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八个向度

2021-01-28 20:55张瑞才
思想战线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明制度生态

张瑞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景目标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就是说,没有美丽中国的建成,就没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因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科学地回答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问题,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重大价值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在狭义上高度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更是立足于宏大的历史视野上着眼于人类文明形态转换。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人类发展史中的永恒价值,具有深刻而丰富的理论内涵。它不仅从理论上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传统意义上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观念,而且从实践上为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独创性成果。这一思想深入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我们既要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又承担着系统全面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这一思想指导生态建设的前瞻性作用。为此,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系统学习、深入阐释。

一、从生态地位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思想的起点,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原点,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就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这一思想从经济、政治、民生、文明等方面揭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从经济和总体的角度看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永续发展的全局,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08页。“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443页。这一重要观点,深刻揭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的地位作用,也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现代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实践逻辑的有机结合。作为“十四个坚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呈现出来,标注出它在思想理论、战略举措、制度框架等维度上的内容与架构,在实践上揭示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根本遵循。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凸显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这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性认识,有助于准确把握主题主线、科学内涵和逻辑架构,有助于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有助于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发展理念、“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发展命题进行科学结合;在实践上有利于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从政治和民生的角度看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和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59页。作为重大政治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共享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生态上的体现,是生态文明建设中走群众路线的要求,体现了共建共享共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观,即生态文明建设要从群众身边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入手,从改善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人居环境入手,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把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内化为自觉行动,使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作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观点,在理论上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上体现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要求。作为重大政治和社会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要提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老百姓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要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因为谋生态文明,就是谋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4)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449页。这一论断揭示了:生态产品是最大的民生产品。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5)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450页。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生态环境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厚基本民生观,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积极回应,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的新需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当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甚至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这些问题。要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从国内看,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中,要通过政策调整,确保“煤改气”“煤改电”后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通过土壤防治计划的实施,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在推进城镇化中,提供留白增绿,确保老百姓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从国际看,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让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从文明和文化的角度看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种最新形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意义重大,决定人类文明兴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和改变人类文明的兴衰和演替,这已被古今中外的历史所证明。这一重大论断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邃历史观和文明观。从人类文明形态来说,人类从被动顺应自然的原始文明到谋求改变自然的农耕文明,从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到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历程,可以看到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态文明建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关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不断赓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分析了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希腊、意大利等,由于不能很好把握自然规律而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文明衰落的教训。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的比较中深刻揭示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文明兴衰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历史和国际的角度看,古埃及、古巴比伦的衰落都与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土地荒漠化有关;从历史和国内看,中国古代楼兰文明就因生态环境破坏而被埋在万顷流沙之下,黄土高原、河西走廊都因一度环境破坏而使文明发展遭到影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但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二律背反”现象,即资本主义现代化中的工业文明既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又留下了巨大的“生态包袱”;而且揭示了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即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自然将慷慨回报人类,人类掠夺自然、破坏自然,自然将无情报复人类。

二、从生成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

从生成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从纵向上追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又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理论渊源,还有习近平总书记自己的实践探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独创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论述中,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特别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书的论述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具有本源性,自然决定人,是人的“自然化”,另一方面人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自然,这是自然的“人化”,“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互相制约”,形成“历史的自然与自然的历史”协同共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具有一体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的联系,不外是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1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明确提出: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人们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即人类和自然的一体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作为社会物质生产基础的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劳动价值论时提出了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论断。马克思提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的“两类自然富源”创造价值的思想;恩格斯明确指出:“其实,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化为财富。”(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0页。马克思恩格斯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角度揭示资本主义在人与自然方面存在的深刻矛盾,提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造成自然环境破坏的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3页。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新陈代谢断裂”时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伦敦“450万人的粪便”污染“泰晤士河”,恩格斯批判伦敦将更多粪便“抛到海里去”,为解决“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土壤养分和城市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思想、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经营的思想,即生态可持续思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人与自然对立关系中揭示出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马克思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5页。恩格斯更加明确地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结果又消除了。”(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9~560页。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不仅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实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7页。这就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属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进程中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制度建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思想命题中,因为中国古代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是通过天人合一关系问题来回答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3)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443页。儒家强调“天人一体”,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佛家强调“法界一体”都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儒家的生态智慧通过推己及人、由人及物,所谓“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揭示出人与自然在生成论和德性论上是一致的。道家的生态智慧通过万物齐一而并生,道生成化育万物因循自然,人类应该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国佛教的生态智慧通过因缘和合而生,从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视角,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人应该尊重所有生命和非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子钓而不纲,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页。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提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世界并强调:“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15)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求是》2021年第1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从“人定胜天”“战胜自然”到“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实践上,从植树造林入手,发展林业、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认识到“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到1992年,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1998年提出“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在实践上坚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到2005年,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实践上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认识在不断深化,实践在不断拓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理论上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上提出著名的“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自然诸要素的关系上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论断,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的思想;在目标上提出“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目标,从现代化的角度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实践上,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环境质量改善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形成体系严密、结构严整、逻辑圆融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

