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丹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品德意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课堂较多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学习方法的指导,忽略学生情绪情感的充分唤醒和真实表达,导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成度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源自传统文化中倡导含蓄的情感表达,另一方面在于学生缺乏有效的方式探索情绪。由此,笔者尝试将心理辅导中情绪的觉察和表达技术运用到政治教学中,并结合具体案例给出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情绪觉察;情绪表达;政治教学;初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2-0061-03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指导、综合能力的培养,还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进行方向性的引导,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受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影响,不少学生在政治课中情绪、情感的表达有所顾忌,存在羞怯心理。另一方面,政治教学中侧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互动体验不足,忽略了课程中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导致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完成度不高。大量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的觉察和表达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的情绪只有准确觉察才能更好地表达,而准确的表达情绪又能更好地察觉情绪。基于以上考虑,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借用心理辅导中情绪觉察和表达的技术,帮助学生关注自我的内在感受,并予以外化和表达,促进情绪的觉察和情感的共鸣,有利于学生的情绪健康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文将情绪觉察和表达的方法融入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结合具体的课例,从角色扮演、情绪命名、自我提问、运用沉默四个方面给出操作性的建议。
一、角色扮演,体验情感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情绪的管理”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情绪表达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感悟到友善、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以往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先呈现案例,如下所示。
一次数学测试后,小刚考到了理想的成绩,他非常兴奋,大声对周围的同学说:“我妈妈早就说了,如果这次考好了,就给我买我想要的IPAD,到时候借给你们玩。”在小刚兴高采烈和同学聊天的时候,他的同桌小霞一声不吭地走出教室。小霞这次没考好,看到小刚兴奋的样子,想到自己回家要挨妈妈的批评,心里感到很难过。
学生思考并回答:小刚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你能想象当时小霞的心情吗?我们应怎样表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以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为主,在认知层面上学生不难回答老师的提问,但内心缺乏充分的情绪唤醒和情感体验。运用角色扮演改进后的教学流程如下:
展示案例,小组讨论:假设自己是小刚或小霞头脑中的某种情绪,请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用语言和动作将其表示出来,探索情绪背后的想法和需求。例如:
学生甲:我是小刚头脑中的情绪——“开心”(嘴角上扬,面带笑容,双手比“耶”),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心仪已久的Ipad終于到手了!(伸出双手,做握拳状)想到这里,我迫不及待想和同学分享。
学生乙:我是小霞头脑中的情绪——“羞愧、自责”,(垂头丧气,用力搓手,不知所措)唉,我太笨了!(叹气,摇头)怎么都学不好,又要让妈妈失望了!(声音低沉)
情景剧场: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小刚和小霞,并邀请各自的情绪代表上台,请一位同学朗读案例,当流露出哪种情绪,哪一位代表就将手搭在小刚或小霞的肩膀上,并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用语言和动作将TA的感受、想法表演出来。
其他同学作为观察员,仔细聆听,感受主人公的情绪状态,分享感悟。
学生丙:我看到小刚喜上眉梢,也感受到小霞的自责、难过,小刚表达高兴没有错,但也要照顾周围人的心情。
学生丁:小刚应该回到家里再表达他的开心,这样做会让小霞更难过。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情绪觉察,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自己,看到内心的渴望,也能聆听他人的心声,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采取更适当的行动,从而落实“恰当表达情绪,不忘关心他人”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情绪命名,延迟表达助理解
心理学上对情绪的识别和命名的能力有个专有名词,叫“情绪颗粒”,它是一种分辨、定义情绪的能力。情绪颗粒越小的人,越能精细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状态,为应对情绪、采取行动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线索。在第九课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的导入环节,笔者借助三则违反疫情防控法律法规的新闻事件,见下面材料1至3,引出“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从而导出课题。
材料一:2020年2月5日,媒体报道湖北省麻城一黑心商家卖劣质口罩,将一个口罩拆分成几个,售往全国,半天获利45万。
材料二:2月29日至3月7日,河南省郑州市民郭某8天内乘6趟飞机、2趟火车,隐瞒其海外旅居史。3月8日乘地铁上班,致40余人被隔离。
材料三:3月22日,泰国归来女子到达重庆机场后,拒绝接受隔离并破口大骂。
三个案例中,教师没有立刻提问学生:你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是什么?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而是先让学生回答:看到这些现象,你此刻的情绪感受是什么(情绪命名),原因是什么(理解感受)?采用“我感到,因为”的句式回答,学生的答案举例如下:
学生1:我感到很愤怒,因为这些黑心商家贩卖假冒口罩,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可能起不到防护作用,威胁到顾客的生命健康。
学生2:我为那些拒绝隔离的人感到羞耻,因为他们不配合隔离,给别人带来了麻烦和危险。
学生3:对于隐瞒海外旅居史的郭某,我感到担心、害怕还有生气。因为他一个人的隐瞒,连累很多人被隔离甚至被感染,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通过思考,延迟表达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情绪和探索问题。基于对情绪的细微描述,教师再引出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学生就容易达成“法律对生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和遵守法律的意识”这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三、自我觉察,联结内在情感
对初中生而言,自我觉察是一个新的概念,它引导我们感受真实的自己,帮助我们探索内心正在发生或被时间掩埋的情绪情感。第六课“‘我和‘我们”第一框“集体生活邀请我”中,其中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感受集体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力量,体会集体带给自己的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通常在教学中,教师会借用“课本探究与分享”中展示的两个情境——
情境一:下雨时学校为我们准备了“爱心雨披”;
情境二:生病了,同学打电话问候我,帮我辅导功课。
由于案例选取的局限性及个体感受的差异性,难以引发学生“感受到集体是温暖的”这一情感目标。笔者在情境讨论的基础上,加入了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自我觉察的技术,引导学生觉察内心的感受,启动生活中那些温暖的片段,让学生真正体悟到集体是温暖的这一属性。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活动说明:同学们,我们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生活。也许,你没有享受过爱心雨披,也没有遇到生病时同学给你辅导功课的情况,但老师相信在你所经历的班级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感动着你,激励着你不断向前。下面,老师邀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冥想,回顾记忆里那些温暖的片段。
1.调整呼吸
师:(念指导语,缓慢)请大家闭上眼睛,关注自己的呼吸,回答老師的三个问题:你是用鼻子呼吸还是用口呼吸?吸气时腹部是鼓起还是回缩?你完成一个呼吸要多久?
