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农村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变迁研究
——以X村为例

2021-01-28 22:13黄婷婷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学生家长农村

文/黄婷婷(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农村地区逐渐从乡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在社会转型期,国家加大了教育领域投资度和关注度,在农村地区推行新的教育政策。小学生上下学所处的社会系统发生变化,其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系统分别发挥适应、目标达成、整合与潜在模式维系的功能,来维护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在此期间,产生新的社会模式——“接送模式”。本文运用社会变迁理论来探讨“接送”产生的原因,发现接送模式适应社会系统的重整与修复,形成了新一轮的社会系统,推动社会变化与社会变迁。但是,新的社会模式也引发交通堵塞、人群拥挤、安全意识缺失和健康保障等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缓解了贫困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的情况。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在转型期,城镇化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业方式面向多样化发展,农村青壮年开始向城市流动谋求发展,并把孩子带入城市地区接受更高的教育,农村地区的学生数量急剧减少,乡村出现“空心村”现象。为了缓解该问题,我国从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教育资源的角度出发,从2001年正式开启了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摒弃“村村办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的培养。撤点并校实施以来,农村地区较好地整合了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了农村整体教育水平。与此同时,部分偏远落后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妥善的管理,再加上教育财政的超负荷和功利主义的衍生,使得撤点并校并未得到所想的预期[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至2012年农村普通小学的数量已从360366所减少到155008所,十年间减少57%,孩子的求学之路变得更远、更艰难,如何促进乡村小学的教育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2018年到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间段,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的基础性工程。

上世纪社会互动较为强烈,农村地区处于熟人社会中,小学生上下学通常寻找熟人关系结伴同行,父母很少接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政策的改变,在乡土社会中的异质性开始显现,地域的原因使原来社会中的人减少社会交往,所处的社会系统出现“失衡”状态,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农村小学生由于年纪小,缺乏社会经验,在上下学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伤害,如何保证出行安全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使社会系统恢复到“均衡”状态,政府、学校、家长关注到孩子的出行安全问题,家长们纷纷开始接送,接送方式主要以汽车和电动车为主。这种上下学方式的变化反映了转型期的教育领域的社会变迁。笔者以X村为例,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分析上下学方式变化的原因,并且探讨这种变化导致的社会问题,为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的变迁提供必要的支撑。

二、文献综述

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去剖析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国内的既有文献中,关于社会变迁的成果颇多,主要以社会变迁的研究和结构变迁的研究为主。赵晨在社会变迁的视角下分析外部变迁和内部变迁对乡村治理的挑战。外部变迁包括城乡发展的非均衡性、农村各地区的非均衡性和信息化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改变;内部环境包括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乡村人口的流失、公共精神的缺失[2]。李太淼等人看到我国乡村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城乡空间结构和农村居住结构、农村群体结构、乡村居民需求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迁,并且这种变迁一直会持续[3]。

已有的文献中,社会变迁的覆盖面广泛,侧重点各有不同。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外对交通方式的变革的研究颇多,交通方式的变化与社会变迁有关系,这为笔者提供了必要的借鉴。风笑天率先研究小学生在接送方式中的差异性,发现接送针对的主要是低年级的学生,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绝大多数的家长会让孩子自己上下学,同时找到接送产生的原因——家长对孩子安全的担忧[4]。随后掀起了众多学者对孩子交通出行的关注,并把关注点落在“安全”上。

关于小学生出行方式的研究中,国内外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出行研究论”和“问题解决论”。第一类“出行研究论”,主要立足于不同的上下学是交通方式,探讨学生出行方式的特征和影响因素。Edyta Laszkiewicz阐述积极的学校通行的多重影响使步行上下学成为可能,而确保儿童友好和健康的日常步行上下学的方法之一是增加儿童在路上遇到的绿色植物,并探讨儿童在家庭学校路线上的绿色可见度方面的福利差异[5]。Ji C R了解蒙自市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现状,发现蒙自市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似乎相对较高,使用电动车和自行车上下学是造成儿童交通伤害的主要原因[6]。Linda Rothman研究步行上下学的可行性,得出儿童步行上学与“行人和机动车辆碰撞(PMVCs)”率无关,同时也要考虑潜在风险因素、建筑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提高孩子的出行安全性[7]。王侠等人在家庭接送的背景下,研究西安市城市小学通学出行时空特征,发现通学出行的时空制约分为能力制约、生理性制约、安全性制约和组合制约,为完善城市小学布局提供研究基础[8]。

