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及其产业扶贫路径研究
——基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的考察

2021-01-28 07:01谢洪忠肖杰丁
民族艺术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傈僳族怒江州民族服饰

朱 韬,谢洪忠,肖杰丁

中国素有 “衣冠之国”的美称。衣冠之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服饰文化华彩纷呈、博大深厚。中国又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和魅力。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是认识及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民族服饰我们可以了解该民族的环境、历史、社会、习俗以及宗教等,从一个侧面反映民族的发展及地方区域性各民族的性格特征。无论是用历史的还是现实的目光去审视,各民族都能够用生动多姿的 “服饰语言”诉说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可以说服饰是一个民族最直观的形象符号。

所谓民族服饰是指各民族穿戴在身上的各具特色的服饰。服饰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原料制作、纺织工艺、印染工艺、刺绣工艺、图案纹样、色彩表现、饰品工艺等因素。民族服饰产生于民族聚集区,并渗透在他们的生活中。因此,他们自发推动着民族服饰的制作、生产、销售和推广。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民族文化面临巨大冲击,民族服饰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一、怒江州的产业扶贫态势及民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2018年《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和 《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两个文件的发布,相关部门明确提出支持设立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后文使用简称 “怒江州”)作为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被列入全国第一批 “非遗 +扶贫”重点支持地区。目前学界对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没有既定的概念界定。按照 《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件中的要求,可以将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理解为,对适于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传统工艺项目,根据项目特点和工作实际,采取政府投资、对口帮扶援建、合作共建等方式,对当地 “非遗”保护设施、传统工艺传习所、闲置场所或企业厂房等进行改造或新建相关场所和设施,设立、形成一个或几个相对集中的传统工艺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空间,让当地民众在这个空间中接受培训和交流学习,进而进行 “非遗”的传承、生产和销售。

怒江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14年以来,全州累计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8万人。到2019年末,全州已累计脱贫22.35万人,年均减贫5万人以上,目前剩余贫困人口数已总体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数。独龙族在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里率先实现整族脱贫,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树立了标杆。全州169个贫困村相继出列,贡山县2019年12月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剩余80个贫困村目前已达到脱贫出列标准,泸水、福贡、兰坪3个县市也可如期实现摘帽,怒江迈出了 “一步跨千年”的减贫步伐。另外全州建成67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截至2020年5月10日,全州顺利完成了新增计划16518户63003人的搬迁任务,10.2万搬迁群众全部进城入镇。①怒江州扶贫开发办公室:《怒江州2020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报告》,2020年。

怒江州的民族众多,有傈僳族、怒族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2%。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彰显出怒江州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交流,怒江州的民族服饰在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困境,一是款式陈旧,缺乏时代美感和吸引力;二是材料落后,其生产工艺与现代生产方式脱节,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价格偏高,市场推广难度大;三是缺乏鲜明特色,构成形式复杂,难以成为品牌。以上诸因素导致怒江州民族服饰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缺乏创意设计和科技提升是目前民族服饰传承与发展的显著困境。图案设计要么沿用传统的图样,要么模仿和抄袭,要么进行分解式 “改良”,使其本身的区域美学特点不明确。对传统工艺的挖掘和提炼不够,对现代工艺也没有很好借鉴和吸收。在产品设计、工艺提升方面研发投入较少。同时,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和技术标准,其产品几乎很难被市场认可,无法取得省外、国外订单。

此外,在民族服饰传承培训过程中,一方面,愿意学习并能够掌握技能的人少。如何提升民众的学习意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保护与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培训师资和教材的不足也大大制约民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总体来看,怒江州的民族服饰主要还是依靠合作社、家庭作坊等进行生产及销售,销售手段单一,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营销体系或网络营销平台。产业规模不大,缺乏推动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也不高、品牌效应还不突出,难以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怒江州民族服饰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巨大困境。

二、怒江州民族服饰的文化基因及其产业扶贫诉求

怒江州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文化,民族服饰是独特的文化资源,承载着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民族服饰产业化发展,能够可持续巩固怒江州的脱贫攻坚成果,并为怒江州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及动力。

怒江州山高谷深,形成四山夹三江的峡谷地貌。这种奇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基因,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以及习俗密切融合,呈现出既与周边地区服饰相互渗透的共性特征,也有与聚居地生产、生活及区域物产个性和谐共融的特征。据称,傈僳族系游牧民族后裔,其服装雏形为男女均着兽皮或粗布右衽式单袖、长及腿部便于游牧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女性下着多皱褶的裙子,无饰物无鞋,男性下着紧身裤。

