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艳,胡子文
(1.安徽大学 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2018 年,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成为长三角各省、市政府关注的重要领域,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在长三角一市三省体量范围内,即便只是41 个城市,想要一步实现区域一体化也是非常困难的。而都市圈作为较小的空间尺度,推进其一体化发展,不仅相对容易,而且可以更加充分整合区域内外、国内外的资源,更快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从而更快推进区域整体一体化进程。
2019 年12 月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指出,要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推进都市圈协调联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1]。都市圈作为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是一体化的空间骨架。都市圈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以区域内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体制机制为抓手,实现都市圈内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多元主体的互动良性发展,以及不同都市圈行政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的联动,实现区域的高质量提升。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又有利于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合肥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也是安徽区域发展第一增长极,扼守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战略要道,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因此,推进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对带动安徽快速发展、推动安徽携手沪苏浙、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五大都市圈一体化水平评价体系,试图比较合肥都市圈在一体化过程中的优势与短板,以期为合肥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对于区域一体化水平的测度,部分学者选取区域一体化的某一角度进行研究,如经济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刘云中和刘泽云[2]通过测算不同地区GDP 的变异系数来测度我国经济一体化的程度。Sands[3]通过劳动力、贸易和金融等方面的数据,测度了北美相对经济一体化水平。武义青和赵建强[4]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张学良和李丽霞[5]从产业一体化角度着手,提出产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通过梳理产业政策,并采用标准区位熵等方法,对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李培鑫和张学良[6]则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的空间一体化发展进程。李晓欣[7]运用商品价格方差法测度了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
另外,一些学者为评估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从区域一体化的多维度着手,构建一体化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如李雪松和孙博文[8]从行政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Ruiz Estrada[9]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综合测度区域一体化程度和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顾海兵和段琪斐[10]认为区域一体化的测度应该从全局出发,将区域一体化指数分成体现整体情况的总指数,包括经济一体化、自然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三个方面;以及表现局部特征的分指数,如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分指数。李世奇和朱平芳[11]对长三角一体化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构建了基于市场统一性、发展协同性、要素同质性和制度一致性四个层面的一体化评价体系。张晓瑞和华茜[12]等构建了基于经济空间一体化、自然空间一体化、社会空间一体化的区域一体化总指数模型与基于公共服务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的分指数模型,实现了对徐淮宿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测度。曾刚和王丰龙[13]认为区域一体化测度应从经济发展、交流服务、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四个层次着手,通过构建区域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刘志彪和孔令池[14]从市场、产业、创新、空间、交通、信息、贸易、制度、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十个维度归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逻辑主线,量化测度2000—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姚鹏等[15]构建了基于地区均衡发展、全面开放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五个维度的长三角一体化综合评价体系。
纵观已有文献,对于区域一体化水平测度的研究文献已相当丰富,衡量区域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却各有不同,但是从多角度研究区域一体化更为全面。同时,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测度,部分学者采用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构,另有部分学者采用主观赋值法或主客观混合的方法,但是主观赋权法可能存在主观判断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在测度一体化综合水平时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再者,很少有文献从都市圈的角度着手,对都市圈一体化水平的测度的文献较少。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一体化的内涵,构建都市圈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合肥都市圈与长三角其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水平,以便能够更加精确地了解合肥都市圈的一体化进程,并基于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合肥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归纳研究综合指标的选取原则,在结合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研究成果[8-15],构建了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空间一体化
经济空间的一体化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这里借鉴刘志彪和孔令池[14]的做法,将经济空间一体化细分为市场一体化与产业一体化两个方面。
