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多元化语言服务体系的构建

2021-01-28 17:45莫旻荧
社会科学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广西一带一带一路

莫旻荧

(广西艺术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广西 南宁 530022)

语言服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服务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融通的核心环节,也是实现沿线各个国家语言民心互通互融的桥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语言铺路[1]。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地区,同时广西语言资源极其丰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开发面向东盟国家的广西语言服务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然而,目前广西的语言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在语言资源利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广西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推动本地区语言服务体系建设,从而提升广西语言服务对东盟国家的影响力。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语言服务”的价值研究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国外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便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开端。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目标、原则、框架和路线等进行了正面描述。“一带一路”倡议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新时期外交理念为依托,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致力于与沿线国家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惠普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实现沿线国家的多元平衡可持续发展。截至2021年11月20日,“一带一路”倡议已吸引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总共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也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由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越来越多,因此“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具有范围广、难度大、情况复杂的特征。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包括汉语在内一共有54种,其中除了英语、阿拉伯语、俄语和中文属于通用语种之外,剩余其他官方语种均为非通用语[2]。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组成比较复杂,开展相关语言服务是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之举。

(二)“语言服务”的内涵及价值

1.“语言服务”的内涵

自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哲学界开始关注“语言转向”问题,这一转向的主要思路是推动语言与政治、经济、社会、信息传播等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发展。我国学者对于“语言服务”的研究则萌芽于改革开放之初,当时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和信息科技的发展,我国开始出现了语言服务外包行业,进而推动了语言服务市场化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国内学术界对于“语言服务”内涵认知不统一,使得语言服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看作是“翻译服务”。例如,袁军(2014)认为“翻译服务、本土化服务、语言技术、翻译培训和咨询”是语言服务的四大必备要素。唐智芳(2015)认为“语言服务”是利用语言知识、语言艺术、语言技术、语言标准和语言产品等,满足不同组织或个体或语言需求的一种服务方式。由此可见,所有与语言有关的服务都可以归结为语言服务的范畴。刘丽静和李向农(2021)则从专业角度出发,将语言服务定义为“对语言资源进行针对性开发利用,以解决语际交流障碍,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的一种服务模式”。但是,语言服务本身并没有独立的经济价值,它只有在成为特定的服务媒介时才能创造价值[3]。

2.“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开展多元化语言服务的价值

语言是世界各国之间建立有效合作关系的关键[4],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者,应当构建多元化的语言服务体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是保证当前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效衔接的关键。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大力发展广西的语言服务业,在保障广西与世界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和南宁海关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广西货物进出口总值达到4861.3亿元,比2019年增长3.5%,增幅比全国同期水平高1.6个百分点[5]。对广西的语言服务产业予以大力的支持,能够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延伸发展,避免因为语言文字差异而在贸易活动与投资活动中出现分歧、误解与冲突。同时,在广西地区构建多元化的语言服务体系,还可以促进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确保“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实施。

二、广西多元化语言服务需求分析

(一)语言文化融通需求

《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了“政治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一带一路”的“五通”核心建设内容,而“五通”建设的基础便是语言文化的融通[6]。只有首先实现了语言文化的融通,其他方面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理解和信任,其他国家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经贸合作发展中来。相反,如果语言文化融通存在障碍,就会出现人心不通、合作不畅的问题。事实上,由于历史、政治、文化、宗教、民族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时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以东南亚国家为例,有学者指出:“由于一些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文化认知和评估的偏差,导致中国文化走向东南亚国家存在一些心理障碍”[7]。因此,语言文化融通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实现了语言文化融合和人心相通,才能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8]。

(二)语言人才需求

首先,近年来广西在加快推进以广西为核心、面向东盟国家的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并且已经构建出基础设施、技术交流合作、信息共享、经贸服务和人才交流等五大平台,无论是信息港建设还是平台的运营,都需要大量高水平的语言服务人才的参与。其次,“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仍然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语言专业人才。这里的高层次语言专业人才更多是指硕士学历以上的专门语言人才。截至2020年,广西共有14所高校具备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其中具备语言类硕士学位授权资格的高校有7所,开设有语言类博士招生专业的高校只有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两所,每年的招生人数只有30人左右[9]。目前广西的高层次语言专业人才供给,与“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存在巨大差距。最后,广西的贸易畅通也需要大量的语言专业人才。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截止2020年广西贸易伙伴也增加到217个,其中东盟已连续20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加,使得广西的金融和外贸领域的外语专业人才需求,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三)语言产业需求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必然会带动广西语言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首先,“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要求广西需要更多的外语翻译和培训机构。随着广西-东盟经济经济区的建设,近年来广西各地出现一大批外语翻译和培训机构。但是这些外语翻译和培训机构分布极不均衡。目前广西共有各类外语翻译和培训机构502家,其中南宁有275家,占全区的54.78%,桂林89家,北海30家,柳州27家[10]。这充分说明广西的外语翻译行业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并且外语翻译和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其次,从语言产品内容来看,广西出口图书主要以少儿、艺术、养生、文学等为主,但是涉及政策联通、金融联通、设施联通方面的图书内容比较稀缺。最后,从语言产品语种来看,主要语种包括了英语、泰语和越南语,无法覆盖使用其他小语种的东盟国家。