三、从生态关系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

从生成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重点把握以下三对关系。

关系之一: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关系,人类既不能置身于自然之外,更不能置身于自然之上,只能置身于自然之中,自然界始终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和前提。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自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谐自然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如恩格斯深刻指出的:“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0页。我们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动员各方面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家园,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关系之二:解决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解决这一关系的科学理论,系统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不断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关系之三:解决自然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关系。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要用系统观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来认识自然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用系统思维解决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认识自然,用什么样的方式修复自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就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解决自然生态问题的根本观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的集中体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实践上要加快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构,构建自然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的“算账理论”: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完善生态治理体制机制,坚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开展自然生态治理。

四、从生态价值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这就是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文明形态,是文明发展的新成果,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新表征。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出发,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揭示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是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向度看生态文明的价值。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已为人类经济和生态发展史所证明。现实地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从政治层面讲,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关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民生层面讲,生态文明关乎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中能否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关乎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未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整体和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关乎能否共建人类美好家园,建设美丽世界,关乎人类能否永续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

二是从理论、实践、世界三个向度看生态文明的价值。从理论上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创造性回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全球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产力理论,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从实践上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为全社会达成生态文明建设共识、塑造共建共享行动提供意识形态引领,促使人们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伦理观和法治观,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彰显了生态文明的实践价值。从全球角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治理之道,不仅增强了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且引领了全球环境治理,特别是在气候和荒漠化治理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总之,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的学理研究,提升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增强人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世界意义。

三是从主体、过程、客体三个向度看生态文明的价值。从主体角度看,从国际层面说,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主体是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解决生态问题是全球共同责任,建设地球美丽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都不能独善其身,作为“地球村”的村民,大家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大家必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在共建共治中实现共享。从国内层面说,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从过程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伴随人类历史始终的进程,贯穿在人类经济社会的全过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涉及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各领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始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从客体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在国际上要解决的是全球共同面对的“工业文明创伤”,是全球生态文明问题,突出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全球气候问题、全球荒漠化问题;在国内要解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解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问题,重点要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五、从生态制度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论集中体现在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从制度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重点从以下三个视角认识生态文明制度的三个作用。

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成层面揭示制度和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制度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经过不断实践探索逐步形成的。建构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17)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452页。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密制度法治观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以及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形式多样、绩效导向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把建设美丽家园转化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制度的生成作为实践的产物,是问题倒逼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18)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452页。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具复杂性、多样性和突发性,面临的主要任务要靠制度保障和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中所产生的重大问题不仅有思想意识、治理主体的责任,更为根本的是与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法治不严密、执行有偏差、监督不得力、惩处不彻底等综合因素息息相关。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必须牢固树立起来,不得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构、完善层面揭示制度和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作用。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上的科学内涵和显著特征之一,在实践上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须要坚持的六项基本原则之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宏观上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架构的需求,反映了制度与实践之间的张力,思考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的效能转化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制度设计更加精准和高效,把制度和法治置于突出和关键的位置。要坚持以制度创新和供给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生态建设制度的包容性,强调生态建设体系的回应性,提高各个治理体系的协同性,增强治理过程的透明性。要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配套和法治保障,特别要强调制度在各个层级的执行与落实,通过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来最终实现生态保护制度的成熟定型。

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设计、执行、监督层面揭示制度和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生态文明制度从运行视角看涉及制度的安排和制度的设计、制度的执行和制度执行的监督,这就要求制度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制度执行必须严格有力,制度监督必须规范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19)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453页。要建构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尽快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的主体架构,解决基础性制度薄弱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法治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制度上来说,我们要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赔偿制度。”(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0页。

