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引发了大量的气象灾害,其中,洪涝、干旱、热带气旋、热浪等气象灾害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广西本就是我国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省份之一,一直以来,广西的气象灾害灾种多,灾害频繁,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广西气象灾害严重程度增加,各种气象灾害使广西面临更严峻的考验。[1]而广西又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身处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公众由于防灾设施落后,防灾避灾知识较为有限,所以他们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群体。因此,积极推进气候传播科普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向少数民族公众传递各种防灾减灾知识,动员公众参与行动,是我区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谓气候传播,是“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2],属于科学传播一部分的气候传播,如何将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当地公众易于理解的信息,进而转化为防灾避灾的能力,是气候传播在广西实现本土化落实的重要目标。
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各种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符号多样,总结提炼民族符号融入广西气候传播科普宣传的技巧与方法,对于进一步提升广西公众防灾减灾的科学素养、提高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以及提炼广西气候传播科普的优势特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多年来,广西在气候科普宣传的实践中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内容丰富,带有地域民族特点的科普作品主要集中在2014年和2017年,这与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在2014年申请的《壮族地区气候变化科普工作新模式研究》项目有很大关系,在该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广西气象服务中心结合了广西的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人文特点,创新性地制作了一系列科普作品,这些作品获得了多个科普奖项,在后期的调查中也显示,这些作品对于提升广西气象知识科普普及率和科普知识实用性有着较明显的推动作用。除项目成果外,笔者又对2014年以来其他机构创作的气候传播科普作品进行收集,并将作品分为书籍、动画、影视和新媒体等四个类别(见表1)。
表1 广西气候传播科普作品一览表
在这些作品中,书籍类的作品主要由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制作,该类作品主要通过文字与图片向公众传递气象与气候变化信息,其中,“气象山歌”、“气象民谚”是较有特色的作品形式,广西的气象工作者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歌歌手合作,将气候变化知识和防治气象灾害的信息编入山歌中,编辑出版了书籍《气象灾害防御山歌》。另外,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将广西各地的气候谚语收集整理,配上图片漫画,编辑成了《广西气象谚语精选100条》,在“气象山歌擂台赛”等科普活动现场,将这些书籍画册免费发放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公众;在动画类作品中,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创作的《勒天历险记》系列动画片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动画科普作品,通过讲述壮族少年勒天和达云遭遇泥石流、高温、暴雨、台风、雷电等气象灾害并成功避险的故事,向公众普及气象灾害的自救知识。为了方便壮族地区公众理解,该系列动画还专门制作了壮语版;影视类作品主要由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广西影视频道、中国气象频道等单位单独或合作拍摄,它们主要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气候变化对广西造成的影响以及广西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新媒体类作品也主要由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创作和运营,主要以专题科普网页为载体,刊载广西气候特点、气候变化科普最新动态、气象科普影视片(含动画片)、气象科普山歌视频和歌词、气象谚语、气象与生活等内容。
作者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出它们在科普创作过程中民族文化符号的运用特征及技巧。
符号学是专门研究符号及其意指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实现沟通的一种方法,符号中包含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对广西气象科普作品的分析,也可根据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分类探讨。
