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青
摘 要: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有部分学生难以把握数学的本质,要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教师需在理念上转变概念教学的观念,加强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文章旨在提高数学概念的可辨别性,深化拓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高数学概念迁移的灵活性,突出数学概念的核心特征,最后从生活实际中拓展数学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有效教学;应用
小学生具有强大的向师性、可塑性,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最佳的时期。教师需加强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加深对数学概念本质的把握,在理念上转变观念,从而达到有效的目的。
“少说、精讲、优释”才是有效的教学,学生应该被赋予一定的自主学习权,拥有自主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教师只需在一旁协助而非主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高效的学习方法,对合作和探究充满兴趣,教师“教”得不苦,学生“学”得不累。
下面笔者从以下几点来探究如何进行概念的有效教学。
一、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抽象的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的产生,定义的凝结,法则的形成,是走过漫漫历史长河的总结过程。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学习主要是通过肢体操作来完成的,比如在学习“圆”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解它的文字定义“是……的图形”,学生反而很难理解,还不如让学生都伸出手,自己围成一个圈,更加能够体验到圆这个抽象的概念。
二、从具体事例入手,搭建关联
例如有些学生不明白6-0=□,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事例,来试着说说:为什么6-0=6?让学生认真回想过往的生活经验:
生1:假如有6块饼干,我没有吃,就是吃了0块,还剩下6块,6-0=6。
生2:今天爸爸给了我6块钱,我没有买东西,还剩6块,就是6-0=6。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学生会很容易明白,清楚了不管是6块饼干、6块钱,还是其他,只要减去的是0,就是从6个里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都没有去掉,所以6减0还是等于6。让学生直接体会“0”的意义,明白“0”不止表示数字,还表示没有。
三、变式教学,提高迁移灵活性
小学生还处在认知世界的阶段,只看到事物的一面,无法自己推导事物的另一面,可能换个角度就不认识了,所以教师要先让他们准确区分每一个概念,再揭示其关联性,将分散各处的单独的概念收集起来,拼凑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各种物体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就像一个大家族,虽然每一个计算公式都是单独的个体,却又相互联系密切。讲课时,可以先复习以前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让学生推导过程,最后思考如何运算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开动脑筋,教师再引导讲解。
①选择哪些已知面积公式的图形比较适合?
②如何转化,拼接还是分割?
③你会计算转化后图形的面积吗?
④试着写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的计算方法五花八门,如:(a+b)÷2×h、(a+b)×(h÷2)、a×h÷2+b×h÷2等,但教师没有必要去限制他们的思路,不用一开始就强求学生使用标准形式的写法,实际情况下,教师会在总结时统一回归到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标准形式:S=(a+b)×h÷2。
四、对比教学,突出核心特征
小学生的理解水平有限,面对多个概念时容易出现混乱。教师可用横向比较来突出概念的特征,用纵向比较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脉络结构,使学生能够正确、清晰地区分各个数学概念,破除认知模糊的障碍。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加法的内容时,有些学生因为数位增加了,就产生了莫名的恐懼,抗拒进行运算,或者因为这种心理而算错数,从而更加挫败。此时教师可以将其与学生已经学习至熟练的百以内加法进行对比,将其基本法则和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列出,让学生能够清晰明了地发现区别,产生“噢,原来这题我会”的心理暗示,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再强调“数位对齐,满十进一”,学生根据指示循序渐进地接受了万以内加法的运算。
五、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概念具象化
在数学故事中感受数学概念的文化背景,从生活中体会数学概念的应用,使数学概念与学生的心灵产生际遇。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竖式过程,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掌握了加减的竖式,因此很多学生会联想到除法能不能按照下图所示列除法竖式。
为探究这一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拿出15个红色的小圆。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分东西,今天老师与学生分苹果,那么根据15÷3这个算式计算的话,谁可以做到?
学生踊跃举手,由教师选一个学生上来将小圆分为三份,5个红色小圆一份。
师:圈起来的(被除数)部分是我的。
师:现在上来分的学生把我的东西平均分成多少份?
生:平均分成了3份。
师:每份分到几个?
生:每份分到5个。
师:分掉几个5?
生:3个。
师:我的没有了,用什么表示?
生:用“0”表示。
师: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写除法竖式呢?
生:符合除法本身的特点。
生:这样写把分的过程写得比较清晰。
师:数学的规定是不是很有条理?这样书写是不是整个推理过程都一目了然,我们应该学习这样清晰明了的书写方式,对不对?
此时,教师顺势展示除法竖式讲解板书示例图,如下:
综上所述,数学的世界包罗万象,具有思考的理性美。数学概念不仅表现形式简单,而且形成过程严密,其中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思想要经过更加精简的提炼,才可以做到深入浅出,让小学生易掌握、理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06).
[2]李芳芳.小学数学概念的深度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9.
[3]解飞飞.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课例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