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雯雯
摘要: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信任的源泉。中国语文文学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欣赏一些突出的文学作品,这需要教师的专業指导,教师必须始终贯彻学生教学的新概念,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课题。此外,在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时,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提高学生对中国语言和文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积累知识。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语文教学中汉语语言文学的具体运用,供相关实践者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汉语言文学;具体运用
引言
汉语言文学是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融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汉语言文学教学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学生完善人格,重视汉语言文学教学课程,完善知识结构。
一、研究背景
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对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对文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就像文学知识的广阔领域。学生经过思想文化的熏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自己的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汉语言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门用来考试的专业,还是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门学科,更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时刻需要的语言技能。如今,很多高校都有一套汉语言文学方式,并不断地完善发展。目前,高校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注重讲授理论性知识,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对,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文学类学科,知识内容浩如烟海,教师在涉及面如此广的知识领域,依据高校汉语言教学教材,梳理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难得的。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有待创新。从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比较明显的滞后性,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学重心和教学方向偏移,教学内容覆盖面不够高。而且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和课堂纪律,教师通常会牢牢掌握课堂主导地位,“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不够突出,学生的课堂交流和互动效率明显偏低;其次,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很多高校教师虽然已经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但是应用效果不够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长期使用几种常规的教学模式,而对于新的教学模式运用不够多。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够多,教师也缺少对学生的实践性阅读、练习等方面的引导,这样也会给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三、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具体运用
(一)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渗透茶文化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始终铭记自己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栋梁之材。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在推动汉语言文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还应该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茶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对传统文化和当今文化的作用,让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做到渗透中融合,融合中发展,发展中共生!每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对中国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使命和职责,每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对中国茶文化的发扬与传播上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
(二)创造人文教学的氛围,融合汉语言教学
将汉语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应当注重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氛围,打好二者融合的基础。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应当针对本校开展汉语言文学的方式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开展人文素质教学做好外界环境的准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保持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教育,实现教学相长,确保在课堂之上学生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情况,重视对学生的提问过程,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应当当做教学重点加以讲解。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除了营造课内教学环境之外,还应当拓宽教学空间,将人文素质教育延伸到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之外,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打造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带领学生参加诗词朗诵大会、书友会、作文比赛等多种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三)坚持实践为导向,提升学生知识储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后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注重实践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提升学生知识储备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汉语言文化的学习不单单停留于理论知识,而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学习和探索。学生应该多动手写作,在写作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能写,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操能力,提高自身独立写作的技巧。高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等主体之间展开互动合作模式,有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合作进行主题汉语言文学辩论,对特定的问题进行观点辩论,让参与的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知识储备情况,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老师也可以根据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性调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四)挖掘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语文文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要使用的文学作品,充分表达文学作品的心情,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隐藏的遗产和魅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程度,同时提供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遗产,并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出发全面了解作品领域,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挖掘汉语的深层内涵,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会提高他们的审美和感官能力。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只有深入探索这些价值,教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读完之后,老师应该让学生评论或者写下自己的感受,不仅要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语文文学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之,语言和写作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信任的源泉。中国语文文学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欣赏一些突出的文学作品,这需要教师的专业指导,教师必须始终贯彻学生教学的新概念,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课题。此外,在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时,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提高学生对中国语言和文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积累知识。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婷.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J].散文百家(理论),2020(07):116-117.
[2]李丽.汉语言文学对中学生的重要作用[J].中华少年,2020(03):254-255.
[3]高文婷.研究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具体运用[J].中华少年,2020(02):143+145.
[4]陈亚轩.提高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在具体应用中的意境[J].东西南北,2019(20):117.
[5]梁自成.探析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具体运用[J].汉字文化,2019(06):1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