(四)语言应用服务需求

“一带一路”建设促使沿线国家人员频繁流动,如商贸往来、工程建设、跨境旅游、跨国联姻、出国留学等。如此一来,在广西必然会带来更加复杂多样的语言生活环境以及相应的语言应用服务环境。如何满足更加多元化的语言应用服务需求,是提升广西语言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举例来说,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近年来广西大力开展全域旅游建设,力求将广西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一流的区域性国家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广西的入境游客数量增长迅速,相应的语言服务需求也不断上涨。但是目前广西的机场、码头以及主要旅游景点的语言应用服务规划能力仍有待提升。

三、广西多元化语言服务问题分析

(一)顶层设计缺乏全面的语言服务发展规划

语言文字既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资源,也是一种安全和战略资源。《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要“提高保障国家战略和安全的语言文字服务能力”“创新语言文字服务方式”等。这充分说明,语言服务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有几十上百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而沿线国家使用的官方语种超过50个,但是并非所有语种服务都具有战略意义或是重要经济发展潜力,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从全局性和长远的角度出发,对语言服务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出台语言服务发展相关规划政策。然而,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部门没有出台语言服务相关规划政策,语言服务产业发展呈现各自为政的分散状态,相关部门未能对其进行统筹整合规划。

(二)语言资源利用不足

广义层面的“语言资源”是指语言本体及其社会、文化等价值。狭义层面的“语言资源”,则是指语言信息处理用的各种语料库、语言数据库以及语言词典等。一方面,广西有着极其丰富的语言资源。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居住着壮、汉、瑶、苗、侗等10多个民族。这么多的民族混居,使得广西本地的语言资源极其丰富且复杂。当地的汉语就有白话(粤语)、平话、西南官话等六种方言,少数民族更是有壮语、苗语、瑶语等十种语言。但另一方面,广西的语言资源利用率不高,不仅很多民族语言文化并未进行有效开发,而且由于缺少必要的保护,像水族语、仡佬语因使用人口较少已濒临失传。

(三)语言服务人才缺口仍然很大

在构建语言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语言服务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可是目前广西的语言服务人才供应缺口很大,而且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的“五通”建设,语言服务市场对于人才能力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需要一般的外语翻译人才以外,还需要大量的高级译审、高级技术翻译和项目翻译经理等高层次的专业翻译人才。广西地区的高等院校,虽然也在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例如开设“应用XXX语”“商务XXX语”等课程,但是无论是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而且无论是本科学历层次还是研究生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更多集中在英语方面。另外,语言服务体系的构建,还需要一批管理人才、营销人才以及技术人才,但是分析广西高校的语言课程设置情况,发现依然以翻译类课程设置为主,如今的广西语言服务企业,更急需的是既懂外语又熟悉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复合型人才。

(四)语言服务产业结构失衡依然存在

语言服务产业包括了语言翻译、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语言艺术、语言创意、语言能力测评、智能语音等几个方面。从宏观角度来看,语言服务在广西产业结构中的占比非常小,几乎没有形成与广西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规模,根本无法满足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顺畅交流的需求。从微观角度来看,广西的语言产业内部业态发展也不够平衡,虽然语言翻译、语言培训等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语言翻译和培训公司分布极不均匀,大多集中在南宁、桂林、柳州等地,广西其他城市的语言翻译和培训公司数量稀少。而且广西的语言出版、语言艺术、语言创意、语言能力测评等方面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甚至有些语言产业至今仍然处于小作坊的经营模式,发展既不具规模又缺少灵活性。可以说,目前广西语言服务产业缺乏规模化、专业化和智能化发展,特别是缺乏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专业化、市场化的语言服务企业。

(五)缺乏良好的语言服务平台

良好的语言服务平台,是实现语言服务资源共享、提升语言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自“一带一路”建设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服务平台之于语言服务的重要性,因此,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相继出现了各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慧语言综合服务平台。这些语言服务平台不仅有助于语言资源的共享,而且在语言服务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均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广西的语言服务技术平台开发工作还比较滞后,截至目前广西只有“一铭翻译云”“科大讯飞翻译机”等屈指可数的几个语言翻译软件。但是广西这些仅有的语言服务平台软件的外文翻译也是乱象丛生,翻译外文时不时出现错译、漏译、字对字翻译、拼音翻译等不规范翻译问题,导致这些平台软件的市场竞争力差强人意。因此,广西急需建设一批高水平、高科技和高市场竞争力的语言服务平台,推动广西语言服务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四、广西多元化语言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加强广西对外语言服务的规划

