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秀云,张子良,赵 骑
(郯城县水利局,山东 郯城 276600)
自2015年起,郯城县水利局根据县域内水利行业的短板,充分利用上级行业政策,重点进行了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及中型河道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工程总投资11.34亿元,其中,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10.94亿元,河道治理总投资0.4亿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的有效建管,充分发挥项目法人的建设责任主体作用,真正做到“有名有实”的管理。充分发挥项目法人管理对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实行“一工程一法人”模式,组织强有力的项目法人班子,优化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总结出了“一个重视、五个务实、三个创新”的管理思路,无质量安全事故,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根据工程建设性质及其需要,成立专门的建设管理局承担工程的建设管理任务,其组成人员必须满足工程建设在技术管理、质量、安全、进度、资金、协调等方面的要求,尤其是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业务能力,且职业素质较高。项目法人着重梳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重点,及时办理开工报告审批手续,严格执行设计变更报批程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及安全度汛方案与措施,严格按照批复控制工程投资,用好、管好工程资金,加强施工现场的检查,督促监理单位定期组织召开现场协调会议,通报工程进展情况、质量安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合同完工验收。
自2015年度以来,郯城县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严格履行其管理职责,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项目法人管理的“五个务实上”:
1)项目法人机构设置要务实。项目法人组建的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各科室及相关人员的设置除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外,还要具备以下特点:项目法人代表要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工作能力强、善于钻研协调及解决问题,工作作风正气务实不摆架子,善于团结尊重别人,能够将各参建单位凝聚在一起,共同为工程建设努力;技术负责人一定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做到能担当,想担当,敢担当,对于技术问题态度严谨,解决技术难题干脆利落;工程科、安全、质检三个主要业务科室的主要负责人要专职,机构设置及各科室人员搭配结构合理,老中轻结合,简洁、务实、高效。
2)项目法人会议组织要务实。项目法人根据工程建设进度、质量等实际情况,适时组织相关工地会议,旨在商讨、纠正、解决、计划工程建设中需要及时解决及安排的事项。会议组织大多是由工程科负责,在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由各参建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的,以技术商讨为主的工地会议,对一周工以来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商讨解决方案,同时要求参建单位做好下一周的工作安排。对商讨的主要问题形成会议纪要,由监理单位下发相关施工单位并监督执行。对重要隐蔽及关键部位(比如闸底板、闸墩、排架等部位)在实施前,召开扩大到相关班组长参加的专题会议,针对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减少甚至避免问题的产生。
3)项目法人管理制度落实要务实。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根据山东省标准化工地建设要求,结合机构设置从不同层面,实事求是的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在主要人员上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贯彻执行,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对相关的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同时不定期对其它参建单位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使制度不再只是落在纸面上的文字,真正起到管理工具的制约作用。
4)项目法人质量抽检要务实。在要求监理单位进行旁站、巡视、检查的同时,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实体质量检测的基础上,独立的进行质量抽检,除对项目划分中的重要隐蔽及关键部位由质检科负责进行独立的质量抽检外,对于主要部位的主要工序也进行抽检。对抽检时发现的问题下达质量整改通知书并监督整改到位,如实做好抽检记录。独立抽检一方面可以直接的感知每道工序质量的建设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督促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上起到重要作用。
5)项目法人工作联系单下达要务实。项目法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进度,针对工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时通过建立的工作联系单方式下达给监理单位,明确要求该项工程责任目标、责任范围内等要求,由监理单位向相关单位进行传达。
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中,面对数量多、任务重、节点紧的实际情况,项目法人开拓创新管理新思路,在“早”“强”“细”上下功夫,有利保证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1)工作谋划上突出一个“早”字。认真梳理年度建设任务,对所有计划实施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钉死时间节点,盯紧阶段性建设任务,实行台账管理、挂图作战。针对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实际情况,按照“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再造流程、提前介入”的思路,将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前置,与招投标同步推进、同步实施,在项目开标前,先行完成板房、临时道路建设和通水、通电等“四通一平”等工作,保证项目一旦开标,施工单位即可第一时间进场,以最快的速度正式开工建设,为项目施工争取了时间、赢得了主动,提供了保障。
2)组织保障上突出一个“强”字。针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项目法人积极向县政府报告,争取县里相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县级领导靠前包扶、法人单位统筹监督管理、乡镇全天候跟进服务”的工作机制,配齐配强人员力量,为项目推进夯实组织保障。每个项目要求至少安排1名县级领导进行挂帅包扶,将工作重心前移下沉,经常性到项目一线进行现场调研、督促指导。尤其是针对2020年度疫情期间开复工工作,又专门成立了由县级领导牵头,财政、发改、审批、水利等部门为成员的开复工专班,切实加强项目开复工组织协调工作,对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召集相关部门单位,现场沟通协调,限时办理解决,切实加快工程开复工步伐。
3)项目服务上突出一个“细”字。项目法人充分利用自知身“对县域熟悉的优势互补”,成立服务企业开复工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安心搞建设、全力搞生产。在施工准备及周围施工环境上,考虑细致,消除不利因素,预防出现“开工难”的情况发生。
“十三五”期间,郯城县先后共在沂沭河及白马河上建设了11座大中型水闸,在这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项目法人的建管,开拓项目法人建管新思路,不但保证工程建设按省市要求的节点顺利完成,而且在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