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叶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常任侠先生曾将中国古代艺术列举为:原始艺术—彩陶—殷周青铜器—汉画—敦煌壁画—云冈、龙门石刻的发展序列,高度肯定了汉画的传统文化地位。在全国汉画像石分布的四大区域中,南阳汉画像石数量最多,风格最为独特。自1923 年董作宾先生发现南阳汉画像石之后,对它的保护、收藏与研究就从未停止。1934年,孙文青编著了《南阳汉画像汇存》一书,收录南阳画像石拓片约145幅。在南阳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郭梓生、姚子昭、王可亭等的倡导和呼吁下,1935年10月10日南阳汉画馆正式建立。虽然当时馆舍简陋,藏品只有百余块,但是开辟了原石收藏和保护的先声。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由政府部门出资南阳文物工作者纷纷积极收集散落各地的汉画像石,加以整理归档。1958年河南省拨付专款对南阳汉画馆进行重建。重建之后的南阳汉画馆面积得到扩展,前部分是大厅,中间部分是展厅,后面是走廊。[1]
此后,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加和人们对南阳汉画像石保护工作的日益加强,1987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南阳汉画像石,鲁迅博物馆进行南阳汉画拓片展出,让更多的民众走进文化,了解汉文化的艺术价值。截至目前,南阳汉画馆像石数量已达2000多块,内容种类涉及天文、乐舞、百戏、社会生活、图案、建筑等,成为汉画收藏、陈列、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
目前,南阳汉画馆展示形式主要以静态的画像石和拓片为主,十分单一,使许多参观者陷入看汉画只看 “画”而不懂“意”的尴尬局面,如何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南阳画像石,体会到鲁迅先生所说的“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就需要我们在原有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观念创新。
南阳汉画像石在我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占重要地位,是续殷周青铜器之后我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璀璨瑰宝。南阳汉画像石以独特艺术风格、简洁洗练的雕刻手法,把汉人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通过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来。汉代经济繁荣,礼乐活动得到全面发展,南阳汉画像石图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仅如实再现了两汉雅俗共存、百戏繁荣的风貌,而且也体现出汉代人追求自然和真实的审美内涵。
汉代国力强盛,受“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观念的影响,汉人重新审视自然万物,在宇宙观、人生观、天人观、人文观等发生了历史性转型。汉代大儒董仲舒把天人关系、天人思想视为自然万物、阴阳五行的自然发展过程。
社会文化历史性的发展与转型总是具有时代的相互渗透性,两汉时期的文化艺术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呈现出汉代的独特特征,但这种演变过程在未形成完全独立形态的过渡时期,表现出极大包容性和共存性。从南阳汉画同一乐舞画面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民间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凸显出不同的思想文化内涵。
将题材、形式不同的图像,进行画面的合理安排组合,绘制到同一个画面中,同时将石像进行层面和区域的划分,通过丰富的画面效果和多空间的视觉造型展示汉代文化的风貌特征。汉代的民俗文化通过对人们生活的表达,精彩绝伦、灿若繁星,显现出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汉代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得到空前繁荣,宴会和歌舞流行,乐舞图像成为汉画的重要造型形象。
许多南阳汉画乐舞图像将不同的人物造型、器乐道具、舞者形态等进行多画面的重组,真实的表现汉代文化的民俗性特征,同时也展现出汉代乐舞柔中带刚的力量美、注重神韵的气韵美、行云流水的流线美。[2]
