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生活”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2021-01-26 21:50:32冯丽娟
考试周刊 2021年10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施策略幼儿园

摘 要: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各类政府和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园在“悦生活”课程背景下,将劳动教育植入幼儿一日生活,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资源,构建与园本课程相契合的“悦生活”劳动课程,让幼儿在真实化、情景化的生活场景中,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多元化的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享受劳动,热爱生活。

关键词:悦生活;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一、 走出认知误区,树立正确劳动观念

自2020年3月以来,劳动教育成为全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但在教学实践中,劳动教育往往成为简单机械、没有感情色彩的技能练习,一些教师和家长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所在,使得劳动教育在落地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

(一)幼儿园认知误区

一是只教会孩子某些简单技艺,片面追求技艺学习,忽略了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及对劳动者的尊重;二是片面追求“游戏化”,有些幼儿园为凸显所谓的特色,组织孩子到田间地头“走马观花”,将劳动教育变为一种娱乐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形式走秀”,少了一份教育的厚重;三是劳动体验缺失,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有很多好吃的食物,有很多好玩的玩具,但缺少精神层面的一些体验。因此劳动体验必须完整,让孩子看到劳动的结果,让他们通过自身劳动取得劳动成果而感到满足。因此,带领孩子去种菜,就要让他们看到菜长出茎叶、开花、结果的过程,不能只停留在“浇水、拔草”的技能练习,要注重幼儿在劳动中的体验,由此产生愉悦感,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二)家庭认知误区

部分家长仍然抱有“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会劳动”的想法,让孩子远离劳动实践,像扫地、擦桌子这样最基本的家务劳动,家长也不忍心让孩子参与,怕孩子碰着、累着。还有的家长对劳动抱有一种鄙视心理,当孩子不听话、不认真学习时,则用“要好好学习,不学习的人长大只能去当清洁工”来回应孩子,让孩子形成了“只要学习好,穿衣服脱袜子会不会都无所谓”等不良想法。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他们不重视孩子劳动教育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认为劳动教育并不重要,对以后的升学考试一点帮助都没有。因为进入小学,只考语文、数学、英语,不考劳动实践,且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都与劳动无关,“三好学生”等评选只看成绩,不看动手能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 构建课程体系,初显“悦生活”劳动理念

基于以上问题误区,本园从“悦生活”园本课程出发,将“生活即教育”理念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学习一定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美好的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悅生活”课程理念,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以“走近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为主旨思想,梳理幼儿的一日生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和契机,从一日生活和年龄阶段两个层面构建了“悦生活”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框架和体系。

从一日生活出发设置了五类课程:一是劳动基础课程,包括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以及集中教学活动中的劳动教育;二是以“果树认养、小帮厨、动物饲养、班级种植”为基础的生活劳作课程;三是劳动创意课程,包括创意工作坊、每月劳动日,为劳动注入小小的仪式感;四是利用主题活动和节日活动开展“劳动渗透课程”,让幼儿在有仪式的活动中将劳动转化为乐趣,珍惜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五是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鼓励家长利用各生活环节指导幼儿学习一些劳动技能,组织开展“家庭劳动DIY”活动等。从年龄阶段出发,小班幼儿的劳动教育以自我服务为主,着重让孩子们解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各种劳动能力,如自主进餐、自己穿脱鞋袜和衣裤;中班幼儿则以“为他人服务”为主,如引导幼儿参与班级值日生、园所劳动包干区服务、家务劳动等,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初步的责任感,且能对为自己服务的人心怀感恩。大班幼儿劳动教育以“为社会”为主,引导幼儿参与公益劳动类、社会实践等劳动体验活动,如联合社区、社会机构,利用“五一劳动节”“重阳节”“植树节”等节日开展劳动教育,通过相互合作完成社会劳动任务的形式培养幼儿的社会公德和公民意识。

三、 建立劳动学习场,拓宽劳动实践平台

本园充分发挥社区、家庭的资源优势,注重联合家庭、社会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建立三个“学习场”,打造生活化、真实化的劳动实践场所,在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配合下,拓宽实践平台,增强劳动时效。

(一)“幼儿园学习场”

本园着力于打造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每周开展1次劳动教育集中活动、2~3次区域劳作实践,一日生活环节的随机融入,每月进行一次包干区“劳动日”活动,此外,幼儿园建设了木工坊、陶泥坊、编织坊、私房小厨、美工创意吧等劳动实践室,让幼儿在真实的劳动场所中,与环境互动,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互动,与生活互动,感受丰富多样的劳动生活,在多形式的劳动体验中促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家庭学习场”

