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新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在医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专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本研究选取我院骨科于2019年5月-2019年9月实施专科护理培训前收治的80例患者;同时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2月实施专科护理培训后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以此探析使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现将报告内容如下呈现。
选择我院骨科16名专科护士学员参与到本次研究中,所有学员均为女性,年龄处于25岁-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46±4.17)岁。另外选取我院骨科于2019年1月-2019年6月实施专科护理培训前收治的80例患者将其分到常规护理组,同时选择2019年7月-2020年2月实施专科护理培训后收治的80例患者分到专科护理组。所有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90例:7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年龄最大的80岁,年龄最小的18岁,中位年龄为(40.47±7.58)岁。比较两组骨科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之间有较高的可比价值。
常规护理组采用骨科日常的常规护理方法。专科护组则使用专科护理培训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构建骨科专科小组:选择骨科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护理人员组建专科护理小组,并选择2名护士长进行骨科专科教学管理和相关工作的协调。在小组中设置一名护理教师,负责小组护理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实施专科培训、对流程实践进行协调,同时在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鉴定过程中,负责联系专家小组完成鉴定。
1.2.2 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为了使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规范化,专科小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进行拟定。在此过程中要将医疗工作、临床护理工作、护理管理工作内容纳入综合评价指标中。
1.2.3 学习培训:根据骨科临床的特点,专科小组要制定相应的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将培训学习的时间设定为3个月,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重点进行理论授课和专业技能授课,在此过程中可选择本院专家完成,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讨论、诊疗方案、护理方法、护理评估、各种仪器的使用、心理指导等。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有效性,可选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另外,对于新技术以及业务进展方面和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方面的学习是培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要进行深入指导,以便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理论水平。第二个阶段中,加强对临床实践的重视,在此过程中主要将康复科知识、重症护理病房护理知识、急诊外科护理知识作为重点学习任务。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专科护士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保证能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
1.2.4 护理考核方法的制定
在考核过程中主要对专业护理能力、临床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在考核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主要了解专科护士对手术护理知识、危急患者护理知识以及护理管理知识的了解。而专业技能考核时,主要评价专科操作技术、骨科护理技术。
在考核的过程中要详细记录两组数据,尤其是技能操作考核优秀率、理论知识考核优良率以及满意度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详细的比较
计数资料是本研究中重要数据,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故使用计算机录入所有资料并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使用n(%)进行描述,比较时使用x2检验,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表示。
常规护理组和专科护理组,比较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优秀率,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述。
97.5%(78/80)、87.5%(70/80)分为是专科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内容。
表1 组间专科护理能力考核情况比较[n(%)]
表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n(%)]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且在医疗体系改革的推动下,现代医学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临床护理模式也越来越多,许多优秀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来,专科护士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专业护理团队的建立,需要对护士专业职能深度进行拓展,同时注重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以此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就骨科护理而言,其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其中专科护理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据相关研究表明,骨科护士虽然能够正确的掌握护理态度和康复知识,但对部分理论知识的掌握仍有不足之处。所以,想要提高骨科护理整体质量,就需要科学的应用专科护理培训。
总之,在骨科护理工作中进行骨科专科护理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