南阳汉画像石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汉代平民文化,汉画像石上的乐舞表演画面,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汉代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汉代文化的气势磅礴。长虹贯通、行云流水般袖影缭绕、轻盈、飘逸的形象是南阳汉画像石乐舞艺术的风格特征。相似的线条运动方式形成了汉画像舞韵的精髓,飘逸灵巧的优美舞姿是汉代乐舞的主要艺术风格之一,在南阳汉代乐舞画像石中,常常看到飘逸灵巧的舞姿。表演者利用长袖的提、旋、收、放等技艺,伴随身体腰部的扭摆动作,展示出柔韧的腰部功底和娴熟的表演技能。
动作夸张、形象奇特是南阳汉画像石乐舞形象的重要特征,汉代工匠师在进行乐舞人物雕刻时,在艺术层面上进行加工和处理,对舞蹈动作进行概括和提炼,把汉舞的高超精湛的技艺进行夸张,惟妙惟肖地刻画到画像石里面。
神形相配也是南阳汉画像石乐舞的特征之一,工匠师不仅要提炼舞者的舞蹈姿态,而且还要考虑舞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表达,通过面部表情的生动刻画,表达出舞者的心境。“天人合一”思想是汉人崇尚的文化观念,在汉代乐舞活动中常出现腰部的圆形反复扭动、长袖的圆形挥动等运动轨迹,生动展示了汉人的哲学思想。张恒在《舞赋》中表达出汉舞对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关注度,“游心无垠,远思长想”生动描绘了汉舞对历史人物哲学思想、精神境地的刻画和表达。[3]
南阳汉画像石乐舞图像舞者头部动作丰富多变,在动作表现上呈现出和身体四肢动作相呼应协调的特点,又具有头部运动的独立性。
汉舞中上肢的动作优美多姿,有同向挥动、反向舞动、相向轮回等,下肢动作更加复杂多样,不但有优雅的站立、跪步等,而且还有大运动跳、弓箭步等,南阳汉画像石乐舞活动中,舞者的腰臀部动作非常夸张和突出,主要有旋转扭腰、左右出胯、俯仰斜弯等,这样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脊椎的活动来完成。
南阳汉画像石的复原是对历史文化活动空间的虚拟重建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在三维重建空间中除了主体活动人,还包括汉代的建筑、街道、日常用品、乐器、道具等。所以,场景以及相关道具的重建也是南阳汉画像石历史活动的复原的重要任务。[4]
对于场景和相关道具的重建,常采用几何建模方法进行虚拟空间搭建,或使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取主要数据。
三维扫描技术利用仪器设备的科技性,通过激光束扫描目标物体,在仪器上设置两个摄像机对激光束扫描信息进行收集,然后通过处理器对采集的物体三维尺度信息进行自动计算,在计算机系统中生成与源物体造型一致的三维模型。
三维扫描技术的快捷方便性提高了对文化遗产复原的效率和准确性,但是激光束对表面光滑有反光的文物缺乏信息的有效传递性,采集到的三维数据受反光的影响,会出现图案缺失、颜色失真等问题。而且扫描的文物三维数据使用点云的形式进行储存,造成文件超大的问题。如果遇到大型的活动场面,场景、建筑、道具、器具等文物都采用三维扫描数据,在进行三维模型合并处理时,计算机处理器难以进行正常的计算,所以,复原场景是对源场景数据的概括和重建,可以采用抽象概括的表达,同时必须考虑场景复原的真实性。
在进行南阳汉画像石三维扫描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虚拟三维模型的精细度,还要兼顾场景中所有文物模型的文件大小,尽量以最小的虚拟模型个体进行计算。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三维模型拼接和三维几何数据的压缩的方法达到模型的简化。
对于南阳汉画像石中体量较大、不适合搬运和已经破损的贵重文物,没有必要利用三维扫描仪器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可以根据实物尺寸和造型进行虚拟三维模型重建。
河南南阳市宛城区出土的月下乐舞画像石,该图刻画的是嫦娥奔月的画面:“一轮圆月居于画面正中,玉兔和蟾蜍相伴其中,一女子凌风挥长袖屈体而舞,旁边一人悠然自得盘地而坐,手拿排箫抒情相奏,画面右侧三个不同着衣打扮的奏乐者,分别击鼓、吹排箫、吹埙”。对于该月下乐舞画像石的复原,可以使用长焦镜头进行全景拍摄,对于乐器和道具再进行局部拍摄,采集到整幅画面清晰的图像后,通过3dsmax中的多边形建模工具,进行画面中圆月、玉兔、蟾蜍、鼓、排箫、埙等的轮廓构建,在基本造型完成之后,再根据参考图,进行色彩修正和纹理贴图,最后,形成场景和相关道具的虚拟重建。
南阳汉画像石的乐舞图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图像,不但反映出汉代飞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体现着汉代的审美文化的生动、丰富、包容性。南阳汉画像石的乐舞图像直观生动的展现出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通过时空的画面真实再现了汉代历史文化活动空间,构成了汉代社会的绣像史。
本课题研究基于三维动画技术,对南阳汉画像石进行三维复原和重建,使南阳汉画像石突破物理与地域的界限,走出本体环境,面向国内外,以新的文化展示模式呈现在公众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