师:关注呼吸可以让我们先“慢下来”,进而“静下来”。跟着老师的指令做几次,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深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设计意图:深呼吸是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可用的简便方法,有些学生深呼吸的方式不正确,因为急躁反而更多采用急促的胸腔式呼吸,而关注呼吸又是自我觉察内在的关键。
2.自我提问
班级生活中,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语速缓慢,拖长,停顿5秒)
他/她的什么举动让你至今还难以忘怀?(语速缓慢,停顿10秒)
如果她/他来到你的身边,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停顿30秒)
把你想说的话与同桌分享。(一分钟)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感恩能有效提升幸福感。在课堂中通过冥想进行自我觉察,帮助学生启动内心深处的正面情感,有助于达成对集体的正面体验——“感受集体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力量,体会集体带给自己的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促进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
四、适时沉默,让情绪酝酿发生
心理咨询中,沉默的运用可以让来访者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感受到自己被倾听,也让咨询师有时间梳理来访者所提供的信息,从而更深度地理解来访者。在政治课的教学中,适当的沉默同样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时机,关注内心正在发生的情绪情感,帮助学生厘清自己的感受。
在第三课第二框“青春萌动”这节课中,讨论到异性的爱慕心理及如何对待异性情感的问题时,多数学生羞于表达,选择回避或否定自己真实的想法,课堂容易陷入尴尬。教师可运用沉默的技术缓解学生的防御心理,“看到”内心的想法。教师出示教材中两则案例,帮助学生了解青春萌动的表现,并提问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你遇到过类似的苦恼吗?由于羞怯心理,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回答:没有。此时教师可让课堂讨论暂停,请学生保持安静(沉默),思考问题: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或你的朋友们遇到过类似苦恼吗?用小纸条写下来,匿名交给老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减少防备,抒发烦恼。在引导学生理智应对异性情感这一学习目标时,向学生展示来信:
一个苦恼男孩儿的来信
老师您好!我喜欢一个女孩儿,起初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探讨问题,无话不说,我以为找到了大人世界中的爱情。但是当我向她表白时,她却生气了,甚至开始疏远我。难道我错了吗?本来两个人相处得很好,为什么当我提到爱情时,她却变了呢?
教师带领学生充分讨论情境中主人公的各种选择及应承担的后果,之后让学生在安静的氛围中写一封信回复这位同龄人。学生的回信摘录如下。
学生甲:亲爱的同学,你好!你对她的好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我们还小,还没有资格去谈爱情,现阶段的我们还是要以学业为重。
学生乙:同学,在春天,就不要做秋天的事。我建议你现在努力学习,把对她的情感放在心底,以后再表白也不迟嘛!
学生丙:同学你好,如果我是你,我会选择先做好朋友,一旦陷入早恋,父母和家长会反对,同学们会对你指指点点,哪里还有心情学习呢?我劝你要慎重考虑啊!
当学生静下心来用文字梳理自己的内心,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在静寂中让自我的情绪和情感充分延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在“沉默”中得到升华和提升。
五、反思与展望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课中恰当运用心理辅导中的情绪情感的觉察和表达技术,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它能提供课堂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探索学生的内心,厘清学生内在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有效促成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尝试需要师生不断磨合适应,积累经验和不断完善,特别要考虑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达到平衡。
注:本文系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学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HDJYKY2017C02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毛艳莉.聆听心声,拥抱自我——情绪的觉察和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5):30-32.
[2]黄珊珊,周红.打开“心眼”,觉察我们的内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2):36-38.
[3]一种影响你情商的能力:情绪颗粒度来源:https://www.sohu.com/a/191772257_487900.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实验中学,广州,5108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