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方玉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的教育,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多样化创新。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三大主科之一,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初中阶段作为小学与高中的过渡部分,影响着学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更加轻松的面对更加高难度的学习内容。本文选择了初中阶段的数学科目,探究如何通过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获得更加明显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提高策略探究
【引言】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涉及的知识点更多,解题方法也更加复杂,同时初中数学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为高中做了铺垫,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游刃有余。学生在初中阶段会学习到很多门课程,因此每门课程的授课时间都是十分有限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教学方法之一,同时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分析目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1教师对于开展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些年来教育体系改革后新推出的教学方法之一,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还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脚步,没能进行转变,顺应教学的方法变化。正式因为这种现象,导致虽然很多教师都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设置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但是由于教师的意识不足使得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没能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1.2过于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在进行初中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会按照一个规定好的步骤或方法来让学生進行讨论,让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这种情况便使得小组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初中数学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提高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2.1明确小组学习的目标
想要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教师要明确小组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只有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认真分析,确定下来学生在本次学习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才能通过恰当的手段在恰当的时间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引入到课程中去。
例如,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七年级上册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节时,由于在这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公式,因此教师可以在本节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定下一个学习目标: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则。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探究出运算规律,并进行不断的练习,从而达到教师规定的学习目标。
2.2创设教学情境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情境顾名思义就是指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借助其他一些工具来营造一种情境氛围,使学生虽然人在教室里,但却仿佛身处另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时,也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在更加恰当的环境中进行合作讨论,从而能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
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时,由于单纯的理解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动态的中心对称图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之后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中心对称图形都有哪些。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高。
2.3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反馈
很多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个看法,那就是在课堂上采用这种教学策略后,教师可以将时间全部的交给学生,自己可以置身事外,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获取知识。这种想法是不完全正确的,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考验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教师在中间也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教师要及时检验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获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评价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讲解《用尺规作三角形》一节内容时,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后,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对不太理解的学生进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掌握了作图方法。之后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内的学生进行作图,检查他们的合作学习效果,对不足之处进行指正,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结束语】初中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关键的,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出现的教学方法之一,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探索,并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不足,及时改正。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其他的工具和措施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帮助学生获得显著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党珍.浅谈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J].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论坛高峰教育文集,2021(05):35-36.
[2]董立新.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科教导刊,2021(3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