本园把家庭作为劳动教育的实践地、训练营,打造“家园”学习场。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教给孩子劳动技能,不包办代替;鼓励幼儿经常参加家务劳动,形成家庭责任感。幼儿园除了根据课程引导幼儿进行一些劳动情感教育和劳动技能培养外,还在寒、暑假为孩子们设计了不同年龄班的劳动任务包,让每个家庭进行劳动打卡,在群内进行劳动交流,让劳动充实幼儿的假期生活,丰富幼儿的假期体验。

(三)“社区学习场”

鼓励幼儿积极参加社区义务劳动等公益劳动,在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中弘扬劳动精神,为社区文明建设做贡献,如争做小小禁毒宣传员、卫生城市宣传员,慰问社区孤寡老人等。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劳动内容,将劳动教育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增强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合力营造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让不在家、不在园的生活因劳动而变得更加精彩!

四、 创新教育形式,品味劳动收获之乐

(一)精心照料,快乐采摘

本园为每个班级安排了种植区,各班每周至少安排一次种植区劳动。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主决定要种什么,怎么种;在这里,他们学习给蔬菜植物除草、浇水、施肥;在这里,他们观察蔬菜植物的生长,感受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惊喜;待丰收时与同伴分享收获喜悦,亲自采摘,将食材送至食堂烹饪,与同伴共享美味。他们体验着种植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收获了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使劳动成为一种有温度和情感的活动。

(二)巧手制作,爱心义卖

结合“悦生活”课程中的礼悦小城游戏,在每年的六一或元旦活动中开展“礼悦义卖”活动。义卖活动售卖的物品则是孩子们在创意美工坊、礼悦私厨、木工坊、陶泥坊、生活编织坊中制作而成,有木片加工而成的玩具汽坦克、手枪,有幼儿亲手制作的三明治、三色营养面条、鲜榨果汁;有创意手工作品星空瓶、油纸伞、贝壳风铃;还有陶泥制作的花瓶、杯子、笔筒等。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制作,将平平无奇的材料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和可口的食物。义卖活动中,孩子们热情介绍,大家争相购买,尽自己的能力献上一份爱心,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体验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及为爱心事业奉献的荣誉感、自豪感。

(三)自我服务,快乐生活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作为教师,要让孩子意识到凡是自己能做的乐意自己去做,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发挥孩子的坚强,自信与独立。因此本园将“自我服务竞赛”作为一项常态性的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小班年段有穿脱衣服、整理玩具、洗毛巾等;中班年段有叠被子、收拾桌子、整理学习柜;大班年段则设置了整理书包、系鞋带、使用筷子、整理床铺等项目,孩子们在检验和展现自理能力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形成了积极快乐的生活态度。

五、 完善评价机制,推进落实五育并举

(一)价值引领,提升素养

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本园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为价值目标,指向幼兒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课题组以此为引领,牵头对不同年龄班劳动教育的评价目标、内容体系、方式方法等进行全面研究和建构,采取表班级自评、年段互评,家庭自评、班级互评、课题组指导评价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劳动养成教育纳入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中,融合在品德、智力、体育、美育教育中,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面提升自身劳动素养。

(二)优化评价,关注落实

在“悦生活”课程背景下,进一步从环境支持、教师组织实施能力引导维度,将评价聚焦于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上,把劳动素养的评价纳入幼儿综合素养之中。一是在教育评价过程中,坚持“双向多维”的教育评价机制,以“幼儿园—班级,班级—家庭”为评价的双向主体。评价过程中,将班级、家庭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纳入园文明班级、幼儿“礼悦小天使”评选中,除了幼儿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养成、劳动技能掌握的因素,还将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劳动课程设置、教师对家庭劳动的指导情况、一日生活中劳动教育的融合和落实作为考评因素。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综合素养观测平台”,设置开放型的观测指标体系,家长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帮助孩子记录劳动过程,秀出劳动成果,获得素养增值。同时还可以在平台与其他家庭进行“劳动秀”交流。三是利用每月大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将本班级劳动教育开展的亮点和困惑进行交流,探讨,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使家园劳动双向教育落地落实。

将劳动融入幼儿一日生活,让劳动丰富幼儿生活体验,“悦生活”背景下的劳动教育,让幼儿在真实化、情景化的生活场景中增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关注劳动过程,关注劳动情感态度的萌发,构建课程体系,拓宽劳动实践平台,创新开展形式,优化劳动评价机制,让五育融合协同发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紫微.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9(47):190-191.

[2]韩春华.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19,2(7):69.

[3]吴玲.陈鹤琴幼儿劳动教育思想探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

[4]王焰.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五部曲”[J].福建教育,2018(47):20-21.

作者简介:

冯丽娟,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0:27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12:00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2:35:07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