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其特点为特异性改变[1],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病变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变以后,患者会出现视力障碍,甚至视力直接丧失[2],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患者还会产生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视网膜脱落等情况[3]。目前,临床上一般会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从而清除玻璃体腔积血,减小视网膜无灌注区范围,对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行有效控制[4]。但是,因为患者经常会发生出血情况,增殖膜受到牵拉,另外,手术难度相对较大,术野模糊,无法将视网膜前膜精确剥除,导致手术效果较差,患者的预后效果也会受到影响[5]。近年来,医药技术在不断发展,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应用逐渐广泛,应用该方法,可以明显缓解黄斑水肿,减少新生血管数量,缓解血管渗漏[6]。本研究选择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通过对照研究,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 年期间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相符;(2)患者及患者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2)合并白内障或者青光眼等疾病者;(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4)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本研究得到潜江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生产厂家:上海康和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85)的用法:术前3 d,给予患者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冲洗结膜囊后,患者转移至手术台上,采取平卧位,做常规消毒铺巾,再次冲洗结膜囊,通过表面麻醉,然后使用注射器,从患者的角巩膜缘4 mm 处穿刺,直至玻璃体腔中,保证没有渗漏,然后涂抹抗生素眼膏,包扎术眼,第2 天进行复诊,注射1 周左右的雷珠单抗后,作玻璃体切除术,球后麻醉,剪开结膜,在患者的角巩膜缘4 mm 睫状体做一个显微切口,保证眼内压,然后作固定灌注,切割脱离中央玻璃体,避免前部玻璃体受到边部玻璃体的牵拉,需要切除边部玻璃体,术中,剥离新生血管膜,避免其牵拉视网膜,以患者的眼内实际情况为根据,作视网膜激光光凝,如果患者术前存在破孔情况,需要通过长时间顶压,防止视网膜发生脱落,可能会出现玻璃体积血的患者使用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以患者的病情为根据,采用侧卧位或者头低位。卵磷脂络合碘片(生产厂家:第一药品产业株式会社盐滨工厂,国药准字H20160151)的用法:1 片/次,3 次/d,持续用药2 个月。
1.3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判断标准:显效:视力明显改善,视力表检查,明显提升两行以上,眼底水肿、出血等情况完全消失;有效:视力改善,视力表检查,提升一行,眼底水肿、出血等情况改善;无效:视力没有变化,眼底水肿、出血等情况没有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2 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消失时间、眼底黄斑水肿消失时间。(3)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和黄斑厚度,采用常用的视力表检查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检测患者的眼底黄斑厚度[7]。(4)比较2 组患者治疗实验室指标水平,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玻璃体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5)记录2 组患者术中出血率、术后出血率及医源性裂孔发生率。
2.1 2 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06)。见表2。
表2 2 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2 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消失时间、眼底黄斑水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和黄斑厚度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升高,黄斑厚度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和黄斑厚度比较()
2.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ICAM-1、IL-6、IL-8 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VEGF、ICAM-1、IL-6、IL-8 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5。
表5 2 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ICAM-1、IL-6、IL-8 比较(,pg/L)
2.5 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率、术后出血率及医源性裂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 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会出现视网膜纤维化、新生血管等[7]。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确认,主要认为是与血流动力学障碍、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代谢异常等有关[8]。一般会选择玻璃体手术进行治疗,但是,术后出血率较高,不但会对眼内细胞增殖产生刺激性,还会对眼底检查、术后视力康复造成影响,所以,寻找一种更安全、效果更好的方法对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9]。
卵磷脂络合碘片属于有机碘化合物,其能够直接渗入到细胞中,使细胞功能出现亢进,甲状腺功能被激活[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消失时间、眼底黄斑水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通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11],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出血区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速度加快;第二:视网膜组织呼吸以及玻璃体出血的吸收得到促进,从而使玻璃体积血吸收速度加快,组织血管渗出,并且通过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能够降低血管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网膜充血,降低剥离增殖膜的难度,从而对医源性裂孔发生率进行控制[12]。
VEGF 属于自分泌生长因子,可以与肝素结合,在人、动物的肺、脑等组织中广泛存在,于眼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上低表达,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有关[13]。相关研究显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因为视网膜发生缺氧,从而使玻璃体腔中的VEGF 水平异常升高,对视网膜屏障产生破坏作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视网膜水肿发生率升高[14]。IL-6 属于细胞因子,能够对器官产生效应,该因子能够对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造成影响,氧化损伤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凋亡,促进多种炎性因子的分泌,IL-8 属于趋化因子,其能够破坏视网膜屏障,促使炎性反应[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VEGF、ICAM-1、IL-6、IL-8 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
综上所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视力、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