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廷潇
摘要:曲目《云岭音画》是王中山先生结合西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创作出的古筝曲,曲目在创作中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和新的作曲技法相结合。文章通过对曲目创作背景的介绍、创作中运用的作曲技法、曲目达到的艺术效果做了分析。采用举例论证,归纳论证等论证方法。再分别对乐曲的《晨曲》、《寨庆》、《恋歌》、《夜火》等四个段落采用不同的创作方式、表达意象、调性布局、主题发展等方面具体分析。在文章的最后对于本首曲目达到的艺术成就及其意义进行简单归纳总结。
关键词:《云岭音画》;调性;结构;画面
一、古筝曲《云岭音画》的创作背景
古筝曲《云岭音画》是由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先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的,该曲以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为题材改编而成。乐曲以苗、土、壮、彝、傣族等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为主要的音乐创作特征加之古筝特有的音色、技巧、手法,形成了一首描绘西南地区风景秀丽和壮丽山河的乐曲。
王中山在创作之初,来到了云贵高原地区,被这里层峦叠嶂的山脉、壮丽的景色以及朴素的风土人情所深深吸引。面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和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王中山创作了一首优美动听的古筝曲,取名为《云岭音画》,并由《晨曲》、《寨庆》、《恋歌》、《夜火》四个部分连接而成,每个部分都有若干段落的延伸,从而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二、《云岭音画》的创作分析
(一)作品选用的体裁和创作动机
王中山在创作此曲时首次将音画体裁运用于古筝曲的创作之中。音画这种体裁是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音和画。音:是指声音,主要特指音乐。在本首乐曲中主要是通过古筝弹奏的乐音和拍打古筝面板、琴盒、琴弦等位置发出的音响组合而成的声音。这些声音既描绘了壮丽的山河,人们载歌载舞的欢腾场面以及动听的鸟叫声,并且还抒发了作者个人对大自然的多样情感。这些声音主要通过节奏、速度、音区、音色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来描绘自然景观。画:顾名思义是指图画,在音乐里主要是指用音乐描绘出的各种图案。主要包括静态图和动态图两种。由于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画音乐中所描绘的图案理应是动态的。在乐曲《云岭音画》中,描绘了云贵山区一整天的景色,从清晨开始直至深夜。其中主要描绘了飞鸽飞过天空、少男少女溪边溪水、苗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场景。这部作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热爱淋漓尽致的表达在乐曲的创作之中,从而充分展现了这种题材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为骨干音,将转调前的三级音作为转调后的临时变音,出现的小二度音程为整首曲目增加了别样的色彩。这种巧妙的设计使古筝在曲目演奏过程中只用移动一个琴码便可自然的转调(谱例1.)。这种调式的角音不稳定,音乐作品中已经形成从角音将降低的角音下滑导向宫音归于主音的模式。
“动机”作为一个表情概念,在乐曲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贯穿着整首乐曲的始终。《寨庆》的前四个小节是本首乐曲的第一个动机(如谱例2.),几个简单的主和弦和切分节奏描绘出的是人们载歌载舞的场面。《恋歌》的前两个小节是本首乐曲的第二处动机(如谱例3.),一个琶音式的和弦和几个分解和弦的拼凑,加之温柔的下滑音,描绘出一幅春风吹过湖面,阳光照耀在湖面上闪烁出波光粼粼的画面。左手这种琶音式的和声织体贯穿了整个乐段,也为后面的对比式二声部的复调做了准备。
(二)作品的基本结构及其创作手法