随着民族服饰品种的日趋多样化,服饰的用料也逐渐增多,饰物更是花样繁多。怒江州各民族所呈现出来的服饰文化基因日趋丰富。例如,傈僳族妇女的饰物以头戴 “欧勒帽”为特征,怒族妇女以 “红藤勒首”和身披 “怒毯”为特征,两族男子均以长衫、挎刀、弩不离身为特征。普米族以女装似白族,男装似藏族,腰勒竖条彩带为特征。独龙族服饰则极为简单,男女都以身披独龙毯为特征。通常为自织麻线的长条毯,直挂或斜披于身上进行盘结,无缝制。由于独龙毯多彩细条纹,因此有 “彩虹毯”的别称。

在怒江州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傈僳族的女性服饰呈现出因地而异、南北不同的特点。怒江州北部的贡山县、褔贡县一带的傈僳族妇女,一般头戴由珊瑚珠、海贝壳、料珠串成的 “欧勒帽”,身穿右衽收腰的短衫夹袄。短衫一般为浅蓝、浅绿和白色;夹袄则都是深蓝、深红、黑等深色的,其色彩对比十分鲜明。下身常着长及脚踝、裙褶很多的裙子。有的富裕人家还在胸前挂着由贝壳、料珠、银币、玛瑙串成的胸饰 “拉奔”。怒江州南部的泸水市、兰坪县等地的傈僳族妇女则一般不穿长裙,不戴头饰,其服装为上衣右衽,着长裤,腰间系一条小围腰,青布或黑布包头,显得十分朴素雅致。傈僳族男装各地基本相同,一般用黑布或红布、蓝布包头,身着麻布白底黑线长衫 (夏天穿短衫),裤宽大,长至膝下,上开大襟、无扣,腰系线织布带。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怒江州少数民族地区身着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包括在半山区、山区,民族服饰都不常见。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民族服饰难看或没有特色,而是因为传统的民族服饰大都烦琐而不简洁、厚重而不轻巧,不适应现代人的劳动生活,仅仅在节假日的集会上才能看到身着民族盛装的场景。因此,导致人们对民族服饰的认知也开始出现偏差,甚至有一部分人对民族服饰的认知是从舞台化的少数民族表演服开始的,其判别也是以表演服为标准的,这种现状不利于怒江州民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因此,怒江州民族服饰的产业化发展,亟须提取民族服饰的重要文化元素将其合理应用到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在发展民族服饰产业的过程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它;同时,提升怒江州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利于怒江州民族服饰文化品牌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三、怒江州民族服饰产业化的扶贫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度贫困地区要重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巩固提升工作。从“搬得出”全面转向 “稳得住”,综合采用旅游产业扶贫、生态扶贫、转移就业等措施,保证搬迁群众有业可就、有岗可上。目前,怒江州依托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建设,围绕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特色种植养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按照一村一车间的布局,建设了30个旅游扶贫车间,初步形成 “政府+企业+合作社+党组织+群众”的发展模式。全州目前共建成了3个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它们分别是以手工技艺为主的泸水市上江乡冷水沟寨三百妞农户专业合作社和贡山县的独龙族手工艺协会,以及主要以民族服饰加工为主的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群发民族服饰加工专业合作社。其中上江乡冷水沟寨三百妞农户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5月,注册资金10万元,截至目前共有合作农户37户7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15人,工作车间正在建设中,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主要以傈僳族传统织麻工艺及手工艺品为主,通过寻找合作农户,为他们提供麻种植原材料和麻线 (布)加工机器,回购成品麻布,到生产车间自行设计制作,对外销售的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其基本形成集种植和加工原材料、设计和生产及销售成品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据2019年底统计,全年总收入为12万余元。独龙族手工艺协会成立于2015年9月,注册资金3万元,以开传统门店形式对外销售,截至目前共有会员农户90户142人,其中传承人16人,占比11.2%,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76人,占比53.5%。其会员农户遍及独龙江乡6个村委会。该协会通过会员制进行管理,招募会员并收购会员制作的独龙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再到定点商铺对外销售。2019年,共销售产品2050件,收入18万余元。本文选择产业扶贫效果显著的 “非遗”扶贫工坊——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群发民族服饰加工专业合作社 (以下简称合作社)作为案例进行讨论。①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中心:《怒江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总结》,2019年。

福贡县位于怒江州的中段,因其社会生产力低下、长期封闭、生存环境和条件艰苦、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等原因,福贡县各族人民在饱受贫困困扰的同时,也保留下大量凝结着先民智慧的传统手工技艺。如何让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技艺在脱贫攻坚中绽放异彩,助力脱贫,一直是怒江州政府及文旅部门苦苦思考和探索的重大问题。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是傈僳族传统服饰文化之乡,这里聚集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傈僳族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其中古老的手工纺织、服饰制作技艺在民间代代相传。

