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21-01-29 08:40:38赵刚领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关节镜软骨膝关节

赵刚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七一医院关节外科 河南新乡453003)

膝关节软骨损伤是由炎症、机械性损伤等因素引发的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1]。该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行动不便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传统关节清理术创伤较大,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长,疗效不足以满足临床需求[2]。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具有微创、经济、痛苦小等优势,已经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4月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21~58岁,平均(35.56±4.12)岁;病程3~18个月,平均(8.42±2.67)个月;病变位置:左侧28例,右侧30例;损伤面积0.6~6.5 cm2,平均(3.38±1.10)cm2。观察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5.75±4.06)岁;病程3~19个月,平均(8.45±2.60)个月;病变位置:左侧29例,右侧29例;损伤面积0.8~6.4cm2,平均(3.42±1.04)c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结合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膝关节软骨损伤;凝血功能正常;无其他手术治疗史。(2)排除标准:存在除膝关节以外部位软骨损伤者;损伤面积过大,需行人工置换术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合并肝、肾、心、肺等器官功能衰竭者;伴沟通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应用关节清理术,清理软骨缺失处非健康及松动软骨组织后,常规冲洗,清理碎屑,取出关节镜,术后予以患者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用刨刀等工具将患者软骨处非健康组织清理,并切除钙化软骨,在垂直软骨下骨板方向用软骨锥打孔,方向为周围到中央,孔间距为3~4 mm,当血液渗出或出现脂肪滴即为终点,取出关节镜,常规包扎冰敷,术后予以患者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均随访6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术后6个月,参照膝关节Lysholm评分表[3]评估两组疗效。显效:膝关节Lysholm评分>85分,行动困难、关节疼痛等症状消失,可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有效:65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85分,行动困难、关节疼痛等症状显著改善;无效:膝关节Lysholm评分≤65分,行动困难、关节疼痛等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4]、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5]。HSS评分包括功能22分,疼痛30分,活动度18分,稳定性、肌力、屈曲畸形各10分,减分项目8项18分,得分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Tegner评分为0~10分,得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好。(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关节感染、关节内血肿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HSS评分及Tegner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HSS评分、Teg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HSS评分、Tegner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SS评分及Tegner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HSS Tegner术前 对照组观察组58 58 tP术后6个月 对照组观察组58 58 tP 42.58±9.89 43.24±9.61 0.365 0.716 78.74±8.12*84.22±7.32*3.818 0.000 1.38±0.42 1.35±0.51 0.346 0.730 3.61±0.79*4.97±1.08*7.740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关节内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72%(1/58);对照组出现3例关节感染,2例关节内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8.62%(5/5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2,P=0.094)。

3 讨论

因关节软骨无血管、神经、淋巴组织,且修复能力有限,以膝关节软骨损伤较常见。正常关节面有透明软骨覆盖,一旦受损可引发关节僵硬、不稳、疼痛、退变加快,导致骨关节炎,不仅影响患者生命健康,还加重了社会医疗负担。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与微骨折术均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常用方法,其中关节清理术是通过清理软骨碎片与炎症介质,从而缓解患者疼痛,但其修复能力有限,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限制。仵亚刚等[6]研究表明,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可明显改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膝关节运动评分和功能评分,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疼痛,且利于近期疗效提高。李文哲等[7]研究表明,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通过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关节液炎症介质水平,临床应用效果确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HSS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关节镜下行微骨折术可显著改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为,在关节镜引导下的微骨折术是种微创修复技术,可钻孔软骨使得骨髓渗血,血凝块填充软骨缺损部位,在修复机制调控下骨髓内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纤维软骨,修复软骨缺损[8]。此外,该手术使用的是关节镜手锥,不会生成大量热量,可从多种角度操作,便于在胫骨平台、髌骨等膝关节内部位做与骨面垂直的操作,同时还可以通过手力控制手锥穿孔深度,避免力学支撑结构破坏,且微骨折术对损伤面积无限制,同样适用于大面积软骨损伤。值得注意的是,该手术打孔不宜过深,避免加重损伤,甚至出现塌陷性骨折,同时两孔间距离不宜过远,防止发生贯通。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关节镜软骨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5:16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8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运动精品(2017年3期)2018-01-31 01:55:43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原发肺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