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新闻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现象

2021-01-28 08:02:26
大众文艺 2020年21期
关键词:隐喻语篇语法

任 璐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一、文献综述

“概念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中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一致式与隐喻式是其中经验现象的两种体现,即关注某个特定语言系统如何实现实例化意义。及物性系统可引导出概念语法隐喻的功能性系统,这是1985年Halliday在创建语法隐喻理论时特别强调的。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知“一致式”理论,即在日常生活中可运用经验去自然的来体现交流。而日常交流过程中,较为简单直白自然语句关系中的词汇和语义即为“一致关系”。从语义可知,“非一致关系”与“一致关系”恰恰相反,“非一致关系”即非自然关系,类似于书写在纸面上的表达形式。英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在深入研究是恰好发现“非一致关系”的存在,并被命名为语法隐喻式表达。[1]

但是,因为我们所处世界环境限制,并且我们经验表达能力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也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所以我们所表达呈现出来的世界有可能跟心中的世界不相符合,因此语言表现形式中存在了“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即隐喻式。而我们要从不同层面去解读语言现象,要求我们从词汇语言功能方面去解读的即为“语法”。而语法隐喻可体现出一些功能的异常,例如过程转换,级阶转移(通常是向下降级) ,性状转化(通常是转向实体/名词,即名词化)。这些异常是指在概念意义不同时反映的不同过程类型、阶级和性状。[2]

我国学者目前也致力于研究语法隐喻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有些学者致力于古典时期至现在的概念语法领域研究,将语法隐喻和一般性质的隐喻做了区分,在其中贡献最大的为胡壮麟教授。[3]而朱永生进一步诠释和分析“一致式”和“非一致(隐喻式)”,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大力度研究相应理论,最终用理论依据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语法隐喻理论。[4]

隐喻意义深刻多种多样,但语法隐喻与每一种隐喻息息相关,每一种隐喻化的过程也同样在赋予语法隐喻新的理解、新的功能。其中,表达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对英语新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二、英语新闻语篇功能

(一)信息传达功能

外部环境内容包含新闻报道的读者理论和看法,他代表的是读者对新闻看法的事实而非语言。外部环境也是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读者们在随时随地交流的新闻的同时,英语新闻的信息功能便起到帮助读者理解事实,包括新闻中主要提到的事情发展过程和便于读者领会新闻信息在传播中起到的作用。

(二)表达功能

读者和作者的思想在阅读时会发生碰撞,思想的交融即为表达功能的核心。而在设置新闻基调的同时,英语新闻的表达功能的特性即自我表现性、创造性、具象性、主观性等也体现的十分明显,从而给读者营造一种阅读使人身心愉悦的感觉。

(三)娱乐功能

创造性语言、灵活多变的句型和修辞方式是娱乐功能的核心。英语新闻因具有上述核心功能的特点所以显得幽默风趣。有时,为了满足读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在读者的脑海中营造栩栩如生的画面,使其变得幽默风趣,英语新闻记者为了达到娱乐效果也仿造小说进行跌宕起伏的剧情安排。

(四)呼吁功能

读者在呼吁功能中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呼吁功能的核心。新闻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号召读者去看、去想、去做,达到醒目的教育意义。因此,一个优秀的英语新闻一定可以让读者关注和切身体会。

三、英语新闻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

近年来在概念语法隐喻领域,大多数系统功能语言学者的都在深入研究名词化这一“概念现象”。正如胡壮麟教授研究的成果,名词化即将事物过程和特性采用名词的形式隐喻来体现原本的修饰关系。[2]名词化在过程中体现为一是将实词或者信息词即动词、形容词名词化,二是将功能词即连词、介词、冠词等词汇高度总结。优秀的语法隐喻想让人通俗易懂的同时,一定应用尽可能多的实词,并减少功能词的使用,所以在句子中语法隐喻使用得当可以尽可能地限制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密度。这是目前研究概念语法隐喻的最核心课题,研究名词化的方向即研究了概念语法隐喻的前瞻倾向。

