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

2021-01-21 20:29王忠银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育人

王忠银

摘要:高校体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体育教学的思政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个性化特征和价值。体育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制订科学的思政教育策略,这样才能发挥体育课独特的思政教育价值,弥补其他课程思政教育的不足。基于此,对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融合发展

引言

课程思政在提出后,就得到了各大高校的重视,并加强了其具体的探索过程。以往的研究过程,大多探讨的是文化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未涉及到体育课程,从而使得体育课程本身的育人元素被忽略,其实体育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不必其他科目少,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瑜伽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进取心、篮球教学提升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以及抗争意识、短跑教学培养学生不断突破自我的决心与勇气等,这些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践行国家课程思政思想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进行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2017年6月,教育部召开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要求高校以“思路攻坚”统一认识,以“师资攻坚”壮大力量,以“教材攻坚”丰富供给,以“教法攻坚”改善课堂,以“机制攻坚”形成长效。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高校思政工作应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二、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的具体表现

(一)品格方面

体育运动是引导学生学习技能,了解体育历史,感受体育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方式。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魄,还能有效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据相关研究表明,适量的、规律的运动能够对运动者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对性格方面的影响大多也是积极向上的。经众多实践验证,适量的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对于提升身心健康有一定帮助。这就需要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稳定的、愉快的运动环境或氛围,让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为其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在精神教育中融入思政内容

高校体育课所涉及的每一项运动项目,除了拥有特殊的运动技巧、战略战术之外,还具有个性化的运动规则和精神内涵,而这也构成了高校体育教学又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以篮球教学为例,体育教师在给学生教授篮球运动规则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制度意识、法律意识。在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具备持之以恒、团队合作、奋发拼搏的运动精神,以此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及思政素养。高校武术教学必然会涉及武德知识,教师可以将其延伸到“仁、义、礼、智、信”和“尊自然、法天地、遵规则、爱家国、孝父母、敬师长、严律己、宽待人”等方面的思政教育上,以实现体育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融合。

(三)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其一,培养教师逐渐具备“课程思政”教学意识。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除了需不断更新与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还需有意识的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以适宜的方式融入进课程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接受相关的思政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逆反心理;其二,遵循效党委的领导作用,借助教学专题报告、专项讲座、“课程思政”会议等方式学习“课程思政”会议文件以及最新政策,使得体育教师能够对最先进的“课程思政”理念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知,并将这种理念与意识贯穿与教学全过程,树立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协同育人的岗位意识,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来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体育学习与思政学习环境;其三,提升教师本身“课程思政”素养。提升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让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逐步实现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特别是人文学科,掌握最新形式的理论知识前言动态,以此来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能力。

(四)整合资源,建立完善的体育课堂网络化平台

高校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将思政教学和体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不是单纯地将思政教学加到教学内容里面,而是要将思政教育融会贯通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教学内容既是交叉也是互补,但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渗透课程思政,从教学目标、內容及课时数分配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整合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课堂中运动量、运动强

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政理念的意义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素养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在国际各类体育竞赛里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许多案例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我国参与的国际赛事项目的范围逐渐扩大,这都值得每一位国人骄傲。以这些真实的事例为教学素材,可以将爱国精神实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情感共鸣,使得他们明白在体育赛场上为国家赢得荣誉是一件十分骄傲的事情,从而能够将那些取得荣誉的健儿们作为典范,向其学习,把爱国精神刻在内心深处。体育活动的优点不只局限于对身体的训练,还有对意志品格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体育竞技赛事来感受参赛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毅力,进而产生共鸣,提升自己的精神文明境界,将体育精神运用到日常现实生活中,做事不轻易言弃,在人生的路上不断拼搏。

结束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理念,实现全面育人总体目标,根据有关高校教育文件精神,就思政教育方面明确思政育人的大格局,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是全国高等院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需要良好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走出校园走向未来。高校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有效途径,高校体育课程和其他专业课学习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参考文献

[1]马艳艳.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32):238-239+245.

[2]刘林.高校体育社团思政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1):162-164.

[3]李毅.思政课程在高校体育中的有效渗透[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1):157-158.

[4]王耀东,杨卓.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J].高教学刊,2020(32):85-88.

[5]袁佳彬.体育思政理念下高职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0):116-117.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