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智,李 帆
在 “中国知网、图书馆馆藏文献、中国知识资源中库、万方数字资源系统”等学术检索引擎中,以 “心理声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4967条结果,其中对心理声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耳科医学、噪声分析等方面,少有映射到影视作品声音创作的研究。以“影视声音创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21条结果,但多为影片声音分析的,真正关于心理声学在影视创作中运用方面的文章几乎没有。我国影视声音创作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从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的,更别说基于心理声学的基础对影视声音创作的研究了。目前,对影视声音创作的研究尚处于综述、理论概述及对国外资料的译介阶段,在自身创作观念及创作手法的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引起学界的关注;对于心理声学在影视声音创作中的运用研究仍处于初始状态。
国内在这方面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有:周传基的著作 《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姜燕的著作 《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姚国强的著作 《电影电视声音创作与制作教程》、林达悃的著作 《影视录音心理学》、李飞雪的著作 《影视声音艺术概论》等。 “以上文献大部分是21世纪初的研究成果。国外对电影声音的研究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如汤姆林森· 霍尔曼 (Tomlinson Holman)的 《电影电视声音——录音技术与艺术创作》、大卫·索纳斯蔡恩 (David Sonnenschein)的 《声音设计》、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的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卡瓦尔康蒂 (Cavalcanti)的 《电影中的声音》、贝拉·巴拉兹 (Bela Balazs)的《电影美学》等。”①陈功:《电影后期声音艺术创作——声音元素的选择与组合初探》,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这些著作中,大部分对影视的声音创作原理有一些介绍。如 《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一书就讲解了影视声音设计的普遍规律和最新理念,介绍了影视声音制作中的实用方法和制作技巧。但从心理声学出发讲解影视声音创作的则寥寥无几,其中只有林达悃教授的专著 《影视录音心理学》,力求研究影视声音及其要素的物理性、生理反应、心理效应以及美学属性之间的相互关联,研究主体 (受众)对客体 (声音)的反应,尤其是在以艺术形式呈现的声音刺激下,受众的生理反应、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及审美经验。《影视录音心理学》在探讨影视声音创作的基本规律方面,为本选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并结合理论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
通过对文献、期刊的研究得知:大多数影视文献主要从电影文化发展、电影理论体系建构、影片艺术表现及风格、影视技术、影视传播等方面进行影视研究,涉及影视心理学范畴的研究少见。而期刊论文多研究心理学模型与发展等,几乎没有讨论心理声学在影视声音创作中运用的文章。在环绕声影视日益普及、全息声电影逐步成熟的当下,声音运用已成为提升影视作品质量的重要元素之一;制约影视作品声音质量的瓶颈也不再是硬件设施,而是声音工作者的创作理念与实践能力。