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成就欧仁·德拉克洛瓦艺术的几点要素

2021-01-28 11:53
大众文艺 2020年19期
关键词:鲁本斯德拉天才

孙 毅

(天津美术学院,天津 300141)

“美术是天才的艺术。”

“天才是那‘把规律给予于艺术’的天赋才能。”①

——伊曼努尔·康德

关于欧仁·德拉克洛瓦(下文皆称其为德氏)的艺术成就与贡献,美术史已有定论。他继承古典主义、发扬浪漫主义,开启了现代艺术的伟大之门。他创造了独立且影响深远的艺术语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本文主要探究和分析成就德氏之艺术伟业的几点要素。

一、生而逢时

“天才”作为多方社会条件制约下的人的能力而言,必须在足够适合其生长发挥的空间才有意义。

自一七一五年法国历史上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去世以后,到一八七五年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正式确立,这一百六十年间,无论哪一方面都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恰如德氏的调色板一样“总是沸腾的”。德氏,正生活在这个转变时代的高峰期。

虽然社会局势动荡不安,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创作反而更加对他有利。

经过大致归结,德氏的社会条件可以分为六点。

(一)政治环境宽松

政体多变,各种运动多发,政治环境宽松,没有单一专制制度下的黑色压力。所以,他在思想和行为上,乃至艺术形式和内容上更可以不受拘束。

(二)良好出身条件

他拥有良好的家庭出身。德氏的父亲在革命政府出任过外交部部长、驻荷兰大使,帝政时期出任过马塞省与波尔多省的行政省长;他的母亲出生在著名的宫廷木刻家族;德氏的外祖父是声望极高的御用家具师。

(三)“好运气”

他认为“好运气”给他带来的好处。他曾在一八五三年五月二日的日记中记录道:

“……如今在这帮老朋友里面我觉得很孤独!有很多事情他们不能原谅我——首先是,他们不能原谅运气给我带来的巨大好处。”②

很显然,德氏虽未明确说明这种“运气”与“巨大好处”具体指什么,然此时的他已是五十四岁了,通过翻查与其相关的文字资料可以得知:尽管有段时间德氏的画并不好卖,但是比较安格尔的记述来看,那时候的德氏并没有什么关于生活吃紧或急着赚钱的话题。我个人分析这未明确指出的“运气”与“巨大好处”应该至少应该是关于经济上的。

(四)开放和多元的思想成果基础。

自十字军东征,到文艺复兴,伴随着短暂且意义深刻的宗教改革运动,又有启蒙与浪漫运动。这漫长的六百年当中,沉淀出许多思想大师,他们的思想无不引导着各方面前进。这些丰厚思想的果实无疑为德氏提供坚实的精神食粮。

(五)艺术资料丰富

虽然那一时期的绘画艺术被古典主义形式所把控,但是有文艺复兴以来的多位画家创造的各具特色的风格作为参考基础,如丢勒、鲁本斯、伦勃朗等、又有庞贝古城,以及其他遗址的考古发掘所提供的更多古代艺术品的真实物作为反对“只重视'古典'表面形式”的古典画派的根据,他又多次外出远游他国,这些见识和经验都告诉他可以有更多可能。

(六)科技进步的刺激

“科学技术”的兴起导致一部分人对“人类精神”的极大反扑。

技术文明的标志是“工业革命”的横空出世,那么以“工业革命的形成过程”为半径画一个圆,圆心就是生产力的革新,以这种革新为基础的必然结果是,人的生活方式、追求方式、表达方式等等都被改变了。对物质与金钱的追逐正在渐渐代替精神追求和对自我的修为。又有“理性主义”的兴起,也使人们的情感冷漠。

“浪漫思潮”正是在这种“社会模式”对“人”的精神的消磨影响下产生的。马丁·汉高曾这样描述道:

“浪漫派那一代人实在无法忍受不断加剧的整个世界对神的亵渎,无法忍受越来越多的机械式的说明,无法忍受生活中诗意的丧失。”③

德氏也是这“无法忍受”中的一员。单就绘画来说,德氏在绘画技法、构图形式、颜色的开发与搭配、美学思想、美术评论、文学与音乐的评论等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人性”。

二、长于沃土

德氏艺术风格的形成深受前人艺术思想和创造成果的影响。

(一)古典基础

德氏于一八一六年到一八二二年间在古典派画家盖翰的画室学画,这无疑为他奠定了古典绘画的坚实基础。这一基础使他终身受益。他重视临摹,也善于准确合适的吸收符合他的优点。

(二)鲁本斯绘画的影响

美术史家沃尔夫林曾说过,绘画得得益于其他绘画的远比得益于自然的要多。的确,每个人的创造都离不开前人的经验,天才也不例外。

在他晚年时对鲁本斯有这样的评价:

“一切肤浅的人对鲁本斯的画法的厌恶,说明这位辉煌艺术家的非凡力量,也说明他缺乏只有在装腔作势和卖弄风情的形式中,才能见得到的那种迷人的东西,真正能够欣赏那样的天才的作品的人,可以找到许多吗?他好像是那种可能貌似粗鲁、可能对听觉是不愉快的语言。但是,他能够像最悦耳的语言那样好地用来表达最细致的感情。”④

