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美术课程《明暗的造型》教学案例分析

2021-01-21 18:00吴幸玲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吴幸玲

摘要:本次课程以美术教育机构金漫美育为实施地点进行教学,教师采用直接教学法进行写生课程教学,在实操阶段有部分学生在作画过程中有造型细节的不清晰,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物体的作画过程有更多的细化讲解,在起造型的时候加以辅助线的描绘能更好地画对正方体的造型透视关系。除作画前的整体示范,还需在学生作画的每一阶段进行该阶段的绘画技巧讲解及示范。而后,学生能对正方体的绘画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并能独立绘制类似的立方体。

关键词: 光影变化 明暗对比 写生课程

1 初中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意义

1.1 以发展学生绘画能力为基本要求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思维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养成自动探求知识的习惯和慎思明辨的态度。培养独立思考的思辨能力,拓展他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且写生于美术课程教学中是技术的保证,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中学时期是发展学生视觉写实能力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此阶段是形成个人对美术的知识体系的认知和个人绘画能力方面的培养。写生课的安排并不单一的教会学生描绘最直观的对象,而是举一反三,一再推敲,直到触类旁通。在美术教材中的设置的造型课,设计课等需要实操的课程里都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来学到知识,构建个人对美术,审美等的认知。

2岭南版教材的教学案例研究——以《明暗的造型》为例

2.1《明暗的造型》教学设计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的学生整体有了自己初步的对美术的理解,自我认知的能力也是在不断完善,他们的对美术学科的兴趣点往往是更倾向于直观的经过教师总结的知识点及能吸引注意力的事物上。八年级的学生对于素描这种需要精细观察并刻画的学科需要在实操阶段有更详细的引导。教学设计是运用物体的明暗变化的基础知识,以各种表现的形式进行绘画造型练习。明暗为物体受光后产生的层次变化,明暗法是表现立体感的主要语言之一。明暗的产生来源于光线,光线使物体有了明暗虚实变化,才有了明暗造型的教学体系。光线本来是一种极其虚幻的东西,富于变化,光的性质取决于光源本身。想要熟练地画素描,就必须进行练习与吸取经验,并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对素描写生课的经验。课堂的开始,先跟学生介绍在光影环境下圆形鸡蛋的各种光源状态下的造型变化以及方形的六面体在受到光线照射后的光影变化特征(左侧光源,右侧光源,上方来光,下方来光,逆光光源)没有光源就没有可视的物体,让学生对于物体的光源影响力物体的光影有初步的了解,物体受到光线体现在明暗交界线随着物体的造型而变化的。接下来通过对三种素描作品风格不同的名家作品的赏析,德国版画家丢勒的作品多以线性的调子为主,多以清晰的交叉性短调子为主来表现物体扎实的明暗关系,使物体的结构体积关系非常扎实。而现代的 徐悲鸿的素描风景较丢勒的作品更多了一些暗部的阴影面,画家利用明暗造型的浓淡变化,生动地表达了层次丰富的空间和树木苍劲,生机盎然的意味。最后一位通过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 芬奇的经典素描作品 衣褶习作的素描局部,画家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丰富的调子表现出衣纹包裹着腿部的体积感和质感。在明确了三种不同的光影关系而变化的物体后,进入到写生正方体的阶段,利用简单的几何形体认识物体受光的明暗效果,有利于掌握基本的明暗规律。以完整的正方体照片作为示例,介绍其亮面,暗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投影和反光的具体位置,让学生对于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架构有初步的认知,然后老师再就从构图开始给学生从头示范一次,起型阶段,构图的能力是比较重要的,首先要分的清主次,还要包含背景的形状,但本次课以单个六面体的描绘为主要目标,暂不涉及次要主体和背景的问题,从定点开始,(最高点,最低点,最左点和最右点)再起好物体的外轮廓造型,同时检查好物体的透视关系(近大远小)画的正方体为四分三侧的成角透视关系的物体,起型的时候要注意握笔的姿势,用力要适中,重点放在指尖,手腕需灵活且不上下转动,以大臂带动小臂,在描绘完物体的造型后,从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开始,按照物体的结构造型进行铺调子,把暗面和投影压下去,再把正方体的灰面用同样的方法铺上调子,颜色比暗面浅两度,最后用浅浅的调子把亮面描绘出来。