所以,准确把握心理声学在听觉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对影视作品的声音创作及质量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梳理心理声学与影视声音创作的关系,阐述影视声音的内涵,提出声音创作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声音的物理特性,引发人耳对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空间感等方面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感应,以此带给受众相应的心理暗示,表达导演意图,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本文通过影片实例分析,阐述影视声音创作的具体方法与技巧。对目前微电影短视频发展迅猛、影视创作应用性研究相对滞后,在声音创作方面应如何加强,给从业者一定的理论参考及实践指导,是本选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 (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①《声音》,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3%B0%E9%9F%B3/33686?fr=aladdin.声音在四个方面对人产生影响:生理上、心理上、认知上、行为上。心理声学作为人脑解释声音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声音及人们听觉体验之间关系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是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宽广。从影视声音的视角看,其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首先是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常用 “振动频率、振幅、波长、相位、声干涉、混响”等物理参量来表征。其次是声音引起的生理反应,人耳感知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变化,由此引起的生理反应,用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色潮红、寒毛耸立、冷汗沁体、心悸恶心”等来描述;声音造就听众不同的心理效应,如 “喜悦、快乐、兴奋、轻松,恐怖、厌恶、愤怒、紧张”等;人耳的听觉效应,如 “鸡尾酒效应、掩蔽效应、哈斯效应、双耳效应”等也属于其典型的心理效应。最后,要分析声音带给听众的听感满足和审美愉悦,如 “知觉和想象、联想及回味、情感与共鸣”等审美体验。还应研究影视声画间的 “心理诱导”关系,影视中的声音存在着听觉与视觉间相互诱导与叠加的心理效用。
“影视声音创作是运用影视声音思维及其表述手法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评价的一种艺术创造。”②林达悃:《影视录音心理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声音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担任声音设计师、录音师、拟音师、编辑师、混音师等岗位的工作,与导演一同对影视声音的塑造起决定性作用。严格来说,声音的创作者也被纳入接受者的范畴,他们在塑造声音的同时,也作为观众接受影视声音,需要从制作者的传达角度以及观影者的接收角度这两个维度上把握声音的制作规律和进行心理体验,结合画面来统筹思考并解决声音的创作问题。其接受者主要是欣赏电影的观众,其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居住地、生活中的听觉经验等,对他们观影时的声音体验有着显著影响。
影视声音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使人产生独特的心理感受,具有很强的暗示功能。“心理声学是研究有关物理声音的刺激与心理判断相互制约的学科,它涉及的是关于我们怎么听到声音这个问题的主观概念,其中包括:响度、音调、音色、噪声干扰电平和声音形象的定位等等。”①姚国强:《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7页。因此,声音工作者需要运用心理声学知识,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与改变声音的物理特性,对所处理的各种声效进行筛选,分析观众心理,判断它可能引发的观众生理反应和心理效应,以获得观众观影时的心理满足与较好的审美效果。
