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纸美术课程的开发形式与依据

2021-01-21 20:29王嘉楠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创新思维中学

摘要:新时代美育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融入中学衍纸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纸艺门类中的衍纸美术作为切入点,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融合美术核心素养,渗透文化内涵,将生活情境融入课程教学,探究出不同阶段衍纸美术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式。

关键词:中学,衍纸,创新思维,课程开发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求如下:“2035年学校美育基本形成全面覆盖、多样性、高质量,并代表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代表着各个学校需不断加强美育目标,完备美育课程体系,开拓美育课程内容,全面深化美育教学改革。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依据美术学习活动的方式划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这四个学习领域,而衍纸美术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实践类课程,涉及造型·表現、设计·应用等多个学习领域,衍纸美术课程的开展,将美术学科融合于其他学科,跨学科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从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四个维度进一步强调美育的价值功能”随着新时代的浪潮,人们的思维越发注重对于综合素养全面的培养,而衍纸依据其特有的美术特点,符合美育价值的目标,能够成为创新实践美育课程的载体。将衍纸美术有效的引入中学美术课程,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产生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一、衍纸美术课程开发形式与依据

(一)衍纸美术课程的开发形式

衍纸美术课程的开发形式大致可分为二维和三维两种维度。

二维半立体化的衍纸,是衍纸中最普遍的造型形式,因衍纸本身材质所具备的特性,与传统绘画相比,在厚度层面增加半个维度,产生半立体造型视觉效果,使衍纸成为一种特殊的纸艺表现形式。突破传统平面绘画,产生新的半立体形式美感。17世纪开始,二维衍纸便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装裱相框、贺卡等。二维衍纸与绘画结合的形式更适用于学生初步接触衍纸学习,从一维平面绘画向二维衍纸的转变中,既丰富美术课程内容,更培养学生对衍纸学习的兴趣。

三维立体化的衍纸,完全脱离二维半立体衍纸形式限制,是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衍纸可以转化为装置美术,甚至可以动起来。这为学生在衍纸美术的创作提供新思路与活力,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更为丰富,使用的材料更加广泛。三维立体衍纸从功能上大致可分为玩具类、工艺品类、文创类等。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将多个三维衍纸作品进行组合建立成立体装置,培养学生空间能力、创新思维。

二、衍纸美术课程开依据

(一)美术课程标准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结合

在《2017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运用多种工具、媒材和美术语言创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及其他表达意图的视觉形象;具有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性思维进行创意,并用美术的方法和材料予以呈现和完成。”[1]衍纸美术特有的视觉性、实践性、创新性、材料性可以作为教师开展课程的切入点,作为课程的开发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基于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融合美术学科特有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真正落实于衍纸美术课程的开发当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性思维并用美术材料方法进行呈现。

在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将美术课程内容分成下面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又分别对义务教育四个学段学习领域的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方式做出说明,笔者在美术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依托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将中学阶段划分为两个学段,第一学段(7~9年级)、第二学段(10~12年级)陈列中学阶段的衍纸教学课程内容中四个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建议,由表中可以看出衍纸美术所具备的美育特性及美术特征可以有效的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这两个学段的学习活动建议也是课程有效开发的教学依据,关于衍纸美术的教学课程设置都可以从这个学习活动建议展开。

第一学段(7~9年级):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生尝试使用不同工具、彩色衍纸条等材料,通过捏、卷、弯、按压等方式,自由创作代表一定个人思想与情感的衍纸作品。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物体造型、色彩、应用,以立体构成方法呈现设计思路。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感受富有人文特色的衍纸美术作品,感受其造型和色彩特征。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学生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进行设计与创造。

第二学段(10~12年级):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生运用衍纸条、珍珠、毛线等各种媒材,借鉴卡通表现手法,创作人物、花卉、动物等衍纸创意作品。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生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衍纸工艺制作练习。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生以观摩、讨论、比较等形式,欣赏中外衍纸美术作品。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学生创设情境教学,运用各种媒材,进行创造、展示活动。

(二)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Situational learning),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授和爱丁纳·温格于1990年提出。情境式理论指出,学习摆脱个体社会生活环境将毫无意义。学习不仅仅是教师单一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在于将学习与学生之间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学习渗透在社会自然团体环境当中,将学习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情境中。

教师在进行衍纸美术教学设计时,真正的做到从导入开始就情境化的形式,并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通过多样、灵活、现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走进情境中,从而能够自发的组织身、心、环境进入一个高度紧密的联系状态,更加高效的培养学生知识,知识迁移的可能性,做到一种源于情境却又超越情境的教学效果。

結语

本课程以《衍绎青春,纸韵校园》校本课程作为衍纸美术课程开发的切入点,在美术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设置情境教学,分析学生学情与教学内容以及阶段式课程教学课程内容的编排。整合衍纸资源,包括衍纸的材料、技法、维度形式,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情况,合理促进衍纸美术课程的延伸。在阶段式课程的设置中,从衍纸的立体“二维”、“三维”形式出发,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新实践与文化理解”美术核心素养。因此,衍纸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衍纸美术课程的开发,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衍纸的系列课程不足以支撑整个单元,未能充分安排课程的编排统筹;开设时间尚短,未能充分将衍纸与中学美术课程相整合;课程开发考虑的学科相对单一,有待多学科知识融合综合探究。

衍纸进入美术课堂,其直观的审美性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其多维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创新、空间思维,既丰富教学内容又美化学习环境。未来需要整合衍纸本身的价值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构建出有效校本课程。未来研究计划如下:1.关注衍纸创新课程开发与社会、文化、非遗紧密结合;2.注重衍纸美术课程形式的多样化、普及化;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未来笔者所研究的衍纸美术课程资源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开发,课程的安排也更加趋向单元整体化,将课程概念与相关美术或其他学科学习议题环环相扣,多维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在目标、形式、内容等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奚传绩,尹少淳主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4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2重印)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冷爽.高中美术中的衍纸美术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14.

作者简介:王嘉楠(1999.06-),女,汉族,籍贯:江苏扬州人,学历:在读研究生,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学与理论研究,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创新思维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