六、从生态实践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

从实践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重点从以下三个视角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推进路径。

从实践主体政府、市场、社会三个层面揭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和现实性。理论总是在实践基础上孕育而生的,成熟而科学的理论的形成更是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进行积累和沉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并不是抽象笼统的,而是具体实在的。这是习近平在实践工作中相关经验的认知发展,也是习近平成长发展历程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懈探索。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建设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福建用生态文化推进地区生态建设;在浙江提出“生态省建设”和“两山”论断)和国家全局战略中的生态文明实践(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之后,注重从国家全局战略层面来阐释和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这种实践性,既嵌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场景,同时又放眼于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大势;源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及其实践,也需要通过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来实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的目标、内容与方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根本任务、工作抓手、创新路径、力量整合等问题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回答,为实践建设提供理论导航,是立足于生产实践,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推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发展、美丽中国建设与全球生态治理等一系列辩证关系提供理路。要深入解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样本,将从个案研究中总结提取普遍性原理进行“一般化”,以积极回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呼唤和全球生态治理遇到的挑战。

从实践方针、方式、方法三个层面揭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上,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上,要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方式,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又要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特征,突出打好“三大攻坚战”,突出解决影响人民健康的环境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上,要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辩证施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综合应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要把顶层设计和鼓励基层创新结合起来,顶层设计包括目标设计、制度安排、体制机制改革等,要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给予地方和基层的创造空间,鼓励实践中的大胆探索,注重总结基层创新经验。

从实践成果、成就、成效三个层面揭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性和长远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一系列重大制度成果,如建立了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制度等;而且取得了重大的实践成果,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

七、从生态方法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

科学的方法论是人们正确推动社会活动的思想武器,也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法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内涵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理念指引与制度建构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以先进科学的理念为指引,又需要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念,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调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等,同时强调“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在思想和制度层面上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是加强保护与注重修复并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观点,在“重点论”中坚持保护优先,在“两点论”中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以整体性保护带动系统性修复,以系统性修复促进整体性保护。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一个是分子,一个是分母,对“污染防治这个分子”要做“减法”,对“环境保护这个分母”要做“加法”。

三是标本兼治与普遍联系相结合。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应该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6页。运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既解决生态环境建设的表象问题,又从根本上杜绝问题产生的根源;既清其源头,又净其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治理“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作相互促进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时强调:“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要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推动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协作,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要注重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22)汪晓东,刘 毅,林小溪:《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综述》,《人民日报》2021年6月3日。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又一个科学方法论,就是娴熟运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四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统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法论是强调顶层设计,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顶层设计,就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子打子,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基层的实践,没有基层的探索,不打通“最后一公里”,就很难接地气,生态文明理念就很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善于把实践创新成果,经过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把成熟的理论用制度进行固定,使生态文明建设既有科学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支撑。

八、从生态全球论的角度学习和阐释

从生态问题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揭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意义,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遵循的六大原则之一。从生态全球论角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点应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生态问题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人类应该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强化人与自然共同体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之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加强国际合作。

二是强调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生态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2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453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所需,蕴含全球生态治理的科学论断,体现了国内国际双联动、中国世界共谋全球生态治理的大国担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世界意义及对全球生态治理的价值,揭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的生态治理实践对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担当精神,有助于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环境问题,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在这方面,中国最突出的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挑战中发挥引领作用,严格遵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原则,对《巴黎协定》的达成发挥了关键作用,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真金白银提供200亿元人民币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1 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项目合作等实际行动,推动形成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形成,提供公平、合理、有效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为推动全球荒漠生态治理提供“中国经验”,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全球生态治理的新理念、新举措、新表述,提高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话语权,树立起正确的国际生态环境正义观和生态治理责任观、民主观、民生观,引领了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健康发展,有效地应对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甩锅生态包袱、转移生态代价、推卸生态责任等诘难行为。凸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为建构对外生态话语体系提供了学理支撑,有助于掌握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意识形态话语权,讲好新时代“美丽中国故事”,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理论指南、实践方案和意识形态话语。

三是坚持目标导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关怀,以建设美丽世界为目标,以共建人类美丽家园为价值旨归,以共商共建共享为路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倡导共同呵护地球家园,共同建设美丽世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24)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453页。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共赢观的集中体现。在目标上提出建设美丽世界,在理念上提出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在实践上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绿色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文明制度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对不文明说“不”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