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建筑思潮”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索

2021-01-29 13:33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苏州215010
安徽建筑 2021年1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双语英文

(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0)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融合度、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专业高等人才,以建立迎合未来多层次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和《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均对双语教学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要为本科生专业课程提供英语教育的条件。随后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再次提出“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的要求。

在建筑学专业教育领域,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标准中也将双语的专业课程作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学科评估的重要环节。

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指导,为我们专业的高等教育指明了迎合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创新革命的努力方向,也为建筑学专业的双语建设增加了动力。

1 双语教学课程的实施

在我校建筑学教育中,综合考量了学生的英语程度、课程对双语的适应性和必要性、实际操作的合理性,最终选取了“当代西方建筑思潮”这门课程作为第一门探索性双语课程。

1.1 双语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选取“当代西方建筑思潮”作为双语授课具有专业标准上的必要。由于此门课程的讲述内容是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欧美发达国家的优秀建筑作品,其涉及的建筑师、建筑名称、建筑思想和文化术语原本便是英文的。我们以往的学习是根据音译或译义将其翻译成英文,供学生学习。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翻译缺乏行业内统一标准,时常出现不统一的现象,也令学生困惑。

如,现代主义建筑大师Le Corbusier,我们通常将其名字翻译成勒·柯布西耶,也有的文献翻译成勒·柯布西埃,但曾经学生在某些文献看到“勒库布意”这个名字,完全不知该建筑师是谁,经过上下文分析,才“猜测”到原来是十分熟悉的勒·柯布西耶。因为翻译的非标准,花费了一番周章。如此著名的建筑师名字的翻译尚且存在诸多版本,其他建筑师名字因翻译而产生的差异则更加五花八门。类似将Meier这一建筑师名字翻译成“迈耶”“梅尔”等情况时常出现,以至于学生很难判断所指建筑师是否为同一个人,或到底是几个人。

对于建筑的名称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技术美学与生态美学结合的经典案例,由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的瑞士再保险大厦,时而也被称为“瑞士保险公司大楼”“伦敦瑞士保险公司”等等,而事实上通行英文名字却为:30St.MaryAxe/SwissRe Building。

既然因翻译缺乏专业标准常常造成误解,而它的本身即为英文,那么选用该课程作为双语课,原汁原味地保留英文专有名词,采用国际建筑界的通用称呼。不仅提高学习的专业性,也有利于学生日后国际交流的精准度,符合教育部门“面向世界”的指导方向。

1.2 双语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一方面,由于本课程选取在大四上学期开课,在专业课方面承接“外国建筑史”,在英语水平方面承接“建筑专业英语”,而此阶段学生基本都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具备了一定的前期专业知识基础和外语基础。

另一方面,在四六级的英语水平基础上,在课程的授课环节中,保留专有名词的英语表达方式,学生接受度上佳。在2~4课时的过渡尝试后,循序渐进地选取学生容易理解的建筑案例进行英文讲述,最初从实例描述入手,逐渐过渡到带有一小部分的理论阐释,学生在既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接受、理解。

此外,由于课程内容本为当代西方的建筑内容,因此平时作业部分选择让学生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英文文献的查找与阅读,也是顺理成章。几个文献查阅环节之后的自主分析,以及期末的双语考核,可以顺利进行。

由“专有名词”“案例讲述”到“文献查阅”“双语考核”,几个环节的双语课程环节,完全满足了双语课程前期建设的25%和中期建设的50%英语比例这一需求,也为进一步地深化、拓展双语课程的二期建设打下基础。

1.3 现阶段实施方案

一门崭新的课程,尤其是双语课程,在本专业没有先例参考的情况下,其建设实施是需要反复论证的。在多位老师集思广益基础上,我们循序渐进地进行了片段式的渗透,取得了预期成果后,才真正进入实施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以确保稳扎稳打、保证课程质量。

第一阶段:采取英语占25%比例,来进行建设。在此阶段,专有名词全部采用英文讲授:建筑师名字、建筑名称、国家城市名称、专有学术名词,例如CIAM、Post-Modernism等等。但对于此类专有名词的解释均中英文穿插讲解;选取2~3个经典建筑案例英文讲述,但在内容的选取上偏重于无生僻词汇、无高深哲学思想渗入的案例来进行;2~3次课后英语拓展阅读;期末最终成果为双语形式。

