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莹莹
(河钢集团宣钢公司二钢轧厂,河北 宣化075100)
河钢集团宣钢公司(以下简称宣钢)45号圆钢冶炼初期,采用三元渣系(CaO-SiO2-A12O3),精炼渣成分如下:碱度≥3,w(CaO)45%~55%,w(SiO2)≤17%,w(A12O3)=15%~25%,w(MgO)=6%~9%,w(FeO+MnO)≤1%。该精炼渣系在冶炼过程中成渣速度慢,渣况不理想;渣中二氧化硅含量高,炉渣碱度低,还原性差,吸附钢水夹杂物能力弱。本文通过对精炼渣系进行优化,缩短造渣时间,改善埋弧效果,保证了钢水的可浇性,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
在45号圆钢生产初期,精炼渣料全部在精炼工序加入,由于加入的物料多,精炼化渣时间长,成渣速度慢[1]。因此,在生产中对精炼造渣工艺进行优化。
第一次优化:在转炉出钢的过程中,将500 kg精炼白灰和100 kg萤石球提前加入到钢包中,利用转炉出钢钢流的冲击、钢水显热和吹氩搅拌作用,促进渣料熔化。
第二次优化:渣料加入时机保持不变,对渣料成分进行微调,增加500 kg精炼渣,将精炼白灰的使用量从每炉500 kg降低到每炉300 kg。
现各以10炉45号圆钢的生产为例,统计其优化前后各炉次精炼化渣时间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优化前,精炼化渣时间平均在12 min左右,第一次优化后,通过向钢包内提前加入精炼白灰和萤石球,减少了LF炉加入的灰量,其化渣时间平均在10 min左右,较优化前缩短了2 min。第二次优化后,通过向钢包内提前加入精炼渣,充分发挥其助熔的作用,加快了钢包渣的熔化速度,化渣时间平均在8 min左右,较之前又缩短了2 min。
图1 工艺优化前后精炼化渣时间
45号圆钢精炼脱氧剂优化前,转炉出钢w(C)保持在0.15%~0.30%之间,转炉工序[2,3]使用铝锰钛脱氧配铝,在转炉出钢后期加入500 kg精炼渣、300 kg精炼白灰、100 kg萤石球,精炼到站温度比液相线温度高40℃左右。精炼供电前向钢包炉加入1 300 kg精炼白灰和300 kg铝矾土,通电化渣。
通电4~5 min,根据渣厚及定氧值投入70%的脱氧剂(全部铝粒和碳化硅),并根据埋弧情况加入电石,保证埋弧效果。通电10 min左右取样,用渣杆粘取少量渣样,冷却后观察渣样呈黑色,渣样外观薄,带有玻璃光泽,炉渣黏度偏低。连续抽取10炉渣样送化验室检验,渣样中w(FeO+MnO)平均值为2.05%,炉渣氧化性强。渣中w(SiO2)的平均值为11.35,碱度平均在4.37左右。
二次供电后,为了继续保持白渣的还原性,向钢包炉内加入电石、碳化硅等脱氧剂,保持白渣。在二次供电结束后,对应抽取以上分析的10炉渣样送化验室检验,用渣杆粘取少量渣样,冷却后观察渣样呈灰白色或灰色,渣样外观薄,带有玻璃光泽,炉渣碱度偏低。渣样中w(FeO+MnO)平均值为0.73%,渣中w(SiO2)的平均值为13.75,碱度平均在4左右。
优化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成渣、埋弧、脱氧情况使用强缓释脱氧剂配合铝渣、碳化硅、铝粒进行脱氧。强缓释脱氧剂的理化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强缓释脱氧剂的理化指标 %
精炼供电4~5 min,利用铝粒和强缓释脱氧剂对炉渣进行脱氧,精炼一次供电10 min(加完强释缓脱氧剂2~4 min)后,抬电极炉渣全熔;发泡埋弧效果良好,黏渣厚度1~2 mm。用渣杆粘取少量渣样,冷却后观察渣样为白渣,成渣时间提前5 min以上;炉渣还原性在程度和频率上均高于未实验炉次。炉渣发泡埋弧效果良好,精炼过程炉渣持续发泡,在不补加脱氧剂条件下炉渣发泡保持时间在15 min以上。优化后渣样中w(MnO)的平均值为0.20%,渣中w(SiO2)平均值为8.71%,碱度平均在6.38左右,较优化前45圆钢精炼渣相比,渣样中w(MnO)降低了0.07%,炉渣还原性变好,渣中w(SiO2)降低了6.7%,碱度均值提高了2.84,优化后大大降低了渣中氧化铁含量,这说明优化后精炼渣系的精炼效果较好。优化后铝元素整体控制稳定,剔除第一炉,方坯全铝平均值为109×10-6,较单加精炼渣方案铝控平均提高4×10-6。
宣钢45号圆钢冶炼过程中,初步确定终渣中w(A12O3)在15%~30%之间,现各以8炉45号圆钢为例,渣系优化前后精炼终渣中w(A12O3)如图2所示。
图2 渣系优化前后渣中w(A12O3)
由图2可知,原有渣系中,精炼终渣w(A12O3)在14.4%~18.62%间波动,平均为17.60%,渣系调整后,精炼终渣w(A12O3)在23.41%~28.28%之间波动,平均值在25.43%左右,精炼炉渣的流动性较之前明显改善,精炼效果良好。在渣系优化后,精炼过程平均吸氮量较渣系优化前降低了0.004 8%,埋弧效果明显改善。
1)精炼造渣工艺优化后较优化前造渣时间缩短了5 min。
2)利用铝粒和强缓释脱氧剂对炉渣进行脱氧,炉渣全熔且埋弧效果良好,黏渣厚度1~2 mm,精炼过程炉渣持续发泡,在不补加脱氧剂条件下炉渣发泡保持时间在15 min以上,优化后铝元素整体控制稳定,方坯全铝平均值为109×10-6,铝控平均提高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