第二类“问题解决论”,主要从社会的转型与人口的流动中,发现小学生上下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Gath Gristy阐述农村办学模式的变化改变儿童的上下学方式,儿童上下学的交通工具以巴士为主,分析交通工具的改变对农村儿童、学校教育、社区以及社会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影响,并运用组合调查方法改善巴士之旅的问题[9]。范作宝着眼于校车接送的背景,探讨学生安全管理的经验,提倡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管理措施、强化安全监管、周密安排部署、严格审批流程[10]。韩敏等人看到学校接送不能同时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出行需求,深入分析学校接送中心的作用、设置目的及包含设施内容,总结了学校出行调查、接送中心配置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和方法、对外交通组织要求、设施布局原则及相关流线和设施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等,并通过案例进行了实际阐述[11]。李飞飞等人关注到家长接送学生的方式的变化所导致了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及停车难的问题,阐述了地下车库接送系统的设计原因及相关解决措施[12]。

虽然对学生出行交通研究众多,但对小学生交通方式的关注点大多在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较少涉及成因分析方面。目前关于小学生交通工具的原因分析多集中在社会倡导、出行安全、学校转变、需求满足上,而且涉及面和分析面较窄。笔者以某县的农村小学为例,从社会变迁理论中分析农村小学生交通方式的变迁因素,探讨变迁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上下学交通方式变迁的框架分析

探讨农村小学生交通方式变迁的成因,离不开对社会变迁的认识和理解。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变化。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是“均衡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为了保证其本身的存在、持续以及有效性,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在一般意义上,有四种必要功能,包括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潜在模式维系。社会系统在组织上产生功能分化,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意义上的模式托管系统分别执行适应、目标达成、整合与潜在模式维系这四种功能。当社会系统的某一部分因内部或外部力量造成整个社会失调时,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就会采取矫正措施,使社会恢复到均衡状态。

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的变化是一种进步的、均衡的变迁,它是一个循序渐进、均衡整合的过程。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系统执行其功能,达到社会的变迁及稳定,由此形成新的社会系统模式——“接送”模式。

(一)经济系统的“适应”功能

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大对工业的重视力度,不断发展工业、提升产能。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时,农村地区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契机。国家一直重视“三农”问题,农村经济不断得到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变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经济逐步发展,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农业生产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核心,也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13]。

上世纪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地区的人民以农业为主。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多,吸引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改变个人就业发展方向。为了寻求个人发展并在城市中立足,其孩子大多留在乡村上学,农村留守儿童持续增多,家庭照顾责任发生替代性转移——由父母到(外)祖父母,照顾孩子上下学的责任转移到老人身上。此外,收入的增多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上世纪的步行和自行车等交通方式不再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在农村地区,人们更加偏重于低成本、易上手的电动车,由此,接送孩子的交通方式发生变化。

(二)政治系统的“目标达成”功能

上世纪农村教育施行“村村办学”的方式,上学路程较近,且乡土社会中的同质性较强,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为了避免贫苦地区孩子上不起学的情况,国家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在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国家推行“撤并合校”的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

自2001年起,X村X小学响应教育改革政策,逐步开始农村学校的拆迁和合并。2008年秋季,万和镇中心学校根据需要,对X小学的招生计划再作调整,将镇直管小学及X学辖区的一二年级学生全部并入X小学招生管理,将X小学的六年级划归镇直管小学招生管理。此时寄宿学生达242人,同时由于镇区内走读生数量多,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带来不小的压力。2009年秋季,学校根据镇中心学校的安排,将当年一年级新生以及二、三、四年级转入镇小,将镇小五、六年级学生调入X小学,开设两个年级共8个班。

