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望
围绕着文化艺术产品及服务开展的文化消费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场域的建构、社会大众审美素养的提升与全社会文化资本的积累,具有广泛、直接且深远的意义——文化消费具有大众美育与社会文化资本积累功能。从这两个角度挖掘文化消费的功能,既丰富了关于文化消费的研究,也开辟了关于美育与文化资本研究的新视野,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
文化消费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消费专指以文化艺术产品与服务、教育产品与服务为对象的消费,主要包括购买艺术品、文艺娱乐与教育培训等,涵盖范围较狭窄;广义的文化消费几乎涵盖一切精神文化生活,不但包含了对艺术品、娱乐与教育的消费,还包含了旅游、健身、参加和观看体育赛事等文体休闲项目,对新闻、信息、广告等文化资讯传播的选择性接受,以及主题派对、专题会议、原创节日、团体聚会等社交活动,甚至包括烹饪、保健等美食文化、养生文化等项目的消费。
在 “文化+” 的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时代大潮下,显然,绝大多数人倾向于使用广义的文化消费概念,但对此概念也不宜于拓展得过于宽泛。由于几乎一切社会活动都与文化相关,文化无所不包。专门的文化消费研究并没有必要涉及一切有所附会于文化的消费,比如信息通信、餐饮烹饪、医药保健等消费,这些消费虽然可能涉及文化信息和文化创意,但都是文化消费的远端外缘,离文化消费的核心内层 (文化内容消费)相去甚远。
文化消费的范围基本上等同于文化产业经营的范围。在 “文化+” 的产业融合势头下,“大文化产业” 建设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因此,文化消费的范围十分宽广,一般包括文 (文教)、体、旅、娱、创 (艺术及创意)五大类。细分起来,主要有:第一,阅读消费,包括传统阅读和电子阅读的消费;第二,教育培训消费,包括文化教育和艺术培训的消费;第三,体育消费,包括进行体育健身、体育赛事等的消费;第四,旅游消费,包括本地游玩和外地旅游的消费;第五,娱乐消费,包括电影、电视、演出、网络游戏、网络文娱、娱乐场所等的消费;第六,艺术品消费,包括艺术品收藏、文物收藏、文创产品 (艺术设计文创、文博文物文创、非遗文创、旅游纪念品文创) 等的消费;第七,节庆文化消费,包括传统节庆和原创节庆的消费;第八,其他 “文化+” 消费,包括 “文化+美食”“文化+医学”“文化+科技” 等的消费。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教育向来是文化消费中的重头戏,但是本研究侧重于研究教育(专指学业教育)以外的文化消费,以上所列文化消费门类是排除了学业教育消费的。并且,上面说过信息通信、餐饮烹饪、医药保健等可能涉及文化信息、文化创意的消费并不属于文化消费和核心层。因此,以上罗列的其他 “文化+” 消费中的 “文化+美食”“文化+医学” 等消费不是重点,而 “文化+科技” 消费的消费产品主要是文化产业直接生产的文化科技产品,可以归入文化消费的核心层。
首先, “求美” 是文化消费者的主要动机。文化消费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与物质消费的注重货真价实、追求功用、讲求实效的 “求真” “求善” 动机不同, “求美” 是其主要消费动机。文化消费的崛起和消费社会的形成密不可分,消费社会形成的一大标志就是商品的符号价值日益超越并取代了实用价值,也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 “商品符号拜物教” 的盛行①[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或言商品的文化象征意义更被消费者所看重。而事实上消费社会发展至今也经历了两轮消费升级,第一轮为物质消费文化化 (符号化);第二轮为文化消费扩大化,即文化消费比重大大上升②徐望:《消费社会背景下文化消费伦理体系构建探索》,《艺术百家》2018年第3期。。在西莉亚·卢瑞③[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和迈克·费瑟斯通④[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建构中都指出了个人消费风格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此外,凡勃伦、布尔迪厄、道格拉斯、伊舍伍德等学者也都论及此点。显然,“求美” 是整个消费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尤其是在消费社会经历第二轮消费升级、文化消费结构性占比显著提升的当下,追求生活美学、注重生活格调、提升生活品质、彰显个性品位等 “求美” 需求日益突出。因而,可以说,文化消费的消费过程本身就是审美判断的过程,融美育于消费这一日常生活之中,体现消费者的审美价值观。
其次,文化消费中一大部分是艺术消费。在 “文化+” 之跨界融合的大文化产业浪潮下,文化消费的范围无比宽泛、内容十分丰富,简直无所不融。但是,其核心部分和重头部分始终非艺术消费莫属。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第一,大众文艺娱乐消费,如影视、动漫、游戏、通俗文学、流行音乐、网络文艺等消费;第二,高雅艺术消费,主要指美术、舞台艺术 (戏剧、戏曲、曲艺、舞蹈、声乐表演、音乐演奏等)、艺术品收藏等消费;第三,文创艺术消费,即对各类文创艺术产品的消费。显然,艺术消费构成了文化消费的主要部分。因而,很多时候,文化消费的过程不但是自娱自乐、享受艺术的过程,更是学习艺术、陶冶情操、主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是自我美育的过程。
