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涛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盐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病位在结肠黏膜及其下层,最初发病于直肠或是乙状结肠,而后蔓延至结肠近端,症状缓解与发作呈交替性,表现为黏液脓血便和腹泻腹痛等[1]。重症患者经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并未见效,则为激素抵抗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长病程,且肠穿孔和出血率高。其治疗药物多为免疫抑制剂,但预后不佳,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2]。硫唑嘌呤类似于嘌呤药物,属于免疫抑制剂,但其药效慢,可能增加复发率。为此,本研究选取48例激素抵抗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于分析Mes的治疗效果。
研究主体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来院治疗的48例激素抵抗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指标:每日的排便次数>6次;符合用药指征;体温超过37.5℃;对研究内容与意义知情并同意。排除指标:伴有严重感染;合并巨结肠癌变;伴有心肝肾异常;难以按时按量用药。根据抽签法分组后,A组25例,B组23例。两组一般资料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所有患者均行醋酸泼尼松治疗,初始量为每日0.75mg/kg,口服时间是早餐后0.5h,连用1周。以病情为基础适度减少药量,并进行水电解质纠正和营养支持等治疗。B组选用硫唑嘌呤治疗,每次剂量为100mg,每日3次,于饭后吞服。A组选用Mes治疗,每次剂量为0.4-0.8g,每日3-4次。病情基本稳定后,维持量为每次0.4g,于饭后1h口服,每日3-4d,两组均连用30d。
经Mayo评分测评病情变化,含内镜检查、排便次数、便血与总体评价,各项赋值0-3分,0分示无病变,3分示重度病变,即分数与病情严重度正相关。观察肝功能损伤、头痛、白细胞计数减少、恶心和脱发等不良反应。
基本治愈:症状完全消退,临床应答顺利,经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愈合80%以上;显著疗效:症状显著消退,临床应答较顺利,经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愈合60%-80%;初见疗效:症状有所消退,临床应答较顺利,经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愈合30%-59%;未见疗效:症状未消退,临床应答不顺利,经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愈合30%以下[3]。
A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B组为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总有效率对比[n(%)]
治疗后两组的病情变化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病情变化对比(±s/分)
表2 病情变化对比(±s/分)
项目 时间 A组(n=25) B组(n=23) t P内镜检查治疗前 2.01±0.95 2.04±0.97 0.108 0.914治疗后 0.62±0.12 0.99±0.17 8.641 0.000 t 6.960 5.327 - -P 0.000 0.000 - -排便次数治疗前 2.05±0.43 2.02±0.48 0.228 0.820治疗后 0.57±0.10 0.87±0.14 8.476 0.000 t 16.098 11.470 - -P 0.000 0.000 - -便血治疗前 1.98±0.31 1.94±0.30 0.454 0.652治疗后 0.48±0.02 0.86±0.07 25.090 0.000 t 23.141 17.505 - -P 0.000 0.000 - -总体评价治疗前 1.94±0.46 1.96±0.42 0.157 0.876治疗后 0.51±0.09 0.92±0.11 14.060 0.000 t 14.641 11.954 - -P 0.000 0.000 - -
A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00%,B组为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率对比[n(%)]
激素抵抗型重症溃疡结肠炎是炎性肠道疾病,可诱发慢性腹泻等表现,多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口服后能够显著改善症状,但停药或减量后,可能导致症状复发。临床多采用硫唑嘌呤治疗,用药后药物成分在肝脏内部转为6-硫基嘌呤[4]。其在嘌呤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可合成6-硫基鸟嘌呤三磷酸,直接进入至病变细胞核内部,对病变细胞的DNA具有整合效用,进而起到免疫抑制功效,加快病变吸收[5,6]。Mes是5-氨基水杨酸制剂,不会长时间停留在胃中,外包肠衣可溶解于胃肠中。药物以微粒形式进入小肠,而后缓慢作用于结肠部位,药效不被小肠近段吸收,可增加结肠和远端回肠部位的药物浓度[7]。其对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效果较佳,能够降低结肠部位的白细胞介素-8等炎性物质。作用机制:对前列腺素的快速合成发挥抑制作用,进而避免白三烯B4与前列腺素E2在结肠黏膜部位的大量释放[8]。此外,药物可以抑制C反应蛋白和细胞因子的有效合成,对炎症级联反应的启动机制产生抑制作用,防止肠壁部位的炎症细胞不断浸润健康组织,阻断病变组织的炎症反应进展。Mes能够清除氧自由基,避免过度损伤结肠黏膜,具有抗炎作用。
本次结果中,A组的总有效率(96.00%)高于B组(73.91%);治疗后A组的病情变化评分低于B组;不良反应率(8.00%)低于B组(34.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Mes能够控制病情,减少药物副作用,且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