市场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微观基础。市场一体化能打破区域内经济壁垒和行政壁垒,实现区域内产品的公平竞争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区域市场一体化,意味着产品和要素资源能够实现跨地区自由流动,最终表现为区域商品价格趋同这一特征现象。这里把市场一体化再分为要素市场一体化和产品市场一体化。从要素市场来说,极其重要的要素之一便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流动又主要受不同地区工资差异的影响,因此选取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异系数来衡量要素市场一体化。从产品市场来讲,市场上销售的同种商品在同一种货币的度量下,价格差异越小,即说明产品市场一体化水平越高,这里选择主要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异系数来衡量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产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强力支撑。这里借鉴顾海兵和段琪斐[10]的做法,采用GDP 增长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产业一体化水平。当两地GDP 增长率的差异越小时,其GDP 增长率的变异系数越小,即说明两地产业一体化水平越高。
2.自然空间一体化
自然空间一体化是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这里用交通一体化来表示自然空间一体化。交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硬件基础,交通一体化发展能够提高区域联系紧密度,为都市圈协同发展提供便利保障,加速一体化进程。本文将交通一体化分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与交通服务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主要采用城市道路面积与城市面积之比的变异系数来衡量。交通服务一体化主要反映各市交通运营对接情况与公共客运服务水平,用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与是否实现交通一卡通两个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
3.社会空间一体化
社会空间一体化,具体是指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本文从教育一体化、医疗卫生一体化、文化一体化和就业社保一体化四个层面反映公共服务一体化。其中,教育一体化以每万人教师数的变异系数衡量,医疗卫生一体化以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的变异系数衡量,文化一体化以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的变异系数衡量,就业社保一体化以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以及是否实现异地就业社保信息共享的变异系数来衡量。
4.生态环境一体化
生态环境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推动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一方面要做好各市节能减排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环境保护协调。因此,本文从节能减排一体化和环境保护一体化两个层面来反映生态环境一体化。其中,节能减排一体化以单位GDP 用电量、单位GDP 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和单位GDP 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变异系数衡量,环境保护一体化以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固体废物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
5.创新空间一体化
科技创新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来助推,科技创新为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提供动力,为区域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这里用政府科技支出占GDP 比重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创新空间一体化。
都市圈一体化评价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尽管区域一体化并不等同于“同质化”或者“一样化”,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促进区域内部职工平均工资、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社保、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差距不断缩小,也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鉴于数据可得性以及一体化水平测度标准并不完善,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测度指标内部数据的离散程度,以反映一体化水平。当变异系数越大时,表示该组数据离散程度越高,一体化水平越低。其计算公式为: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为了更直观地反映一体化水平,对各指标的变异系数采用取倒数处理,即一体化水平=1/变异系数。
表1 都市圈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基于五大都市圈的规划范围,对五大都市圈一体化水平进行评价,具体如表2。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度与选取的科学性,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14—2018 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都市圈各城市的统计年鉴,考虑到数据可得性及合理性,将合肥都市圈中的桐城市去掉;对个别缺失的数据,采用插值法进行了填补处理。
表2 长三角五大都市圈规划范围
1.要素市场一体化
要素市场一体化的测度是根据都市圈各城市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合肥都市圈与其他都市圈的要素市场一体化水平如图1 所示。可以看出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一体化水平在五个都市圈中排名相对靠前,并且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合肥都市圈内各市平均工资差异性逐渐变小,劳动力能在都市圈内各市自由流动。一方面合肥都市圈各市均在安徽省,另一方面各市之间距离较近,使得要素之间价格差异相对较小,要素流动性较强,要素市场一体化相对较高。但一体化提升速度相对缓慢,要素市场完全一体化任重道远。
图1 都市圈要素市场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2.产品市场一体化
产品市场一体化水平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异系数来衡量,鉴于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五大都市圈各市食品、烟酒饮料、服装鞋帽三类商品相对物价指数来测量各都市圈产品市场一体化水平。如图2 所示,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产品市场一体化水平从2013 年到2017 年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另外可以看出,合肥都市圈的产品市场一体化水平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反映了合肥都市圈各市产品市场相对价格差异较小,产品流动在都市圈中受价格限制较少,流动性较强,都市圈市场相互开放程度较高。
图2 都市圈产品市场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3.产业一体化