《云岭音画》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为《晨曲》、《寨庆》、《恋歌》、《夜火》。这四个部分包含了轻松愉快、温婉悠长、清新明亮等听觉体验。该作品的基本曲式结构为带在现的三部曲式,再现类型为变化再现,再现段将主题的音乐元素进一步延伸,更深层次的描绘出欢腾场面。乐曲中出现的连接和结尾将各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晨曲》为该曲的引子。
乐曲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曲目《云岭音画》用速度宏观调控整首乐曲,选用中国传统极具代表性的创作:“散-快-慢-快”的风格,作曲家以传统的三段式为基本结构,调式布局为“宫-羽-宫”的方式。
1.《晨曲》
该部分为全曲的引子,采用“散板”的节奏形式,这种形式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旋律线条也有较大的起伏,同时为演奏者的二次创作留有充分的余地。引子共有两乐句和一个小节的连接构成。第一句吸收了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运用了苗族“飞鸽”的音调,模拟了吹奏树叶而发出的声音。降B音与还原B音交替出现,还原了西南地区早晨太阳刚出山时的场景。左手在G大调和g小调两个同主音大小调的主和弦上连续琶音,描绘出一幅动态的景象,同时也体现出苗族音乐中“降低角音的徵调式”的民族风格。采用清澈泛音的作曲技法偶尔出现,体现出了若隐若现的山寨和云雾缭绕的景象。小三度的上下划音带给听众温柔的感觉。第二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加以巩固。最后两个小节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快速弹奏,采用大调的主和弦结束《晨曲》(谱例4.)目的是为顺利连接第二部分《寨庆》。
2.《寨庆》
“寨庆”一词来源于少数民族的娱乐活动,具体是指人们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唱歌跳舞的欢腾场面。这一段落为复三部曲式的首部,基本结构是带在现的二段式,调性的布局也继承了上一段落的调性G宫调,速度由散板转变为快板,描绘出一幅人们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本乐段主题的素材也是来源于乐曲《苗岭的早晨》。
本乐段的节奏型也运用的十分巧妙。a句中柱式主和弦和十六分音符的交替出现,巧妙推动了音乐的发展,极大的再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唱歌跳舞的欢腾场面。b句中运用了连音线和切分音等变化重音位置的創作形式,使得强拍无强音出现。失去了期待循坏出现的强音期待,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对比的效果。c句中左手弹奏琴码的左边,模仿打击乐的音色和特点,一重一轻的演奏效果形成小三度的音程,有一种轻快的跳跃感。(如谱例5.)d句也是主题的第二次变奏,右手弹奏遥指演奏长音,左手伴奏音型为连续琶音,和声以“主-下属-属”为主体,这种快速的琶音,使音乐具有流动性。在本段的结尾部分多次使用大的跳进音程,力度随之增强,使音乐具有强大推动力,也与之后的《恋歌》做了对比。乐段最后左手的伴奏使用三连音的节奏型,力度色彩也由强渐弱,使听众更加直接的感受到本乐段的结束,和声采用K46-D7-T的进行,最后一个和弦转为《恋歌》的主和弦,为了更巧妙、更自然的引出第三部分。
《寨庆》这一部分主题共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是第一次的变奏,但这两次分别使用不同的呈述方式,描绘了不同的画面。主题的原型使用了柱式和弦,力度较强,旋律音符较为密集。主题的第一次变奏使用了低音声部快速密集的琶音,上行與下行交替的波浪式音型,和声采用主、下属、属的进行方式,力度,音色与音量都和原型形成了对比。前者阳刚粗狂,后者温柔细腻。该部分的bcd等乐句都是在主题材料的基础之上展开变形而来。例如在b句中的小三度音程使用左手按弦的创作技法,使乐句具有活力和弹性。再如c乐句中使用左手的拨弦,给右手的主旋律有一个良好的承托作用。
3.《恋歌》
曲目在《恋歌》这一部分中的速度变为慢速,表达的情感也较为温柔细腻,以傣族少男少女的的爱情故事为题材,描绘恋人们谈情说爱,幸福恬静、世外桃源的生活场景,给听众带来愉快轻松的场面。这一部分是整首乐曲的中部。采用呈示型中部的创作手法。在这一段中调性转为G羽调。本乐段的速度在中间有两次变化,最初是慢速进入,在133小节时速度转变为稍快,节奏也有抒情的4/4拍转变为舞曲的3/4拍。同样在音乐的色彩上也有明显的对比,增加了旋律的律动感。速度的第二次变化在第170小节,这一乐段为表现男女的情歌对唱,从而速度变为中速稍慢,是一个极具抒情的乐段。