在当代的电影电视艺术中,声音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画面互相依存而又相对独立:在进行影视声音的艺术构思时,始终不要忘记它是与画面共同构筑影视叙事时空的,声音与画面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基本关系,同时又不应将声音依附于画面,使它成为画面的附属品。②林达悃:《影视录音心理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影视是视听艺术,声音作为影视媒介的主要元素,由语言、音乐、音响组成,与画面一同来构建影片的叙事体系。声音既直接参与叙事、推进剧情的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营构环境空间的真实感,也能间接叙事,起到刻画主题、烘托渲染氛围、暗示和影响观众心理的特殊作用。
在影视声音创作中,声音使观众所产生的审美愉悦以及听感满足,都基于处理好声音客观物理量与听感主观评价的关系,这与心理声学息息相关,心理声学对影视声音创作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影视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心理声学既是影视声音创作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又是这一创作的归宿点。因此,分析研究受众对声音的感受过程 (生理的、心理的和美学的)就成为指导与评价声音艺术创作的关键。其创作者结合心理学原理,运用视听思维,先对影视作品进行声音设计,再完成声音的录制,最后结合画面做后期的艺术加工和处理,这是影视声音创作的基本路径与方法。
声音设计是影视声音创作的重要环节,一部作品如果事先没有精心的声音构思和设计,观众听到的可能是一些毫无意义或者混乱的声音,这会直接影响观众的听觉体验和观影效果。因此,声音设计师、录音师、作曲家要根据剧本的主题思想和导演对作品的风格定位及艺术追求,决定作品的声音基调。在此基础上,以语言、音乐、音响,从创作者与体验者两个心理维度,设计出体现作品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特征、空间环境氛围的声音来。
响度、音调、音色三要素,是声音的基本心理属性,分别表征声音的强度、音高、音品。创作者在影视声音制作过程中,通过响度控制 (声音响度对比;音乐淡进淡出;声音元素间的主次交替);音调控制 (语调、语气、音高的控制);音色控制 (人声、乐器、音响等音色选择与调控),给予观众各种声音刺激,引发其不同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效应,使之在观影体验中获得心理满足及审美愉悦。
由心理声学得知,因声级差、时间差、相位差、音色差的不同,人耳能够感知所处空间环境的差异,以及音源的距离、方位、运动内容等,创作者通过控制和改变声波信号的这些物理参量,进行影视空间感的塑造。
“鸡尾酒效应”是指人耳具有选择性地听取声音的能力;“多普勒效应”是描述运动中的音源会带来声音音调上的变化; “掩蔽效应”指不同的声音之间会相互掩蔽,引起清晰度、可懂度下降及音色变化的现象;“双耳效应”主要指人耳对声音方位和距离进行定位的能力。上述几种效应都是典型的听觉效应,在影视声音创作中常营构这些听觉效应,以产生一些特殊的声音效果。
影视声音创作者在完成影片中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的联动,创造出与画面相符的声音同时,还需将心理声学知识运用到创作之中。即控制和改变声波的振幅、频率、相位、反射等客观参量,刺激人的听觉系统,通过调控响度、音调、音色,触发受众愉悦、甜美、悲伤、恐惧等心理效应,以影响观众的心理感知,实现某些艺术创作的追求。
声音设计就是充分运用声音的艺术造型能力,塑造声音的艺术形象,进行声音创作的过程。一部优秀的影片要想获得 “好声音”,就需要进行声音设计,需要声音设计师以微妙而自然的声音,多样化的声音,导引观影者的注意力,使之产生诸多心理感悟,使影片产生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
