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

2021-01-29 05:28王丽君查陆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6期
关键词:通腑清肺证候

王丽君 查陆军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武汉430079)

重症肺炎因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等因素导致多种病原体侵袭下呼吸道而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严重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合并呼吸衰竭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以抗感染药物为主的对症支持治疗是重症肺炎的主要治疗方式,但长时间用药易形成耐药菌,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菌群失调,极易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依从性。中医药治疗重症肺炎,基于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病机特点,同时结合中医学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采用清肺通腑汤治疗,具有通腑泄热、清肺化痰之效,可取得积极疗效[1]。本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6 月~2019 年7月收治的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88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19 例;年龄45~68 岁,平均(56.83±3.91)岁;病程 3~10 d,平均(5.54±1.09)d。对照组男23 例,女21 例;年龄46~70 岁,平均(57.02±3.14)岁;病程 3~11 d,平均(5.49±1.17)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2]中重症肺炎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痰热壅肺证相关诊断标准;参与本研究前14 d 内未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脏器严重损伤疾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存在意识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西医治疗,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国药准字H20193194)及左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20084124)溶入20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治疗,控制滴注时间为30~60 min,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清肺通腑汤治疗。方剂组成:北沙参、大黄各6 g,法半夏、杏仁各10 g,厚朴、茯苓、枳实、陈皮各12 g,桑白皮、黄芩、瓜蒌、竹茹、莱菔子各15 g,鱼腥草30 g。加水煎煮,取汁200 ml,口服;若患者无法口服,可采用鼻饲方式。1 剂 /d,2 次 /d。

1.4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对患者咳嗽、发热、气促、痰壅症状展开评估,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赋予0、2、4、6 分,代表无症状、轻度症状、中度症状及重度症状,总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2)炎症介质水平。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离心获取血清,检测血液标本中白细胞(WBC)水平,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标本中白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痰壅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咳嗽治疗前 治疗后发热治疗前 治疗后气促治疗前 治疗后44 44 t P 4.31±0.64 4.29±0.63 0.148 0.883 1.01±0.32*1.62±0.58*6.108 0.000 5.01±0.59 5.03±0.54 0.166 0.869 0.93±0.14*1.64±0.59*7.767 0.000 4.83±0.55 4.79±0.61 0.323 0.747 0.64±0.10*1.34±0.32*13.850 0.000 4.76±0.58 4.78±0.54 0.167 0.867 0.89±0.16*1.62±0.34*12.886 0.000

2.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炎症介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WBC(×109/L)治疗前 治疗后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44 44 t P 19.38±3.82 19.29±3.54 0.115 0.909 7.40±2.11*12.61±2.08*11.664 0.000 142.53±33.49 139.86±31.17 0.387 0.700 40.21±8.56*72.68±12.34*14.341 0.000 65.37±10.35 64.90±10.88 0.208 0.836 23.01±6.14*50.73±8.75*17.202 0.000

3 讨论

肺炎归属于中医学“肺痈、喘证”等病证范畴,该病证的发生与内伤饮食、情志失调、邪气侵袭存在较大联系。因肺位于上焦,内侵之邪首先侵入,炼液为痰,导致痰热壅盛,肺失宣肃而发病。《明医指掌》中记载,“大肠为肺之腑,肺主清化,脾土受病则不能生金,而肺失清化之令,脏不受病而病其腑,故大肠受之”。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间的病变可相互影响,腑气通畅有助于促进肺病的恢复。因此,重症肺炎的中医治疗不仅需清肺化痰,同时还需给予通腑法治疗。

清肺通腑汤属自拟经验方,组方中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大黄解毒消痈、泻热通便;法半夏、竹茹、厚朴、陈皮、瓜蒌、莱菔子下气宽中、燥湿化痰;杏仁止咳润肺;茯苓健脾养胃、渗湿利水;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4~5]。诸药合用,可有效改善痰热壅肺之证,增强清肺化痰、止咳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WBC、IL-6 及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清肺通腑汤结合西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中医症状,降低各炎症介质水平,缓解病情。黄芩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通过抑制炎症介质活性,达到抗炎、解热的作用;鱼腥草可抑制肺部炎症细胞浸润,具有抗菌、抗炎、解热、抗病毒的功效;杏仁可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抑制炎症介质表达;陈皮及桑白皮均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症介质表达,延长咳嗽潜伏期,减轻中医证候,缓解炎性反应。综上所述,采用清肺通腑汤结合西药治疗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各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介质水平,改善病情,促进预后。

猜你喜欢
通腑清肺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通腑醒神胶囊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清肺茶
“清肺食物”真能清肺吗?
有没有“清肺食物”?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
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05例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