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徐泽,李玲
(吉林省桦甸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吉林 桦甸)
目前临床糖尿病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且向年轻化发展,因此,需要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本文探讨分析给予糖尿病患者相应临床治疗措施后,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以明确临床最佳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抽取的94例临床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诊的糖尿病患者,所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55:39;年龄均为41-86岁,平均年龄为(52.31±6.46)岁;病程为2-17年,平均病程为(7.36±3.24)年。所有患者糖尿病症均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且所选患者中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严重感染性疾病者等均已排除。
临床均针对所选患者糖尿病临床分型及病情程度,在对其进行病情监测与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采取与其病症相应的药物治疗措施。一是予患者饮食控制与生活干预等常规治疗。为增强患者身体素质,提高其免疫力,要求患者戒烟禁酒、控制饮食、保持良好心态及维持适当运动,以确保有效控制其病情发展。即:①控制饮食:做到定量定时定餐定营养,尤其是控制摄入主食量及蛋、鱼、肉、油等副食品,以确保总热量糖控制在合理范围。②若患者体重过于肥胖时,需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将体重保持在合理区间。③定期监测患者病情,即监测其血糖,同时让患者定期复查A1C,并就其眼底、心、肾等病情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并发症出现,则需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④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与工作习惯,同时树立糖尿病既不影响寿命,又可防可治可控的治疗理念。二是予患者相应药物治疗措施[2-4]。即:①在予患者治疗前1周,若患者一直在服用降压药物,需让其停止服用,但可持续服用胰岛素或者降糖药物,以有效控制血糖,患者服药后,其空腹血糖<7.0mmol/L,而用餐2h血糖<10.0mmol/L。②每日予患者服用1次替米沙坦40mg+氨氯地平5mL。③患者需坚持连续服药12周[5,6]。
观察分析所选94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分析所选94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指标情况。
本次探究分析所涉及观察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化SPSS36.0对临床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处理,若治疗前后各指标对比结果P<0.05时,则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7]。
经回顾性分析,所选94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为75.53%(71/94),病情好转患者为12.77%(12/94),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为2.13%(2/94)。
患者临床各指标情况,见表1,与治疗前对比,所选患者治疗后,临床血糖指标及血压指标均得以改善,且各观察指标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1 所选94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指标情况(±s)
表1 所选94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指标情况(±s)
组别 例数 甘油三酯 空腹血糖 总胆固醇 收缩压 舒张压临床治疗前 94 2.3±0.8 9.1±1.5 6.1±0.9 165.4±7.6 106.4±6.2临床治疗后 94 1.1±0.6 6.8±1.0 4.4±0.8 132.5±12.6 72.9±6.8 t-3.269 5.094 4.921 5.819 6.683 P-<0.05 <0.05 <0.05 <0.05 <0.05
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高血糖,是临床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致病因子相关,患者一旦患病,即表现出胰岛素功能衰退及综合型代谢紊乱症状。近年来,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该病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尤其是引发患者出现高血压等临床合并症,增加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8]。
临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降血糖药物为主,主要有二甲双胍、胰岛素以及噻唑烷二酮类、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其中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以二甲双胍为主,该类药物利于促进患者血糖耐受性的有效提高,同时降低患者肝糖产生,从而减少肠道对糖的吸收,而临床再配合胰岛素的使用,则利于促进胰岛素敏感性的提高,且可有效规避低血糖症产生,是临床有效的降糖药物之一;而糖苷酶抑制剂作为含氮类化合物,对于糖苷键形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即通过对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糖苷酶的抑制,延缓吸收碳水化合物,从而实现血糖降低效果;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包括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等,对于增强机体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积极作用,即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实现长期控制血糖的功效,且可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在予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其饮食,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9,10]。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予患者用药治疗中,再辅以饮食结构调理与控制,指导患者运动锻炼等治疗措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提示,临床对于糖病尿是可防可治可控的,只要治疗方法得当,且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获得良好的预后是切实可行的[11]。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患者相应临床治疗措施后,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治疗结果表明,对于糖尿病临床需高度重视,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且临床需针对患者病情发展,采取规范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确保其生活质量提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