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鑫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社会各界对于幼儿园阶段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在幼儿成长启蒙时期为其提供正确的引导,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开展课程游戏化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为此教师要在明确这一点的基础上强化区域活动和课程游戏化的结合模式,不断创新和丰富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方法,给幼儿营造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启迪幼儿的智慧和思维,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
引言: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是最适合幼儿园教育的一种形式,教师要努力打造寓教于乐的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游戏的过程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此教师要努力将课程游戏化融入到区域活动中,让其变成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启迪智慧。针对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幼儿园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组织的工作,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我能力,总结经验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方式,让幼儿园能够成为孩子开心学习、快乐成长的主要阵地。
一、发现与观察幼儿的表现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变化来做出一系列的指导行为,为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提供有效地帮助。幼儿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期,教师要通过观察来进行跟踪指导,给予幼儿表达和展示的机会,树立幼儿的自信、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能够真正在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愉悦感,保持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热情和动力。同时教师要针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来给予客观地评价。
比如在户外区域活动中,为了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教师可以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其中,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跳绳”这一民间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将其融入于户外区域活动中,组织幼儿进行跳绳练习。在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会发现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有所降低,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趣味的跳绳游戏规则,比如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花样跳绳比赛,为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增添新的内容,重新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促进区域游戏课程游戏化的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幼儿身体能力,同时培养幼儿的团结精神。
二、促进幼儿的个性化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幼儿园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中,教师要尊重和包容幼儿的差异性特征,让每一位幼儿的闪光点都能够得到挖掘和发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成长。为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中,教师要努力给予幼儿表现的机会,启迪幼儿的智慧、拓展幼儿的思维。
比如以美术区域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将“创建公主的城堡”這一游戏融入其中,让幼儿充分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进行美术作品的制作。在此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中,教师为了能够让所有幼儿都发挥自己的优势,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爱好,可以投放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材料,包括水彩笔、颜料、彩纸、橡皮泥等,让幼儿可以从绘画、手工、涂鸦、泥塑等多个角度来创造美术作品,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活动需求,挖掘幼儿的潜力。通过这一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形式,既可以保证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和活动效果,还可以帮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孩子,为接下来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三、营造轻松和谐的园内氛围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环境和氛围对幼儿的重要影响,要让幼儿时刻生活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这样对于幼儿能力的培养和智慧的启迪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为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析,立足实际学情综合考虑,从活动内容、材料投放、氛围营造等方面来推动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时刻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需求变化来进行适当的调整,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我是收银员”这一区域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将课程游戏化融合进去。在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和展示自我,幼儿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收银员、顾客、促销员等,在情景模拟中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幼儿能够各司其职,共同来完成此次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程观察,当发现幼儿之间出现一些冲突和矛盾时,可以作为“超市店长”的身份来进行调节,引导幼儿寻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幼儿的多方面能力,同时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下,幼儿园区域活动与课程游戏化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考虑,推动幼儿园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高效开展,为幼儿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地成长环境,锻炼幼儿的多方面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唐遐婷.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初探[J]. 才智, 2017(18):1.
[2] 徐晓红.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J]. 学苑教育, 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