从供给层面上看,美育作为一种教育产品与服务,有其供给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教育机构 (正规教育机构),即各级各类学校。其实施美育具有专业化、集约化、系统性等特点,相比于非学校美育,其具有教育对象有限 (即学生)、教育目的明确 (有预设目标)、组织性与控制性强的显著特征①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2页。。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文化馆 (文化站)、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四馆” 为主,还有诸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非遗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文化场馆。其并非专门的正规的教育机构,但其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本身涵盖了公共艺术教育职能,通常通过办展览、办讲座、办主题活动、办艺术培训课程、指导群众文艺创作等多元化的途径实现,具有较强的价值导向性、公共服务性 (公益性)、覆盖广泛性(非排他性)等特征。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社会美育,就重在倡导发挥此类机构的公共美育职能。三是文化市场,市场主体向广大消费者供给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消费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消费 (如观摩文艺演出、参加艺术培训、购买艺术产品等)感知丰富多彩的美与艺术,这种消费过程也是主动接受美育的过程。事实上,文化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最易于被公众接触到,且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文化市场却是最容易被研究者忽视的一大美育供给方。
和学校这样的正规教育机构、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相比,文化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美育产品及服务供给方具有一系列优长之处。
第一,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这是文化市场美育供给的最突出特征,即消费者在进行具有较强休闲娱乐倾向的文化消费中,在本身并不具备明确的学习 (受教育)动机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美育与艺术教育。这和学生在学校通过修习各类艺术课程来接受美育和艺术教育,文化艺术爱好者抱着明确的欣赏、学习、创作等目的去各类公共文化场馆获得相应服务等具有显著区别——学校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美育供给都是显性的,具有明确目的性;而文化市场的美育供给是隐性的②Papastephanou M.Aesthetics,Education,the Critical Autonomous Self,and the Culture Industry.Th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2006,40.,供给方并不存在实施社会美育的明确意图,消费者也不是为了接受美育而开展消费,然而最终实现了社会美育之效果,可以说是 “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二,自主自由、无强制性。消费者在文化市场上消费形形色色的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获得潜移默化的美育效果,自然是自主自由的。从形式与内容、到价格与服务、再到消费方式和消费时间的选择,均是自主自由的,绝不存在强制性;而且在体验性文化消费日趋占据主流的当下,公众的体验主体地位被高度强调。相比之下,学校提供的美育则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的文化艺术服务虽然不像学校那样具有高度的强制性,然而在自由自主性上,也逊色于文化市场,原因在于其 “菜单” 不如文化市场丰富,选择相对有限;且其提供服务时对于社会公众的参与主体性并不突出,如办展、办讲座等,公众基本处于观众、听众位置,在群众文艺活动中,也通常处于被指导的位置。
第三,供需衔接、市场细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了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手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文化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品类丰富,且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之下,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越来越强调市场细分和对于分众市场的经营,这也契合当前我国文化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显然,比之学校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限性的美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文化市场的供给是无限性的,因而能够更加精细地对接消费需求。