政策落实后,一到四年级的小学生仍然留在镇小,五六年级的学生迁到离家更远的X小学读书,上下学距离由“家到村”变成“家到镇”,距离的增加导致学生上下学的风险增多。学生脱离熟人社会,种种因素的不确定性改变了上下学方式,家长开始接送孩子上下学,但普及率不高,一般意义上来讲,大多是女孩子接送的多。

此外,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在此背景下,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开始增加课程量、开设晚自习、增加学习时间。学校开始规范“接送制度”,保护学生的安全,接送模式全面普及。

(三)社会共同体系统的“整合”功能

上世纪学生周围的社会共同体以村落、学校、邻居为主,人情关系、日常互动、社会规范的稳定性强,学生熟悉乡土社会的布局、功能、制度,安全度高。在当代的学生周围,其共同体以镇集、学校、流动人群为主,属性开始变化,安全度降低。

首先,学校的搬迁导致学生区域的改变。以前的生活区域在土生土长的村落中,现在转移到陌生的镇集中。而且X小学地理位置特殊,随着学校的搬迁和拆建,中心小学后方的幼儿园也搬迁到了X小学后面,改变了周围的空间布局。其次,生活区域的改变增加出行风险,该学校的地势较高,通往道路比较陡峭,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通行。尤其是学生上学步行的路,地势原因导致楼梯坡度较大,容易跌倒和摔跤,大大增加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为了方便学生回家,去往X小学的道路一直都探索中,兴修水泥路、扩大道路的宽度、寻找新的道路等,都受地域限制。再者,人际关系的改变引发作案率上升。上下学时段人数较多,但其余时段人流量较少,有部分社会青年在此聚集。小学生的人情互动由熟人到流动人群,熟悉感降低、信任感减少,如果依然使用熟人社会的交通出行方式,学生在缺乏保护的状态下容易被敲诈勒索,甚至遇到人贩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共同体结构的改变威胁小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接送”模式也是顺应此种改变的“整合”效应,以此让新的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行,保证社会系统各部分的均衡与协调。

(四)文化系统的“潜在模式维系”功能

上世纪家长对孩子上下学出行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烈,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孩子的学习,安全方面也很少涉及。随着家长的工作区域的变化,文化观念开始改变,家长的关注点不仅局限于学习成绩,也关注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观念也在教育均衡的指导理念中出现转变,逐渐形成一种价值观的基本模式,文化系统在思想上使学校和家长以及社会的观念保持一致,共同守护学生的安全。

首先是家长和学校对孩子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加。随着各种学校周围交通事故的发生,学生出行安全引起了学校和家长的重视。2014年X小学某学生自己独立回家,在回家的途中出现交通意外,随后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安全更加重视,并做出很多措施来避免交通意外情况的发生。校长L明确表示:学校不仅是教育的圣地,同时也必须保证孩子的安全,在学校的管辖范围内,学生安全由学校守护;孩子离开学校,安全由家长负责。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无缝链接”的方式,提醒家长在安全责任上的重要角色,与学校一起落实学生安全。X小学在校内积极倡导“安全回家的重要性”“如何安全回家”,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内化于己。同时发出致家长的安全信,目的是希望学校和家庭携手共进,避免事故的发生。

其次是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型。家庭观念是影响小学生出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家长主要考虑孩子的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并希望采用其认为安全性高、可控的交通方式,增强孩子上下学的安全性[14]。年轻家长大多进城务工,留下孩子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他们认为家长接送是让孩子上下学更为安全的方式。老人的时间充裕,有较多时间和精力接送孩子上下学,即使没时间也会利用熟人网络,让孩子顺利回家。

四、接送现象导致的问题和可行性的路径探究

接送方式的产生顺应了社会系统的变迁,但是接送现象的背后也容易滋生交通拥堵、人群拥挤、安全意识的缺失和健康保障等问题。

(一)交通拥堵问题

接送是每个中小学的管理中非常重要又鲜少被提及的问题,包含了安全和交通两方面,同时有上学和放学两种不同的方式。特别是机动车接送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因此往往成为学校特别关注的问题,小学尤为突出。X小学地理位置特殊,坡度较陡,道路发展受限,容易引发交通拥堵问题。在接送的高峰期由于学生的基数大、人流量大,使狭小的道路更显拥挤。家长接送孩子大多使用汽车和电动车,道路缺乏管理,人们乱停乱放,在接送期间正常通行都是问题。