这一部分最初采用双手琶音和变化节奏型的分解和弦,是本首曲目的第二个动机。旋律有快有慢,动静结合,并且以三度音程级进为主,给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的感觉。在长音处运用遥指这种指法,巧妙的避免了古筝这种乐器只能弹奏“点”音的缺陷,在长音处配以左手伴奏,使乐句富有动力,更加流畅,优美。在第106小节时,左手伴奏转变为下行琶音,力度也加至中强,是本乐句的小高潮,这种小对比唤起听者的注意力,也使前后的连接更加流畅。(如谱例6.)本段的f乐句的作用是为了承上启下。基本的音乐表达方式和上一句是一样的,速度稍激动,左手伴奏的音型略微密集,出现了十六分音符,琶音的密集程度也有所提高。D乐段中除了节拍改变为3/4拍,音乐的情绪也有所提升。旋律线条前半句由低到高,后半句由高到低,使听众有声临其境的感觉。在该乐段结尾有7个小节的连接。前两个小节是以左右手交替的琶音呈现的,这一句琶音先渐快后渐慢,增加乐段的收束感。中间三个小节采用三连音和遥指相配合,小二度与纯五度交替,模拟鸟叫的声音,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左右手相互配合,相互应答,音区形成对比,仿佛两只喜鹊在对话。连接的最后两个小节与D段织体相同,为引出E段。
E乐段是本乐曲最精彩的地方,在写作技法上有两大突破。首先,率先大胆
采用双手轮指的创作技法,这种创作技法使得每个声部具有相同的地位。但由于此指法的演奏技术较高,在普通的古筝曲是不常见的。在本段落的第一句运用双手轮指的指法写出了三个声部的旋律。低音声部是由左手的轮指做持续音,每一小节改变一次和声,左手轮指相对应换一次音。中音声部是由左手大指弹奏八分音符构成的,连续的八分音符巧妙之处在于不仅增加了乐曲的流动性,还可以支撑起整个中音声部的和声,巧妙的改善了古筝这种乐器的局限性,这种作曲技法是一大突破。第三个旋律声部是用右手的轮指所演奏的,之所以选用轮指这一创作手法,是因为轮指的音色较为柔和,并且和左手轮指的音质保持一致,音量更加均衡。乐段的第二句是用双手的遥指呈现的,这在古筝曲目的写作技法上是一个新的突破,巧妙的克服了古筝这个乐器不能双声部都是长音的困扰。在这一乐句中采用了复调的写作技法,运用模仿式复调来发展主题。音乐动听,委婉,具有旋律感。这种创作手法仿佛在模仿女生在和男生对唱,采用长音使乐曲具有连贯性,上声部的长音为下声部的旋律音留有余地。(如谱例7.)最后一个短小的刮奏结束了音乐的呈述。第205小节的小三度和大三度音程交替,并使用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加二分附点的节奏型,动静结合,宛如山中的回音,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恋歌》与《夜火》之间有四个小节的连接,前两个小节以双手的琶音做铺垫,前半部分主和弦的三级音是降B,后半部分B被还原,巧妙的为最后一部分的转调做准备。后两个小节采用低音十六个大力度低音柱式和弦的创作技法,为第四部分全曲高潮做准备。(如谱例8.)
《恋歌》这部分除调式调性与《寨庆》有强烈的对比外,在音乐采用的织体,速度,感情色彩以及呈述方式都做了强烈的对比。旋律采用具有对比性质的主题进行展开。该部分的主题共有两个,第一个主题是乐段开始,以琶音和分解和弦构成温婉而而动听的旋律音。D乐段中将主题的速度和伴奏织体加以改变形成的乐段。第二个主题是E段,该乐段是以长音为主,旋律较为缓和,描绘出的幸福,宁静的画面。
4.《夜火》
《夜火》是本首乐曲的再现部,再现类型为变化再现,主要是在首部原有的基础之上对原有的织体进行了改变,在结尾处也进行了扩展,与首部相互呼应。展现出中国传统“合-分-合”的哲学思想。描绘出傣族人民白天辛苦劳动后在夜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场景。曲目的速度在首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达到了每分钟162拍的速度,力度也大幅度增加。调式调性也回归到了G宫调,基本曲式结构为不带再现的二段式。以低声部十六个大力度柱式和弦引入,将全曲带入高潮,欢腾的场面仿佛映入眼帘。
《夜火》的第一段是由三个乐句构成的带在现的三段式,第一句是由一首舞曲的素材在吸收了b句的基本元素,将其变化为左右手相互配合的乐句,使音乐更具有跳跃感,低声部琶音式的伴奏以及偶尔出现的十六分音符使音乐更具有动力性,(如谱例9.)本乐句的后半句与b乐句基本相同。乐曲第258小节右手长音的旋律部分没有变化,而下方声部的长琶音变为短琶音,增加乐曲律动感。本乐段第二句的速度达到了每分钟170拍并使用了新的作曲技法,在空拍处增加了拍板的动作,模仿打击乐的音色,描绘出少数民族人们跳舞时的脚步重音的声音,使本段音乐更加富有韵律感,更能准确的描绘少数民族唱歌跳舞的热闹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