第一阶段我们进行了三年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对细节不断优化调整,体系基本稳定。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坚持多年的双语教学,受教学生们不断向低年级学生传达一个信息:要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听与说,以保证大四的"当代西方建筑思潮"课程能够更好地接受。因此,在本课程实施第二年时,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明显提高,据学生反映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开课前的暑假特别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锻炼。

在多方面条件具备基础上,第四年我们开始逐渐增加英语比例,向第二阶段的英语50%比例过渡。体现在增加了对专有学术名词的英文解释、建筑案例英语讲解增至6个、双语交替讲解2~4个、时代背景的英文表述、课后英语文献查阅3~4个。见表1所示。

课程实施不同阶段的主要教学指标 表1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代西方建筑思潮"这一课程,在课程内容、专业基础、英语基础等几个方面,具有先天的双语课程适宜性,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若干困难。

2.1 缺少成熟系统的教材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由于本课程涉及的内容是当代部分,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建筑现象和建筑活动仍处于这一时代当中,因此对诸多建筑思潮尚未形成稳定、成型的理论定位和阐释。国外部分建筑院校开设的类似课程中,多以讲座形式出现,主要与授课教师的研究方向高度匹配,因此采用授课教师的科研成果体系来展开课程内容。在我国的建筑学高等教育中,也存在类似状况。因此"当代西方建筑思潮"这一门课程缺少成熟的、固定体系的教材。而与之相关的双语教材就更是鲜见,这是我们授课的困难之一。

2.2 学生英语水平存在差异

虽然学生们在此课程授课之时基本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保持在一个均等的英语水平。

由于此时处于大四这一关键时期,许多学生为了继续出国深造,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托福、雅思的高分水准,而有的同学仅仅处于勉强应付了四级英语考试的水平。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英语能力差距,因此在双语讲授过程当中,会存在有的同学“吃不饱”,渴望更多的英文介入;而有的同学跟进些许吃力,尤其是当精讲建筑案例时,涉及美学理论、历史文化背景等带有专有学术名词的时候,英语水平高的同学如饥似渴,而英语水平不足的同学则明显拒绝,希望能回归到中文。这就为课程中英语内容的分布、难度的定位带来了困难。

2.3 缺少建筑实体真实认知

建筑作为空间与实体的承载,对其进行现场体验是深入解读建筑的关键一环。在我们传统的建筑教学体系中,基本上都为理论课程设置了对应的实习环节或调研,如大二和大三暑期进行的城市建筑与空间实习、古建筑测绘实习中,便包括了对中国古代、近现代建筑的现场认知和实地感受。

"当代西方建筑思潮"课程中涉及的大量当代建筑优秀作品,其设计手法、艺术形象、结构逻辑对今天我们建筑设计有很大的启发和学习价值,且几乎所有涉及作品都在使用中,状态完好,如果能对其进行实地观摩,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们身临其境地、原汁原味地对建筑进行感知和解读,其对优秀建筑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是仅仅依靠课堂、文献所无法企及的。

但由于此课程属于近些年对本科生开设的课程,现有教学体系中尚缺少与其对应的实习环节,且所涉及内容为“当代西方建筑”,大多数处在境外,这为实地调研带来了难度。

3 基本应对策略

3.1 多渠道知识获取

针对“缺少成熟教材”这一问题,我们采取如下策略来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

①授课教师科研成果与此课程高度匹配,能够以其自身的专业素养科学架构本课程的课程体系;

②结合平时作业、课后延伸阅读等形式,为学生推荐一定范围的英文阅读材料,“使学生对外国专家看待外国艺术的观点有更直观的了解,从而减少了转译为中文教材时译者自身因素的干扰,有助于学生把握更直观真实的一面。”

图1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图2 Norman Foster:A Life in Architecture