第四,雅俗共赏、普适共享。学校提供的美育往往具有严肃性、学理性、专业性,并不以普罗大众为供给对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的美育虽然强调公共性、普及性、基础性,但作为官方色彩浓厚的机构,其所供给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观导向通常较为突出。与前两者相比,文化市场提供的美育很好地实现了雅俗共享,既供给高雅艺术、小众文艺,也提供通俗艺术、大众娱乐。显然,在文化市场上开展文化消费是落实 “文化成果为全民共享” 的最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全民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布尔迪厄是最早提出 “文化资本” 概念的学者。他在1986年发表的 《资本的形式》一文中,划分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主要的资本形式,认为三者可以相互转化 (基于特定条件)。由于布尔迪厄定义的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积累的劳动,这种人的劳动使得世界不断 “人化”,也即 “文化”,使物质世界不断发展为一个文化世界①Derek Robbins.Bourdieu and culture.London:Sage Pub,2000:17.。由此可见,布尔迪厄不但认识到了物质性的资本,更侧重于把握非物质性的资本②徐望:《文化资本理论探源与国内外研究综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随着社会发展,知识和文化的价值日益显著,日益成为一种资本,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的占有和社会阶层、社会权力息息相关。在其专著《区隔》中,展现了文化资本差异导致的趣味品味差异,这成为社会阶层区隔的外在标志——任何文化趣味都不是自然的、纯粹的,都是习性 (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③徐望:《文化资本理论探源与国内外研究综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并且不断通过文化资本家庭积累和代际传递,形成社会结构的再生产。
布尔迪厄所言之文化资本是一种在文化生产场域中的劳动积累。其本质是资本,形式是文化,能发挥资本作用,具有资本的数量上可积累、价值上可增值的属性,会形成一种影响社会权力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力量。简而言之,文化资本就是资本的文化形式,或文化形式的资本。布尔迪厄进一步划分了文化资本的三种形态:一为“身体的形态”,即人格的形态,指的是通过文化教养、家庭传承等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的人之习性 (惯习);二为 “客观的形态”,即物质的形态,指的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文化艺术产品,如图书、字画、艺术品、文化工具设备等;三为 “体制的形态”,即以官方认可的制度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本,如学历学位、执业资格、头衔职位等。④徐望:《文化资本理论探源与国内外研究综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于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影响深远。这一理论既承认了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凸显了教育、修养等因素对于文化资本积累的重要意义。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主要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探讨,从而与社会阶层分化紧密结合,发展了其社会场域学说。沿着布尔迪厄的逻辑推演下去,把文化资本的单位扩大,可以认为,一个国家的民众个体和家庭文化资本的总和即为该国家的社会文化资本。从这个角度看,社会文化资本与一个国家的人口素质、精神文明情况、社会文明程度乃至“文化软实力” 息息相关,从而拥有了政治学上的理论意义,拓展了文化资本理论的学理外延。从现实意义看,增加社会文化资本总量和分配均衡度,推动社会文化资本结构升级,是我国建设精神文明、提升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
第一,文化消费推动美育大众化,涵养社会美感。文化市场通过提供文化消费产品及服务,起到社会美育作用,其供给对象最为广泛。社会大众通过开展文 (文教)、体、旅、娱、创 (艺术及创意) 各类文化消费,可以得到各个层面的美育,如:开展阅读消费、培训消费等文教类消费,可获得美与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开展体育类消费,可进行身体美育;开展旅游类消费,可感受自然生态之美,进行生态美育;开展娱乐类消费,可在高雅或通俗文艺中享受艺术熏陶或感受流行美学;开展艺术及创意类消费,可将美与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进行生活美育,成为 “生活美学家”。可见,由于文化消费本身包含大量美与艺术的内容,且具有供给广泛性和生活渗透性,无疑是涵养社会美感的绝佳途径。