五大都市圈产业一体化水平如图3 所示。可以看出,杭州都市圈产业一体化水平在五年中基本保持不变。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产业一体化水平也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合肥都市圈产业一体化水平有逐年上升,说明合肥都市圈各市GDP 增长率逐渐趋同,各市产业发展同步提升。但是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同构现象,都市圈内马鞍山、淮南、滁州和芜湖等市均以制造业为主,二产比重较大,且在主导产业选择上相似性较高,产业发展差异性不足,未能更好地实现区域产业互补发展。合肥都市圈整体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高级化与合理化。
图3 都市圈产业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1.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
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具体结果如图4 所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指数越高,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越高。可以看出,苏锡常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在五大都市圈中排名最高,苏锡常都市圈内苏州、无锡和常州各市道路建设相对比较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相对较高。宁波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呈上升趋势。合肥都市圈在五大都市圈中处于中等水平,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合肥都市圈中各市交通基础设施差异较大,其中马鞍山市与滁州市道路面积率相对较低,使得整体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偏低。
图4 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2.交通服务一体化
交通服务一体化具体结果如图5 所示,交通服务一体化指数越高,交通服务一体化水平越高。可以看出,苏锡常都市圈交通服务一体化水平较高,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次之,合肥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交通服务一体化水平较低。合肥都市圈至今尚未实行交通一卡通服务政策,在每万人均拥有公共汽车数量上各市差距较大。交通服务一体化水平较低,也阻碍了都市圈的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
图5 都市圈交通服务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1.教育一体化
教育一体化具体结果如图6 所示,教育一体化指数越高,教育一体化水平越高。可以看出,苏锡常都市圈教育一体化水平远高于其他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教育一体化水平较低,都市圈内杭州市对周围城市教师人才的虹吸效果较大。另外,合肥都市圈教育一体化水平相对较高,并且整体呈上升趋势。合肥都市圈中,合肥市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对教育方面较为重视。同时,都市圈内各市均加大力度提升教育投入水平,促进了合肥都市圈教育水平的共同进步,缩小了各市之间的差距。但是,相较于苏锡常都市圈仍有待提高。
图6 都市圈教育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2.医疗卫生一体化
医疗卫生一体化具体如图7 所示,医疗卫生一体化指数越高,医疗卫生一体化水平越高。可以看出,苏锡常都市圈医疗卫生一体化水平一直高于其他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相对较低。其中,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医疗卫生一体化呈轻微下降,都市圈内各市医疗卫生发展水平有扩大趋势。合肥都市圈医疗卫生一体化水平从2013 年到2017 年基本保持不变,整体水平不高,说明了合肥都市圈各市在医疗卫生方面各自发展,各市之间交流不足,差距依旧存在,医疗卫生一体化进程缓慢。
图7 都市圈医疗卫生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3.就业社保一体化
就业社保一体化具体如图8 所示,就业社保一体化指数越高,就业社保一体化水平越高。可以看出,苏锡常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就业社保一体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合肥都市圈在2014 年就业社保一体化水平较高,但是随着时间推进,就业社保一体化水平在逐步下降,且近年来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一方面,合肥都市圈异地就业社保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健全;另一方面,由于合肥都市圈内,如淮南、马鞍山等市制造业占比较大,受环境规制影响,部分企业倒闭,造成员工失业与参保率下降,最终使得合肥都市圈就业社保一体化水平在下降。
图8 都市圈就业社保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4.文化一体化
文化一体化具体结果如图9 所示,文化一体化指数越高,文化一体化水平越高。可以看出,宁波都市圈文化一体化水平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相比较而言,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文化一体化水平较低且随时间变化基本保持不变。合肥都市圈文化一体化水平随时间变化有下降趋势,2013 年在五大都市圈中排名第一,但是到2017 年排在第三位。文化一体化是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体现,文化一体化的下降说明合肥都市圈各市文化基础设施之间差距在逐渐扩大,都市圈中合肥市遥遥领先其他各市。
图9 都市圈文化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1.节能减排一体化
节能减排一体化具体如图10 所示,节能减排一体化指数越高,节能减排一体化水平越高。可以看出,在五大都市圈中,苏锡常都市圈节能减排一体化水平最高,2013—2015 年整体水平上升。合肥都市圈节能减排一体化水平最低,并且有下降的趋势。合肥都市圈整体工业化水平较高,制造业占比较大,在发展过程中,污染排放相对较高,能耗较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随着环境规制的加强,如淮南、马鞍山等市受影响较大,而合肥市自身受影响相对不大,城市间分异性变大,这也是节能减排一体化下降的原因。合肥都市圈在节能减排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图10 都市圈节能减排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2.环境保护一体化
环境保护一体化具体如图11 所示,环境保护一体化指数越高,环境保护一体化水平越高。可以看出,长三角五大都市圈环境保护一体化情况不容乐观。其中,苏锡常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环境保护一体化水平在逐年上升,污染治理取得有效成果,但是,其他三大都市圈环境保护一体化水平呈下降趋势,都市圈内部环境治理力度逐渐产生了差距。合肥都市圈环境保护一体化水平呈下降趋势,部分城市为了快速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未注重环境保护,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另外,合肥都市圈中,资源型城市较多,也加大了环境保护的难度,合肥都市圈在环境保护方面仍要加大投入。
图11 都市圈环境保护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创新空间一体化具体结果如图12 所示,科技创新一体化指数越高,创新空间一体化水平越高。可以看出,苏锡常都市圈创新空间一体化水平相对较高,但随时间变化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各市科技支出占比差距在逐步扩大。合肥都市圈创新空间一体化水平在五大都市圈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合肥都市圈中,虽然合肥市创新水平较高,但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科技支出占比较少,因此各市科技支出占比变异系数较大,科技创新一体化水平较低。
图12 都市圈科技创新一体化指数演变趋势