(一)动词名词化

将语义动词的信息含义扩展或者引入,这是语义动词直接名词化的标志,并且在扩展的同时,语义动词的语义也随之压缩,他的概念和语义也会随之改变。例如a中,动词guide名词化为guidance,dispose名词化为disposal,两个独立的小句简化成名词短语,会使英语新闻中出现的信息量简洁,将避免出现复杂不可理解的多余信息,从而使新闻中词汇密度增大、联系更为紧密。

a.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s Kyle Bibby said there’s also some guidance on the disposal of liquid medical waste.

(二)动词短语名词化

在某些条件下,动词结构中包含介词、名词来实现过程概念的词汇也时有发生,并且含义不是几个独立的动词可以表达完整。在英语新闻中,前后新闻信息衔接的连贯性,是在过程动词结构的名词化隐喻时能够明确语篇中信息的同等性的情况下完成的,并且在新闻中,语义相同或相似的动词名词化较为常见,二将动词直接名词化的现象并不常见,例如b中的would be名词化为would-be,表示想要成为的人;link up名词化为link-up, 表示连接,名词短语的使用要强于原动词短语,从而使新闻内容更加精准简练。

b.A 14-year-old South African girl and wouldbe astronaut even asked Shuttleworth to marry her in a live link-up arranged by Mandela.

(三)形容词名词化

将英语新闻前后信息进行关联和链接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可以表达性状的个体被其中语篇的性状描述隐喻化。例如c中形容词diverse名词化为diversity,避免了新闻论述中掺杂过多的修饰性成分和强烈的感情色彩,使新闻内容更加真实客观。

c. Not surprisingly, they observed considerable diversity of bacterial life in the overall saliva microbione,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individuals.

(四)动词、形容词及其名词化混合

除了动词、动词短语及形容词名词化单一的使用之外,三者可在句子中相互配合,来完成一篇优秀的语篇信息,例如在新闻语篇中将实意动词中语义相同或相似的词汇名词化后,就会在语篇中构建紧密的联系。

例如d中:动词“accept”名词化为短语“The acceptance of ”,将句子转化成短语,将从句“what we proposal”名词化为“proposal”,动词“require”名词化为“requirement”。一系列的名词化转变将原意为“首先要求你接受我们在这里提出的建议。”精简为“接受这项建议是首要条件。”又例如e中:在句法层面,形容词 possible名词化为possibility,动词fail名词化为failure,动词experience名词化为名词experience,语篇中用名词“the possibility of failure ”代替“it is possible to fail”,用“have wider experience of the world”代替“experience the world wider”前者是更专业化的名词短语,使信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些转换使新闻内容更加精炼。

d. The acceptance of this proposal is a first requirement.

It is first of all required that you accept what we propose here.

e. Huang said Chinese will have to learn that although opening a private business includes the possibility of failure,his generation will have wider experience of the world,so they will be prepared to make mistakes and learn from them.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使用名词化的词代替原本的动词或形容词,将新闻中客观不存在的事物以及在结构上杂乱无章的事情客观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英语原文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得句子信息密度增大,行文更简练紧凑,有助于句子的流畅和连贯。

四、结语

英语新闻语篇正是因为存在各类语法隐喻现象,输出相应的意识形态,所以才能够具有使语言表达简练、客观及信息量大的特点,其中概念语法隐喻特性最为明显,它可使新闻语篇通篇更具有客观性、说服力。

通过新闻语料分析,对概念隐喻现象进行了语法隐喻理论的分析。经研究分析可知:概念语法隐喻通过实现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和词汇语法层面隐喻化,大量存在于新闻语篇、新闻报道和公众社论中,使报道语言更贴近实际,具有强烈的客观性和幽默性。目前正在初步研究分析新闻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其中名词化是实现的主要手段之一,需要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隐喻语篇语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跟踪导练(二)4
KEYS
Keys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语篇特征探析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