2.2《明暗的造型》教学实施过程与反馈

本次课主体为八年级的学生,同时有七、九年级的学生也同时进行教学。实施过程中整体学生普遍上能在25分钟内完成六面体的描绘。在上课开始介绍光线的时候,就有部分学生表示在生活中有注意到光源的问题,但是对光源的概念仅仅停留在左侧光源,右侧光源,正面无阴影与全逆光。教师赞扬并更深入地介绍了更为全面的光源,下一部分教师介绍三种具代表性的素描风格的名家作品,并简要概括了达·芬奇强烈的亮暗阴影,徐悲鸿较之减弱了的画面的亮暗的对比的线面结合的素描作品,以及德国版画家丢勒的作品中独特的线性调子组成的素描作品中给人以扎实的画面感受。这三者对比的调子能给学生一些启发,进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方向来描绘。教师在这一模块感受到学生是比较能直观地感受到素描作品基本的画面效果的。在对塑造调子的画面有一定的概念时,进入写生正方体的板块,学生拿起素描画板端坐在画架前面,拿起素描铅笔准备临摹正方体,学生对于素描材料还是比较新奇的,在介绍工具的用法的时候都比较认真地听讲,能较好地吸收要点,在自己上手画的时候由于是刚开始,还有一些生疏,速度会比较慢,而八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对于素描的时候还是会领悟地较快,也能较好地发现自己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作出改进,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不清晰的问题也能主动地提问。学生群体在写生正方体期间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一开始不敢动手画,会比较拘谨,画面的部分,造型相对于来说是最困难的部分,大部分同学会把主要的时间花在起型这个阶段,从一开始的构图就要考虑周全,物体會不会定的过大,过小等问题。加之在定清晰的外型的时候要同时兼顾近大远小透视的问题和线条要保持细致等问题,同学们总体上在15分钟左右完成了正反体的写生,在此期间也是需要一直跟进同学们的画面的关键时刻,要跟同学们再三强调画面的要注意的要点问题,并重复,学生也能在此期间反复检查自己的画面有没有老师强调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基本上同学们都起好物体的外型的时候,进入排调子的步骤,需要把调子从明暗交界线开始把分界线用中锋强调,再用侧锋把物体的暗面与投影用14b铅笔压下去,营造强烈的画面效果。这个步骤一般花费5-8分钟,对于初学者来说,画面效果往达·芬奇的画面效果靠会比较突出,明暗关系更分明,亮面和暗面更强烈,清晰。在用比较重的铅笔把暗面压下去之后,铺亮面和灰面的阶段,同学们都比较轻松地描绘出来。最后的展评环节,同学们整体的作品基本上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但还是有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如线条不够细腻,调子不够强烈,边缘性较模糊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慢慢解决。学生普遍对于课程导入,素描明暗的造型及调子的形式分类都能较好地理解,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对于造型细节的问题,如线条的画法,造型的问题,还需教师更细致地实际示范。

3结论

本课《明暗的造型》教学案例中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岭南版教材的专业性,能让学生对于素描绘画明暗的造型有较清晰明确的印象,但其在可操作性上还需更多地探讨。教材的对于实操性阶段的示范较少,导致授课过程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且无法在脱离教师的教导下独立作画。就此问题,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请学生完成一张不以尺子辅助能画到最直的线条。在课上进行讲解。在解答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多加口头上的素描注意要点的宣导,让学生对素描正方体画法的记忆点能更明确,印象更深刻。