第二,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构创新型国家。消费是生产的直接驱动力与最终目的。从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的直接作用来看,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和能力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文化消费助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是智慧型、创新型产业,也就助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建设性意义。并且,发展文化产业是激励文化创新、激发文化活力的最佳途径。从这个角度看,文化消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强社会文化氛围、涵养社会文化创意资本,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构。
第三,文化消费推动经济化的社会文化资本积累。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思罗斯将长期以来属于社会学范畴的 “文化资本”这一概念引入了现代经济学领域①徐望:《文化资本理论探源与国内外研究综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他在1999年发表的 《文化资本》 一文中论述道:“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紧接着可能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与此同时,形成了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②[澳] 戴维·思罗斯比:《什么是文化资本?》,潘飞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这一经济学上的文化资本概念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点。结合当今文化产业看,文化具有经济价值,可以作为产业资本,文化的资本化运营造就了文化产业③徐望:《文化资本时代的文化消费》,《学习论坛》2018年第9期。。因而,文化消费自然是加速产业文化资本——即经济化的社会文化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时下,文化市场的产品供给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虽然不可否认,文化市场上不乏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品位别致的艺术设计、情怀不俗的文艺精品、培育良好兴趣的艺术培训课程等。但是, “文化垃圾” 也比比皆是、触目惊心,典型的例子有:“辣眼睛” 的“儿童邪典视频”;致人沉迷上瘾的网络游戏;传播 “污文化” 的 “污段子”;色情、奇葩(直播非常态/变态行为)、无聊 (如直播吃饭、睡觉、发呆等)、无耻 (无道德底线,如直播低龄的未婚早孕、未婚生子 “小妈妈”生活等)的自媒体直播;充斥黄赌毒的娱乐场所;庸俗、低俗、媚俗的歌舞演艺和曲艺表演等。这类 “文化垃圾” 不但不具备美育功能,而且起到反作用。
文化市场主体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市场供给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追逐利润是市场经营主体的主要动机,于是,简单地迎合社会大众的低级趣味,生产俗劣的文化产品,成为一种 “赚快钱” 的方式。显然,如果单纯依靠文化市场的自发调节,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冲击社会效益。因此,政府的适当干预和价值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当下,我国社会总体上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基于资本主义逻辑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背道而驰。在文化消费领域,种种文化消费异化现象引人深思,诸如:文化西化 (被殖民化)、对文化科技盲目崇拜、大众文化弥漫低级趣味以及“重物轻文” 的 “文化消费不足” 等现象①徐望:《消费社会背景下文化消费伦理体系构建探索》,《艺术百家》2018年第3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信念危机与文化危机。对此,加强监管把控文化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势在必行。
要认识到文化商品具有双重属性,其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属性。进一步聚焦当前文化商品大肆渲染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这一问题,进而强调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把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产业有序发展。要建立 “文化食品安全” 监管体系,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双向监管。由于文化商品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属性,即文化属性,所以,其承担着 “精神食粮” 的重要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既能娱乐生活、增添趣味,更能滋养性灵、陶冶情操,起到 “润物细无声” 的良好社会教化作用,是健康可口的 “文化营养餐”。相反,在如今的商业社会,资本的逐利惯性驱使相当数量的 “文化垃圾” 被生产出来。对消费者而言,它们是精神的 “垃圾食品”;对社会而言,它们是 “文化污染源”。对此,要建立 “文化食品安全” 监管体系。一要明确 “文化食品安全” 标准,严格监管生产者;二要为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容易受骗的老年人等设置文化消费安全防护屏障,隔离文化和信息垃圾;还要把控大众传媒发展方向,强化对于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的建设与治理。