德氏对鲁本斯是推崇的,可以说是被他直接影响最多的。

(三)思想解放的影响

“启蒙”与“浪漫”这两种运动几乎是同时的,有人说“启蒙”是对于“人”的运动,“浪漫”是对于“艺术”的运动。但是“人”和“艺术”怎么可以被分开?人被解放,艺术必然同行,甚至引导解放。

德氏,正是处在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的“解放”点上。单从思想史上看,“上帝”或者“神”的“存在”被质疑了,这就大大降低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程度。既然连“神”都可以怀疑了,更何况“艺术”,那么“艺术的形式”的权威又何足挂齿呢。

德氏正是这种充满怀疑精神的艺术家,他在五十六岁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论述也是对坚持“古典形式”的反驳:

“难道由内心需要和我们心灵最纯洁的快感的源泉形成的美,必须关闭在严格限制的范围里?难道不准我们在生活里寻找美,而希腊的美永远是唯一的美……”⑤

在德氏眼里,任何“形式”都不会成为权威,它们总还是不够,他选择了随时代的前进而完善或创造它们。

(四)纯真的心灵

德氏拥有一颗弹性十足且敏锐的心灵,这当然是他的天赋,这种天赋胜似真正的诗人,况且又深受但丁、莎翁、拜伦等文人的艺术洗礼。

比如黑格尔所认为的最高艺术就是诗歌,因为他有哲学一样的抽象美,又最直接表达心灵。所以德氏的画作正如诗人一样,将这种“感觉”瞬间抓住,变成画面,使之丰富而深刻。

(五)注重艺术的本质

他并不在乎别人将他定义成什么“主义”,他只听从他的心灵,正如苏格拉底提倡艺术应该表现人的心灵一样。

(六)康德的影子

德氏的这种从感受和心灵的直觉出发所做的“非目的性的审美选择”也正是康德美学的结论,即不依于任何概念、不依于任何利害关心、不依于任何目的,完成或者体现艺术共有之“共感”——合目的性的性质与机能,最终达到“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之自然本真的审美状态,或审美境界。

德氏的绘画形式正是有了这些基础,才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子。

三、强在自立

(一)年少有志

一八二二年十月八日的日记中,德氏写道:

“我的抱负,或者说我的能力所能达成的抱负,正在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我将要成为创造伟业之人的先驱。”⑥

这段记述中,年轻的德氏用了“先驱”二字,此二字倒是增加了些表面的谦虚,但同时也透露出更强烈的自尊、自信与更坚定的志向。这一年德氏二十四岁,也正是他完成其成名作《但丁的小舟》的同一年。

(二)勤奋、独立是根本

德氏是勤奋的,他一生的作品产量极为丰富,我十分同意他是天才但是更乐意宣扬他的勤奋,天才是与生俱来的,但只有是“勤奋”方是最重要的。

“天才”是德氏的基础,但并不是必要条件,“勤奋”才是这一切的可能。所以称他为伟大的天才,也是根据他的作品和文字,但是少了勤奋的话一切便没有了。

波德莱尔对德氏评价是“极大激情和巨大的意志力。”对于艺术家来说,使勤奋更有价值的方法便是“独立”和“珍惜时间”,难道我们见过一个行为和思想不独立而且慵懒的人珍惜过时间吗?德氏的勤奋、独立之意志乃是根植于心、实践于行的。这种认知、意志、实践,在德氏身上完美地融合了。

四、小结

德氏是伟大的天才画家,成就其艺术的,可不单单是“天才”那样简单。他毕生都勤奋好学、刻苦用心,是所有从事“艺术”行业的人的榜样。

归结全文来看这些要素,也仅仅是分析得出,看似每个都必不可少,但就我个人观点来看,似乎他的“勤奋”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历史上成就伟业之人未必个个天才,但成就伟业之人必定个个勤奋!

如若我们没有如德氏一样极高的艺术天才,也没有如德氏一样遇到好的时代的话,便只有“勤奋”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

注释:

①康德著.牟宗三译.《判断力批判》.西北大学出版社,第253页.

②德拉克洛瓦著.冯锦 译.《艺术引导人生——德拉克洛瓦的私人日记》.山东美术出版社,第113页.

③刘小枫 著.《诗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页.

④德拉克洛瓦著,平野等译.《德拉克洛瓦论美术与美术家》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82页.

⑤德拉克洛瓦 著,平野 等译.《德拉克洛瓦论美术与美术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26页.

⑥德拉克洛瓦著.《艺术引导人生——德拉克洛瓦的私人日记》.冯锦译.山东美术出版社,第224页.

猜你喜欢
鲁本斯德拉天才
党天才
珠唾集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叙政府军收复德拉市
浅谈鲁本斯的绘画贡献及影响
古典主义绘画的技法及特点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天才的童年
生命就是不停步
斯大林替身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