印度电影 《摔跤吧!爸爸》,合理分配语言、音乐、音响这声音三要素,用语言表达人物情绪、音乐渲染氛围,更把摔跤的声音“真实”化,让观众在银幕前听到在摔跤现场被忽略掉的声音细节。影片的片头音乐配合印度电影不可或缺的运动感十足的歌舞造型出现。其开场则用电视无信号后出现雪花点的声音和不停地换天线位置的画面,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中男主人公——已退役的全国摔跤冠军、父亲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依旧热衷于观看汉城奥运会摔跤比赛的情景中,这里的音响设计便参与了叙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伴随着电视节目解说对接下来的故事进行铺垫。紧跟着带有竞技感的背景音乐与真实的环境声融合,突出摔跤比赛紧张兴奋的赛感。同时摔跤的音效、人物倒地的音效、电视中喝彩的声音都对剧情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电视里的现场解说词被巧妙地用来解说父亲辛格与挑衅者邦级冠军现实生活中紧张、激烈的摔跤比赛,这一同频率解说使观众产生了心理认同感。随后,第一人称侄子的旁白也是声音设计的精妙之处,既交代剧中人物信息又解说剧情。交代完背景后,影片运用音乐、音效展现印度这个国家的摔跤运动文化,体现摔跤运动员的风采,这也是宝莱坞电影常用的声音设计手法。辛格回家后一直凝望着墙上的奖牌沉湎于过去的荣耀中,希望有个儿子可将他培养成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他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随后,在激奋的音乐声中,全村人都授予生男孩经验,夫妇俩依照做足,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半个村子的人都前来祝福,当报出生的又是女儿时,背景声音是金属家什掉落地上的清脆响声,一如父亲那颗心破碎的声音。在悲怆的音乐声中出生的第三、第四个孩子全都是女孩,父亲黯然收起了墙上的奖牌。当父亲在两个女儿身上看到摔跤天赋后,故事的节奏开始变化,在舒缓的音乐声中,父亲心中的梦想被重新点燃。伴随音乐节奏的加快,父亲心理的愉悦以及激情四溢的心理情绪被呈现,从而激发起观众对剧情走向的期待。
该剧中的绝大部分摔跤比赛,都夸大了现场比赛的声音 (肉体的摔打声、喘气声、脚步摩擦声等),以声音还原赛场氛围,突出比赛的紧张气氛,带动观众情绪。每一段剧情的音乐情绪都表达了当时剧中人物的内心情绪、反映其心理变化,同时烘托场景氛围,参与叙事。
任何时候,响度大小的变化总是能引起听觉感知的第一反应。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知称为响度,响度的改变与影片人物情感塑造关系密切。响度的动态变化与画面结合,能让听众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与心理效应。
大响度的出现,总能带来听众更大的关注度,电影常利用这种高关注度来凸显重要事件的发生。动作科幻片 《盗梦空间》结尾处,主角们从环环相扣的多层梦境中醒来时,其背景大响度的声音从急促逐渐转向平缓,烘托着主角们的心理从面对危险时的茫然与害怕到战胜险境后的平静与放松。这一动态变化的声音牢牢抓住观众的内心,让这段梦中梦的结尾戏份给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电影声音的响度动态处理还能用于描绘片中角色的内心活动,塑造人物形象。国产爱情电影 《少年的你》的女主角陈念与好友胡小蝶拿完牛奶回到安静的教室后,陈念戴上耳机听英语,这时影片的声音以陈念的主观听点呈现,全屏听到的竟然是随身听耳机里的英语声音,以这种超出客观声音响度的大响度处理,暗示了重要事件的发生——好友胡小蝶的跳楼逝世。当陈念下楼向小蝶尸体走近时,影片背景音乐的响度也越来越大,由此刻画出此时陈念内心对小蝶死亡的恐惧不安、不忍与难受。
“寂静无声”也是影视声音创作的常用手法。如在科幻片 《地心引力》的开篇,音乐随字幕缓慢行进,音量逐渐加大,直至画面中出现太空场景,所有声音一下消失,一片寂静。采用这种手法既展现了太空中缺乏介质、声音无法传播的事实,又带给观众心理上的压力。采用这种无声的创作手法瞬间将观众拉入到无声的太空之中,使之犹如身临其境。
在惊悚悬疑片中,常常用到音量突变——听感上响度的对比,来制造紧张氛围与恐怖感,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美剧 《怪奇物语》第一集影片开头,一阵细微的虫鸣伴随着不明异响的环境声在人们耳边环绕,持续十几秒后,镜头切换至灯光忽明忽暗的封闭室内,电流短路声时有时无,室内的空气似乎就要凝固;伴随着静谧诡异的环境声,镜头慢慢向前推进……突然 “嘭!”的一声巨响,一名白衣男子夺门而入,刺耳的警报声向观众扑面而来。此片段合理运用了响度反差对比的手法,使观众产生 “吓一跳”的心理体验。这种由 “小”忽 “大”的响度对比,产生了很强的暗示效果——寂静之下,总暗藏着危险——猛然一声响,使他们有了强烈的被惊吓心理体验。