语言是文化最基本的元素,符号学家索绪尔20世纪在解释语言现象时提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并指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即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这种任意性是在社会约定俗称的基础上建立的,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被视为语言符号的两个方面。[3]在对广西语言类的气候传播科普作品进行分析后发现,创作者利用山歌、谚语等语言形式,将气候变化与灾害防治等科学信息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特点相融合,在语音和语义形式上实现了创新。
1.语音形式:通过拟声词、谐音词帮助公众理解
语言符号主要靠语音的能指表达意义的所指,在语音表达中,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包括动物的叫声、风声雨声、机器的轰鸣声以及人类的感叹声等,人们认同拟声词和感叹词音义的联结性多是因为这些词的语音形式和所指意义之间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在听感上近似。[4]如《气象灾害防御山歌》中的作品,就使用了大量的拟声词,例如山歌“特大暴雨响悉嗦,脆弱土岭会滑坡”中的“悉嗦”是形容特大暴雨的一种响声;“雾霾天气像仙纱,两样都是朦萨萨”中的“萨萨”,意指朦胧不清,不易辨别;“低温阴雨寒嗖嗖,几多烦恼几多愁”中的“嗖嗖”是指刮风并伴有寒冷的天气。“悉嗦”和“嗖嗖”是根据大自然给人的感受模拟出来的音响效果,是人们日常经验的反映,“萨萨”是因语言习惯形成的特殊表达,具有地域性特征,对本地区受众而言,是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既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也能传递相应信息。
除了拟声词的应用,谐音字词也常出现在气象山歌中,山歌的创作主要是通过比喻、比兴等手法,具有整齐严谨、朗朗上口的辞藻美、押韵美,以及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特点。如在预防气象灾害的对唱山歌中,就有这样一则:
(女)雷雨天气汹汹来,容易造成祸与灾;床头关机(鸡)好提醒,提前预防少破财。
(男)天气信息要牢记,就拨一二一二一;天气变化早知道,应付灾害来得及。
山歌中“机”与“鸡”同音,意图告诉听众:在雷雨天气集中的时节,农村地区的公众睡觉前可以把鸡关在床头,鸡的异常鸣叫可为主人提供预警,主人醒后可拨打气象预报热线12121了解周边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达到有效应对灾害的目的。在这两句山歌中,科普作品既向公众提供了利用家禽预警的知识,也宣传了通过气象热线了解灾害信息的重要性,因为巧用了谐音字,使科普信息简单易懂,便于记忆。
2.语义内容:通过俗语传达科学内容
口语先于书面语,语言的发展经历了“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过程,即经过客观现实的体验后,形成一定的认知,并加工成语言。因此,对现实的感知是认知的基础,认知又是语言的基础。语言系统可以说是客观现实、人们的经验与认知存在着密切关系。[5]在语义结构上,气象山歌融入了人们的现实经验,从而帮助受众理解相关气象要素。
为了丰富气象山歌语义内容,食物、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特定称呼等都融入了气象山歌中,例如:
轻旱雨量更加少,地表空气像‘干捞’,土壤水分不够用,轻度影响长禾苗。
山歌中的“干捞”即“干捞粉”,意指没有汤水的米粉,是广西的特色小吃。空气湿度和温度作为气象要素,具有抽象性,用“干捞粉”对气象指标进行符号化表达,有助于群众理解。又如:
哥养蚕虫妹养蔗,哥养蚂拐妹养蛇;巧用气象收入好,‘财神’光顾我屋舍。
歌谣中的前半句唱出了兄妹二人积极劳动养殖,后半句将气象与美好愿望相结合,让从事农业、养殖业的人们认识到掌握气象知识有助于实现增收。其中的“蚂拐”是广西方言中青蛙的意思,也具有祈求来年风来年风调雨顺,有美好愿望的所指意义。
除了语言之外,利用非语言符号传播也是日常传播中的重要手段。非语言符号是指除了语言文字之外, 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负载信息的一些标志或记号, 如人体的表情、姿态、动作、服饰以及图形、陈设布置、空间距离等。[6]在广西的气候传播科普作品中,风景名胜、民族服饰、建筑等非语言符号也频繁出现。
1.建筑符号系统
2015年,广西气象局与中国气象频道合作摄制的科普影片《高高的吊脚楼》和《走进侗乡》中,通过对具有广西特色的建筑文化展示,将气象科学与民族特色紧密结合。吊脚楼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建筑样式,高度一般为二到四层不等,其高度和设计理念与当地气候环境有着紧密联系,由于广西的气候潮湿,吊脚楼的底层不适宜居住,一般用于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大多在二层以上,顶层用于储藏粮食防止发霉,整个吊脚楼造型上大下小,有防雨防晒,防潮通风的功能。侗族风雨桥是桥梁与廊、亭、阁等多种建筑形式的组合,在功能上有通行避雨的作用。影片选择以当地人民习以为常的建筑作为传播点,向观众介绍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人们的生活环境。
吊脚楼和侗族风雨桥分别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物质载体。在近代建筑开始之前,吊脚楼和风雨桥的建造都是以木加工,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取于自然、科学合理利用自然的生态观念正是与气候传播中倡导的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相契合。
2.服饰符号系统
在由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制作的系列气候变化科普动画片《勒天历险记》中,主人公勒天和达云身着壮族传统服饰,男主人公勒天身穿对襟蓝色唐装,上衣门襟有深蓝色细布相间作为镶边装饰,下身着棕色齐膝短裤,头上戴的是蓝靛色的头巾。女主人公达云身着红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下装是褶裙,头上戴着具有广西壮族特色的三角形头巾。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被喻为“ 一本无字书”,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常被视为本民族的尊严和象征的符号。服饰作为最直接的视觉符号,是有效识别民族身份信息的工具。[7]勒天和达云的壮族青年形象,也让广西的气候传播科普动画在人物视觉塑造上呈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征。