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抵制资本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把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结合起来加以调控。
一方面,要对消费文化 “定调”。确保当代中国消费社会的消费文化基调是社会主义的,应体现三点价值观:其一,人生价值的根本在于人的社会价值,在于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程度,绝不在于个人对于社会的消费,哗众取宠的炫耀性消费并不能体现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的源泉也绝不是铺张地进行奢侈性消费,有节制的理性消费更使人幸福。其二,供给者与消费者应当共同推动被动消费 (接受式消费) 向主动消费 (参与式消费) 转化,体现消费的生产性、创造性,带动生产创新和文化创新。其三,消费者对于消费文化的建构人人有责,每一个消费者都要传播消费文化的 “正能量”,发挥消费文化对于社会文化再生产的正向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要对文化消费加以引导。倡导健康向上、和谐理性的消费方式,引导文化消费品市场遵循 “双效统一” 路线发展,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从而使得文化消费起到充实精神世界的应有作用,并且不过度耗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当引导文化消费态势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
第一,以文艺精品力作塑造新时代审美风尚。文艺作品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精神文化的具体载体,具有体现文化导向、形成文化氛围、熏习教化人民等重要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对内能够增强文化凝聚力,对外能够扩大文化影响力,更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发挥广泛的社会美育与艺术教育功能。时代呼唤文艺精品力作。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提出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改变 “有 ‘高原’ 缺 ‘高峰’的现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注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等一系列要求。①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近年来,我国涌现了一批 “叫好又叫座” 的通俗与高雅文艺作品,影视综艺方面诸如电影 《战狼1》 《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夺冠》,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 《姜子牙》,电视剧 《长安十二时辰》 《大江大河》 《清平乐》,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舞台艺术方面诸如京剧 《青衣》、昆曲《春江花月夜》、舞剧 《永不消逝的电波》、歌剧 《运之河》以及旅游演艺 《千古情》系列、 《印象》 系列、 《又见》 系列、 《长恨歌》、《浮生六记》等。这些优秀文艺作品既给广大民众带来了丰厚的精神享受,又起到了社会美育和艺术教育作用。这样的精品力作自然是多多益善,文艺创作者要面向现实、热爱人民、深耕生活,向着时代深处开掘,创作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高峰之作②赵琳宇:《向时代深处开掘》,《人民日报》2019年8月16日20版。;要不断健全文艺创作扶持机制,强化相关保障机制,打造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格局。
第二,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消费空间。除了大力升级文化艺术供给侧、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之外,还要在各城乡营造大量有情怀、有颜值、有温度、有气场的文化艺术消费空间,吸引公众进行文化艺术体验和消费。这样的文化艺术消费空间实际上就是公共美育和艺术教育空间。当前,相关经营者已经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较为典型的案例。如:实体书店积极谋求转型升级,打造新型阅读文化体验空间,推出 “书店+咖啡店” “书店+文创店” “书店+艺术区”“书店+研习社” 等多种模式,形成网红效应,助力书香社会建设。相应地,影院、剧院、小剧场、文创馆、展览馆等场所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主动对接公众需求,在环境布置、营业时间、商业配套、交通便利、菜单内容、服务价格等多方面多做文章,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消费空间。
