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攀,李婧,朱伟群,李启秀,周龙
中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病机制是主要因脉络瘀阻、气血不畅导致,患者易出现运动障碍、偏身麻木等现象[1]。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西医发病机制为肌张力升高,中枢运动神经元出现损伤所导致[2]。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患者出现肢体障碍及生活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多采用药物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并有功能性电刺激、手术解除病因等治疗方式,但总体治疗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较多。研究表明,采用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期患者的下肢痉挛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围绕神经中枢区域取穴,通过双侧神经司控的特性,促进脑功能的代偿和重组作用。与常规针灸治疗相比,中枢健、患双侧针刺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佳[1-2]。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3]中的脑出血、脑梗死诊断标准,其中脑出血为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经实验室检查如TCD、MRI 等确诊。脑梗死:经CT、MRI 检查确诊。(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风诊断疗效评价标准(试行)》中的中风诊断标准[4]:主症:偏瘫、神识魂蒙、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共济失调等。纳入标准:(1)年龄>35 岁;(2)依从性较高;(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其他疾病导致的肌痉挛或运动障碍患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湘南学院附属医院2017—2019 年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90 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A组、对照组B 组及观察组,各30 例。对照A 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60.0±7.1)岁;病程3~60 d,平均(64.02±13.76)d。对照组B 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59.8±6.8)岁;病程5~55 d,平均(63.84±10.75)d。观察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61.1±12.7)岁;病程4~62 d,平均(63.42±11.17)d。3 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 年)》控制血压,使血压稳定在参考范围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内;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参考范围内;调节血脂:根据三酰甘油、胆固醇情况适当选用降脂药物;防止血小板聚集:缺血性卒中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0.1 g/d;营养神经:给予神经营养药胞二磷胆碱0.2 g,3 次/d;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辅以必要的营养支持。对照A 组予以盐酸乙哌立松片(中国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061)治疗,餐后口服,1 片/次,3 次/d。对照组B 组予以常规取穴针刺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在颞前斜线、顶旁线、顶旁线进行常规消毒,取穴方式:上肢:肩髁、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环跳、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太溪、昆仑、太冲。在相应的穴位进行消毒后,以相应的华佗牌不锈钢一次性针灸针进行治疗,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继续以180~200次/min 的频率快速捻转针柄,连续捻转2 min/次,行针1 次/10 min,留针30 min。观察组予以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选取肢体健、患侧腰背部华佗夹脊穴T1~12及头部健、患侧穴位及督脉相关穴位。在相应的穴位进行消毒后,以相应的华佗牌不锈钢一次性针灸针进行治疗,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继续以180~200 次/min 的频率快速捻转针柄,连续捻转2 min/次,行针1 次/min,留针30 min。疗程均为28 d,1 次/d,连续治疗5 次/周,休息2 d 后再继续治疗,共治疗4 周,20 次。常规基础药物治疗28 d。
1.4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治疗前及治疗14、28 d 后临床痉挛指数评分量表(CSI)评分、Fugl-Mcyc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CSI 包括腱反射、肌张力、阵挛,评分范围0~16分。CSI 标准:腱反射:分为无反射、反射减弱、反射正常、反射活跃、反射亢进,依次分别记为0~4 分;肌张力:分为无阻力(软瘫)、阻力下降(低张力)、正常阻力、阻力轻到中度增高、阻力重度增高,依次分别记为0、2、4、6、8 分;阵挛:分为无阵挛、阵挛1~2 次、阵挛>2 次、阵挛持续>30 s,依次分别记为1~4 分。Fugl-Mcycr 运动评定量表评分标准:按照Fugl-Mcycr 评价法原则,评测偏瘫侧、健侧的上下肢功能、平衡功能、感觉功能、关节活动等,计算积分。(2)比较2 组治疗前及治疗14、28 d 后关节活动度(ROM)、体感诱发电位(SEP)、寸口关部桡动脉传导速度(CPRWV),以此评价患者肌张力变化情况。ROM 测定:用角度计测量偏瘫患者的被动角度和主动角度。SEP:观测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CPRWV:采用硅杯脉搏传感器测定患者CPRWV。
2.1 CSI 评分 治疗前3 组CS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 d 后观察组CSI 评分低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治疗14、28 d 后CSI 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患者治疗前后CSI 评分比较(,分)
2.2 Fugl-Mcyc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 治疗前3 组Fugl-Mcyc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 d 后观察组Fugl-Mcyc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治疗14、28 d 后Fugl-Mcyc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 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cyc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分)
2.3 临床指标 治疗前3 组ROM、SEP、CPRW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 d 后观察组ROM、SEP 高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CPRWV 低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28 d后ROM、SEP 高于本组治疗前,CPRWV 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比较()
中医针对肢体痉挛早有报道,张景岳认为:“偏枯拘急痿弱之类,本由阴虚……夫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气中无血,则病为抽掣拘挛……故筋缓者,当责其无气,筋急者,当责其无血”。刘河间云:“或云筋挛有力,则为实热;筋缓不收,则为虚寒。或未能寒主收引,而热主舒缓,则筋挛为寒,筋缓为热者。进而对中风病痉挛的病机进行探讨,“所谓中风口噤筋脉紧急者,……肝主于筋,……以甘草甘能缓急,温能润燥……。早令导引按摩,自不能者,令人以屈伸按摩,使筋脉稍舒缓而气通行”。认为主病在“肝”,并应治以“缓急润燥”。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为脊髓中枢失去大脑高级中枢的抑制调节,患侧肢体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失去控制,从而导致机体痉挛的出现[5-6]。盐酸乙哌立松片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肌松药物,能有效缓解肌肉痉挛状态,但易出现较大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恶心呕吐等,因此在临床中寻找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灵枢• 根结》指出:“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这些表明了针刺治疗能有效调节阴阳,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从而使得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良好。传统针灸运用于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明显作用,这主要是针刺相应穴位有利于兴奋屈肌、拮抗伸肌的张力。系统选用中枢双侧取穴法(针刺夹脊穴、督脉及头部相关穴位)开展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其较传统针灸见效快,对症性较强。现代医学认为,经中枢健、患双侧针刺后,可有效增加患处血流量,改善血管功能;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并提高肌力。有学者通过研究表明,经调神解痉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明显,Fugl-Mcyc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得到较大的改善[5,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28 d 后观察组Fugl-Mcyc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ROM、SEP 高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CPRWV 低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表明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肌肉痉挛程度和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