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梦章
语言区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在语言区投放图书,以图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表演活动促进幼儿与同伴间的社交合作,以自制工具鼓励幼儿自主思考,全方位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开发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师在语言区科学、合理地投放活动材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还可以锻炼幼儿人际交往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幼儿在集体的影响下,能逐渐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和基本行为技能。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幼儿园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注重对幼儿社会性行为进行引导和培养,让幼儿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获得身心健全发展,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基础。
在语言区的诸多材料中,图书材料必不可少。早期阅读能拓展幼儿的思维广度,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提高幼儿的思维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首先,在语言区投放图书材料时,教师应先制定适宜的图书摆放和借还规则。在语言区投放图书材料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阅读图书明白事理、获取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两方面的要求:其一,要求幼儿整齐、规范地摆放图书,以此帮助幼儿养成整洁收纳、物归原处的习惯;其二,要求幼儿在借还图书时,要礼貌谦让,自觉排队,严禁争抢吵闹,从而形成谦逊礼让、和谐相处的班级氛围。
其次,教师要提供适合幼儿阅读的多样化图书。教师在选择图书材料时,应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以此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主动地参与语言区的阅读活动。因此,教师在语言区投放图书材料时,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具有多样化的人物角色、色彩分明的图画和简单明了的文字注解等的图书材料,以此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丰富幼儿的见闻,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提高幼儿的思维表达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绘本海报,组织开展“小小故事王”的图书分享会,鼓励幼儿将自己阅读的图书制作成图书海报,让幼儿在分享会上声情并茂地讲解自己阅读的图书内容,并将图书海报粘贴在教室的分享墙上。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还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整合能力,提高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教师在语言区投入图书材料只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第一步,在幼儿对图书材料产生阅读兴趣并沉浸其中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其他的表现形式,加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師可鼓励幼儿通过故事表演的形式,将图书中的内容呈现给其他幼儿,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表现欲望,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形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故事表演需要幼儿与他人协作配合,这有利于锻炼幼儿的社交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幼儿敢于表现自我、独立解决问题和坚强自主的核心素养,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闲置物品和其他半成品材料,为幼儿的小剧场表演提供适宜的表演材料,以此开拓幼儿的眼界和思维,帮助幼儿跳出固有的思维局限,引导幼儿学会运用一些生活中闲置废弃的物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其进行回收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在表演活动中掌握运用材料的方法,还有助于幼儿将自身获得的经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表演空间。在幼儿组织小剧场表演时,教师应发挥辅助引导的作用,以幼儿为表演主体,引导幼儿掌握配合对方台词、动作的方法,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共同把控故事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衔接好每个人物和事件。例如,在灰姑娘剧场中,幼儿不知道如何将开头介绍灰姑娘的身世背景的部分与开场衔接起来。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先在开头念出一段旁白,然后进行个人内心独白环节和动作表演环节。这能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故事表演中丰富内心的感受,收获友情和默契,增强幼儿的思维整合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正处于思维和身体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要多创造机会,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身体素质。教师可在语言区投入种类丰富的自制工具,让幼儿利用自制工具制作各种东西,如连环画、小泥人、风筝、茶杯组,等等。丰富多样的材料能极大地激发和满足幼儿的游戏兴趣。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独立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等多项能力的发展,还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例如,在制作茶杯组的时候,有的幼儿认为茶杯的外形可以做成鱼儿的形状,有的幼儿则认为可以做成一个小狮子头的形状。幼儿制作茶杯组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其动手能力,培养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提高了其思维整合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能促进幼儿进行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提升他们的语言和交往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一片自由的“自留地”,让幼儿在“自留地”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和探索,让幼儿学会表达自我,学会与他人协作,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幼儿的作品完工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和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自制的茶杯组、连环画、风筝等,并详细介绍自己作品的名字、内容、意义。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会充分利用之前在故事表演中获得的诸多词汇或语句,展开丰富多样的语言叙述。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高。同时,交流和展示环节更是一种舞台表演的形式,能锻炼幼儿的临场应变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黄金阶段,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幼儿,通过在语言区投入图书、表演活动材料和自制工具充分发挥语言区的教育价值。首先,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在语言区投放图书材料,促使幼儿在阅读图书时,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并在思考后形成经验,通过说的方式分享给他人,再从他人那里获得不同的经验,形成互帮互助、互相提升的良性循环模式。其次,在幼儿掌握读和说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让幼儿通过同伴合作,有效利用生活用品制作道具,丰富幼儿的身心感受,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借助自制工具,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作者单位: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