对于城市区域而言,要把文化消费空间与居民生活区连成一体,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进行连片布局,使居民家门口就有文化艺术消费场所,培养其文化艺术消费习惯,使文化艺术生活成为生活常态。要把文化元素厚植入城市建设当中,提高文化休闲街区、文化广场的密度,既丰富城市人文景观,又吸引民众娱乐消遣。尤其要引导文化 “小地标”的建设,倡导建设产品及服务价格低、混业经营、特色鲜明的亲民、便民的中小综合型文化消费场所,如:DIY手工艺坊、咖啡书吧、漫画屋、亲子游艺场、相声馆、评书茶座、话剧小剧场、地方戏戏院等,最好使每条街道、每片社区都分布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消费场所,而避免同质化的重复建设,使得居民过一条街、走一段路就能体验到不同的文化消费,丰富文化生活③徐望:《论如何激活我国大众文化消费潜力》,《文化学刊》2016年第1期。。此外,也要针对高端消费人群建设一些高端文化会所,可以推出艺术品拍卖、收藏品鉴、高雅文化沙龙等经营活动,开展高层次文化社交活动等。同时,要使文化消费场所与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形成连体,打造文化体验集中地段。并且,如今十分流行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 (City Mall),即把商场、超市、影院、娱乐场所、健身场馆、美食区等整合在一座商业大楼或一个商业广场中,是居民进行 “吃喝玩乐购”等消费的好去处。然而,专门供居民开展文化消费的商业综合体还未曾见。有必要仿照城市商业综合体模式,建设拥有文化消费和公共文化服务双重功能、以文化商业为主体的文化消费综合体 (Cultural Consumption Mall),其中包含书店、文具店、城市特色文创中心、网咖、电竞馆、游艺馆、游乐场、KTV、歌舞厅、电影院、剧院、健身场馆、艺术培训机构、文化咨询机构、商业性博物馆、商业性美术馆以及公益性文化馆、图书馆等,并且应当拥有特色文化美食区、夜间文化经济区。这样的文化消费综合体要打造成 “文化消费巨无霸”,创造一种 “陆上游轮” 式的文娱休闲活动中心,要达到使居民“一整天乐在其中,畅享文化艺术” 的文化消费激发目的,起到营造和增进文化消费现场氛围的实际效果。
对于农村区域而言,从现状看,农村地区居民居住地附近文化艺术消费场所缺乏,直接导致他们文化生活匮乏、文化需求得不到较好地满足。因此,必须兴建农村文化消费基础设施,增加文化消费场所的建设。要在农村居民居住地附近打造 “文化消费圈”,圈内应该包括一个书店、一个电影院、一个戏台、一个体育场馆、一个创意品商店,让农村百姓的家门口有更多文化体验和艺术享受之处;并且结合地方民俗,逢年过节举办“文化市集”。政府要对在农村地区经营文体休闲、文化娱乐项目者给予政策扶持,打出“金融服务+税费优惠+指导管理+供给策划宣传服务” 的组合拳,吸引文化艺术从业者来农村投资、创业、经营。要通过打造文化消费场所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 “美丽乡村” 的任务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 “乡村振兴战略”,注重把文化消费场所的建设和乡村旅游、乡土风俗相结合,带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并逐渐形成“以美育农,艺术娱农” 的乡村美育格局。
第三,注重文艺产品打造与传播的策略技巧。文化艺术产品要承担 “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进行艺术普及、实施大众美育的社会职责,就要讲求策略技巧,要以美感悦人、以故事感人、以情怀动人、以创意引人。例如:舞剧 《永不消逝的电波》 属于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却没有让观众感到浓重的政治色彩,而是使观众沉浸在美轮美奂的舞蹈场景、影视大片般的视觉效果、浪漫的民国与海派风情、爱与信念的感人故事、谍战剧特有的波谲云诡之变幻风格当中,既生动地讲述了革命故事,又别具新意、独领风骚,收到了极佳的市场效果。又如: “网红”李子柒成功的文化传播现象引人瞩目,她的视频作品不但颇具中国文化特色,而且以传统美食、手作美物切入,具有浓郁的生活味,因而接地气、易传播;其远离尘嚣、归田园居的作品风格是对人们苦苦追求的真、善、美之价值的深度演绎。这样的视频作品,不但养眼,而且养心,能够起到很好的美育效果。
第四,呼唤 “文艺良心” 和激励艺术家承担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对于文化市场的建设发展而言, “文艺良心” 至为重要,而这必须依靠有良心的艺术家来坚守。尽管市场经济具有逐利本性和惯性,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一批追求艺术境界、讲求美学格调、注重道德情怀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执着地坚守阵地,用心用情创造作品。对于他们,政府要大力扶持、不断激励,通过待遇保障、经费支持、荣誉授予、作品宣传等方式激发其创作热情,并吸引更多的文艺人才以求善创美为宗旨投身文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