此外,一个声音占用的声音频谱越多,反馈到人的主观听感上,声音就会越响,即声音带宽会影响声音响度,笔者在教学与创作中也曾多次利用这个特点进行声音拟音创作。如:用一根木棍敲击木板凳发出的声音来模拟枪声。受声场和设备限制,一次敲击所得声音在响度和丰满度上有所欠缺;笔者又利用木棍多次敲击凳子的不同部位,获得了不同频率的敲击声。将数次敲击的声音叠加,于是得到比录真枪声更好的声音效果。
频率是组成声音的重要元素;音调是指人对声音频率的一种主观感知,也称音高。因音调的差异,可带来受众不同的感知,从而传达出影视剧中人物不同的情感。在美国惊悚电影 《大白鲨》中,女孩在水中游泳被大白鲨咬住拖动时,因痛苦与恐慌发出了尖叫声、哭喊声。这一段落中出现了水面上尖锐的声音与水下沉闷的声音,因音调的变化,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恐惧不安感。国产谍战片《风声》中,日本特务机关长武田对汪精卫伪总队机要处译电组组长李宁玉进行拷问时,武田搬出刑具盒,轻轻摆弄各种刑具,缓慢解开李宁玉的衣服,要对她施予凌迟刑。手术刀清脆的碰撞声与解衣扣低沉的摩擦声,带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让她的心理防线一步步崩塌,忍不住发出了声嘶力竭的绝望吼叫声,让人不禁毛骨悚然。
在声音创作中,也经常会用到削弱声音高频的手法来表现角色状态,这在战争片中最为常见。经典影片 《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上岸后短暂失聪,其周遭所有声音都变得浑浊不清,同时伴有低频的 “嗡嗡”声——以此呈现出米勒在战火中身体的短暂麻木与无力的状态,体现这场战争的残酷无情,人类在战争面前的弱小,生命如同草芥。通过这种手法也可以实现一定的剧情表意目的。如香港动作犯罪电影 《树大招风》中,叶国欢中枪倒地,创作者将后续的枪声、呼吸声的高频成分削弱,同时增加了嗡嗡的低频声。这种无处不在的低频声既反映了叶国欢受伤的状态——生命在不断地流逝,也预示了叶国欢 “王朝”的终结。
在音乐处理上,频率变化带来的心理反应更为鲜明。如影片 《精神病患者》中,玛丽莲携款潜逃的路途中突遇暴雨,汽车雨刮刷动车窗的节奏与配乐中小提琴刺耳的不和谐音程相呼应,使观众感到烦躁,也映衬出了玛丽莲内心的紧张不安。
音色是人耳对声音的另一种主观感受,它用来区别同样响度和音调声音的不同特性,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谱结构。音色所涉及的声音特性包括圆润度、饱满度、清晰度、共鸣效果等,这些特性的不同,使我们能够区别各种声音。
影片常用音色刻画人物性格。周星驰主演的系列喜剧片角色,语调尖锐高亢,其夸张的语调与无厘头的表演,带给观众极强的喜剧感。曾志伟在 《无间道》里的表演,语调沙哑低沉,凸显了人物阴暗狡诈与霸气的性格特征。这些均充分彰显了音色带给声音的表现力。在动画电影 《冰雪奇缘2》中,两姐妹的音色既鲜明又各有特色。姐姐艾莎的音色是成熟知性的,符合冰雪女王的人设;而妹妹安娜的则活泼灵动,稚嫩俏皮。男主角克里斯托的音色则是沉稳厚重的。
通常情况下,清澈透明的声音会给人一种善良和蔼的感觉,反之,沙哑刺耳的声音会使人产生阴暗、恐惧的印象。只有影片人物角色的音色与人们生活中的视听感知经验相吻合,才会让大众从心理上接受它们,使它们获得认可。
“声音所处的空间意味着叙事层面上能够被听到和感觉到的关系。”①[美]David Sonnenschein:《声音设计——电影中语言、音乐和音响的表现力》,王旭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77页。空间感知是我们对空间及空间不同属性——声音的方位感、运动感、层次感、包围感、环境感等的感知。
灾难片中,常常利用空间环境感的营造,呈现灾难的惨状。《唐山大地震》中,地震开始时,地面逐渐震动强烈,屋内的东西 “噼里啪啦”摔落在地上,电线杆 “咝咝”冒着火花,墙面 “轰隆”坍塌,人类微弱的喊叫声不断……所有的声音都在表示 “破碎”。利用声音元素构造空间的环境感与包围感,进行听觉上的危机营造再到心理上的情感冲击,让观众感同身受,还原灾难片的凄惨悲凉。
动作片里的汽车追逐戏,常用声音形成远近景别感和运动感来表现追逐的惊险刺激。《速度与激情6》影片开端便用声音点题,两辆汽车从蜿蜒险峻的山路隧道行驶而出,汽车的引擎轰鸣声在空间维度上从远及近、低沉与尖锐相互交替,其方位感、运动感清晰,层次感鲜明。车内快速换挡齿轮咬合的金属声,猛踩刹车卡钳与刹车盘的刺耳机械声,轮胎与地面的剧烈摩擦声,从听觉上构造出两辆快速行驶汽车相持不下的现场感。切换到全景时,海鸥鸣叫与海浪声轻轻从耳边拂来,用环境声创造空间感的辽阔。由点到面,“点”是前面汽车飞驰的细节突出,“面”是声音元素的叠加营造,以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赛车在海边悬崖上争持不下的惊心动魄与血脉偾张,体会到 “速度与激情”。