某家长Z说:

我家距离学校路程较远,每天都是抽时间来接孩子。以前上学都在村上,我不用接,他本人可以自己回家。但现在距离变远,不安全的因素增多,家长接送孩子成为普遍现象。上学的路坡度陡峭,骑电动车通行不太方便,家长还是会开车进行接送。道路路况较差,缺乏停车指示,家长乱停乱放,比较随意,毫无秩序可言。所以要想接孩子有位置可以停车,必须来早一点,来晚了没地方停车。

出于“好站位子”的殷切心理,大多数家长都会提前到达,校外的停车过于随意,交通堵塞频频发生。小学校长为了缓解这一情况,在学校宣传和执行“互助岗”工作。

校长L说:

校外的交通堵塞频频发生,我们一直在探索方法。刚开始由门卫管理接送秩序,但因其人数较少,实用性较差。之后学校老师和成绩好的同学自愿组成“互助岗”,增加疏散人数,负责疏散接送队伍,维持交通秩序,目的是完成由学校到家庭的接送,引起不错的反响。因为群众的规则意识较差,学校有考虑到民警力量,并希望付诸实践,达到更好的效果。

交通问题也是需要亟待解决的事情,但是存在缺乏威信力、学生急于回家、家长急于接送的不利条件,现场的情况比较混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车辆拥堵的问题,必须有强制力量和自觉意识作为支撑。强制力量主要指奖惩措施和威信力,校外设置交通指示,划分汽车和电动车停车区域,对不按指示违法乱停的车辆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在威信力方面,设置专门的交警执守,让孩子和家长都可以遵守接送的秩序。在自觉意识上,设置横幅、标志语,达到自觉效应。

(二)人群拥堵的问题

人群的拥堵集中发生在接送期间,其事态严重性引起各部门的重视。从教学设置的角度,X小学的五六年级上学和放学时间重合,又因X小学属于寄宿制的学校,接送的高峰期集中在某些时段,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尤其在放学的时间段,孩子和家长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人群比较拥挤,人群的集中增大了推力,容易造成踩踏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受伤害的可能性增大。

某家长C说:

以前家长接送的人数少,大部分都是女孩子车接车送。现在不论男孩女孩,家长都会如此。老人们接孩子比较急,尤其在第一个孩子出校门的那一刻,人群开始朝一个方向涌入,有的腿脚不便的老人会摔倒。小学生的个头不高,家长挡住了孩子的视线,在双向寻找中既浪费了时间,也让学生和家长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我自己倒还好,孩子要是磕磕碰碰的,到时候他爸妈会说我的。

学生父母进城务工,照顾孩子的责任压在(外)祖父母肩头,他们生活在乡土社会中,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让他们适应新规范也是逐步的过程,学校方面同样重视人群拥堵的问题。因为此问题的产生未能保障接送家长的健康状况,其后果没有医疗保障。要想解决拥挤问题,路况是根本性的,但由于学校的选址,周围多为住宅区,道路没有拓宽的可能,只能从孩子放学的时间着手。可适当错开五六年级的上学和放学时间,做好学校和家长的交接工作,减少人流量,避免人群的拥挤。X小学的校长表示,针对学校的交通问题,学校有重新选址的想法,搬迁学校也是政府的规划,为的就是避免孩子上下学出现突发情况,减少交通问题。此外,出台家长接送的相关政策保护,从宏观上保障接送家长的生命安全和权利。

(三)安全能力的培养问题

在社会转型期,学校和家长从思想上改变了接送孩子的观念,所有的孩子上下学的安全方面由学校和家长守护,但个人承担的责任没有体现。在家长安全保护的摇篮里,学生的安全意识如何增强,他们如何拥有安全的能力并且学会处理突发状况?在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方面,学校通常以一封信的方式告诫学生要规避危险,学会保护自己。