福贡县阿路底易地扶贫安置点是怒江州福贡县第一家挂牌成立扶贫车间的安置点,于2017年1月开工建设,2018年1月15日建成并全部入住,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284人,其中劳动力168人,无劳动能力116人。这个项目属于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和珠海市东西部扶贫协助就业帮扶试点项目。该安置点共有3个扶贫车间,总投资533万元,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裁剪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缝纫机设备,年销售额达800万元左右。通过扶贫车间3个月的技能培训,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就近上班,按期务工,按件提成,保障了安置点百姓的就业和收入。目前,带动学员培训就业13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2人。②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中心:《怒江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总结》,2019年。

合作社是目前怒江州挂牌成立的三个“非遗”扶贫工坊之一,也是阿路底易地扶贫安置点的三个扶贫车间之一。福贡县80%以上的傈僳族、怒族民族服饰生产加工都出自于该合作社。合作社2015年申报了商标品牌“纱兰颜”,2017年进入淘宝网,2017年3月步入赤恒底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轨道,2018年下半年挂牌成立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合作社成立后就建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内部工作机构健全,下设有办公室、财务部等机构,办公设施齐全,工作人员责任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纪律严明,推行阳光运作、民主管理,定期公布、公开财务状况和盈余分配情况。合作社共有机器102台,厂房面积350平方米。员工60人,大多数在28至55岁之间,60岁的有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3人,加入合作社从事民族服饰制作后已有27人脱贫。他们每月保底工资1350元,保障上班时间24或25天。其饰品制作以计件的方式再额外增加薪酬,主要从事手工制作的员工每天收入可以达到180至200元,人均月收入基本达到3000元左右。合作社通过对民族服饰的传承以及产业化发展,在带动当地扶贫工作方面取得巨大成效。2019年该合作社实现总收入460余万元,带动当地脱贫218户412人,其中66人为残疾人。2020年上半年,其脱贫人数110户200人,其中30人为残疾人。①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中心:《怒江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总结》,2019年。

为保障合作社的产品质量,精准传承民族服饰的传统技艺,福贡县文化和旅游局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当地民间艺人,开展了专业化培训,对传统织布技艺中的放线、排线、穿线、安装、上架、织布、手工缝制等技艺工序进行了精准指导。共培训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0名手工技艺民间艺人,为合作社的高品质发展奠定了殷实的基础。在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先进的品牌理念支撑下,合作社以原生态服饰为基底,打造了 “纱兰颜”品牌,凭借个性鲜明、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优雅而不失活力的设计、传统而充满文艺气息的风格,既保留和突出民族特色又兼顾大众的审美和实用需求,在保护传承特有的民族服饰制作技艺的同时,也设计生产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民族服饰产品。合作社充分利用地方优势,保护与传承怒江州的民族服饰文化,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民族特色和品牌打造的模式,在民族服饰产业化扶贫之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四、怒江州民族服饰产业扶贫路径探索

按照 《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的要求,设立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传统工艺培训;发展提升传统工艺产品;扩大传统工艺产品销售渠道。充分发挥怒江州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职能,为怒江州的贫困群众,尤其是易地扶贫安置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非遗”技艺指导和产品订单,以传统工艺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同时也激发群众传承技艺的热情,进一步夯实怒江州少数民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基础。目前,怒江州只挂牌了一个以民族服饰产业扶贫为主的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就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同时也为州内其他两个“非遗”扶贫工坊以及其他民族服饰小作坊等产业扶贫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加强宣传营销,积极开展交流合作

合作社加入了 “全球自贸通网” “云南民族服饰网”进行招商运营,借助网络营销,年销售5000余套傈僳族服饰。每年远销缅甸、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约10000余套傈僳族服饰。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应继续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可以与我国知名的电商平台淘宝网、唯品会等合作,充分发挥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专业优势和行业领先能力。也可以借鉴国内一些地区的成功做法,与电商平台共建合作机构,通过线上和线下对产品进行销售。可以通过节庆、展会、赛事、演艺等对民族服饰产品进行推介,对民族服饰品牌进行宣传营销。还可以建立互联网的推广平台,推介怒江州的 “非遗”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相关产品,招商引资。此外,还可以联合国内或省内知名设计学院以及基金会等合作方共同成立 “非遗”设计扶贫机构,为怒江州的 “非遗”扶贫工坊提供创意设计以及智力支持。