此外,还有的影视作品会利用声音创造环境包围感。电影 《拯救大兵瑞恩》中,美国士兵们在海上准备登陆时,船正面被岸上的敌人用机枪扫射,他们被迫从侧舷跳水入岸。掉入水中时,咕噜噜的水声一直在耳边环绕,让人无法呼吸;岸边的战火声被削弱得几乎听不见,连不断射进水中的子弹声也显得沉闷无力。镜头跟随一人的水中视角不断地上下浮沉;对战火的听感,也时而有力,时而无声。这段声音就营造出水中的空间包围感,让双耳在感受水中声音的微弱时,也同时带给观众心理上的压力与窒息感。
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干扰影响的现象称为听觉 “掩蔽效应”,也就是说由于某种声音的存在而降低了人们对另一种声音的感受能力,这种现象除了与音量有关,也与频率有关,因此也叫 “频率掩蔽”。
当某些声音元素同时存在时,其中一些声音会被掩盖得听不到。在电影中,语言、音乐、音响常会同时存在,在影片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极大地了丰富影片的艺术魅力。因掩蔽效应的存在,应尽量避免其长时间同时出现。意大利电影 《海上钢琴师》的男主角1900送别女孩下船时,远远地看着那个女孩——想把唱片送给她,却不知道如何开口;等他开口时,周围群众的声音又将他的语言掩蔽;虽然后面得以交流,但最终还是没能把唱片送给那个女孩。而这里运用掩蔽效应使女孩听不到1900的话语,让观众为之揪心着急,观众期待1900拥有爱情,盼望他们俩有好的归属,但因声音的掩蔽干扰使他们无法正常交流却又让他们俩错过,这为主人公产生放弃念头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另一部登山题材电影 《攀登者》中,登山队伍在攀登上拉巴日峰后撤离时,一名队员不慎随着雪块下滑,引起大家对雪崩的恐慌,开始落荒而逃。队长方五洲临危不乱,大声高喊:“不是雪崩!不是雪崩!”但是此时局面已混乱,除了队长身边的两三人能听见外,其他人的听阈已被嘈杂的叫喊声所掩蔽。这段剧情就巧妙地运用了掩蔽效应来营造危机。
人们具有从许多声音中选择听到自己想要听的声音的能力。鸡尾酒会效应就是根据讲话内容、声源的方位和音色等要素,从嘈杂环境中选择听到自己需要听的声音的一种能力。
在影视同期声录制时用的话筒是不具备“选听”功能的,往往现场能听懂的内容,录音后播放却无法听懂。因此,在拍摄大型聚会场面时,为了产生鸡尾酒会效应——通常同期录音时只让主要演员说台词,其他人都装作在谈话不发声;然后再录一条 “群杂”的音轨,后期制作时将两种声音按合适的音量比例还放,以此来烘托现场气氛。中国大陆推理类电影 《十二公民》中,有众人意见不合争吵起来的场景,影片的声音制作,在后期的声音制作时,就会刻意让一些重要的台词在持续的嘈杂的争吵声中凸显出来,以此带动剧情发展,这就是鸡尾酒会效应。
现阶段的 “录音工作”已经被扩展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段,不仅涉及录音技术、物理声学、生理声学等学科领域的内容,还包含美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内容。而声音是付诸听觉的,声波不论以何种方式,通过何种介质传入人耳,被大脑解读为声音,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这种心理暗示与声音的客观物理特性、人的主观生理反应和心理感知密切相关。在创作时,可将生理声学、心理声学相关知识应用到影视声音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控制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等以及使之产生掩蔽效应、鸡尾酒会效应等听觉效应,配合画面来增强作品的情感表现力。可通过大响度突出震撼感、无声突出寂静惊悚感,以音调处理进行受众心理刺激,选择合适的音色刻画影片人物性格以及进行音乐情绪风格的定位,利用声源的方位感、运动感、层次感、包围感、环境感等来塑造声音空间,运用掩蔽效应和鸡尾酒会效应来遮蔽或是凸显某些声音,获得特殊艺术效果。
总之,利用技术手段控制与改变声音的某些参量,这些参数的改变引发我们观影时的不同心理体验,可达到不同的声音创作目的。用 “技术手段”促进 “艺术创作”,为电影最终艺术效果的呈现,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已经成为影视声音相关从业者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