有耐药性,使患者治疗效果下降。自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获得一定效果后,因地塞米松带来的副作用成为研究重点[2]。因此确定地塞米松的使用剂量,以在确保临床效果时,能够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本研究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别采用低剂量、标准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76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标准组和低剂量组,每组38例。标准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35~76岁,平均(52.84±5.42)岁;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Ⅰ期19例,Ⅱ期19例。低剂量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5~78岁,平均(53.14±5.45)岁;ISS分期:Ⅰ期21例,Ⅱ期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综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骨髓细胞学、血清M蛋白测定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与《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3]标准相符;(2)精神状态良好,认知功能正常;(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2)具有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史;(3)具有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 标准组采用标准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沙利度胺(国药准字H32026129)初始剂量50 mg/d,顿服或分次口服,持续3 d后增加剂量至100 mg/d,根据患者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至200 mg/d;地塞米松片(国药准字H44024618)40 mg/d,持续服用4 d,休息3 d后进行下1周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沙利度胺用法、用量同标准组,地塞米松片20 mg/d口服,持续服用4 d,休息3 d后进行下1周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R):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免疫固定电泳隐性,骨髓内浆细胞<5%;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免疫固定电泳隐性,血液内M蛋白降低50%以上;部分缓解(PR):症状、体征改善,血液内M蛋白降低25%~50%;病情稳定(SD):血液内M蛋白降低不足25%;病情进展(PD):症状、体征加重,血液内M蛋白较治疗前升高。总有效率=(CR例数+VGPR例数+PR例数)/总例数×100%[4]。(2)随访至今,统计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3)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白细胞减少、末梢神经病变、嗜睡、腹痛或胃胀、便秘、感染等。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数值变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无序分类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低剂量组无进展生存期为(5.61±1.24)个月,标准组无进展生存期为(5.59±1.25)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0,P=0.472)。
2.3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呈增多趋势,且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恶性血液疾病。当前化疗是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手段,选择何种化疗方案,并且在延长生存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减少化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是临床研究重点。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为常用的化疗方案。其中沙利度胺是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常用药物,为谷氨酸衍生物,通过抑制患者血液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等的释放,增加T淋巴细胞的数量,发挥显著的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同时对患者体内血管生长因子生成途径阻断,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的生成,以减少血栓的发生[5]。此外,沙利度胺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肿瘤周期,阻断肿瘤微环境的黏附作用,发挥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炎、抑制免疫、增强应激反应、抗内毒素等作用,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但关于地塞米松的用药剂量,临床一直存在争议性。有研究报道[6],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年龄多偏高,常合并心、肝、肾多种脏器疾病,无法耐受强化疗,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易发生感染、类固醇性糖尿病等副作用。因此选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在维持药物作用时,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成为研究热点[7]。
本研究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低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与标准剂量相似,沙利度胺可促进骨髓瘤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地塞米松可增强沙利度胺的抗增殖效应,两者协同可增强药物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低剂量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低于标准剂量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低剂量地塞米松的应用,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无法耐受化疗或伴有肝肾损害者有显著效果。综上所述,低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与标准剂量地塞米松相似,但不良反应少于标准剂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