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兼论当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21-01-28 07:59:32冯海燕商丘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党和国家民办民办高校

冯海燕 商丘学院

在我们满怀热情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也迎来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四十年发展的重要时刻。四十年的岁月里,沐浴在改革开放和风细雨中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恢复发展到高速成长的历史轨迹。值此重要时刻,全面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细致总结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四十年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成绩,认真分析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积极探索未来的发展与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道路,取得了长足发展,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以及内涵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1.恢复发展时期(1978-1991)。研究显示,建国初期,大陆地区共有八十余所私立高等院校存续。在党和国家“积极维持、逐步改造、重点补助”的指导方针下,大多数私立院校能够维持发展。1952年底,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范围院系调整工作的完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开始进入长达二十余年的沉寂期。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沉寂已久的民办高等教育,“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百业待兴,人才匮乏,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国民教育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期。至此,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和鼓励下进入了缓慢的恢复与发展时期:中山业余大学、中华社会大学、北京自修大学等一批早期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逐步出现。在此期间,通过修订宪法(1982)进一步明确了“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相关行政管理规定的出台也为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2.快速发展时期(1992-2001)。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后中国社会整体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2],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创造了契机。国家教委1993年颁布的《民办高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设置、审批、管理、变更等进一步进行了明确。《规定》颁布当年,潮汕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思源培训学院等一批高起点、高标准、应用性的民办高等院校便获批设立。随后的1994年黄河科技学院、浙江树人学院等一批从事普通专科层次学历教育院校的设立更是成为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1999年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开始,“为了适应扩招的需求,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3],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相继有一批民办专科层次高校升格为本科层次,全国也先后出现了一批联合公办高校和社会力量共同举办的独立学院并逐渐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拥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较好的社会声誉的民办高校。至此,民办高等教育无论从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在校生人数以及社会认可度等各个层面来讲都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格局中占据了一定的分量,完成快速发展扩张。

3.内涵发展时期(2002-至今)。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借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契机,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达到了一定高度。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为此,《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的若干规定》以及《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等新一批法律、法规不断推出,为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化、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提质增效、内涵发展理念引领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相当一批民办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2011年,北京城市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西京学院、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等5所院校获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权限;2013年开始河北传媒学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开了现当代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史上的先河。而2018年10月20日秉承“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首先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私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的成立更是标志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入了新全新的时代。

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四十年的成绩与经验

4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鼓励和支持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探索前行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坚持党和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大多数民办高校现行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多的是在具体业务层面,对于宏观层面的把握和指导仍然有赖于党和国家的整体规划、扶持和规范。其次维护好公办与民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现阶段,单纯依靠公办高等教育很难满足广大人民群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中的人才缺口。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满适应了社会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是对当前我国公办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是继续坚持鼓励支持、依法管理的重要原则。“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和加强管理”是党和国家在长期管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过程中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政策,在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不断繁荣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经过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管理方针。

三、当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四十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可圈可点,但审视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仍然存在一系列现实困境急需解决。面向未来发展,我们仍需积极探索出路。在现实困境方面,首当其中的是民办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教育领域虽然形成了基本的法制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具体依法治理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和补充。其次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定位不够清晰,尤其是法律定位。当前民办高等教育这种非企业、非事业的定位使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再次是民办高等教育的产权不清。民办高等教育在用地属性、产权归属、合理收益等问题上的模糊不清正在成为一部分民办高校发展的困扰。最后是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困扰。当前我国众多民办高校中能够像西湖大学这样高起点、高标准办学的高校实属凤毛麟角,大多数都面临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方面的制约,进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未来,应着力解决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问题,产权问题,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师资水平,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党和国家民办民办高校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8:32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3:31
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3:12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守牢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