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彩妮
摘要:语文实现了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对于学生而言,语文的作业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复习巩固。因此,教师应积极改进作业设计,创新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作业,让学生能够达到减负不减质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创新作业
引言:小学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影响着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方向。双减虽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质量没有降低。因此,为了更高效地学习,真正响应双减的政策,教师必须跟进学生的作业,积极创新出适合学生的作业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践性较差
一直以来,学生的作业都是围绕着考试重点来布置的。学生的作业受教材和考点限制,无法难以真正联系实际,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和生活本就息息相关。仅以考试为目的地作业设计,使学生很难体会到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生也无法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更无法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无法体现出来,而学生也难以从生活中获得语文的灵感,这阻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
(二)作业设计一刀切,缺乏层次性
虽然有很多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作业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分层设计的课后作业,学生更是能清楚的认识到分层的原因。但是,因为许多教师在作业分层上还停留在作业量的分层,没有对作业进行精心巧妙的安排,学生的作业分层依旧缺乏科学性,难以真正体现作业的价值和用处。
(三)作业设计随意性大,课内外脱节
由于小学老师的工作量也比较多,加上教师在作业设计上的认识不够到位,对双减的不够落实等,学生的作业设计依旧存在随意性,经常表现为课内外脱节。随着市面上课外资源越来越多,作业练习,随堂练习等越来越多,教师便没有真正根据学生的情况去认真分析作业设计,几乎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作为教师,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作业效果,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课堂学习,教师应该积极合理挖掘,整合重组课外作业练习等,通过分析归类等,去设计出适合学生的作业习题。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创新设计对策
(一)贴近生活,提高作业实践性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到处都有语文的影响。比如,老人讲的故事,电视剧,广告牌的广告词等,都是学生语文素材的来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巧妙运用这些生活素材,为学生丰富语文学习资料。同时,教师也要根据生活去设计语文的学习,让学生完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后作业,以提升学生的作业效果。
例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的课文中,关于《雷锋叔叔》一文中讲到的寻找雷锋足迹的故事,教师可以利用它去延伸生活中的扶老人过马路等事件一起,为学生教授正向的乐于助人道德观念。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去体会语文的深意。
(二)统一目标,作业难度要分层
在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量的分层难以真正实现作业的高质量。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注重学生的基础水平,根据学生的水平去合理设置不同内容不同难度不同题量的作业,来让学生通过作业真正实现语文的高效复习巩固。
例如,当三年级学生学习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之后,教师可以分别设计创造性,发展性和基础性的课后作业。创造性的作业可以让一些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成。比如,让学生搜集与景色描写相关的诗句,或者收集苏轼的诗句。而发展性强的课后作业,则可以交由一些基础成绩中等,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完成。而简单的基础性作业,则是每一个都必须要完成的,作为学生巩固和复习课本里基础知识的作业内容。
(三)拓展设计,重视联系课内外
虽然小学语文课本的知识非常丰富,但是内容有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仅以教材作為参考去设计内容。而是要结合拓展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却合理安排课外的知识拓展学习。
例如,在四年级的《秦兵马俑》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去了解与秦兵马俑,秦始皇相关的资料,或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后资料等。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写下秦兵马俑的神态身姿,或者描述自己对于秦兵马俑的认识和感悟等,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高小学生的语文作业设计非常重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语文知识巩固复习,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该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去设计作业内容,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料,让学生能够课外拓展,实现课内外结合的作业完成。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作业的分层,基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去合理安排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作业,以真正实现对学生的作业分层。
参考文献
[1]范琳璐.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67.
[2]陈莉.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方法探讨[J].全文版:教育科学,2016:148.
[3]陈国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讨[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