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凤,潘佩珍,严凤娇*,冼金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儿科,广东 广州 510080)
既往研究表明,排名前两位的心血管急症分别是急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约占33%和21%[1]。排名第三位的心血管急症在急诊是高血压急症,在心血管专科病房则以心脏骤停为主。心血管急症致死率高,因此如何提高心血管急症的症状识别能力和有效采取熟练的紧急处理措施,一直是当代急救护理人的研究热点之一[2],护士也在心血管事件的急救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N1-N4级护士未进行统一培训前的三大心血管急症抢救技能,为进一步完善各层级技能培训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2019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医学部N1-N4级护士72名为研究对象,男性4人,女性68人,平均年龄29.11±5.06岁,学历均为本科,其中N1级22人,指的是通过试用期的注册护士;N2级30人,指的是完成N1级岗位培训和考核并获得护理师职称;N3级12人,指的是在N2级岗位工作3年以上完成N2级培训和考核;N4级8人,指的是完成N3级岗位培训和考核的主管护师或专科护士。
1.2.1 成立专科小组
首先由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医学部成立急救亚专科护理小组。
1.2.2 组员理论培训
选取具有资深带教经验的组员对全体组员进行理论培训,培训内容结合最新指南及时更新。
1.2.3 组员操作培训及考核
选取抢救经验丰富的高年资组员进行操作示范,全方位讲解操作难点要点。培训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全部组员的操作考核。操作考核过程中也涉及理论抽查。
1.2.4 心血管N1-N4级操作考核
小组成员分成7个小组,每一小组负责心血管医学部一个科室的护士操作考核。小组成员不定时到病区考核,以评估护士裸考水平。考核评分标准同小组成员考核标准。考核完成后,及时汇总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不同层级心血管护士除颤得分和合格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N1与N2、N3、N4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不同层级心血管护士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得分及合格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N2与N4(P<0.01)、N3与N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不同层级心血管护士急性左心衰的抢救配合操作得分及合格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N1级和N2级、N4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层级心血管护士急性左心衰的抢救配合操作得分及合格率比较[n(%)]
(4)三大抢救操作扣分原因前五名分布,见表2。
心血管医学部N1级护士除颤、心肺复苏和急性左心衰的抢救配合这三项抢救技能的得分均最低,这与N1护士年资低、抢救经验少和操作不熟练有关。其中N4级护士心肺复苏得分最高,与其他层级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N4级护士经验丰富,能较好地掌握心肺复苏的技巧,与付莹等的研究结果相同。
表2 三大抢救操作扣分前五名分布
各层级除颤操作首要扣分项目是除颤成功后生命体征、神志和皮肤的观察不到位,主要与操作后只观察心率和心律改变,没有考虑到除颤并发症有关。心肺复苏首要扣分项目是复苏有效指征判断不全面,主要与护士对心脏呼吸骤停时的表现掌握不够全面,进而复苏时的指标掌握不全,其余扣分项目主要是操作方法不当。急性左心衰的抢救配合首要扣分项目是评估不到位,说明护士对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掌握不全面。
3.2.1 规范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各层级抢救能力
培训形式可多元化,通过PPT讲授、理论题库、互动练习、视频指导练习、医护一体化情景模拟演练、制作抢救流程图[3]等方法规范化培训。
3.2.2 针对操作易扣分项目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针对三大抢救技能,理论知识掌握不全的部分,反复重点强调;操作易错点进行视频和培训者详细分解。
3.2.3 建立长效机制,保证各层级护士掌握三大抢救技能
根据各层级掌握情况建立长效培训和考核机制,规范理论和操作培训,有的放矢,提高心血管科护士整体抢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