广西的气候传播科普作品在创作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对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选择也涉及到多个方面,从神话人物到日常生活器具,各类型的文化符号运用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
神话人物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广西的气候传播科普作品创作者利用数字动画技术设计出了广西民间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结合神话人物本身的寓意,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使其呈现出一定的合理性,从而将抽象化的人物合理具象化,使人物不显突兀并发挥其本身的寓意价值,即神话符号具象化的特征。在《勒天历险记》动画中,解救勒天和达云的“布爷爷”是依据广西壮族传说中的创世始祖布洛陀设计而成,据壮族创世经诗《布洛陀》记述,布洛陀是壮族人民的“先祖”,是创世神和道德神。在动画剧情中,每当勒天和达云遇到危险时,“布爷爷”便会从天而降,全身散发着金色的光,这样的出场方式表明“布洛陀”具备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神仙属性,“布爷爷”每次都用温和的语气告知勒天和达云应对气象灾害的方法,体现了其善良、智慧等特点。在动画片中,“布爷爷”以一位慈眉善目、温柔善良的形象出现于危难时刻,符合民间一直以来对传统神话人物的理解。
各民族都有富含自身民族特色的生活器具,在《广西气象谚语精选100条》中,就收录了一条毛南族的气象谚语“东风急,备斗笠”,谚语中的斗笠指的是广西毛南族中的花竹帽,在毛南语中叫做“顶卡花”(即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毛南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之一,该民族的花竹帽编织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帽上的花鸟图案象征着吉祥和幸福,因此花竹帽也是毛南族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亦是当地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被誉为毛南族的“族宝”。毛南族花竹帽在过去多被当做雨具使用,后来成为毛南族服饰的组成部分。斗笠是毛南族人们最为熟悉的生活用具,无论是山间劳作,抑或是日常打扮,都有戴斗笠的传统和习惯。这样生活化的气象谚语对受众,尤其是毛南族的受众而言,情感上具有亲切感,这对气候传播工作是有利的,通过解读天气现象,科普相应的气候特点,让预防气象灾害意识渗透到不同区域的少数民族群众日常生活中。
气候传播需立足于具有科学性的科普作品,带有民族特色的科普作品是广西气候传播工作积极发展的重要助推器。随着气候传播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广西气候传播工作也有了一些成果,成功打造了诸如“气象山歌”等科普品牌。但在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创新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广西各民族人民千百年来共同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在广西桂学研究团队2012年针对广西文化符号的调查研究中,就将征集到的广西文化符号进行统计分类,最终确定了地理、神话、民族、人物、历史、文化遗产、风物和工业等9个类别220个文化符号,广西的民族文化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但在广西气候传播的科普作品中,民族符号的实际应用与民族符号资源并不相称,选取的文化符号也都以视觉性符号为主,例如建筑、服饰等,而且相关文化符号也未体现出文化符号背后的深层意义。
因此,科普工作人员要树立起积极繁荣广西民族文化的意识,将体现广西民族文化特别是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我区气候传播科普作品的重要特色来打造,在少数民族文化符号选择的过程中,要加大民族文化开发工作。在符号利用和创新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取舍和扬弃,有些民间文化符号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可能并不适用于科学类的气候传播,因此,加强符号意义与气候传播联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联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科普创作的过程中,应遵循四个理念,即专业化理念,力图将民族文化元素与气候变化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保证公众从中能够了解正确科学的信息;故事化理念,努力将民族文化要素与科学知识寓于故事的叙述之中,使公众更容易理解;人性化原则,重视寻找民族文化元素与公众在时间和情感上的联系,引发公众的共鸣;视觉化原则,努力使民族文化要素转化为视觉化符号,让信息传播得更快速、具象和准确。
广西的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时代不断发展变迁的产物,是中国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将广西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气候传播内容中,对于传播内容创作者来说,在照顾受众情感需求的基础上,拥有了更多的创作源泉和表现形式。对于受众来说,在接受科学教育的同时获得了新鲜感,同时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8]
虽然民族文化符号在气候传播中的应用使广西气候传播科普工作有了区域性特征,但其优势仍有待加强,无论是从文化资源挖掘方面还是文化创新方面,广西气候传播科普工作仍有可发展和加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