(二)通过 “非遗”技艺活态展示,促进民族服饰生产性保护

传承民族服饰 “非遗”技艺,是怒江州少数民族独特文化得以保留的重要方式。怒江州福贡县傈僳族民族服饰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流程共有17道工序:麻秆采集、晒、浸麻、剥麻、晒干、绕小砣、搓麻绩麻、浸麻、与灶灰同煮、洗麻、晒干、染色、放线、上架织布、布品、传统缝制、成衣。该合作社展板分别展示8名服饰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传统手工织布技艺流程。展示区陈列传统织布工具和传统绕线工具民族服饰成品以及传统原料等20余件。合作社把怒江州少数民族服装加工与 “非遗”技艺展示结合在一起,通过直观的展示,安置点居民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得到提升,经济收益的增加也加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民族服饰产业化扶贫,通过民众自发的行为可以逐步强化其他人共同参与到生产性保护中来,也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服饰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升了传承人文化地位,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安置点居民获益脱贫。怒江州民族众多, “非遗”资源丰富,应坚持走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道路,对民族服饰的传承以及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都将起到促进作用,能够增强民众的内生动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积极开展专项培训,培养手工技艺传承人

合作社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定期到工坊内与员工进行讲授以及互动交流,有利于更好地传承怒江州的少数民族文化,让民众对自己本民族的服饰文化有更深的认知,加强民族自信及文化自信,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当地民间艺人对传统民族挎包的刺绣和缝制进行培训。对传统织布技艺放线、排线、穿线、安装、上架、织布、手工缝制等技艺工序进行专业培训,最后将制作成品进行展示比赛,并颁发结业证书。通过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密切关注每一位员工制作技艺水平的提升,从中挖掘和发现优秀的手工技艺传承人,形成员工内部激励制度。并积极申请,争取列入手工技艺传承人保护名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导传承人不断深入研究怒江州少数民族服饰与民族传统、仪式、历史等的关联及其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保护、传承怒江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通过民族服饰以及提取其元素应用到现代服饰的方式来更好地展示怒江州的少数民族文化。

此外,合作社还将制作技艺记录存档。将每一项制作技艺的详细步骤,造册记录、整理、印刷形成教材式的内部资料,免费发放给有学习需要的民众,扩大了民族服饰技艺传承的范围。

结 语

怒江州民族服饰产业化发展,既要保留其本真性,又要加强创新性。从保护传统民族服饰的角度来看,“本真性”是民族服饰的核心和价值所在,民族服饰传承最重要的是对传统工艺、内涵、理念的传承。从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来看,略显厚、重、大的特点与现代生活方式以及快速的社会节奏不协调。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需求的多样化,民族服饰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创新设计和科技提升两个驱动力。因此,传承并非简单“复古”,而是在创新的基础上重塑传统,从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中去寻找民族智慧,并加以传承和弘扬。

总之,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应当继承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民族化、时装化、现代化的特点,在设计上将传统与创新相融合,改烦琐为简约,改陈腐为现代。以传统饰物为基本装饰元素,以大峡谷人文及地理景观为基本形象元素,以黑、红、白色为基本色彩元素,以简约明朗的纹案为基本造型元素。既保留传统元素又有创新设计的民族服装才能被大众和市场所接受。在文旅融合及全域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活力的催生器。一方面可以通过怒江州众多的易地扶贫安置点、村史馆、少数民族文化展览馆、少数民族服饰陈列馆等对怒江州的民族服饰进行陈列和展示。通过举办怒江州少数民族传统的节庆活动,例如阔时节等,以及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例如怒江皮划艇野水世界杯大赛等,还有其他的文化交流活动来对怒江州的少数民族服饰进行宣传和推介。此外,还可以通过舞台化和影视化来大力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创作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音乐剧、歌舞作品以及影视作品等来展示怒江州的少数民族服饰,激发怒江州民族服饰的市场活力。另外,民族服饰的产业化发展还可以向文化创意产品、旅游纪念品等转型,这样才能不断拓展其销售市场。怒江州可以在即将规划建成的产业园和产业基地里,全方位展示独特的少数民族服饰工艺,集中打造服饰产业,规划建设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依托,布局具有一定规模的怒江州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此带动怒江州民族服饰等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当地政府应两手抓,不断创新路径,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服饰产业化发展,更好地助力怒江州脱贫攻坚,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主要数据来源:怒江州扶贫办公室、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

猜你喜欢
傈僳族怒江州民族服饰
云南省傈僳族儿童乳牙龋的唾液微生物研究
民族服装文化视角下民族服饰的国际化与品牌化
樱花浪漫迎阔时,刀山火海任尔闯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
怒江州通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省级初验
反思与展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控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怒江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欢欢喜喜购物记
怒江青年“五四”用朗诵助力脱贫攻坚
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设计
汤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