语言服务规划需要建立在科学全面的调查基础上,所以,一方面,要对广西本地的语言服务产业、市场、规模和发展水平等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研,掌握广西语言服务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找出解决之道,提升广西语言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的语言文化进行深入调查,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各个国家开展针对性的语言服务。最后,在对广西本地语言服务发展现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出台语言服务发展方面的统一规划政策。语言服务规划要始终以语言需求为导向,以法律为保障,以市场为机制,明确广西语言服务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目标,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调动整合各个行业和部门的能力,共同开展广西的语言服务事业。从总体来看,除了要从语言服务需求角度出发之外,广西语言服务规划还应具有以下几点基本特征:一是要放眼全局,即语言服务规划既要与“一带一路”建设全局紧密相连,也要与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全局相契合。也就是说,广西语言服务规划,可以在我国已有的语言文字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对语言服务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这样既可以提升广西的语言服务能力,而且也可以推动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更好发展。二是要突出重点,“一带一路”的语言需求是方方面面的,而广西的语言服务能力相对薄弱,想要满足“一带一路”各个方面的语言需求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因此,广西当前的语言服务规划应根据自身的现有条件和需求的轻重缓急,在语言服务规划中选择重点方面进行优先开发建设,以重点建设带动全面发展,实现广西语言服务体系的循序渐进发展。三是要统筹兼顾,即语言服务规划要兼顾个体需求与整体需求、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服务经济建设与维护国家安全等各种关系和利益的协调。

(二)借助广西特色语言资源突出服务个性化

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开发和利用广西极具特色的语言文字资源,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水平的语言服务。首先,要加强对广西各种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保护,尤其是要避免使用人口较少的语言和方言的失传。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各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收集、记录、整理和建档,构建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进一步丰富广西语言服务内容和方式。其次,需要加强广西语言资源的传承和发展。广西的白话(粤语)、壮语等语言,大多都是通过家庭和族群交流传承的,近年来这些语言的传承出现了不断衰退的迹象。因此,地方政府应牵头建设语料库,并且通过制定语言测试制度和语言培训体系,加强对广西语言资源的传承和发展。

(三)创新和提升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要想成功构建多元化语言服务体系,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提升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首先,在应用型和语言类高校中,应调整和优化语种结构,尽可能增加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小语种数量,特别是尽快增加一些非通用语专业语种。同时,广西的中小学也可以开展针对东盟语言服务的双语或多语教学活动,实施“从娃娃抓起”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其次,高校应加大力度实施“专业+外语”和“外语+专业”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在经济、法律、外贸、旅游、军事、国防、安全等多方面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是广西“五通”建设最需要的人才。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时,要从高校的学科优势和就业现状出发,打造一批具有专业性、交叉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和课程,这也是一种语言服务人才的创新培养思路。最后,广西应扩大来自东盟国家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加大奖学金的额度,以此吸引更多的东盟国家留学生。在外国留学生课程设置上,除了学习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增设有关广西民族语言文化方面的课程,从而架设一条以民族语言为纽带的文化桥梁,实现文化和民心的相通。

(四)继续促进语言服务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广西的语言服务产业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语言服务产业结构均衡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为了满足“一带一路”快速增长的语言服务需求,可进一步扩大广西语言翻译与培训企业数量和规模,在巩固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的语言翻译和培训发展成果之外,鼓励其他地级市的个人或组织,根据本地“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开设更多的语言翻译和培训公司,实现语言翻译和培训产业的区域均衡发展。其次,大力发展语言出版、语言艺术、语言创意、语言能力测评、智能语音等其他语言服务产业,实现语言服务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以语言出版为例,广西应扩大向东盟国家的图书等语言出版物的出口,开发一些具有方言性、学术类和辞书方面的图书,使东盟国家的人民对广西的语言、经济、社会、科学和文化有个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语言能力测试方面,除了汉语、英语和壮语能力水平测试之外,还可以增设其他方言和小语种的能力水平测试。最后,语言服务是一种渗透性和外溢效应都十分显著的产业。因此,可以加强语言服务产业与文化旅游业、新闻出版业等其他行业的交叉融合协同发展,这样可以更加高效开发语言资源,拓展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渠道。

(五)创建互联互通的语言服务技术平台

创建互联互通的语言服务技术平台,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的大力支持、行业协会的鼎力相助和高校、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到广西语言服务平台的打造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发动整个地区的语言服务行业共同开展技术合作,从本地区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实际情况出台,协同构建语言服务技术平台。首先,应紧紧围绕广西—东盟经济信息港建设这一核心目标,通过行业协会对东盟国家的国情和语言需求的调研,构建多用途和规模化的语料库和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发大数据语言文化资源在线共享平台,从而实现语言服务资源的共享。其次,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在线翻译已过渡到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和多样化的云翻译,云翻译能够满足大规模、多语种、多行业、碎片化和重复性的语言服务需求。因此,语言服务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云服务供应商的合作,共同开展广西语言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此外,应尝试共同培养多元化的语言翻译人才以及译员共享模式,这样可以大大提升语言翻译服务的总量和质量。再次,在广西语言服务平台开发过程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语言服务平台的合作,共同推出能够准确处理东盟国家小语种、非通用语的高水平翻译软件,以满足广西扩大贸易版图的需要。最后,广西语言服务平台的开发,还要注重自主研发,从广西本地的实际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出发推广语言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广西一带一带一路
广西贵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