某老师W说:

以前在安全方面学校仅口头强调,单一的方式未能取得理想效果。现在学校改变理念传输方式,以口头强调和书信签字的方式相结合,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关注。此外,每次放假期间,学校明令通知老师给同学开安全班会,并配套“致家长的一封信”。

虽然方式的转变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实用性得不到保证。一方面,在放学或者放假期间,学生注意力不在课堂,集中在放假要做什么,而对于信的内容敷衍了事,只是象征性地完成让父母签字的任务,思想觉悟性低。另一方面信的内容集中宏观概念上,较少涉及到操作层面。

为了增强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也做了很多工作。

教导主任H说:

身为学校的管理者,我本人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意识,所以我们会和家长交接安全防范的工作。在安全的防范上,学校不仅重视防火防水等方面,更是把注意力放在交通安全上。学校开始请民警宣传和示范,在安全意识和防范方面,学校重视思想教育和实践操作。但是由于民警工作性质,很难抽出时间来宣传教育。

民警为学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识的频率不高,次数较少,基本上是半年一次,在思想的培养上渗透力不强,未能取得理想效果,而且在安全演习方面训练次数也少,效果不明显。加强学生的安全出行应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意识培养上,改变书信的传达机制,辅以趣味性的漫画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认识,同时定期开展安全讲座,让学生重视生命安全。第二步,派老师代表积极在公安部门学习安全演习,在学校定期开展安全问题的演习,把安全意识落到实处,让学生学习保护自己的各种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四)身体健康的保障问题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摊贩的流动也是新常态。X小学地理位置偏远,离镇集市较远,商品的流动性较低。学生要想满足消费需求,只有到学校小卖部消费。政府对学校的教育资金投入有限,学校积极整改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一所新食堂,提高了就餐的品种和质量。学生的饮食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文件要求,荤素搭配。但是,X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教育体制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层次消费。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摊贩看到了商机。

某家长H说:

我的孩子从周一到周五一直寄宿于学校,以前放学周围没有这么多摊贩,基本上放学了就回家。现在学校外的摊贩多,商品种类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每次都会消费完再回家,其间来来往往的车辆经过,商品的质量堪忧,大多数的父母都有类似的担忧。

在校外的饮食安全上,学生和父母的意见不一,其关注点在饮食的健康上。摊贩在校外售卖,为了保证盈利,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其使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廉,难以保证品质,学生的健康保障堪忧。此外,流动摊贩大多没有工商许可证,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如何规避饮食风险,不仅学校要加以改变,校外流动摊贩的管理也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学校在商品的购买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意愿——“对症下药”,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普及安全饮食的知识,改变自我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要联系工商管理部门,及时筛查摊贩的资格条件,对不具备资格的摊贩进行处理。在内外联动下,保护学生的饮食安全,让学生可以安全健康成长。

五、结论

通过对转型期小学生交通方式的研究,本文发现小学生上下学出行方式的改变适应了社会系统的整合,在这个“适应”的同时也容易产生一些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已有的社会系统已经不能调整社会各部分的变化,无法保持系统内部的平衡。经济系统适应社会变化,带来交通工具的改变;政治系统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带来教育政策的改变;社会共同体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带来区域属性的改变;文化系统维系社会存在,带来教育理念的改变。

2.社会变迁反映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系统的社会变迁开始是小范围的,然后扩展到所属的领域,最后造成整个系统的失调,引起社会系统的变迁,开始产生新的社会模式——接送模式,维持系统的均衡。很多学者聚焦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后果,忽视了变迁带来的社会进步,我们可以用积极的视角去了解社会变迁、认识社会变迁、探究社会变迁的意义。

3.值得注意的是,接送模式产生于社会变迁,同时也滋生了很多问题。比如交通堵塞、人群拥挤、安全能力的缺失和健康问题的忧虑,这些问题涉及生命安全、能力培养、规范管理等方面,也是接下来要加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小学生家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