为此,我们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均为有长期海外学习、科研经历,且为从事此领域研究能够综合参考各相关教材、文献后,搭建起该课程的架构体系和细部规划。同时能为此课程选取与课程相关度高、有阅读价值、难度学生能够接受的课外阅读英文文献。我们的书单里包括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1960-2010、Norman Foster:A Life in Architecture、Richard Rogers等等,当然也包括知名当代西方建筑师事务所的官方英文网站。见图1、图2所示。

3.2 按英语水平分班

如何处理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制约双语教学建设的问题,也是我们期望尽快解决的困难。因为“语言能力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留学生教学的效果和最终质量,甚至关系到这项工作能否继续开展。”而该问题的解决已然超出了此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范畴,需要学校教务部门的总体规划和配合。

对此,经过多方协调与沟通,已然有了初始解决方案,那便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和个人意愿,采取分班教学。大致划分为两个班型,第一班型采取我们探索的第一阶段式授课,基本控制在25%~30%的英语涉入比例;第二班型采取目前正在进行的50%英语涉入比例式授课。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能力与需求,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宗旨,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最适合自己、最舒适的受教方式;另一方面采用我们已然实施过的授课方式,在授课体系、授课经验上都比较成熟,能够保证课程质量的稳定性。

3.3 学习营实地调研或VR体验

面对“缺少建筑实体真实认知”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探索中多角度地寻求最佳解决方式。由于此课程涵盖的当代优秀建筑近百例,仅就目前建筑院校的教育资源来说,对优秀建筑抽取一部分代表性作品来进行实地调研是较为实际的解决方案。故而,我们拟采取如下策略。

①选取我国境内的相关优秀作品进行实地调研。“当代西方建筑思潮”,是指当代西方优秀文化滋养下的先锋建筑思想、杰出艺术手法、精致结构技术共同体现出的建筑文化现象,并非地域限定。因此,我国境内的诸多优秀建筑也均在此范围内,且为课程讲述重点,例如,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的北京奥运会体育馆——鸟巢、汕头大学医学院,福斯特设计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歌剧院、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等。对此类建筑作品的实地学习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在实习环节上可以融合到相关城市实习当中来进行,是最为经济、易行的实地调研方式,见图3、图4所示。

图3 汕头大学医学院(图片来源:自拍)

图4 VR介入下的课堂教学

②组织赴境外的优秀建筑学习营进行实地调研。对于境外的优秀作品,目前国内多个建筑院校已陆续开展了相关的赴外学习营,这也为本课程的实地调研拓展了思路。在后续的实习环节中,我们可选取当代西方优秀建筑较为集中的城市作为调研地区,结合学校的暑期实习经费组建“境外优秀建筑学习营”项目。由于此环节涉及赴外签证、实习经费、路线设计、课时计算等诸多因素,因此还需周密详尽的规划后方可实施。

③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浸入式体验。随着VR虚拟技术的发展,其技术成果也不断地渗透入建筑设计和建筑教学中。美国建筑院校已率先运用该技术实现教学中虚拟场景的建构,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知建筑或城市环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也运用该技术在课堂中模拟了佛光寺大殿的入口空间,让学生们能切实地体会到这一经典建筑的空间尺度。正如丁垚老师所讲:“对于建筑专业的同学来说,现场的空间感特别重要……而实地到五台山佛光寺现场,也不太现实,所以我们……模拟了这样一个准现场,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VR虚拟技术的不断成熟,当其介入到“当代西方建筑思潮”的教学当中,可以极大解决学生对经典建筑场所缺乏切实感知的困境,同时也可为疫情期间的经典建筑实习矛盾带来解答,见图5所示。

4 小结

虽然我们“当代西方建筑思潮”课程建设已经顺利开展,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正如常青院士所讲:“教学体系的建构与改革是建筑教育系统革新的重要基础,其动力和活力来自师资队伍的优化和课程系列的改革……紧盯学科前沿,密切联系国际。因此,教改活动在这里一直是受到激励,长期持续进行的。”建筑学的双语课程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这期间需要教育界同行的共同努力、经验分享才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将此项工作完成。

而双语课程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专业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学生对掌握知识后的综合运用。因此,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专业英语水平、英语运用等多重能力,是我们建筑学双语教学的宗旨,体系化、系统化、规范化地将这一工作落实,仍然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双语英文
英文摘要
从中式英语探析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