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琪 朱雪 陈宪海
哮喘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都是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临床常见病,中国人群20岁及以上哮喘患病率为4.2%,患病人数约4570万[1],中国人群IBS总体患病率约为6.5%,患病人数约8801万[2],Shen TC等[3]在2000~2010年哮喘与IBS两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发现:哮喘队列中IBS的发病率是对照队列中的1.89倍,IBS队列中哮喘的发病率是对照队列的1.76倍。这提示哮喘与IBS之间存在双向关联,支持了两者可能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假说。哮喘属于中医“哮病”“喘证”“咳嗽”的范畴,IBS属于中医“泄泻”“便秘”“腹痛”的范畴,从病位而言,哮喘的核心病位是肺,与肝、脾、肾相关[4]。IBS的病位在大肠,主要涉及肝、脾(胃)、肾,且与肺、心有一定的关系[5]。由于临床上这些症状相合的较多,而现代研究未有哮喘、IBS合并的明确诊断依据,前期研究对肺脾培土生金、肺肾金水相生、肝脾木郁土虚等理论已有较多关注,在临床实践和文献学术交流中占有较突出的位置,但是临床发现哮喘与IBS之间的相关性提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进一步重视。本文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试从肺与大肠的经络、脏腑、先后病三方面探讨哮喘与IBS的相关性,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人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行气血,沟通联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重要通道。《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出大指之端;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又《素问·血气形志篇》云:“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故而在十二经脉中,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于食指端交接,走向平行且内外相邻,与肺、大肠直接络属,一阴一阳,互为表里。此外,从两经之间分出的经别和别络又加强了相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内和体表的联系,扩大了脉气的范围,使肺与大肠之间的配合更加密切。由此可见,肺与大肠的经络相关表现为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之间的络属关系和紧密联系,为疾病的生理病理提供了气血沟通的物质基础。赵吉平等从经、穴互通的角度,认为肺与大肠在生理结构与功能上互通互用,病理反应与诊断上相应相合,以及在针灸治疗上同治、互治,体现出“肺—肺经”系统及“大肠—大肠经”系统的多维、复杂联系[6],也从侧面反映出哮喘与IBS相关的可能性。目前暂无研究针刺肺经、大肠经对哮喘、IBS合并影响的动物模型实验报道,但刘雅琴等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推拿疗法,从肺经和大肠经论治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合并IBS有显著疗效[7],提示肺与大肠的经络相关可以给哮喘、IBS合并的通路提供中医理论基础。
在中医脏象理论中,脏为阴,腑为阳,阴主里,阳主表,“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有脏以为体即有腑以为用,脏之气行于腑,腑之精输于脏,二者相合,而后成功”,此乃脏腑相合,五脏各有其所合之腑,它们相同而聚合,相异而配合,保障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黄帝内经》云“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肺与大肠的相合才避免肺与大肠相关疾病的产生和传变,给哮喘和IBS的相关性提供中医理论依据。
肺为阴脏,居上位而行阳气,体阴而用阳;大肠为阳腑,居下位而传阴津,体阳而用阴。《成方切用》云:“肺属辛金而主气,大肠属庚金而主津。”两者在五行上同属金,应秋,属阳明燥气,同气相求,相互交感。又有主气、主津之别,肺金濡润,清肃不容杂质,大肠性燥而热,传导燥化糟粕,“金曰从革”,乃刚柔并济,升降相因,阴阳互用。肺与大肠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又相互感应,关系密切,在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给哮喘和IBS的相关性提供阴阳五行的中医哲学理论基础。
肺和大肠的密切关系给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拓宽了思路,根据具体的病因、证候及病机确定的肺肠同治、互治法可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例如在哮喘的治疗中从肠治肺或肺肠同治占有重要地位,崔红生等[8]、郭坤霞等[9]、王玉民[10]、王云霞等[11]从肠论治哮喘,通泻肠腑以理肺气,或宣肺平喘与泻下通腑并用,上下分消,还应根据患者的虚实情况,酌情用药,勿滥用攻下,中病即止,疗效颇显[8-11]。IBS的治疗多以调理肝脾为主,但仍有不应之时,张书生[12]、于宁等[13]、张嘉鑫等[14]、王颖颖等[15]另辟蹊径,从肺辨证论治IBS,提出了宣肺、泻肺、补肺之法调和肠腑,或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加入宣肺药,以辛平甘润之剂最宜,以恢复肠道气机升降和水液平衡,获效颇显[12-15]。刘雅琴等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推拿治疗哮喘合并IBS中选穴和药物均从肺与大肠入手,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7]。由此可见,肺肠同治与互治在哮喘、IBS及两病合并的治疗中均有较好疗效,说明哮喘与IBS之间具有相关性,进一步论证了肺与大肠间存在病理传变,反证了肺与大肠表里相合的密切关系,同时再结合两病在流行病学研究上发病率的双向关联,使哮喘与IBS的相关性更加立论有据。
《金匮要略》中有“经络脏腑先后病脉证第一”一篇,认为上工治未病,需知晓其传变规律,于传变前先安未受邪之地,实施预见性治疗,控制其病理传变。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和临床观察发现哮喘与IBS存在相关性,并具有发病和传变的先后关系,其原因在于互为阴阳表里的脏与腑,相互为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非相互制约,此消彼长,表现为哮喘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时作、大便规律改变等IBS典型症状,或IBS患者出现胸闷憋喘、咳嗽哮鸣等哮喘症状。这类患者往往是敏感体质,多有肺气虚和肝气郁的证候,受外感、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又因体质、病性的不同,在发病和传变过程中出现侧重,表现为哮喘重IBS轻,或IBS重哮喘轻的症状,临床上还应根据具体的证候和病机辨别先后缓急,同病异治,审证求因,法从证出。这提示我们不仅在治疗两病合并时应重视肺与大肠的病理传变,采用肺肠互治或同治法,“补其脏必兼疏其腑,泻其腑必兼顾其脏”,确定辨证施治的主次先后以提高疗效,而且在治疗哮喘或IBS时,特别是治疗某一证候时应重视先安未受邪之地,降低传变机率,及时未病先防。
哮喘与IBS不仅在流行病学上具有相关性,在中医理论上也具有发病和传变的相关性,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进一步深化。肺与大肠的经脉络属关系和紧密联系成为哮喘与IBS相关的通路基础。肺与大肠在阴阳五行上交感互用是哲学基础。肺脏与大肠腑生理功能相合和病理传变是哮喘与IBS相关的发病基础和条件。此外,临床观察发现哮喘、IBS合并多为过敏体质患者,往往对寒邪(冷风、冷饮)敏感,受情志影响较大,在疾病的发生和传变具有先后性,提示我们在治疗时可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和传变规律,辨别体质和证候倾向,肺肠互治或同治,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再者,哮喘、IBS合并的临床证候特点还需要大样本数据支持分析以指导临床辨证,而关于哮喘、IBS合并的具体治疗有待进一步论述,再后续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