通过熵值法对一体化各维度指数进行赋权,并对各指数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计算得出五大都市圈一体化总体水平,具体如图13 所示。可以看出,在五大都市圈中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总体水平最高,并且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宁波都市圈一体化总体水平也在逐渐上升。而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一体化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与前文分析所得的结果相吻合。虽然合肥都市圈在经济空间一体化方面呈现出上升趋势,且排名较高,但是在自然空间一体化、社会空间一体化、生态空间一体化与创新空间一体化等方面一体化水平较低且有下降趋势,这也导致了合肥都市圈一体化整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图13 五大都市圈一体化整体水平演变趋势
通过构建多指标评价体系,对长三角五大都市圈多方面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客观评价。第一,合肥都市圈一体化整体水平较低,并且呈现出了下降趋势。第二,合肥都市圈经济空间一体化整体上有上升趋势,在五大都市圈中处于相对靠前的位置。在要素市场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方面,合肥都市圈上升趋势缓慢,要素在都市圈各城市之间尚未实现完全自由流动,并且产业同质化现象在都市圈内较为严重。第三,从自然空间一体化来看,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中除了苏锡常都市圈,其他各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和交通服务一体化水平均上升缓慢。合肥都市圈自然空间一体化水平相对较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投融资问题、规划对接问题等。第四,从社会空间一体化来看,合肥都市圈社会空间一体化整体水平处在中等位置,但是在医疗卫生与就业社保一体化方面有着下降的趋势,都市圈内各市差距在逐渐扩大。第五,在生态环境一体化方面,虽然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愈加重视,但是除了苏锡常都市圈外,其他四大都市圈生态环境一体化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合肥都市圈在环境保护一体化和节能减排一体化方面均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一体化进展缓慢。第六,在创新空间一体化方面,合肥都市圈中合肥市虽然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但是创新空间一体化在五大都市圈中最低,各市科技创新发展不均衡,差距较大。
第一,强化区域内外协同,提升合肥都市圈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加强合肥都市圈内部城市协同发展,建立起各市高度重视、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省政府的统一协调作用与合肥市的领导力。另外,要完善长三角区域协同机制,强化与长三角其他都市圈的合作。从国家层面争取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应更加突出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并应在相关规划和政策中予以体现和落实。其次,从区域层面看,积极推进合肥都市圈与其他都市圈的互动互融,鼓励圈内各市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全方位协同合作,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发挥合肥都市圈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
第二,共塑产业链,促进都市圈各市经济联动发展。一方面注重要素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在要素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另外,秉持各城市发展目标兼容、功能定位互补、项目布局合理、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逐步形成都市圈的核心发展目标,增强成员城市对合肥都市圈的认同感和圈内城市的凝聚力,共同塑造都市圈产业链。同时,对都市圈各城市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进行摸排,避免产业恶性竞争,引导产业协调发展,形成若干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促进都市圈各市联动发展。
第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合肥都市圈各市互联互通。一方面,各地政府要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本地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构建,提高都市圈可达性系数,实现一小时通勤圈。同时,共同协商区间交通互通问题,制定总体布局合理的建设规划,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开展交流会,解决因行政障碍造成的断头路等问题。另一方面,各地政府要创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式,大力鼓励民营企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鼓励民营企业承担建设任务,不断推进政府和企业多方面深入合作,推进交通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创新发展。完善合肥都市圈交通一卡通等服务政策,为居民提供更高交通便利性。
第四,加强民生保障,推进合肥都市圈各市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合肥都市圈应注重区域整体公共服务规划的顶层设计,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统筹都市圈内公共服务一体化。在教育方面,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与管理方式,协同共建教育共享平台,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医疗卫生方面,一方面支持都市圈内各城市在医疗方面信息技术共享,共建医联体,提升都市圈整体医疗水平;另一方面,逐步推进都市圈居民持一张就诊卡在各市公立医院实现立即就诊。在文化方面,各市要强化自身文化认同感,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因地制宜打造具有都市圈特色的文化产业。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着力推进都市圈内各市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协作共进、社会保障经办便民利民和异地社保信息共享。
第五,转变发展理念,共建绿色生态的合肥都市圈。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加强合肥都市圈生态环境共建共治问题。各城市间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共建,必须坚持推动生态环境协同共治,坚持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不断加强对生态绿地、江河湖水修复的跨区域保护力度。另一方面,深入推进都市圈各市节能减排工作。对重点污染项目进行改进或升级,加强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污染管控,积极推进防治工作。同时,推进绿色创新成果应用,如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减少能源消耗与降低污染排放。另外,都市圈各市要统筹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协同管理架构、利益分配,实现绿色生态环境协同共建。
第六,加强科技合作,推进合肥都市圈各市协同创新。合肥都市圈应全力打造开放共享的科技要素对接和服务平台,推动都市圈各市科技创新战略协同、成果对接、资源共享。积极打造都市圈内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平台,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合肥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